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一个不可忽视的教育触点

来源 :中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rco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校仪式是学校文化的载体,有着重要的育人作用。以仪式的形式开展教育活动,可以造出特殊的教育氛围,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可当前的教育过于功利化,忽视了学校仪式的文化涵,显得简单化、程序化、模式化。教育者要正确认识学校仪式的教育价值,优化设计学校仪式,使一式成为校园生活的魔力时刻,成为孩子成长姿态的美丽展示,成为推动师生成长和学校发展的力量。
  关键词:仪式;学校仪式;学校文化;教育价值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1)09-0015-03
  
  一、学校仪式价值缺失例析
  
  从学校文化的视角来看,学校仪式是学校文化的载体。以仪式的形式开展教育活动,可以让学生得到课堂学习中无法获取的感受和文化理解。但现实中,学校对于仪式教育,或是弃之不顾,或是走了过场,导致学校仪式的价值缺失。请看笔者亲身经历的几个案例。
  
  镜头一:缺失仪式的运动会
  学校一年一度的春季运动会即将开始。高音喇叭在校园上空响起:“请同学们按指定的地点坐好,请班主任、任课老师维持好秩序。上午的第一场比赛是一年级的‘抱球接力赛’,请运动员作好准备……”不知是由于学校场地小还是别的什么原因,今年的春季运动会竞省略了一切仪式,直接进入比赛。
  操场四周,除运动员以外的1800多名学生围坐在一起,前面的学生伸长了脖子探望,似乎在搜寻运动场上自己熟悉的身影;后面的几个男同学你推我搡,沉浸在自己设计的游戏里;几个文静的女孩子则捧着心爱的读本,在书海中畅游,全然不顾周围的一片嘈杂;还有一些调皮的学生躲过老师的视线,四处奔跑……挨得近的几个班级,带队的班主任老师也聚在一起,细听,是在嘀咕这场运动会:“入场式呢?怎么连个《运动员进行曲》都没有了?这还叫运动会?”“去年,我们班运动员为了在入场式上显摆正步走,苦练了好几个星期呢!”“是啊,那次运动会助威标语大比拼,我们班拿了第一名,同学们激动了好几天呢!”“唉,什么仪式都没有。学生毕业了,问起小学运动会,肯定没啥印象。”“还谈什么印象,学生连个写作文的素材都没有啦!”……
  运动会绝不仅仅是四肢发达、身体灵活、行动敏捷的运动健将们的竞技表演,它还是一项文化活动。运动会庄重的仪式中渗透着深刻而丰富的文化精神,可以让孩子们从中感受运动员勇敢拼搏的竞争精神,感受责任、神秘、荣誉、庄严和秩序之美,还能凝聚人心、引发共鸣、形成集体认同感。缺少了仪式的运动会显得过于随意,师生都没拿它当回事,甚至连获奖的运动员也没觉得荣誉的来之不易。
  
  镜头二:走过场的成人礼
  读高三的女儿中午放学回家告诉我,下午学校要举行成人仪式。我非常高兴,赶紧打听学校关于成人仪式的活动安排,好帮助女儿做些准备工作。谁知她竟不屑一顾地说:“不劳您的大驾,还不是老一套!全体学生像木桩一样立在操场上,大小领导发话之后是学生代表发言,然后集体宣誓,之后就完事了。”“不会吧,成人仪式你都没参加过,怎么知道?”“唉,老妈,信不信由你。”“真的什么都不要准备?”我将信将疑地望着女儿。“又轮不到我发言,要做什么准备!”
  下午的成人仪式果然没有超出女儿的预料。烈日暴晒下,所有同学呆站在操场上。由于音响效果不好,领导和老师的发言,她竟然一句也没听清。
  “瞧人家日本的成人礼,那才叫刻骨铭心!我们这纯粹是形式主义!”晚上,女儿一边观看从网上搜索到的日本部分中学各具特色的成人仪式,一边发着牢骚。
  孩子需要仪式,不需要形式。
  仪式与形式的区别在于,仪式是通过一定的程序强化共同价值,将共同的愿景在特殊场合凸显出来,持续不断的仪式能够增强向心力,不断激励人们为共同的目标而奋斗。而形式则只是通过一定的程序,强化权威、强化权力、强化等级观念、强化领导意志,最终破坏彼此间的关系。
  成人仪式往往需要高度的自我体味,蕴涵着对人生阶段性标志的深刻体验。成人仪式应指向精神空间的独立成长,唤起“成人”的庄重感和责任意识应该是首要导向。缺失了这样的目标指向和引導,就丧失了很好的教育点。在刻板的程序和肤浅的讲话中,由于没有互动、没有体验、没有心灵的震撼,缺失了学生对“成人”的自我认识,当然无法引发他们的心灵感触。对于这样简单、缺乏内涵的成人仪式,难怪学生会觉得这只是一种让人厌倦甚至难受的空洞形式。
  对于现代学校来说,仪式的教育功能是客观存在的,它是师生生活、成长的一部分。学校仪式只有遵循教育规律、面向全体师生才有意义和生命力。
  
  二、学校仪式价值分析:一个不可忽视的教育触点
  
  对于学校来说,仪式是不可或缺的,它作为学校文化的重要载体,需要教育者善于挖掘其中蕴含的价值,真正走进师生心灵,经历共同的情感体验,激发师生对学校价值观的认同和欣赏,成为人生没齿难忘的记忆和向前向上的力量,使学校成为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
  1.仪式营造了校园生活的神圣空间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孔子虽然不大相信鬼神的存在,但他又劝诫别人在祭神时要当作神是存在的,这样才会生出敬意。同样,对参加仪式的所有人员来说,都应带着一种虔诚的心态参与其中。大家做同样的事,受到的感染便是一致的。这种高度的统一构成一种强大的群体压力,引导参与者以虔诚的心态,敞开心扉去接受仪式所赋予的影响——这种影响是触及心灵的,是不会被排斥的。
  教育需要情境。特定的情境渲染与行为互动,有助于教育对象对特定知识的内化,对特定意义的认同及对某种规范的遵从,进而达成教育目标。
  校园仪式便是一种触及学生心灵的情境。学校的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升旗(降旗)仪式、入学(队、团)仪式、颁奖典礼等,这些看似平常的仪式,对学生的教育作用不可估量。它们犹如一个个富有引力的磁场、一篇篇生动的故事、一场场精彩的电影,在学生内心营造出一种庄严、神圣、难忘、激荡的情境,对学生的心灵起着深刻、持久、潜移默化的感染效应。
  2.仪式是校园生活的魔力时刻
  仪式表达了人们所依存的某种人之外的神圣力量,这就是“精神或道德的力量”。古代社会,人类的图腾崇拜就基于各种类型的仪式。在西方,人们的宗教信仰就始于从出生开始的诸如洗礼、弥撒、礼拜等仪式,这些活动因为借助具有神秘力量的仪式而震撼人们的心灵。中国自古注重通过各种仪式来达成道德教化功效。如庄重的入门拜师之礼,定时的恭敬尊师之道,学习前的敬贤之仪,无不给教育、教师笼罩上神圣的光晕。
  也许至今我们仍记得举起右拳,庄严而神圣地说出“准备着,为共产主义而奋斗”“时刻准备着……”“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情境。这些震撼心灵的仪式成了校园生活的魔力时刻,深深地铭刻在我们的心中,成为人生永久的记忆。
  3.仪式是校园文化的灵魂
  仪式既是文化的结果,又是文化的传承形式。参 与者身处其中,切实感受、体验着特定的文化。学校仪式所负载的特定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塑造校园文化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定的仪式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文化理解与文化建构。学校的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升旗仪式、入队仪式、颁奖典礼等,都能透射出学校管理者的智慧和气度,包含着对教育目标的理解、对学校办学思想的诠释、对学生成长的期待,是学校文化内涵的集中体现。
  学校仪式不仅要求教育者从仪式的角度来思考学校文化现象,抽取校园活动的仪式内涵,了解其中的意义,还要求我们从仪式生成和发展机制的角度来丰富学校仪式,加强仪式的文化育人功能。
  仪式是不可忽视的教育触点。通过仪式,学校的文化、愿景被一次次强化、确认,师生被联结在一个共同体中,凝聚成一股向上的力量。简约、生动的仪式散发着浓浓的人文气息,是教育理想和人生梦想的集体放飞,能唤醒每一个孩子对生命、人生的体悟。
  
  三、学校仪式优化设计策略
  
  校园仪式文化是流动的、生成的、独特的。在组织学校仪式时,我们应努力使其远离浮躁,走进深刻;拒绝肤浅,走向经典;远离庸俗,走进卓越;拒绝灌输,走向感动……
  1.紧贴着教育行走,准确定位
  筹备和策划每一次仪式,我们都要明确这样几个问题:进行何种仪式?为何进行?何时何地进行?何人参与?不同的目标、不同的问题决定了对仪式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时间地点,不同的参与者决定了仪式所能达到的不同效果。我们要善于运用仪式的力量去帮助、影响学生,去尝试解决教育中存在的难题。校园仪式不同于宗教仪式,它承载着育人的作用,目标定位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所以,我们要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和学校发展的基本特点,贴着教育行走,把每一次仪式视为积淀学校文化、提升学校精神、促進师生成长的重要平台,从而为全体师生打造承载阳光记忆的精神故乡。
  2.潜心于文化建构,特色鲜明
  仪式是一种集体在场,也是一种文化再造。它为我们赋予了静谧的一刻,为我们灌输能量和灵性。仪式虽然具有一定的程序,需遵循一定的规则,但如果所有的仪式都按照程序化的模式来操作,未免使学生感到单调和枯燥。所以,仪式只有为个人风格留出空间,履行仪式的人才能领会其中的意义。
  没有创意,就没有独特。因此,学校仪式的组织者要有创新精神,依托学校强大的文化背景,从细微之处着手,改进仪式的举办方法。通过精心设计和规划,使校园仪式成为激励成长、提升智慧、凝聚人心的契机,成为感召、震撼学生心灵的学校文化符号。这独特而富有创意的仪式就是学校特色文化的一种表现,借助仪式,学校文化特质就会润物无声地铭刻在学生生命之中,同时,仪式又赋予学校文化以新的内涵,促进学校特色文化的发展。
  “最美好的时候,也就是该停止的时候。”美好的时光都很短暂,但留给我们的回忆却是永恒的。为了每一个孩子的记忆和梦想,让我们精心布置仪式的每一处场景,用心构思仪式的每一个主题,使学校仪式这朵奇葩开放得鲜艳夺目,独具魅力,成为孩子一生永恒的记忆。
其他文献
冯文全:关于“生活德育”的反思与重构    《教育研究》2009年第11期刊登冯文全的文章。作者从哲学、教育学和德育社会学等多学科视角对“生活德育”进行严谨的审视,发现“生活德育”论在思维方式上不仅犯有形而上学的错误,而且也经不起教育历史与现实的事实检验和教育理论的拷问。  首先,从哲学的角度看,我国的德育改革,不是要放弃学校德育的政治方向,也不是要全盘否定道德知识的教育,而是要在确保德育的政治价
一门三院士,这在中国科学史上绝无仅有,即便是放诸世界,也是屈指可数。三院士是谁?梁思成、梁思永、梁思礼。他们的父亲就是鼎鼎大名的梁启超。梁家满门俊秀,自然与梁启超的言传身教息息相关。梁启超的《宝贝,你们好吗》(山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6月第1版),是梁启超写给子女的家书,里面满是父亲对孩子的期许。  梁启超是近代中国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他在公务繁忙之余,对子女的教育也颇为成功。子女14,
摘要:校长、教师、学生的关系不是博弈的关系,而是游戏的关系。这是由教育规定的关系,是一种本体论的关系。因此,学校不是冲突的战场,而是要守护的游戏之地。在现实中,博弈关系取代了游戏关系,为此,需要回归游戏关系。回归的起点是让教师讲智慧语言,而不是情感语言和技术语言。  关键词:博弈关系;游戏关系;教育  中图分类号:G75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183(2011)04-0014-04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与发展,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城乡之间的英语教学差异日益凸显,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师生课堂互动频率和学生的课堂积极性等方面。本文将通过对英语课堂师生互动的城乡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探究缩小城乡学生英语学习差异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城乡差异;师生互动  【作者简介】李春红,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桃园中学。  目前由于受到经济发展水平、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社会主义思想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而其中“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尤为重要。怎样开启学生心灵之窗,给他们一双审美的眼睛呢?  一、美在朗读  课堂教学中,琅琅的读书声总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叶圣陶称诵读为“美读”,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要求:“本学科的教学内容要注重与语文等学科教学内容的紧密结合。”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品德教材中有许多内容和语文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或主题接近,或内容相仿……语文学科蕴涵的知识性、思想性,与品德学科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和融通性,有效利用语文学科资源能促进品德课程内涵的拓展与提升。为此,我依据学生实际情况,充分挖掘这两门学科的教材资源,对其进行筛选、整合与重组,灵活调控教学活动,
在地理题材的品德教学中,如何才能让学生学得趣味盎然?我在执教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我国的行政区》时,进行了如下尝试。  【案例片段】  师:地图上虽然看着并不远,其实它们远隔5000多千米。我们来看几张照片,大家猜猜,这大约是什么季节拍的?(出示人们在海边游泳的照片)  生:夏天,因为他们在海边游泳。  (教师出示答案“冬天的海南”,学生一片惊叹。)  师:同样的季节,黑龙
【摘要】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对150名水族高中生英语学习动机情况进行调查,了解水族高中生的英语学习动机类型和强度情况,以及不同性别、文理科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是否存在差异,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水族;高中生;英语学习动  【作者简介】杨兴梅(1992-),女,贵州都匀人,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教学;蔡玲(1979-),女,贵州瓮安人,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摘要】本研究以问卷和半结构访谈的方式对G省少数民族地区MJ中学289名高中生的听力水平与策略进行调查研究。研究發现:1.学生的听力水平一般;2.不同起点的学生,听力水平没有显著性差异;3.学生听力自评结果与听力水平呈正相关;4.影响学生听力水平的因素主要是学生使用的学习策略及学生早期的基础。笔者根据调查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期建议,以期能帮助民族地区高中学英语的听力教学。  【关键词】《中国英语能力
“感恩”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它体现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一个人的基本道德准则。在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大力弘扬这种感恩文化,让感恩教育成为未成年人的必修课。福建省浦城县城关中心小学经过摸索与实践,找到了有效的感恩教育途径,用“五感教育”让中小学道德教育看得见、摸得着。    感恩,从吃苦教育开始    2007年5月4日,一位学生的母亲找到校长哭诉:“救救我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