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教师终身制需科学决断

来源 :新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ubaos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引发教师论坛强烈震动的消息,当数取消教师终身制政策的出台。消息一出,社会一片哗然,争论声此起彼伏。笔者从一个地处偏远乡村的小学教师的角度,谈点自己粗浅的看法。
  取消教师终身制需审时度势
  上海市普陀区新武宁小学校长张晓文曾对媒体说过这样的话:“我听到这个消息,第一反应是:又要麻烦老师了。”“现在老师的负担太重,除了要用心提高课堂效益,还要接受很多培训,包括完成市里的、区里的培训模块。”“以前老师都是上班的时间学,现在不少老师双休日去学,要不然学不完。如果再来个‘五年一注册’,那新的压力又来了。这个考试是走过场,还是很正式很严格?如果走过场,那没什么意思,起不到效果;如果要求很高,那势必让老师费神费力去应对。” 这是一位身在一线基层校长的最真实的心声。的确如此,我们基层教师,特别是那些坚守在乡村、山区,甚至是人迹罕至的孤岛、荒岭中的教师,面对真正的考核认证,他们有这个时间去复习应对吗?他们有那个能力去面对吗?有的教师还没有真正地使用过电脑,还没有学会使用实物投影仪,甚至从教至今,还没有走出过乡野,走出过大山,让他们去面对五年一次的考核认证,也许我们就不会看到徐本禹等感动中国、最美的乡村教师的身影,教师的爱也不会在真心、无私奉献中充分展露出来,因为他们是远离都市、远离信息辐射的最质朴的乡野教师,为了生存,他们也许真的会选择放弃,也许会为保住饭碗而淡忘教书育人的本质。
  打破教师终身制需要我们理性地解读,要实事求是地解读中国教育的现状,掌控准中国教师的实情,设身处地为教师着想,为教育着想。尽管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再度强调,要“依法保证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实行工资倾斜政策”等,但我们看到的仍是不容乐观的局面。就以我们江苏省为例,苏南地区,绩效工资按县统筹,一县一标。教师的工资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水准已经成为事实;苏北地区,因财力不足,绩效工资由省级统筹,基本达到法定要求;夹于二者之间的苏中,一县一标,最差县的教师工资水平只相当于苏南同等教师的二分之一,可能还更少,比苏北的教师一年也少近两万。试想,如果我们不从根上去改善教师的从业质态,又怎么能提升教师爱生敬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就拿我们县为例,光省特级教师近几年就走了8人之多,还有一大批省市级名师纷纷离开了此地,这种状况是令人心痛的。
  所以,我认为,打破教师终身制需要分级实施,需要量体裁衣,真的不可以“一刀切”,不是一纸政令就能奏效的。我们需要改善教师的执业状态,提升教师从教的民族使命感,但我们的改革更需要审时度势,更需要科学引领。
  取消教师终身制需科学决断
  强化教师准入机制,走法制化之路,应该是中国教育发展的必然。新闻与传播学系教授葛岩先生曾介绍过“美国教授是终身制的”。“美国教授的终身制的确制造出来一些混混,但同时美国大学极富有创造力,这就说明,起码在美国,这一制度是利大于弊的”。学者的真知灼见,可谓令人茅塞顿开,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
  在号称“教育全球第一”的芬兰,教师的社会地位非常高,其优厚的待遇也超乎我们的想象。教师不仅享有高额的工资待遇,豐厚的社会保障待遇,还享受中国教师所无法超越的进修、培训和专业提升的职业待遇。因为其高地位、高收入、高门槛等法制因素的制约,我们看到,芬兰教师都是国内的精英人才,这种良性机制促进了教育的和谐发展,也助长了合理的竞争机制。
  科学决断不是武断,而是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制定出合乎中国教育现状,满足教育现实的法律法规,真正让教师能够安心教书,能够静心教研,能够休养生息。以打破教师终身制为诱因,切实提升教师从教的良心水平,增强教师从教的职业操守,切实把教书育人当成一种追求,一份事业。通过宏观经济、社会地位等层面彰显这种制度的优越性,更能鼓励教师终身从事教育事业,促进教师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安心搞教学研究与教学实验,张扬教师的个性,摆脱无谓的行政束缚,让教师这份职业充满阳光,洋溢自信,迸发出超乎常规的活力。
  五年之痛,谁来主宰?这不是我等能够话语的。但我们衷心希望这个制度会逐步往前推动,非常平稳地操作。
  (作者单位:江苏省宝应县水泗小学 本专题责任编辑:庄严)
其他文献
近日,听了一节“找次品”评优课,当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找次品的方法后,问学生是否还有不明白的地方。一位学生对在8个物品中找次品提出疑问:为什么是尽量平均分成3份,而不是2份呢?教师大费周章地引导学生重走“发现”之路,结论还是尽量平均分成3份找的次数最少,所以不是分成2份。  学生的问题就是教师的问题。为什么不是2份呢?拷问的是教师是否读透了教材。分成3份的数学本质是什么?如果教师备课时,能多问几个为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中的应用,为临床骨科患者的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收治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
小的时候,我就梦想当一名教师。可是,当了教师,行走讲台30年后,职业倦怠,感情麻木,激情退潮,就已多年不再做梦,不知梦在何方了。  去年,一篇论文获得市二等奖,我有如吃了兴奋剂,一下子来了精神。我热情高涨,激情澎湃,体内的细胞似乎在返老还童。我又跟年轻时一样,意气风发,精神抖擞,我想起了远方的情人——“梦”,给她发了电邮,打了电话,邀请她依偎我的身边,融入我的心中,长驻在我的灵魂里。  梦在童真一
语文教材中大多是名篇佳作,蕴含着极其丰富的人文素养和言语表达形式,对规范学生的语言,发展学生的语言具有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我们必须深入解读教材,把握言语材料、言语技能和言语能力的关键,进行合理有效的设计,实现读写互相促进的整体功能。  一、深入解读文本,把握表达形式  王尚文教授指出:“语文教学的聚焦点应该是‘言语形式’,即‘怎么说、怎么写’。”“言语形式”即是文章的表达形式。语文教师必须从文本中
目的:探讨手动旋转在减少枕后枕横位胎儿手术性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宫口开全时胎头为枕后位或枕横位的产妇331例,将实施手动旋转前的111例产妇分为对照组,将实施手动旋
一、改一句“问题”,激起思维涟漪  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关键要看学生的思维是否得到发展,而教学问题的设计与思维训练直接相关。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教师提问随意性大,问题提得多、细、碎,缺少思考价值,浪费了大量的教学时间。例如,北师大版五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当学生已将平行四边形割补成长方形后,教师提出了以下的问题:“拼成的长方形的长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底有什么关系?”“拼成的长方形的宽与原
当前,课程改革不断推进,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正逐步被广大教师所接受,但不可忽视的是,语文教学中重“教”不重“学”的现象仍比较严重。这样不仅会导致学生不会“学”,也使教师的“教”针对性不强,削弱了教学的实效性。要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就必须在注重培养学生整体素质的前提下,着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努力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我在教学中采用了以下方法:  一、注重课堂教学指导,力求课内完成任务  传统的课堂教学其
目的:探讨系统健康教育在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