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3020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来学校是读书,显然“读”是很重要的。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一直是小学教学的重点。但是就目前实践情况来看,小学朗读教学中,有些教师对朗读策略还不够重视,认为反复读,读通读熟即可。为了纠正这种认识误区,本文解读了朗读的定义及内涵、朗读的意义,并提出了规范读音、处理停顿、以读促解和学会赏读等有效朗读的四大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学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5-023-1
  语言是一门有声的艺术,学生只有通过反复地朗读才能更好的体会文字的内涵,理解文章,掌握文章。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我们语文老师必须重视朗读,指导朗读,让学生从朗读中获得感悟体会。
  一、朗读的意义
  1.朗读有助于积累学生的语言
  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经过精心挑选和编排的。学生只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才能更好地体会其中不同的意境。一篇词汇丰富、语言精彩的文章如果能反复朗读,达到熟读成诵,对学生的语文水平的提高,将会大有裨益。例如四年级下册的一篇文章《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学生对樟树的外形特点背诵得很熟,所以在习作5要求观察一种植物并写下来时,很多同学都写了樟树,并运用了文章中的很多语句。
  2.朗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材中有许多描写自然景物的文章,如《九寨沟》、《田园诗情》、《雾凇》等,通过朗读再现了自然美,使学生领略到自然美,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课本中也有许多描写人物事迹的文章,如《徐悲鸿励志学画》徐悲鸿勤奋努力,《军神》镇定自若的精神……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鉴赏他们的心灵之美、灵魂之美,逐渐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
  3.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朗读既是将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语言的过程,更是学生对文章进行解读的过程。学生通过朗读领会句子、课文的深层含义也可以促进学生思考,领悟,从而不断提高认识,发展思维。在朗读训练中,学生不仅要动口,还要用脑。通过朗读,把语言文字与潜在意义联系起来,在读中思考,读中领悟,从而发展学生思维。由上可见,语文教学过程中加强朗读的指导和训练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落实有效的朗读策略
  1.规范读音
  首先,学生朗读时要用普通话,语音要标准,吐字要清晰、圆润,字正腔圆。
  其次,要读好词语。词语是语言中可以自由运用的最小单位。朗读词语是朗读课文的基础。在朗读时应要求学生做到:①把每个词语读得准确明白。②读准多音多义的字音。例如在“接着就会全身出血”(《维生素C的故事》)中,“血”读xiě;在“坏血病”,“血”是读xuè。③要读准音变字的音调。如“一、不”的变调。④在词语中要正确读出轻声。轻声的读法是轻而短。如看看、说说、衣服,特别是助词:的地得要注意。
  2.处理停顿
  朗读的停顿,是朗读时有声语言进行中在词语之间、句子之间、段落层次之间的间歇。注意词语之间的句读读法,可防止和纠正唱读的毛病,句子停顿错会引起意思的错解。
  把握好停顿,首先应要求学生认准标点符号,知道不同标点符号大致的停顿时间。当标点符号无能为力时,要处理好句子内的停顿,则要看学生的理解能力了。一般而言,能够正确理解词义、句意,就能处理好长句中的停顿,做到在关键的地方停顿。例:由于/河谷/高低不平,湖泊与湖泊之间/恰似/一级级/天然的/台阶。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准确地把握停顿。个别学生先交流自己的看法,老师再纠正,再通过对停顿的反复推敲和揣摩,来加深对语句的理解和感受,从而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朗读的基本方法,为提高朗读能力乃至语文素质的培养奠定扎实的基础。
  3.以读促解
  学生在学习中,只有不断地朗读才能逐步掌握文章的语言、节奏、句式、格调等,理解作者蕴含的情感和意图,领悟课文准确的用词造句和巧妙的布局以及感人的情景。从而受到启迪,达到理解课文内容的效果。如教学《田园诗情》第二段时,教师先提问:荷兰的草原上一共写了哪几种奶牛?前后说话的语气有什么不同?让学生带着这两个个问题,反复读出不同形态奶牛的语气。学生通过边读边想就会明白不同形态奶牛的样子,牛犊像孩子要读出顽皮天真的感觉,老牛像家长要读出严肃端庄的感觉。
  只有朗读,才能感知文本;有朗读,才能体会感情;只有朗读,才能理解内涵。所以朗读是促进学生理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我们每门课的老师都应该坚信“书是读懂的”这一教学理论,在教学中努力做到让学生充分地读,不断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和理解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4.学会赏读
  优秀的文本需要学生潜心揣摩,但中国文学的深邃及对意境的追求增加了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上的困难。如《雾凇》这篇课文写得非常美,但要深刻体会其形成过程却非易事。如果老师一味的给学生解释字词,句子,段落,让他们空洞的理解文章的内涵是很难的。那么如何让学生更好的体会雾凇的美,只有通过反复的朗读,体会,感悟才能去领会。让学生以欣赏的姿态来诵读课文,从而欣赏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体会吉林的冬景美。“作家在某一时期,创作某一作品时的心理状态,是作家的人生观、创作动机、审美理想艺术追求等多因素交汇融合的产物,是由客观的生存环境与主体生理体质等多方面因素綜合作用的结果。”
  总之,朗读是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行之有效的好方法,也是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一种方式。只有让学生反复朗读,才能使他们体会到文章的深层含义。因此,在现代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语言基础,把握教材所传递的各种信息,通过朗读进行语言训练和培养,从而拓展、充实、提高学生的文学水平和精神境界。
其他文献
摘要:教材插图是生物教材显性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材中对讲授内容进行说明和论证的、蕴含教学信息的图片、表格、照片或曲线图等辅助资料。在生物课堂上,教师利用教材插图进行辅助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加深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关键词:插图;初中生物;有效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17-068-1  教育家乌申
摘要:教师若要想从一名教育者转变成教育工程师,那就必须将认知科学、神经科学中的发现应用于课堂学习中,借力教育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助推教学,让每个孩子享有适合的教育,有质量的教育。  关键词:教育与脑神经科学;与人脑契合的教育;学习科学  中图分类号:G633.9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992-7711(2019)03-057-2  21世纪是世界科学界公认的“生物科学的时代”,是“脑的百年”,
摘要:家校合作是实现高质量学校教育和良好家庭教育的纽带,是保证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家校合作的水平必然影响着学生的发展状况。因此,要实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共赢,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切实提高家校合作的水平。  关键词:家校;家长;合作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03-010-1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
摘要:随着全球文化的融合,提升学生英语能力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讲述了英语课堂中朗读的含义,重点阐述了朗读对提升学生英语阅读能力重要性,旨在通过优化教学流程、带有感情的朗读、运用游戏和通过速读提升学生领悟能力几方面的论述,提升学生英语阅读能力。  关键词:朗读;初中生;英语阅读能力;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9)06-043-1
摘要:社交软件已运用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网络化教育环境下,将微信、QQ平台运用到美术教学当中,让其成为与同学、家长、教师分享美术学习资源与成果的桥梁,拓宽了美术教学的时空,进行了有效的资源整合,提高了美术的时效性,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是美术教学的一种强而有效的补充。  关键词:微信公众号;QQ;线上互动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
摘要:本文以环境保护为例,探究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体验学习,通过学生的心理感受、情感体验、认知顿悟、反省内化等活动,推进了深度学习。  关键词:体验教学;深度学习;环境保护;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23-060-2  一、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懂得依法治理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知道我国环境保护的法律、
摘要:语感,是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语言文字分析、理解、体会、吸收全过程的高度浓缩。语感与其他语文能力一样,是靠长期反复实践得来的。教师应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语感训练,以促进学生语感的进一步形成。  关键词:语感;语境;仿写;赏析;作文教学;电教技术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23-07
摘要:现如今是信息化的时代,二十一世纪就应该充分利用二十一世纪新的技术工具。目前,初中音乐教学已经在全国各地广泛使用了多媒体这种新型技术和手段。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恰当地使用多媒体,不仅可以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觉,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音乐的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关键词:多媒体;初中音乐;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摘要:对于体育特长生而言,其自身必然拥有良好的运动技能,因此,在日常的训练中,若能够对他们实施正确方式的训练,则可在较大程度上激发其潜能;相反,则将会对其正常运动技能的发挥形成较大的阻碍。本文意图通过探讨重复训练法的相关内容,以期为初中体育特长生训练提供可靠的保障。  关键词:初中;体育特长生;重复训练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03-03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初中数学教学局面发生了积极变化,越来越多的初中数学教育工作者开始开发新的教学方法,并在教学中积极创新。合作学习法是初中数学教学的创新方法之一,利用合作学习法去组织数学课堂,调动初中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有利于数学课堂的全新构建。基于此,本文针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构建进行研究,并且提出了几点教学策略,希望对促进初中数学教学的顺利开展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