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平滑肌肿瘤42例临床分析

来源 :中国健康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ruidao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0~2005年我院共收治胃平滑肌肿瘤42例,其中胃平滑肌肿瘤28例,胃平滑肌肉瘤14例,现将临床表现及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42例,男31例,女11例,年龄16~48岁(平均43.61)。病程1天至4年,42例胃平滑肌肿瘤的临床表现中,上腹疼痛不适24例,占57.1%;有上消化道出血者27例,占64.3%,其中胃平滑肌肉瘤10例,占肉瘤的71.4%;有腹部肿瘤块者13例,占31%;贫血21例,占50%;发热8例,占19%;伴穿孔者5例,占11.9%。28例胃平滑肌瘤中,19例经X线钡餐检查确诊,诊断率为67.9%;误诊为胃癌3例,胃溃疡2例,胃息肉样腺瘤3例,胃炎1例。14例平滑肌肉瘤中,9例经X线钡餐检查确诊,诊断率为64.3%;误诊为胃癌2例,胃恶性淋巴瘤2例,胃溃疡1例。
  1.2 肿瘤生长的特点:28例胃平滑肌瘤中,位于胃窦12例,胃体4例,胃体底交界处3例,胃底9例;肿瘤直径小于等于5cm23例,6~10cm4例,超过10cm1例;腔内生长25例,腔外生长2例,腔内外生长1例;未见多发;有溃疡形成17例。14例平滑肌肉瘤中,位于胃窦2例,胃体1例,胃底体交界处4例,胃底8例;肿瘤直径小于或等于5cm7例,6~10cm3例,超过10cm4例;腔内生长11例,腔外生长3例;多发肿瘤3例;伴有溃疡形成10例。
  1.3 治疗方法:本组42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全胃切除3例,胃大部切除26例,胃肿瘤楔形切除13例。42例中40例术中未见淋巴转移,2例腹腔淋巴结转移,胃平滑肌肉瘤患者术中均行淋巴结清扫。本组42例均经病理检查证实确诊。
  2 结果
   本组42例病人术后均康复出院;手术后无明显并发症。术后随访32例,其中22例胃平滑肌瘤患者均健在,生存最长达24年。10例平滑肌肉瘤中2例术后1年内死亡,5例术后分别2年、3年、5年、9年、16年、死亡,余3例存活至今。
  3 讨论
  胃平滑肌肿瘤中良性平滑肌瘤是胃最多见的间叶性肿瘤,恶性平滑肌肉瘤较少见。本组42例平滑肌肿瘤中,胃平滑肌瘤28例胃平滑肌肉瘤14例,良恶性比2 :1 。本组胃平滑肌瘤生长位置特点是多见于胃底体部,其次胃窦。胃底部病变X线钡餐检查较易漏诊,特别是腔外型和哑铃型,内镜检查也易漏诊,检查时应引起注意,必要时应行CT或超声内镜检查。
  胃平滑肌瘤常为单发,大小不一,胃平滑肌肉瘤可以单发或多发,瘤体较大,呈球形及半球[1]。本组28例胃平滑肌瘤位见多发,而14例平滑肌肉瘤中有3例为多发,直径超过5cm者7例。胃平滑肌瘤特别是胃平滑肌肌肉瘤血运丰富,肿瘤表面易发生溃疡,破溃后造成消化道出血,本组共27例表现为消化道出血,出血率高达64.3%,其中平滑肌肉瘤10例如,占肉瘤的71.4%。
  在临床上,胃平滑肌肿瘤早期多无特异症状,症状出现的时间和程度取决于肿瘤生长的部位、大小、生长速度和有无溃疡出血等[2]。本组42例,有腹痛者占57.1%。因此腹痛,腹部包块,上消化道出血是胃平滑肌肿瘤的3项主要临床症状。当原因不明的上述3项临床症状时,应尽早检查诊断,但确诊还须以病理为依据。手术切除是治疗胃平滑肌肿瘤的最佳治疗方法。术中病理一旦发现有细胞分裂相或轻度细胞异型就应诊断为恶性[2]。胃平滑肌肉瘤虽为恶性,但与胃癌不同。胃癌触及包块和发生溃疡出血时多无根治切除的可能,而胃平滑肌肉瘤虽然可以复发或转移,但常能切除,甚至可能治愈或有较好的姑息切除结果。胃平滑肌肉瘤淋巴转移机会较少,所以有时胃平滑肌肉瘤局部复发可在次手术治疗,而胃癌复发后再手术机会较小。
  参考文献
  [1] 吴阶平;裘法祖主编《黄家驷外科学》第五版,<上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 蔡建辉,蒋贻康,张玉印。胃肠道平滑肌肿瘤突变型P53基因产物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关系,中华外科杂志,1994.32:483~485
  作者单位:274300 山东省单县南城人民医院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肢体残疾患者的心理反应、表现和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普外科从1994年8月~2010年11月共收住的300例肢体残疾患者的心理状态及表现进行统计分析并给予适当的护理干预。结果:肢体残疾患者具有激愤、担忧、焦虑、悲观、恐惧、烦闷及孤独等心理,导致影响疾病康复。结论:与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沟通有利于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促进其身心健康的同时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肢体残
期刊
2006年5月~2010年7月,我院收治68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其中16例初诊误诊为结核性胸腔积液。现将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16例,男性11例,女5例;年龄28~83岁平均51.6岁。均以胸腔积液为首发症状,积液位于右侧9例,左侧5例,双侧2例(均以右侧为主)。初诊均误诊为结核性胸膜炎,给予抗结核治疗。后经细胞学检查或活检病理为恶性胸腔积液。其临床表现气促21例,咳嗽14例,胸痛1
期刊
2009年4月~12月,全县319名县直干部在我院参加体检,其中男249人,女70人。报告指出:在319人的县直干部体检中,甘油三脂偏高,总胆固醇偏高、超重,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高,脂肪肝、尿酸偏高,血压偏高,转氨酶偏高,血糖偏高,转氨酶高,肾结石等比例较大,因此,健康体检专家呼吁,“全县干部要重视健康”,要有健康是1,其它是0的意识。现就体检异常报告分析如下:  1 甘
期刊
【关键词】多形性腺瘤;上唇;病理  【中图分类号】R75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1-0154-01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56岁。左上唇无痛性肿物5年余。5年前患者不慎将上唇烫伤,愈合后原创口处形成一个米粒大小的肿物,5年来,肿物继续生长,近2年生长速度加快,由原先的小米粒大长至鸡蛋大小,无疼痛及其它异常感觉,肿物导致上唇畸形,有碍进食及美观。201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应用理气养胃汤联合兰索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方法:对照组:口服兰索拉唑30mg每日一次;治疗组: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内服理气养胃汤:乌药15、白菜30、党参15、15、延胡索10。每日一济、煎汁300ml,分3次温服。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关键词】气养胃汤;兰索拉唑;胃溃疡  【中图分类号】R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1)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40例肾上腺疾病,其中皮质醇增多症为8例(腺瘤4例,皮质增生4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22例(腺瘤16例,结节样增生6例),肾上腺髓质增生1例,肾上腺囊肿2例,无功能性腺瘤4例,嗜铬细胞瘤3例。结果:40例手术均取得成功,手术时间是80~200min,平均是130min;手术中出血50~100ml,平均是75ml
期刊
【摘要】目的:考察复方硫酸新霉素滴眼液的安全性。方法:对比观察复方硫酸新霉素滴眼液、5%辣椒酊、生理盐水局部应用、单次给药和连续给药1周对家兔眼的刺激性。结果:复方硫酸新霉素滴眼液单次及多次给药对兔眼均无明显影响,双眼角膜透明,无混浊,虹膜纹理清晰,结膜无充血、水肿、分泌物。结论:复方硫酸新霉素滴眼液临床应用是安全的。  【关键词】复方硫酸新霉素滴眼液;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R425【文献标识码
期刊
【关键词】餐后恶心;心肌供血不足  【中图分类号】R76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1-0157-01    1 病例  女,58岁,因左侧肢体肌力弱于2009~10~8 8am入院治疗。入院查体BP130/80mmHg,心率76次/分,右侧肢体肌力正常,左上下肢肌力V级。颅脑CT示右基底节区低密度灶;心电图正常。入院后给予活血化瘀扩张脑血管改善脑供血治疗。10.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抑郁症患者10种血清微量元素铜、锌、铁、锰、锂、镍、钒、铬、碘、氟的含量变化。方法:随机选取60例抑郁症患者和40例健康者对照,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别检测抑郁症患者与健康者上述10种血清微量元素的含量变化。结果:抑郁症患者血清微量元素铜、铁明显升高(p<0.05),锂、镍显著升高(p<0.01);锰明显降低(p<0.05),锌、碘显著降低(p<0.01),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有显著
期刊
【关键词】 右位心;单纯性;孤立性;招飞体检  【中图分类号】R3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1-0160-01    先天性右位心在健康人群中十分少见,正常人群发生率约为0.2‰,笔者近2年在招收空军飞行学员体检中发现2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例1男性,19岁,湖北省某中学高三学生,于2010年2月参加空军招飞体检。查体:发育营养正常,皮肤粘膜无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