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的优化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66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语文教学时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提高学生高考成绩的一个重要科目,高中语文课程教学的优化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
  关键字
  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优化
  【中图分类号】G633.3
  在语文课程教学目标上进行优化
  教学目标构成了完整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的前提和基础。当前很多高中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通常不进行教学目标的设置或者教学目标设置的空洞而宽泛,许多教师在走进课堂的时候根本对本节课要完成什么样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什么样的教学能力毫无构想,教学态度懒散、无责任感,更有甚至,部分教师把课堂教学无目标和尊重学生自主能力发挥、以学生为主体混为一谈,实为可笑。还有很多教师设置的目标陈旧过时、毫无新意,这种“适用性”高的教学目标还不如没有,每当碰到诗词学习,教学目标就是意境分析,碰到散文的学习教学目标就是体会文字的优美,碰到文言文的学习教学目标就是翻译古汉语,很少有教师根据每一篇课文设置具体、有效的教学目标。这样的教学目标设置一方面让教师在课上没有一个教学的明确标准,教学过程散漫、低效,另一方面根本提不起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只会让学生觉得语文学习枯燥、无趣。
  针对以上问题,教师在设置教学目标时首先应该掌握以语文为本的原则,以文载道是语文课文的一个基本特点,但这并不是教师把语文课堂变成思想教育课的借口,语文课堂教学要针对语文这两个字展开,真正提高学生语文的素养,通过文章我们了解到道义和道德,通过道德和道义的升华我们更深入地学习文章,这是语文教学的一个良性循环,语文学习的特点使得语文教学无论怎样改革都不能离开文章本身,都不能脱离语文教学的本质,语文教师应该分清重点,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比如说《我与地坛》这篇文章的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让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和对生命的深入思考,如果教师一下子设置一个让学生去理解作者表达的对生活和生命的态度的话,那么学生一时肯定难以理解,这种过分拔高的教学目标设置就影响了教学得以有效性。
  为了让教师在教学目标设置中走出力求高大全的误区,以往教师经常在一节课中设置数个教学目标,在课堂上为了实现这些教学目标,教师对于课文的讲解或者泛泛而谈,或者超出学生本身学习能力进行课堂教学,这就影响了学生对课文的精准把握,无论是语文素养还是学生的思想情感都得不到启发,语文教师一定要仔细钻研语文教材,发现教材中的闪光点,给学生设置精细、具体的教学目标,即使学生一节课只能完成一项教学目标,也好过学生难以理解教学目标的好。以鲁迅的文章为例,鲁迅先生的杂文一般都是深刻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的,学生一次阅读之后肯定难以理解,教师可以设置让学生去体会文章语言的犀利和幽默的教学目标,并逐步让学生去理解鲁迅杂文深刻的社会寓意。
  在课堂教学环节中进行优化
  首先,要注重在课堂导入环节进行语文课堂教学的优化,教师在导入的时候应该调动起学生的情绪,运用新颖的导入语去启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的好奇心达到最高点,导入语的设置不能千篇一律、毫无新意,教师可以根据导入语和语文课文本身之间的联系进行悬念的设置,培养学生探索和创新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爱好。与此同时,导入语的设置还应该注重和教材内容的完美结合,如果仅仅在形式上新颖有趣,但是和教学内容毫无关联,教师在进行课文讲解时又会显得乏味和冷清,在课堂导入中注重新旧知识点的联系和延伸是教学取得完美效果的一大法宝。
  其次,在课文阅读和学习中应该注重语文课堂教学的优化。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深入地进行课文的阅读,只有学生充分阅读了文章,才能深刻理解文章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和深意,学生才能身临其境地去感受作者的人生经验,学生和作者的思想情感合二为一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才算是真正的通透。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文章的理解和阅读,起到了主导的作用,但是教师还应该尊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对于学生对文章的独特性理解和解读,教师应该予以尊重,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和见解,只要再原则上没有错误,学生的理解应该得到教师的肯定和表扬。比如说高中语文教材《欧也妮.葛朗台》选段中有这样一句话来描写葛朗台的行动和体态:老头儿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此时文中葛朗台已经是年逾古稀的老人,一纵一扑这个矫健的动作很明显超越了他这个年纪老人的身体接受范围,但是是什么导致了老人出现这种反常的行为呢,学生细细研究能够体会到这正说明了葛朗台爱金如命的性格特征。
  为了更好的实现课堂目标,教师要注重课堂延伸的重要作用。课堂延伸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提高和补充,能够配合课堂教学内容去提高学生的能力,课堂延伸的宗旨在于对教学目标的实现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因此,教师要摆好课堂延伸的位置,不可本末倒置,让课堂延伸占据过多的课堂时间。比如说在进行《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宋词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阅读词的过程中理解豪放派的直抒胸臆的修辞特点和宽广大气的词风,并通过文章中景物描写感受作者的情感起伏。这时候教师可以适当延伸,介绍作者的生平和在仕途上的坎坷,了解到作者曾经得罪当权、被贬黄州的经历之后,学生能够深刻理解作者词中所表达的真正含义。
  总而言之,高中语文教学可以从教学目标设置和教学过程两方面进行教学过程的优化,帮助学生实现语文文本学习的回归,让他们体会到语文学习的魅力,提高他们语文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1]陈栋华赵菊芳.语文学科性质再思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
  [2]王荣生.教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学[J].语文学习,2009
  [3]陈玉中.例说中考现代文阅读必须遵循的命题原则[J].初中语文教与学,2010
  [4]王晓敏.关于语文课堂导入的探究[J].语文月刊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23.5  现代教学的基本特征是充分调动、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实现所有学生的诸方面素质全面、和谐、充分地发展。如何实现学生积极主动地学?根本途径在于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掌握学习方法。学习方法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范围相当广阔的概念。它不仅涉及学习活动的诸多方面,而且存在于学习进程中的各个环节。各种不同的学习方法各具特点和作用,它们组成一个复杂的体系,相互配合、
期刊
研究目的:通过对临床病例的研究,搜集和观察颌骨囊肿术后的患者植入与未植入Bio-Oss生物活性材料术前及术后随访1、3、6个月的影像学骨组织X线及CT检查的骨质差异性,评价Bio-Oss
摘要: 写作教学一直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写作教学有多种教学法,如成果教学法、过程教学法和体裁教学法。在我国,最常用的仍是成果教学法。这种教学法认为写作只是针对语言结构知识的一种活动,只是学生对教师范文输入部分进行模仿。过程教学法认为写作主要是语言技能的训练。提示学生写作技能的提高是在教师简化后的训练中不知不觉得到提高的。当然,没有一种教学法是完美的,过程教学法也有它的不足之处。笔者通过对
关键词:阅读教学 段的教学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段,是句子的发展,是文章的一个意义单位。从形式上看,另起一行空两格书写的几句话就是一段,叫自然段。段的教学,指的就是自然段的教学。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段的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从低年级的以词句教学为重点向高年级的以篇章教学为重点的过渡。在中年级扎扎实实地抓好段的训练,既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理解词句的能力,又能为高年级的理解篇的教学打下基
【中图分类号】G623.2  在日常的小学语文学习中,学生觉得最令人头疼的事就是作文。每当提到写作时,大多数学生都无言以对,甚至有的学生脑子一片空白,无从下手。面对这种情况,就算精心准备的教学任务都难以完成。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怎样才能在课堂中有效的辅导好学生的作文呢?  搜集资料,积累内容  小学语文教学中,每单元都有习作指导。每单元的习作都是一个重点,也是难点。学生要真正上好习作辅导课,不仅仅在
期刊
今年7月1日是嘉兴电视台建台二十周年,集聚建台二十周年之经验,嘉兴电视台节目全新改版。新版节目运行一个月来,观众好评如潮,一些栏目一夜成名,有业内人士把嘉兴电视台的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