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对脑血管病神经心理功能康复的影响

来源 :中国健康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long2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脑血管疾病是当今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均高,在我国均列首位;不仅严重危害了患者的身心健康,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1]。目前国内有关脑血管病的治疗往往注重其生物因素而忽视了其心理社会因素,对心理干预在脑血管病中的作用研究甚少.本项目拟通过对照实验,观察心理干预对脑血管病患者神经心理功能康复的影响。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观察和收集治疗2007年5月~2009年5月收治的120例脑血管病患者, 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会议制定的脑血管病诊断标[2],排除昏迷者、感觉性失语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其中治疗组,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48~89岁,年龄平均在65.3岁,出血性脑血管病1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42例;一般对照组60例,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47~88岁,年龄平均在62.5岁,出血性脑血管病17例,缺血性脑血管病43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出、缺血患者的比例上对比均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按2005年脑血管病治疗指南给予药物及康复理疗治疗。而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由心理医生或经过培训的护士,依据scl-90结果给予心理干预,住院期间每两天一次,出院患者每周一次电话随访干预。具体如下:
  1.2.1 支持性心理治疗:采用解释,鼓励,保证,指导,促进环境改善等[3],消除患者的不安全感,增强对心理紧张状态的承受力,支持他们内心正常的欲望,要求,思想与方法。克服错误、有害的心理与行为。同时争取积极的社会支持,争取家属、朋友的配合,劝导家属在患者面前不仅要保持良好的心境, 还要经常安慰鼓励患者, 以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
  1.2.2 认知治疗:脑血管病患者往往采取消极的方式看待和处理一切问题,夸包太成,男,硕士,主治医师,惠阳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大病痛,走极端思维;因此要适当的给患者解释疾病的特点,发展过程,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并教授其预防知识,消除患者对复发的担忧;纠正患者的错误认识,积极鼓励患者加强锻炼。告诉患者,经过治疗,60%的患者生活能够自理,20%生活需要一定的帮助,15%生活需要较多帮助,仅5%需要全部帮助[4]
  1.2.3 行为治疗:①示范法,邀请脑血管病治疗取得部分疗效的且自身素质高的患者现身说教, 把其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告知新患者, 并将自己康复取得的进展一并告知, 鼓励新患者多与老患者交流思想, 以增加其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的信心[5],提高其参与康复的积极性。②正强化法,对患者的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由医师或家属给出语言赞赏或一定物质奖励,不断强化患者的有效行为,从而不断提高患者的自信心和参与锻炼的积极性[6]
  1.3 疗效评测方法:所有量表均在读懂指导语后完成,专人核查问卷,统一评分,全部病人均在入院时(治疗前)和治疗后1月、3月进行NIHSS和 SCL-90评分;对不能书写或不识字者则由病人口述!家人代记录。
  1.4 统计方法:采用SPSS15.0版软件统计,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治疗前后多组间的两两比较采用单因素F分析(方差齐:采用LSD检验;方差不齐:采用Tamhane′s T2)。
  2 结果
  SCL-90指标两组治疗前后均有效果,前后各组对比有显著意义(P<0.01);而同时间点两组对比亦有显著意义(P<0.01),说明治疗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见表1);NIHSS指标亦有上述相同的结果,具体见表2。
  3 讨论
  心理学研究表明心理产生于生理并高于生理[7],个体的心理应激反应,会通过影响体内激素的分泌而引起生理变化.故脑血管病患者对患病的担心和不准确认识,可引起患者强烈的生理、心理反应[8]。临床表现为焦虑不安、自卑、失眠、精神萎靡、脾气暴躁、对康复缺乏信心、不愿配合治疗、自暴自弃、轻生,严重影响治疗效果。目前有研究表明,心理障碍(尤其抑郁)明显者,其病情及神经功能缺损相对严重[9]。因此,脑血管病作为一种身心疾病既需要药物和物理治疗,更需要心理方面的干预;及时、正确地治疗处理患者的情感障碍是脑血管病康复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一些研究认为心理因素的积极作用可通过神经—内分泌、神经—免疫等途径调动机体的潜能,可缓解心理应激原的冲击,消除患者的抑郁情绪,激起适应性应付机制[10]。药物治疗只改善了纯生物因素,只有与心理干预相结合的治疗方案才更具优越性,有助于神经功能与抑郁的康复。
  本实验发现:通过积极的心理干预,治疗组的SCL-90,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具有显著意义( P < 0.01),说明采取积极的心理干预措施,消除患者心理障碍,帮助患者全面提高适应能力,调动患者的主动性及积极性,对患者神经心理功能康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郭玉璞,王维治,神经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1月,6章:714页
  [2] 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次脑血管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1
  [3] 车文博,心理治疗指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0,665页
  [4] 宋为群,脑血管病康复指导,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13页
  [5] 程贺军,罗红艳,李建,心理干预对中风患者焦虑的影响,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4(6):1196~1198
  [6] 姜乾金,医学心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140~142
  [7] 李心天. 医学心理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9
  [8] NEAU J P ,INGRAND P ,MOUILLE BRACHET C , et al. Functional recovery and soc ia l outcome after cerebral infarction in young adults[J] .Cerebralvasc Dis ,1998 ,8 (5): 296~3021]
  [9] Hachinski V. Post - stroke dep ression, not to be underestimated [ J ].Lancet, 1999, 353 (9166) : 1728 
  [10] 范修云.陈雨娜 心理干预对不稳定型心绞痛伴抑郁症的疗效[J].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7):2686~2687
  作者单位:516211 惠州市惠阳人民医院
其他文献
【关键词】多形性腺瘤;上唇;病理  【中图分类号】R75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1-0154-01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56岁。左上唇无痛性肿物5年余。5年前患者不慎将上唇烫伤,愈合后原创口处形成一个米粒大小的肿物,5年来,肿物继续生长,近2年生长速度加快,由原先的小米粒大长至鸡蛋大小,无疼痛及其它异常感觉,肿物导致上唇畸形,有碍进食及美观。201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应用理气养胃汤联合兰索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方法:对照组:口服兰索拉唑30mg每日一次;治疗组: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内服理气养胃汤:乌药15、白菜30、党参15、15、延胡索10。每日一济、煎汁300ml,分3次温服。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关键词】气养胃汤;兰索拉唑;胃溃疡  【中图分类号】R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1)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40例肾上腺疾病,其中皮质醇增多症为8例(腺瘤4例,皮质增生4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22例(腺瘤16例,结节样增生6例),肾上腺髓质增生1例,肾上腺囊肿2例,无功能性腺瘤4例,嗜铬细胞瘤3例。结果:40例手术均取得成功,手术时间是80~200min,平均是130min;手术中出血50~100ml,平均是75ml
期刊
【摘要】目的:考察复方硫酸新霉素滴眼液的安全性。方法:对比观察复方硫酸新霉素滴眼液、5%辣椒酊、生理盐水局部应用、单次给药和连续给药1周对家兔眼的刺激性。结果:复方硫酸新霉素滴眼液单次及多次给药对兔眼均无明显影响,双眼角膜透明,无混浊,虹膜纹理清晰,结膜无充血、水肿、分泌物。结论:复方硫酸新霉素滴眼液临床应用是安全的。  【关键词】复方硫酸新霉素滴眼液;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R425【文献标识码
期刊
【关键词】餐后恶心;心肌供血不足  【中图分类号】R76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1-0157-01    1 病例  女,58岁,因左侧肢体肌力弱于2009~10~8 8am入院治疗。入院查体BP130/80mmHg,心率76次/分,右侧肢体肌力正常,左上下肢肌力V级。颅脑CT示右基底节区低密度灶;心电图正常。入院后给予活血化瘀扩张脑血管改善脑供血治疗。10.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抑郁症患者10种血清微量元素铜、锌、铁、锰、锂、镍、钒、铬、碘、氟的含量变化。方法:随机选取60例抑郁症患者和40例健康者对照,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别检测抑郁症患者与健康者上述10种血清微量元素的含量变化。结果:抑郁症患者血清微量元素铜、铁明显升高(p<0.05),锂、镍显著升高(p<0.01);锰明显降低(p<0.05),锌、碘显著降低(p<0.01),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有显著
期刊
【关键词】 右位心;单纯性;孤立性;招飞体检  【中图分类号】R3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1-0160-01    先天性右位心在健康人群中十分少见,正常人群发生率约为0.2‰,笔者近2年在招收空军飞行学员体检中发现2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例1男性,19岁,湖北省某中学高三学生,于2010年2月参加空军招飞体检。查体:发育营养正常,皮肤粘膜无紫
期刊
1980~2005年我院共收治胃平滑肌肿瘤42例,其中胃平滑肌肿瘤28例,胃平滑肌肉瘤14例,现将临床表现及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42例,男31例,女11例,年龄16~48岁(平均43.61)。病程1天至4年,42例胃平滑肌肿瘤的临床表现中,上腹疼痛不适24例,占57.1%;有上消化道出血者27例,占64.3%,其中胃平滑肌肉瘤10例,占肉瘤的71.4%;有
期刊
【摘要】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踝肱指数(ABI)与并发大血管病变的关系,进而预测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脑血管危险事件(心梗、脑卒中)的可能性。方法:测量2型糖尿病患者的ABI,以0.9、0.7、0.4为分割点分成轻、中、重度缺血组,及正常对照组,分析既往心脑血管合并症及危险事件发生率与ABI的联系。结果:4组间有显著差异。且ABI越低,发生心脑合并症越多,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越高,提示有明显相关性。结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垂体后叶素联合甲氧氯普胺和心痛定治疗门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的疗效。方法:EVB患者50例,在适当补液扩容,酌情输血,常规给予止血剂基础上,给心痛定10mg舌下含化,Q6h;甲氧氯普胺10mg,静注,Q6h;垂体后叶素以0.2~0.4u/min持续静脉滴注,24h后无活动性出血征象,血压、脉搏稳定,用量减至0.1~0.2u/min,恒定静脉滴注24h后,再以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