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课本中插图在教学中的作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ithforev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运用插图开展教学,在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热情、发展学生政治思维能力等方面具有很大优势,若能改变当前政治教学中“重文轻图”的思想观念,深入探讨利用插图培养学科能力的实现形式,则必定能为提高中学政治教学水平开辟一方新的天地。教师可通过利用插图激发学生兴趣,引入新课;在课堂教学中适时运用插图讲解知识;充分利用插图突破政治教学的重难点等途径发挥政治课本中的插图的作用。
  关键词: 政治课本 插图 作用
  在当学习到某一内容时,如果适时对该部分的彩图、插图加以讲解就必然会有“推波助澜”之效果,使学生的思想情感得到升华。彩图、插图虽居某一框题之中,但有的如果预先提出,作为入境之法和新授课的导入部分,效果则更佳。
  一、利用插图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导入方法有许多,但只有适合学生特点,与教学内容相符合的导入方法才是成功的导入方法,有些内容适合形象导入法,有些适合开门见山直接引入新课的学习,有些适合采用正反事例的对比导入,有的适合设置悬念导入,等等。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慎重选用,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真正做到课伊始,趣已生。初中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为辅,因此可以利用直观形象的事物导入新课,如图片、课本插图、多媒体等。这些事物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符合中学生的思维特点,通过给学生呈现大量形象直观的感性材料,可以使学生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在《失败怕什么》这一课中,第一页有一幅插图,画的是孩子学走路时不小心跌倒,妈妈在一旁微笑着鼓励孩子:“勇敢些,自己爬起来。”这幅插图的内容浅显易懂,因此,我在上课时,就以这幅插图为先导,辅以精炼的语言加以描述,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当我们还是婴儿的时候,我们不会说话,不会走路。是家人细心地照顾我们,一个音一个音教我们学话,一步一步教我们学步。在学步的过程当中,我们遇到过很多困难,一次又一次地跌倒。可我们没有因为害怕跌倒而不再学步,而是跌倒了爬起来,再跌倒再爬起。就这样,我们不但学会了走路,还学会了跑和跳。”经我这么一描述,学生的注意力就全部集中在了这幅插图上。还没等我提问,就有个别学生举手有话要说。“我妈妈告诉我,我学步的时候因为站得不稳,头还撞在了椅背上,肿起来了呢!”“我妈妈说,我学步的时候,她让我自己爬台阶。”在几位学生发言之后,我立即话题一转:“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就好像幼儿学步一样,会遇到失败和挫折,只要能从失败的地方站起来,总结经验,继续前进,我们就能走向成功。”这样一来,就自然地过渡到了接下来的教学环节中。
  二、课堂教学中适时运用插图使知识形象化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恰当灵活地运用课本插图、大幅挂图、漫画等直观形象的特点创设情境,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使他们展开丰富的想象,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如学习“祖国养育了世代儿女”时,我运用彩色大挂图,把祖国秀美山川、风景名胜展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们找到自己所在的位置及各少数民族分布区等。政治复习课上恰当地运用彩图,启发学生展开联想,以彩图为纽带,按教材内容的逻辑关系,把全课的内容串连起来,一幕幕图景呈现在学生脑海中,能收到意想不到的复习效果。恰当地运用形象幽默的漫画能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情趣盎然。“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的意思是把一本书读多了,书意自然就领会了。我这里的“读”就是指在引导学生学习插图时,让学生慢慢地、仔细地多读插图前后的相关材料,把知识融会贯通,在读材料的基础上理解插图。如:我在讲“义务照顾老人”插图时,我问学生:谁是弱势群体?弱势群体的特点是什么?弱势群体的范围有哪些?我们为什么要关心弱势群体?我们国家在关心弱势群体方面做了哪些努力?我引导学生抢答,其他学生一起归纳纠正。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达到了教学互动的目的,还巩固了学生的基础知识,教学效果非常好。
  三、充分利用插图突破教学重难点
  编者在编排教材时,所运用的插图往往与教学的重难点有密切联系。教师如果能够灵活地运用这些插图,把他们作为解读重难点的突破口,将插图和文字有效结合起来,就能化难为易,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如何突破教学的重难点?这是实现有效教学的根本。在教学中要力求寻找各种方法,化难为易地突破教学重难点。而利用课本插图这些形象有趣的材料,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以此引起他们的注意,起到强化记忆的作用,进而达到深化主题、画龙点睛的功效。教育学认为,学习迁移是指已经学得的知识、技能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所产生的某种影响,其中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起促进作用的叫“正迁移”。教师可以利用插图培养学生迁移能力。以《彼得一世》这幅插图为例,教材内容虽已表明:他是俄国近代史上杰出的政治家。他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增强了俄国经济、军事实力,巩固了专制统治,使俄国一跃成为欧洲的强国,为进一步对外扩张创造了条件。但仅此还显得不够,教师应适时引导学生通过识图、解图实现知识的迁移——不难看出,彼得一世刚毅、果断的气质跃然纸上,实际上他一生的政治活动是深受这种个性影响的。通过感知插图,学生加深了对彼得一世义无反顾、大刀阔斧的改革精神的理解。如在《世界政治》第二册中,关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一节,教师可让学生先对比本课中的两幅扇形图,自然地得出美、德经济发展迅速,英、法相对缓慢的结论;然后引导学生观察两幅柱状图,又很容易分析出英、法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从而加深学生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性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这样利用直观的插图分析,可以变“难”为“易”,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其他文献
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共同发病基础,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因此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而选择合适的实验动物和造模方法使得AS病变
摘 要: 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是一个理念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我国目前的中学历史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教师教得很累,而学生普遍对历史学习兴趣不高,学生得不到应有的发展。我们应该准确把握历史课程的性质、任务和目标,走出历史教学的误区,认真掌握历史教学规律,努力增强历史课堂教学效果。本文从课堂提问的设计和运用适当的史料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两方面分析如何切实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新课
不同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由其国民的价值观、社会历史制度、经济发展阶段以及政治条件等基础构筑而成。日本实行的是国民全养老金、国民全保险的社会保障制度,国家有提高社会
当今人们对“事业”一词的解释是:人所从事,具有一定目标、规模和系统而对社会发展有影响的经常活动。“新闻事业”则是人们通过新闻机构所进行的传播新闻和引导舆沦的经常
摘 要: 在历史课教学中,要实施素质教育,关键在于教师,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也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要很好地实现这种转变,就必须认真、仔细、准确地解读新课程标准;准确、透彻地理解和领会新思想、新观念、新理论和新要求。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新课程教学实验,才能真正实施素质教育。  关键词: 高中历史教学 新课标 素质教育  现行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已经不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要求,首先是不适应
“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生受益无穷。”利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历史学科教学(特别是新课程背景下作为中考开卷考试科目的初中历史)的三维目标无法真正得到落实,学生会学得很辛苦,“以史为鉴”的学科功能也会无法发挥,故在历史教学中更要“授之以渔”,让学生懂得学历史,懂得鉴历史,甚至还能“创”历史。  一、找路径,重视学习规律的有效引导  1.注意教材隐性知识的把握。教材各部分的文字材料、图
期刊
日本脑炎病毒(JEV)属于黄病毒科,是引起人类和动物急性病毒性脑炎的病原之一,以蚊为传播媒介在人和动物中传播。人感染JEV后引起不可逆的神经系统损害,死亡率在20-50%;猪感染J
草鱼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当家品种,但是长期以来备受病害的侵袭,让养殖场等遭受很大的经济损失,由草鱼呼肠孤病毒引起的草鱼出血病尤为突出。引起草鱼出血病的是草鱼呼肠孤病毒(Gra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中学历史教师对历史教学过程重新进行审视,对话教学就是积极实践体现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教学方式,高中历史对话教学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重视。高中历史对话教学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而言,是能够体现新课程改革精神的一种教学原则、方式和教学目的。在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对话教学的理念与方式特别关注教学过程的教育意义,是转变中学历史教师课堂教学中的独白与灌输的理想方式,
期刊
摘 要: 古诗讲究韵律,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应用古诗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活跃课堂教学气氛。  关键词: 古诗 中学历史教学 应用  诗歌是中国文化瑰宝。诗歌音调和谐押韵,朗朗上口,适合朗诵和背诵,不仅读起来给人以快感,而且是一种积极的休息方式。诗歌形象鲜明,富有意镜,语言精练,一字一句都有显著的色彩。词语组织配合又非常严密,短小篇章中,蕴含着丰富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