百慕大的荣耀

来源 :T3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2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在百慕大群岛置业豪华房产之人一定属于世界顶级富豪,不仅因为这里的生活成本相当高昂,而且对国际买家实行非常严格的购房准入和卖出制度,岛外人士在这里无论是置业、出租或者再次出售房产,都需要付出一巨额代价。即使这样,宜人的气候、罕见的自然景观、便捷的生活设施和金融商业服务仍然令百慕大群岛一房难求。
  世界亿万富豪们更热衷岛屿上一处宁静的居所,而岛屿上的不动产投资首先考虑的是“与大陆之间的距离”,这就是美国富翁们热衷于百慕大群岛的原因。
  百慕大群岛位于北大西洋,是历史最悠久的英国海外领地,距北美洲南端约900多公里,距美国东岸迈阿密东北约1100海里,乘坐私人飞机可以在2个小时内于城市和岛屿之间穿梭往来。百慕大群岛有星罗棋布的138个岛屿,总面积71.7平方公里,稍大于美国曼哈顿岛,其中7个主要岛屿有桥梁和堤道相连,陆地面积有53.3平方公里。这里经济繁荣,以“避税天堂”和“公司天堂”闻名,依靠金融业和旅游业成为世界著名的离岸金融中心。可贵的是,它并非人烟稀少之地,拥有便捷的生活设施以及金融商业服务是全球顶级富翁们优先考虑的居住条件之一。
  最重要的当然还是这里的气候和风景,百慕大拥有温暖的热带气候、风景优美的海岸线,更以粉红色细软沙滩和蓝绿色海洋著称。从美国繁华喧嚣的大都市来到这里,感到一种安宁、一种自然的静谧——想象一下,家家户户的房屋都掩映在鲜花绿树中,白色的屋顶、彩色的墙面、青翠的草地,衬着蔚蓝色的大海以及洁白无瑕的沙滩,这不是童话中的世界吗?这也许就是百慕大对世界富翁们这么有吸引力的最重要原因。
  身在百慕大难免迷醉于这里的自然风光,心灵也得到久违的静谧和安宁。难怪不少诗人作家到了百慕大群岛之后都流连忘返,马克·吐温当年就深深地迷恋上了这一片美妙的自然环境,不愿归家:“你们去天堂吧,我只想待在百慕大。”马克·吐温处在从农业社会向工业化社会转变的时期,相隔近一百年之后,美国大都市急速膨胀,但是百慕大却没有变,依旧如同世外桃园一般。
  得天独厚的优势使得这里的房产价值不菲,单价可与曼哈顿比肩。平均一套独立房屋的价格(包括2至3间卧室)大约为280万美元,而豪华独立住宅的价格则在2000万美元以上。这里的豪华住宅一般位于临海之处,拥有可俯瞰沙滩、海浪、椰林的绝美风景,如果能临近高尔夫球场,这样的豪华独立住宅的价格则更加昂贵,如Rough hill,最新价格为2750万美元,它位于百慕大群岛北部圣乔治教区(St.George's Parish)的塔克城(Tucker's Town)上,坐落在岛上的小山之顶,距离海平面为90英尺,除了绿松石一般的海景每日呈现于眼前之外,还可以俯瞰到历史悠久的传奇球场——海中央高尔夫球场(mid-Ocean Club Golf Course)。
  Roughill于2004年经过最新装修,总面积为2万平方英尺,呈现出百慕大经典审美风格。这栋建筑与百慕大所有房屋一样,都是白色石板的屋顶,使用了百慕大本地产的白色岩石,将石灰岩切割成长方形的石块和1寸厚的石板,石块做墙砖,石板做屋顶。屋顶石板一层一层很像梯田往上伸长,又像一个坡度平缓的金字塔。如果仔细看,你会发现屋顶上沿着屋檐有一个升起的脊,约有20厘米高,雨水会顺着它流进一个装在墙上的水管,最后流到地上的一个储水柜中。根据1971年制定的法律,百慕大每个家庭自行负责供给自用的淡水,对于环境的保护和友好的态度,连豪华住宅也不例外。这栋建筑外墙呈现明黄色,感觉柔和明亮、悦目愉悦。这样的房屋线条简明、颜色明快,蓝天白云之下,白色的屋顶、明黄色的墙面,让人看了不由心动。
  其中主建筑之内拥有8间卧室,包括顶层的豪华主人套间,套间内有休息室。男女主人的更衣室以及书房。而四间客人住房则位于主建筑一侧的二层,从而保证了生活私密性。最引人注意的是很多房间都临海而设,如客厅、正式餐厅、阳光房、家庭室、游戏室,这栋建筑还拥有不少娱乐休闲设备,如恒温带瀑布的游泳池、SPA、健身房、酒窖等。
  在百慕大群岛置业豪华房产之人一定属于世界级名流富豪,不仅因为这里的生活成本相当高昂,而且岛外人士在这里置业需要付出巨额金钱代价,如购买一套1000万美元的豪华房产,需要缴纳25%的申请费(约为250万美元)。此外,为了防止投资房产过热,百慕大政府也做了一系列规定,如岛外置业者不可将房屋用于出租,本地居民不可将房产售卖给岛外人士,而岛外人士再次售卖房产需要交纳高额税金,按照规定印花税成累进制,如100万美元房产需要缴纳3.45万美元,而200万美元房产则需缴纳8.95万美元,税金由购房者和买房者分别缴纳。
  如果不是为了这里的绝世风景、超然世外而折服,或许很难在百慕大群岛上购置一套豪华房产。因此,在这里拥有一套房产,已经成为欧美中上层人士无法抗拒的荣耀。
其他文献
摘 要: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日前正式颁布,出台了诸多重大改革措施,其中尤以农村土地方面的改革为甚,新政策超乎想象,可真正冠以“新土改”。相关专家认为如果相关配套制度得当的话,未来将释放出巨大的政策红利,其潜力带给中国经济继续高速增长30年并不为过。  关键词:十八届三中全会;新土改;政策红利  我国广袤农村拥有18亿亩耕地、2亿多亩
期刊
摘 要:共享型教学资源库是提升高职院校服务能力的重要表现,同时也是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的工作重点。本文遵循“碎片化资源、结构化课程、系统化设计”的总要求,探讨了土建类专业共享型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目标、建设思路以及建设内容,以期为同类院校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共享型教學资源库  近年来,国家对教学资源库的构建予以了大力支持,构建优质教学资源库成为提升高职院校服务能力的重要表现
期刊
摘 要:在公众眼里,警察是荣耀的身份,是权力的象征,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职业。但随着社会多元化发展,警察逐渐视为“弱势群体”。一线警察依法执行公务时,受到推搡、殴打、辱骂、刁难、诬陷等,袭警、扰警、诽警事件频频发生。问及原因,很多民警感到无奈委屈。除了逮捕一些违法人员依法惩治,大部分民警在“自我保护”的淡薄意识之下只能忍气吞声,感叹当前执法,自身正当利益维护之艰难。笔者认为,谈谈警察“自我保护”有很重
期刊
家里有瓶未开封的梅酒,那是好友从地震前的日本带回来的,据说即使震前也只在日本当地买的到,送的两瓶已经喝掉一瓶,剩下的这个舍不得开启,瓶底青青的几粒梅子,让人总是忍不住拿出看看。酒架上躺着的每一瓶酒都有各自的来历。看着它们就会联想到它们的原产地。继而回想起是谁送给我的以及当时拿到这瓶酒时的心情,它们历经遥远的旅途最终安然落脚在我这里。带着世界各地的水、葡萄、那年的阳光,这些瓶中的液体酝酿着时光、承载
期刊
2011年6月于法国波尔多举办的Vinexpo2011国际葡萄酒及烈酒展会上,专业人士们的话题围绕着“中国市场”与“交易”。而对于更多散布在世界各地的葡萄酒及烈酒爱好者而言,Vinexpo的意义并非一桩生意,来自这里的趋势判断、美酒佳品、艺术氛围以及市场流行,同样会在随后一段时间内渐渐扩大到我们生活的周遭,并影响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品质。  人们都热爱美酒,无论葡萄酒或是烈酒。它们早已深入我们生活的每
期刊
拉菲声名大噪,似乎不在於酒的滋味,而是拍卖。至今为止,拉菲依然是目前世界上最贵一瓶葡萄酒的纪录保持者。在中国,拉菲甚至已经变成一个符号,关於地位、价值、荣耀。借ASCA为中国唯一家代理Lafite(DBR品牌)的代理商之际,罗斯柴尔德男爵拉菲集团的CEO克里斯托夫?萨兰(ChristopheSalin)来到北京,向我们讲述了拉菲背后的故事。    《T3秀》:近几年拉菲在中国市场价格暴涨,你认为主
期刊
要想知道葡萄酒在中國有多热,就来全球首屈一指的葡萄酒及烈酒商贸展Vinexpo走一圈,你遇到的东方面孔之多简直令人惊讶。Vinexpo执行总裁罗伯特?贝纳特(Robert Beynat)说:“中國对葡萄酒的消费量近年来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中國内地城市和香港已经成为世界上进口波尔多葡萄酒最多的國家,他们在Vinexpo上再次成为亮点是毋庸置疑的。”    东方面孔越来越多出现在世界性的葡萄酒展会上,
期刊
中国葡萄酒收藏家不惜巨资拍得一瓶上好葡萄酒的热情令人惊讶,他们的目的地则是香港——自2008年起开始成为亚洲葡萄酒的拍卖交易中心,在这里,能买到成箱的1961年的拉图堡、1982年拉斐以及1978年的罗曼尼·康蒂等上等稀缺好酒,而更多欧美藏家还在源源不断的为这座城市供货,中国人已经成为葡萄酒世界最令人不可忽视的新进购买力量。    香港,亚洲葡萄酒拍卖中心    2008年2月,香港特区政府宣布减
期刊
摘 要:润心育能”教育理念,是我们学校的教育主导,我们所有的教学工作都要以这个理念作为指导。一年来,我们所有的同事都在寻找能够遵循这一理念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数学学科,作为小学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更是要不断摸索方法。我对“润心育能”的理解,就是要让孩子们动手,动脑,自主探究知识,建构知识,在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兴趣,掌握知识,滋养心灵,提高能力。  关键词:润心育能;自制学具;动手;动脑  “润
期刊
对于今日的品鉴者,酒不仅是一种饮料、一种味觉的存在或者一种生理刺激,它的美妙更多地在于品尝本身所体验的个性与身份认同。除了口味本身,作为奢侈品的美酒更多的价值在于提供全方位的感官享受。或许正是这种原因,越来越多的时尚成分浸淫于美酒之中。一方面,国际奢侈品巨头纷纷购入酒庄,另一方面,就是向来谨慎保守的老牌红酒庄也在向时尚设计师伸出橄榄枝。当然,最注重个性的烈酒自然更加不甘寂寞,国际大牌与时装大师的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