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数量性状的遗传控制 Ⅱ.千粒重

来源 :国外农学-杂粮作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istian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玉米的单株产量是由籽粒大小、单穗粒数和单株穗数决定的。在性状表现上,经常是这3个彼此对立性状的互相配合对玉米产量产生决定的作用。在不同栽培条件下,某一个产量因素对单株最终产量的影响是不同的,因此,研究全部产量构成因素的遗传及其控制显然是必要的。 The yield per plant of corn is determined by the grain size, the number of grains per spike and the number of ears per plant. In trait performance, it is often the role of these three mutually antagonistic traits in determining maize yield. Under different cultivation conditions, the effect of one yield factor on the final yield of the plant is different, so it is obviously necessary to study the inheritance and control of the total yield components.
其他文献
本文用 Eberhart and Russell(1966)的模式和 G·C·C Tai(1975)的模式分析了黄淮冬麦区1985—1986年区域试验中11个小麦品种的基因型 x 环境互作。4次重复的随机区组设计的
以2种不同浓度(1和2mmol)的 NaN_3分别处理圭辐3号和红410的预浸种子,期望从中获得雄性不育突变。结果表明,2mmol 处理的,圭辐3号和红410的 M_2代均出现雄性不育突变体,其突
一、试验目的鉴定我省各地选育的棉花新品种的丰产性能、适应范围和纤维品质,为我省选拔棉花接班品种提供科学依据。二、供试品种赣棉78—7、赣棉78—8、饶棉1号、G5—22、7
芸芥,学名芝麻菜(Eurca Sativa Gars),别名云芥、臭芥(菜)、臭芥子等,属十字花科芝麻菜属(Cruciferae Eurca Sativa),具有抗旱、抗寒、抗瘠薄、抗病 Eucalyptus, scientifi
上海郊区油菜高而不稳的原因很多。我们拟通过大、中、小苗相应的移栽期,就冬前苗势与产量形成的关系作了一些研究。试验田各一亩,四周设保护行,大秧(7张叶)11月9日移栽,每
有机氯农药666在被污染的植物种子、茎叶以及土壤中能长期残留,十分稳定,对人类健康有不良的影响,已越来越引起各国的关注。我省各地都采用稻草做耕牛的过冬饲料,为此,我们
“CCC”在棉花生产上的推广应用,对人为有效地控制棉花生长是一个新的飞。但是,“CCC”是种微量、高效的植物长调节剂,具有抑制植物细胞伸长而不抑细胞分裂的特性。实践证明
在市场是完全的并且无套利的环境下,假定期权价格服从指数O-U过程的基础上,给出了商品互换的定价公式;在等价鞅测度下,得出商品互换期权的定价公式。 Under the circumstanc
在同一类型土壤上按同样方案(例如在固定1、2种磷、钾的基础上改变施氮量)所进行的多次豌豆试验中,曾得出过与给豆类作物施无机氮合理性相矛盾的结论。其原因首先在于决定产
旱与涝是边条参低产的主要矛盾多年实践证明,边条参栽培区人参支头小,产量低,主要差在春秋人参缺水上。朝鲜开城处于冬暖夏凉的海洋性气候,海拔只有50公尺,年降雨量1,289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