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壶经典百年传 “掇只”紫韵永流芳

来源 :江苏陶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ongfeng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从现象上来看,一部宜兴紫砂壶艺史可以说就是茶壶器型的演绎史,其中留下了许多可以流芳百世的上品之作,“大亨掇只壶”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其以独特的器型风格及内涵禀赋成为一代经典壶型。随后,历代紫砂艺人又以自己的风格不断传承并光大着“掇只壶”的意蕴,紫砂“葡萄掇只壶”也是这样的一件作品,在吸收“大亨掇只壶”器型精髓的基础上,引入了“葡萄”这一具有特殊寓意的元素塑造意象,丰富了传统“掇只壺”的人文表达。
  关键词  掇只壶;葡萄;浮雕贴塑;创作
   从现象上来看,一部宜兴紫砂壶艺史可以说就是茶壶器型的演绎史,而社会的发展又以技术及文化的元素融入其中,从而在紫砂作品风格上留下相应时代的印记。经过几代紫砂艺人的薪火相传,紫砂茶器造型已丰富多彩、变化万千,其中也留下了许多可以流芳百世的经典之作。
   “供春壶”是明代正德年间紫砂名师供春所作,仿照大银杏树的树瘿而制,“供春壶”造型古朴精工,负有盛名;“仿古壶”为清代制壶大家邵大亨所制,看起来非常的简朴,却充满了故事,是广受欢迎的经典器型;“曼生十八式”由“西泠八家”之一的清代书画家、篆刻家陈鸿寿设计,他把自己的内心情感用铭文的形态刻绘在壶身之上,开创了书画篆刻与壶艺完美结合的先河,创造了文人壶风格;“报春壶”则是近代花器大师朱可心的代表作,把梅花演绎得出神入化,令人陶醉。这些都是紫砂壶艺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常被历代紫砂艺人作为范本追摹,并演绎出许多具有个人特色的创新品种。在这些经典作品中,笔者研习最多的还是光素器大师邵大亨的“掇只壶”。
  1  经典“大亨掇只壶”的特色解析
   邵大亨创作的“掇只壶”在宜兴县志中被誉为“千金之壶”,一壶千金,几不可得,更有壶王之称,可见其在当时的影响力之大。
   宜兴紫砂壶从单一的品茗用器演变到兼具审美功能的文化载体后,壶名也是体现文化品位的一个重要方面。名人壶品,壶名更是寓意独特,需经反复斟酌而定的,自然定名中可能有宜兴的味道。
   从“掇只壶”壶名来看,“掇”在宜兴方言中语义是比较丰富的:“掇绣球”(抛绣球)、“掇掇紧”(夯夯实)、“掇背”(捶背)、“酱油掇只”(酱油罐)。“只”在宜兴方言同“子”:“杯只”(杯子)、“团只”(团子)等。综合来看这里的“掇只”就是“罐子”的意思。
   据流传的说法,“掇只壶”是参考了宜兴乡间的一种存放油盐酱料的大口容器“掇子”的形状设计而成的,“掇只壶”历经百年而不衰,制作起来难度较大。“掇只壶”器型古朴内敛、大气端庄。壶身从上到下线条充满着变化,下部的线条收得很慢,气定神闲,点、线、面比例协调,壶体饱满,内蕴张力;壶肩圆润,层次分明;壶盖上隆高挺,与壶身相协调,压盖设计,壶盖略大于壶口呈天压地;其上置一扁珠钮,它既不是椭圆,也不是圆珠,很耐看,给富有变化的壶身搭配了一个有韵味的壶钮,这是点睛之笔;一弯流弧线柔美,大耳把的装配位置处于壶身的中上部位,这样也就和壶嘴形成了呼应;壶底圈足稍外扩,丰富了壶身下部的层次,同时也与壶口的两个线圈形成呼应。整把壶的重心偏高,但依然稳重、淡定、从容,具有王者风范,不愧为壶王。
   追求变化与和谐的统一是视觉艺术的重要法度,书法如此,茶壶上的线条也是如此,不断变化的线条才能给人生动、富有活力的感觉,更耐人寻味。“大亨掇只壶”的设计意图我们可以从传统美学原理上找到答案。“大亨掇只壶”除了有独特的器型外,也有着特殊的人文表达。宜兴方言中“掇只”谐音“得子”,就是寓意“多子多福”,可见“掇只壶”寄托了子孙满堂、人丁兴旺的朴素愿望,人文意蕴十分丰富,所有这些都恰到好处地架构了“大亨掇只壶”的独特价值,使得一壶经典百年传,“掇只”紫韵永流芳。
  2  紫砂“葡萄掇只壶”的设计创作
   “大亨掇只壶”不仅受到文人与茶客的钟情,在紫砂圈内也被推崇,许多紫砂艺人追摹“大亨掇只壶”,并融入自己的技艺与情感,形成了具有各自个性的“掇只壶”品种。紫砂“葡萄掇只壶”(见图1)也是这样的一件作品,该作品承传“大亨掇只壶”的基本器型架构与风格,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新,从个人的审美与情感出发丰富了其人文内涵。
   首先壶体对传统壶型作了拉伸,更显挺拔,这是为壶身的贴塑装饰拉开了空间,壶嘴、壶把也瘦化一点,与高壶身相适应。壶钮也稍作创新处理,上半部分线条更平缓,而下半部弧度加大。圈足也稍拉高,所有这些都是为了达到整件作品的协调。相比于造型方面的精益求精,作品也通过装饰来体现创新特征,作品的最大创新点在于浮雕贴塑装饰,从壶把处沿壶腹蜿蜒出几束葡萄藤蔓互相盘旋缠绕,其上几片叶子自然舒卷,掩映着颗粒饱满的串串葡萄,细节刻画逼真,形态惟妙惟肖,呈现出非常自然的视觉效果。做这样一个壶需要几十种工具,可见其蕴藏的深厚功力与匠心。整壶明润光和、舒展唯美,匠心中显神韵,灵气中藏温婉,具有独特的形象美感及艺术观赏价值。葡萄果实多子,又给人沉甸甸的感觉,在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习俗中具有吉祥如意、多子多福的美好寓意,作品引入了“葡萄”这一具有特殊寓意的元素塑造意象,丰富了传统“掇只壶”的人文意蕴。
  3  结  语
   传统技艺的继承和创新在传统艺术品的发展中是一个永恒的主题,紫砂壶艺的发展也离不开这样的规律。掇只紫韵百年流芳,“大亨掇只壶”之所以达到这样的高度,也是在前人基础上创新的结果,“大亨掇只壶”以其独特的器型风格及内涵禀赋成为一代经典壶型。随后,历代紫砂艺人又以自己的风格不断传承并光大着“掇只壶”的意蕴,紫砂“葡萄掇只壶”也是这样的一件作品,在吸收“大亨掇只壶”器型精髓的基础上,引入了“葡萄”这一具有特殊寓意的元素塑造意象,丰富了传统“掇只壶”的人文表达。
其他文献
摘 要 宜兴是紫砂壶的诞生与兴盛之地,因而在紫砂壶中,我们便能够看到宜兴的山山水水、植被森林、民风民情。与此同时,紫砂艺人还将对于生活的观察以及艺术的理解融入到紫砂壶中,使我们在紫砂的世界中感受到无穷的魅力。紫砂艺人通过紫砂艺术形式,将各种艺术形式充分地展现出来,使得人们在喝茶品茗的时候从中感受到深厚的文化与精神内涵。本文主要以紫砂壶“如山”为例,谈谈它的造型特征及精神内涵。  关键词 紫砂;如山
期刊
摘 要 提起自然界中的植物“莲”,人们多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宋代周敦颐那篇著名的《爱莲说》,由衷地对莲“出淤泥而不染”的那种清廉高洁的品行赞赏有加。“并蒂莲壶”的造型结构取源于自然界中莲花的形态,运用紫砂传统的光素圆形器与点彩的工艺技法进行成型制作与装饰,清灵适心的形态结构中既饱含着对和睦恩爱、情深意重、洁净无瑕等独立人格魅力的崇尚,同时又以寓意于物的审美手段对“志行高洁、清正廉洁”的道德观以紫砂壶艺
期刊
摘 要 装饰艺术是当代宜兴青瓷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亦是其最直接的艺术表现形式和表达效果,它的表现风格呈现出多元化和多样性的特征,重视形式与人文的结合、传承与创新的互动,故而始终是青瓷人十分关注的一个“课题”。  关键词 宜兴青瓷;装饰艺术;蝴蝶挂盘;创新;文化   中国的青瓷制作工艺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距今3 500年左右的商代中期,在漫长的发展演变进程中,青瓷制品逐渐脱离了粗陶器皿的范畴,成为
期刊
摘 要 中国陶瓷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装饰不断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陶瓷文化风格。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装饰具有不同的特色,反应了不同时代的社会文化生活和人们的审美精神。陶瓷装饰既是物质产品,又是精神产品;既是商品,又是艺术品。对于一件陶瓷作品,它的造型和装饰应是一体的,我们不能撇开造型看装饰,也不能撇开装饰看造型。一件优秀的陶瓷作品,作者当能充分发挥材质的特殊美感和相应的工艺技术,将造型和装饰完美结合,
期刊
摘 要 宜兴紫砂壶发展自民间手工艺,不仅有着精彩纷呈的造型,还蕴含了十分浓厚的中国传统民族特色,更将许多文化艺术形式融于一体,造就了如今这一完善的造型艺术体系,工艺价值可以说是相当的高,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更是十分重要的瑰宝。品茶对于中国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一大乐事,因而紫砂壶的存在不再只是简单的实用器具,而是成为了茶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让人们在一壶一茗之中感受到无限的意境,以及岁月静好的幸福,提高了
期刊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代代相传、留存于基因中的无形财富,它们可以是悦耳动听的歌谣,可以是活跃在手中的技艺,它们贴近大众生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宜兴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深厚,一共拥有8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中有关陶瓷技艺的一共有10项,分别是:国家级的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和宜兴均陶制作技艺,江苏省级的宜兴青瓷制作技艺、宜兴彩陶装饰技艺、宜兴龙窑烧制技艺和宜兴陶传统仓储技
期刊
10月31日,在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安徽省总工会、安徽省工商联的指导下,由安徽省陶瓷协会主办,安徽能手工艺品集团公司承办,安徽中佳集团及18家高校协办的2021全国陶瓷职业技能竞赛安徽赛区选拔赛及第七届安徽陶瓷精品展“徽瓷奖”评选活动在合肥市中佳文创园隆重举行。此次活动旨在推动安徽陶瓷产业发展,促进广大陶瓷工作者的技术提高和传承与弘扬“工匠精神”。   本次技能大賽共有110位参赛选手,选手来自全省
期刊
摘 要 宜兴紫砂壶是在宋代的时候诞生的,明清便兴盛发展了起来,一直以来,紫砂壶的创作理念都将自然事物及传统文化相互融合在一起,可以说紫砂壶的创作是来源于生活,但同时又与生活相互融合、相辅相成,是一类具有丰富内涵价值的工艺品。在历史发展中,紫砂壶也在不断地传承和创新,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独一无二的载体,受到了人们的喜爱与追捧,有的紫砂壶端庄大气,而有的则玲珑小巧,无论造型如何,总能够打动人心,将紫砂艺人
期刊
摘 要 宜兴作为“中国陶都”,世界陶艺大会在这里举办时,许多的外国友人前来交流,共同促进陶瓷艺术的发展,他们都被紫砂丰富多彩、包罗万象的造型所深深地折服。宜兴的紫砂艺人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汲取了丰富的文化营养,同时又主动地和现代艺术理论和设计潮流接轨,为紫砂艺术的长久发展和薪火相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作品“奋发壶”,就是把我们最为熟悉的竹子的形态和它所代表的精神内涵结合在一起,充
期刊
摘 要 对于紫砂壶的创作,前人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经典作品供我们借鉴和参照,紫砂从业者需要不断地积累在紫砂创作方面的功力,不断提升文化素养,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才能够使得作品达到一个更高的高度。艺术创新不单是要在形式上、技法上,如何使用材质,并且把材质的特性完美、柔和地展现出来是紫砂壶艺术创作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关键词 紫砂;青蕴壶;艺术创新;材质   中国人有着很悠久的饮茶习惯,而且世界上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