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抛弃,不放弃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dychen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我们来说放弃一两个学生,或许只是少了几个百分点,但是对那个家庭来说是百分之百地提前宣布“没有前途”。一个孩子就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梦想,刚刚读了几年书,家长就知道这个孩子“没有希望”了,那是多么大的打击啊。不要讲更多的大道理,将心比心,可以放弃吗?不要说更多的理由,查查教育原理,哪一条说可以对孩子放弃教育?古今中外,从来没有过。不能放弃,千万不能放弃,那也是一个生命、一个有尊严的生命存在。不能放弃孩子。我们老师就要放弃很多东西。
  放弃我们的功利思想。分数和学生的健康成长、生命的尊严哪个更重要?分数和学生的未来、学生的梦想哪个更重要?放弃我们的短视,放弃我们的眼前利益。放弃是需要勇气和智慧的。因为放弃分数,有时就是放弃奖金和领导的夸奖,有时就是放弃“面子”和荣誉。放弃功利思想并不等于放弃饭碗,所以需要把握分寸、需要把握尺度,需要“策略”和学会“曲线救学生”。放弃功利思想,需要我们学会尊重。孩子也是有尊严的,孩子的尊严是在有尊严的教育中培养成熟的。我们要赏识他们,不断发掘他们的闪光点,唤起他们内心深处的尊严感和崇高感,即便他们的成绩一般甚至一直落后,但是,人格都是一样的,我们没有理由用分数把孩子分成三六九等,然后放弃分数落后者。
  放弃我们陈旧的教育方法。陈旧的方法主要是灌输、说教,枯燥无味。在没有趣味的课堂里,要求学生“专心听讲”,无异于缘木求鱼。因为应试的压力,我们的课堂缺乏生机活力;也因为我们老师自身的问题,使得课堂缺乏吸引力。少数上课“自由”的学生,更需要我们想方设法让课堂有魅力。在设计教学方案时,要充分考虑那些学生的课堂需要;在课堂教学中。要给予应有的关注,给他们思考的机会、鼓励他们参与、重视他们的存在,善于发现他们课堂上的不俗表现,多表扬、慎批评。对于那些“屡教不改”的学生也要将关注、发现优点进行到底。我曾经教过一名从不做作业的学生,由于我的教育水平有限,这名学生的进步不大,毛病没有“痊愈”,但是,我没有放弃。这个办法不行换一种办法。有人问,对于这种学生何必花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我的回答是:其实他很痛苦,他患了一种“病”,需要“治疗”。我们这些“医生”怎能“见死不救”呢?再说,这个“病例”可以提高我们的“医术”,何乐而不为呢?
  只要认真反思一下,很多情况下,问题不是出在学生身上,首先是我们的教育、我们的老师出了“问题”。“问题”学生的根源是在“问题”教育、“问题”老师。我们没有理由放弃,相反,我们应该给那些学生更多的爱和帮助。
  
  (苏州相城区黄埭中心小学 薛元荣)
其他文献
这件事过去20年了,每当走到学校,那些经过那个时代的人们还会不约而同地提起当年抓常规管理的事,提起常规管理28条,他们都还记得“读好书,写好字,扫好地,吃好饭,做好操”这“五好”。这么简单的事,为什么会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力?  1988年底,我调进省教委任普教局局长。到任伊始,我就和王世华、袁金华等同志一起,兵分四组,下基层搞起了调查研究。这一去就是三个多月,江南江北跑了11个市,四个组察看了400
常听同学们说解析几何的解法“好想的不好算,好算的不好想”,很难完整地解对一道题. 究其原因是解析几何综合试题的运算量大,过程烦琐,易出错. 然而解析几何综合题在全国各地的高考试题中都会出现,且是倒数第一、二题,其难度都比较大. 高考数学要想考出好成绩,必需迈过解析几何中运算这道坎.本文尝试通过具体实例,阐述运动变化思想在解析几何解题中的应用即通过几何元素的运动变化,探索已知条件和结论之间的联系,从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一)教材分析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教材从四年级(上册)起,每册都编写一个“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四年级:列表、画示意图;五年级:列举、倒推;六年级:替换。教材每册单独编排“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单元,意在突出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形成策略这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确定
[摘 要] 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遵循的是“递进式”的教学思路,有时候突破这样的规律,同样也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进行了分析与实践之后,可以考虑进行“单元整体建构教学”. 从理论的角度来看,单元整体建构教学有其合理性,从学生的角度来看,由于学生在生活中或者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或相关的知识,这些经验与知识在某些数学知识学习的时候,能够让学生的学习产生跳跃性、建构性. 强调单元整体
一、设计理念    活用教材,引入歌曲、游戏、故事、韵律诗歌,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动与静相结合,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    二、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通过复习,能熟练掌握本单元所学单词的单复数形式:能熟练掌握本单元所学句型和日常交际用语。    2.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在充满童趣的情境中体验学英语的快乐,鼓励学生积极思维,主动交际,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追寻心心相印、情智共生的境界  孙双金    孙双金,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校长,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南京市基础教育专家2003年开始,他提出“情智教育”的办学主张,从情智管理、情智课堂、情智课程等方面实施,取得了明显成效,“情智教育”被南京市教育局收入30个成功案例推广,获得南京市政府“素质教育创新奖”  校长,首先要有自己的办学主张,办学追求,办学思想。我
对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教学,我们一般都要让学生学会“动手操作”,即将平行四边形通过“割补”成长方形,进而分析两种图形之间的面积与长高关系,得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但为什么要“动手操作”,怎样“动手操作”,不同的思想自然有着不同的设计。有人说,操作活动是为了实现“转化”的思想。可“转化”的思想又从哪里来?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仅仅需要“转化”思想吗?显然这样的想法未免过于“功利”。对此,我
2006年既是新的一年,又是新的五年的开局之年。从现在开始到2010年,江苏的基础教育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基础教育发展的走向和趋势如何;或者说到2010年江苏人会拥有一个什么样的基础教育,我们能够对“十一五”期间的江苏基础教育发展期待些什么?这既是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又是一个充满挑战性的问题。近年来教育的快速发展、跨越发展常常超出我们的想象。因此,与其说是预测趋势,不如说是期待与希望。我期待和希望
[摘 要] “会教”是一个科学的教与学的过程,从勾股定理和三角形全等来看,“会教”一方面要教会学生理解、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要重视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回答、善于交流,这样才能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 会教;勾股定理;三角形全等;高阶思维;培养方法  教育家陈鹤琴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 作为青年教师,笔者也听了很多教师的课,其中有高级教师、骨
A老师的教学片断:  教师出示长方形纸片。  师:看,是什么形状?  生齐答:长方形。  师:你看到了长方形的什么?(4条边,4个角)猜一猜,长方形有哪些特征?  生1:长方形的一条边比那条边长一些。  生2:它们的长度可以用直尺量出来。  教师看学生没有回答出他预设的结果,有点着急地说:请大家用折一折的方法比较这个长方形的四条边在长度上有什么特点?在小组里进行交流。  学生活动,对折长方形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