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来源 :中学生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yu_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本用来形容风儿吹皱水面,波浪涟漪。但笔者认为,这句诗用在教学方面也特别合适,教师的教学应如一股春风,吹到学生的心里,给学生带来温暖,在学生心中留下涟漪和波痕。
  对于高中英语教学来说,词汇是必不可少且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著名语言学家David Wilkins (1972:111)曾说过:“Without grammar, very little can be conveyed; without vocabulary, nothing can be conveyed.” 由此可见,词汇的重要性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超过语法。2017版《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提出:高中阶段的词汇教学除了引导学生更深入的理解和更广泛地运用已学词汇外,重点是在语境中培养学生的词块意识,并通过广泛阅读,进一步扩大词汇量,提高运用词汇准确理解和确切表达意义的能力。
  以下是笔者的一些词汇教学心得:
  1. 重视单词发音
  发音是记忆单词的前提,掌握正确流利的发音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工作于一所城区重点中学,但发现每届高一新生在发音方面都存在很大问题,而且他们觉得只要会背、会写、会考试就行了。殊不知,这种态度和观点长久下去,会让他们误入歧途。
  2. 巧用构词法记单词
  正如汉字的造字方法有六书一样,英语单词也有其固定的构成方法,即构词法。常见的构词法有合成、转化、派生、首字母缩略、截成、混合等。
  合成是指由两个或更多的词合成一个词。比如grassroots、highway、copyright、parking lot、bittersweet、life-
  and-death、down-to-earth等。
  转化是指一个单词由一种词性转化为另一种或几种词性。比如water可以做名词水,也可以作动词浇水;shoulder可以做名词肩膀,也可以做动词承担。
  派生是指由一个词根加上前缀或后缀构成另一个词。前后缀就像偏旁部首一样,也有其自身含义。以forecast(预测)为例, fore-作为前缀是“……之前”的含义,cast的含义是“投掷”,合在一起即为 “预测”,进而引申forehead是“额头”,foresee是“预见”。
  首字母缩略法是指取词组中每个词的第一个字母构成新词。例如VIP是very important person的缩写, ATM是automatic teller machine 的缩写,QR code(二维码)是quick response code的缩写。
  截成法是指把某些多音节词缩成一个音节,从而产生截成词。例如ad的全称是advertisement, flu的全称是influenza,expo的全称是exposition。
  混合法是指将两个词混合或各取一部分紧缩而成一个新词。例如brunch是由 breakfast 和 lunch混合而成,Wifi是由wireless和 fidelity混合而成,2019-nCoV(2019新型冠状病毒)是novel和coronavirus混合而成。
  3. 借助近义词、反义词和下义词
  借助近义词、反义词和下义词记忆单词其实属于联想记忆法,学生记单词不应把单词孤立起来,而应学会举一反三,学会由一个单词引出一串单词、一组单词甚至一群单词。
  近义词是指意思相同或相近的单词。比如large、big、huge属于近义词, allow、permit属于近义词,stop、prevent属于近义词。
  反义词是指含义相反的单词。比如cheap、expensive属于反义词, home、abroad属于反义词,indoor、outdoors属于反义词。
  下义词是指事物的具体表现形式或更为具体的说明。以animal为例,它的下义词有dog、cat、horse、cow等;以body为例,它的下义词有head、leg、arm、mouth等。
  4. 在语境中学习,注重搭配和熟词新义
  孤立地去背单词效率是极其低下的,正确的方法是把单词放在搭配中去背,放在句子中去背,放在语境中去背,这样学生才会加深印象,提高效率。
  著名语言学家Paul Nation(2001:318)曾提出:“All fluent and appropriate language use requires collocation knowledge.”比如,see、watch、look都有“看”的含义,但是我们通常会说see a movie, watch a play,
其他文献
在新一轮基础教学课程改革的今天,離不开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尤其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每一个教师只有牢固树立“生活化”教育理念,在课堂与生活之间建一座无形的桥梁,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思想得以解放,情感得以丰富,拓宽知识视野。那么,在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如何践行生活化教育理念呢?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1. 用生活化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新课改中“核心素养”的提出,为高中英语教学指明了方向。如何将“文化品质”和“文化知识”联系起来?如何让师生共同打造高效的文化知识课堂?笔者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探索,并提出了几点具体做法。1. 英语核心素养之文化品格和文化知识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一理论,概括起来就是两种能力和两种品质。两种能力分别是: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两种品质即为思维品质和文化品格。而文化品格的内涵涉及个人与社会,小到个
初中英语阅读课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存在一些问题,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从三个方面探究教学回归文本的策略,即在回顾文本中引入目标语言、在文本情境中开展语言实践、在深层解读中挖掘文本价值。笔者认为在初中英语阅读课第二课时的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基于文本并紧扣文本,引导学生在回顾文本的过程中有步骤地感知语言知识。在深入理解文本的过程中有条理地学习、巩固并运用语言知识,在深层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有层次地挖掘文本的内涵
引言  在教育教学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发现传统师本位的课堂教学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的教育发展,尝试研究、开发了多种生本位的课堂教学方法,已经取得了累累硕果,合作学习就是其中之一。实践证明,合作学习充分凸显了学生的课堂中心地位,让学生有了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也促进了师生、生生间的情感互动,有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合作教学十分具有重要性。那么,对于初中英语教师而言,应如何在课堂教学中
作为一种国际性交流工具,英语不仅是一门语言,它更多地呈现出一种西方思维和习惯。而我们的学生在学习中往往不重视语言背景,再加上应试教育理念的推波助澜,导致英语教学陷入一种低效化、功利化的状态,不利于学生真实水平的提高。英美文学一方面代表了西方文化的结晶,对学生英语思维的培养具有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英美文学在语言艺术上是极好的学习素材,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和文学审美能力的进步。有鉴于此,教师可
在英语教学中,语言技能的学习,要转向语言的应用与表达。但多数情况下,英语课堂学生被动,课堂沉闷,导致学生英语交际意愿水平偏低。激活学生交际意愿,需要关注学生的需求、情感、交流条件的搭建,拉近师生情感互动,让交际意愿得以触发。本文立足初中英语课堂,启发学生的英语交际意愿,从“望、闻、问、切”四方面来激活学生的表达自主性。  1. “望”:从观察中发现学生的交际意愿  语言交际是提高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
词汇是构成一门语言最基本的材料,作为语言学习中最基础的要素,英语词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点。从事初中英语教学工作十几年,我见过太多孩子闻英语而色变,也见过很多孩子将词汇视为畏途。因为在他们看来这是个枯燥无味劳心劳力的苦差事:每个单元都有四五十个单词,每个学期的教科书基本都有十个单元,算下来就有四五百个新单词......初一起始阶段,这样的孩子在最基础的词汇学习阶段就落在后
没有语法,人们表达的事物会非常少;没有词汇,人们就不能表达任何事物。由此可见,词汇在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同样的,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教学,词汇教学也是非常重要的。词汇是检验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水平的标准,也是重难点知识。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三学生的高压复习中,词汇教学不仅能够帮助教师提升学生学以致用的素养,还可以让学生适应新高考的学习状态,这也成了当下英语教师的主要教学目标。  1. 词汇复习效率
引言  根据英语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和英语课程改革的精神,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英语,从课堂上汲取更多的知识,培养他们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达到在创设情境中能够运用语言的目的,因此本堂课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以主题意义为引领,以语篇为依托,整合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等学习
高中英语新课程理念下的课程性质是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学生继续学习英语和终身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有效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从阅读材料中获取信息,还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通过阅读来认识世界、拓宽知识、增长见识,发展思维,培育文化意识,从而获得审美体验。本文结合2018年高考英语全国卷II对英语阅读教学作一些探讨。  综观新课程标准,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