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面发展的视角构建幸福教育

来源 :教学考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ome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全面发展的角度,透视了教育与幸福;提出建构幸福教育的设想:认知与情感统一的幸福教育;生理与心理统一的幸福教育;个性与社會性统一的幸福教育。
  关键词:全面发展;幸福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627(2017)19-019-01
  一、幸福教育的特征
  1.幸福教育的整体性幸福教育是教育的深化改革,是综合提高教育水平和全面
  升华教育的境界。因此,幸福教育在结构上具有整体性,这是一个基本特征。幸福教育也是由教育目的、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方式、教育结果等多种因素构成的一个复杂的系统,不同的因素之间也会构成不同的关系,比如师生关系、内容与方法的关系、过程与结果的关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互动形成的教育活动:教学、思想教育、教育管理等等。同时家庭和社会也具有教育作用,因此又存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关系问题。教育又同时与社会上的其他子系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联系。上述各种关系却均存在于生活之中,只有在现实生活中把握其整体性,同时又超越现实生活,才能真正发挥和体现幸福教育的整体性。幸福教育的整体性和具体探索的独特性之间存在着辩证的关系,整体性是各独特性蕴涵的共性,独特性则是整体性的具体的存在形式,忽视这种辩证关系,就不能正确理解幸福教育的整体性。
  2.幸福教育的全面发展性
  全面发展性是幸福教育在其教育目的、教育结果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基本特征。具体说幸福教育的目的是在现实生活中使个人得到全面发展。追求个人的全面发展,这是现代化社会的客观需要,现代生产力的发展保证了个人全面发展的可能性。同时个人的全面发展,也体现了幸福教育的崇高目的,即让个人更好更有效地生活,更充分地发掘其潜能等。
  3.幸福教育的科学性
  幸福教育的科学性是指幸福教育是遵循教育规律的,是在科学理论指导下的能动的教育实践。幸福教育思想有一定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第一,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是社会认识和事件的主体的理论,特别是人的主体性的理论是幸福教育的哲学基础。第二,生理学基础。人的大脑由左右两个半球组成,分工不同。左半球侧重逻辑思维能力,右半球侧重直觉的形象思维功能,只有两半球协调工作才能充分发挥大脑的潜能。传统教育只注重理念的逻辑的大脑左半球的训练,而忽视了右半球的功能。幸福教育引入情感因素,主张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大脑两半球协同活动,以促进学生智慧潜能的充分发展。第三,教育学基础。把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在现实生活中,促进学生素质和个性的全面发展,已成为当今21世纪世界性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也是当代教育科学研究的焦点所在。幸福教育顺应了教育发展的这一趋势,一定会实现在现实生活中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目的。
  二、幸福教育的构建
  1.认知与情感统一的幸福教育
  认知与情感统一的教育实际上指的是传统意义上的“智育”,但比其多了情感方面的因素;传统的智育忽视情感教育或认为情感教育是为认知服务的。我认为情感教育应该被提到和认知相并列的地位。认知的目的是将某种知识内化为主体自身情感体系和个性之中,这样的知识才能成为主体的真正知识。主体的知识层次是主体精神世界的一部分,而人的精神世界的发展就是人对各种现象真实而深刻的态度的发展,而这必然与人情感范围的发展相联系。
  2.生理与心理统一的幸福教育
  生理与心理内在统一的教育是指身心内在统一的教育,即传统意义上的“体育”。体育是直接作用于人的生理结构及其功能,对生理的改造必然导致心理的发展和变化,而心理的发展又会促进人的生理发展,只有生理与心理统一的体育才是和谐的体育教育。体育是为了人全面发展服务的,只有全面发展的人才能够获得身心和谐的幸福感。实际上,体育是一种有目的的使身心统一于和谐教育活动中的教育。由于认识到这一点,联合国卫生组织在“健康”的定义上作了改动,认为“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患,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身心内在统一是以生理的帮助为前提的。在心理提升的帮助下,身体的发展才能实现“对成熟的超越”这一体育任务。心理本来就是身体机能有机统一的产物,心理的能动作用一旦作用于身体,就会使体育运动超越成熟,获得身心内在统一的幸福感。
  3.个性与社会性统一的幸福教育
  个性与社会性统一的教育是指个性向社会性不断地扩展和延伸,即自我扩展的教育,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德育”。个性与社会性统一于自我扩展和延伸的过程中。自我有两层含义,一是自私,二是自爱。我认为自我的核心是自爱,自爱是指“爱惜自己的身体、荣誉”,自爱是人之天性,是一切个人美德的基础,也是人道主义伦理学的基础。自爱虽然以爱己的幸福开始,但其必然要延伸到爱别人、关心别人的幸福上。一个不爱自己的人,是不可能爱别人的,自爱是爱别人的前提。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中,总要与他人产生这样那样的人际关系,并对他人产生依赖,如果没有别人的援助,光靠自己,是不能真正得到幸福的。反过来,一个人作为社会成员的一部分也必定在帮助别人、爱别人的过程中给别人带来幸福。
  教育的本意在于发展人的本性,为人造福,非人的、非我的教育不是幸福教育;幸福只有在“人”的生活中、在人的个性发展中才能得到。教育应该肯定人的本性,而人的本性是全面的,所以能使人得到全面发展和获得幸福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幸福教育就是将教育的目的回归到人自身的情感上,使教育造福于人的教育,它是以人的教育情感为目的的教育,要培养能够创造幸福、享有幸福的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
  参考文献:
  [1]沙洪泽.关于“教育——为了人的幸福”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2,(1):9-13.
  [2]刘次林.幸福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3:56
  [3]栾传大.多元幸福观教育论纲[J].现代教育科学,203,(3).
  作者简介:秦艳(1972,7--),女,汉族,甘肃环县人,一级教师,现任职于环县教育教学研究室。研究方向,小学教育教学。
其他文献
摘要: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程与现代医学的进步,患病死亡率较前显著下降,但患病致残率明显增高,迫切需求康复医学的介入改善患者的功能障碍,帮助患者回归家庭及社会。因此,康复医学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然而康复医学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抓住专业发展的核心问题-人才的培养。康复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国家培养体制上变革,更需要现有年轻教师自身不断学习与进取。如何提升现阶段康复医学专业教师教学能力,
目的: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 MRI)技术基于体素镜像同伦连接(voxel-mirrored homotopic connectivity,VMHC)方法研究失眠障碍患者双侧大脑半球间同伦功能连接,及与睡
目的: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而腹膜转移是其重要的转移途径。过去认为腹膜转移是由于瘤细胞本身通过重力作用,散落在低位脏器浆膜面,形成新的继发肿
目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是引起育龄妇女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上以月经稀发或闭经、不育、多毛、痤疮、肥胖和卵巢多囊性变为主要特征,其病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钠对老年脑缺血患者在围术期的影响。脑的重量虽仅占体重的2%,而它却接受心排血量的15%,脑的氧和能量的储备少,也无后备的毛细血管。由于这些生理解剖上“高
摘要:当今社会新形式下技术发展迅速,信息化技术已经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需要基层教师尽快跟上信息技术发展的脚步,网络已经成为了人与人之间用于交流与传达信息的重要工具。在互联网普及的背景下,另一方面,社会得以进步的基础是信息技术的进步,扩大教育机会,这就使得培养信息化的专业人才已经变为当代教育的重要任务。怎样培养出更加符合时代需要的人才呢,就要通过直观有效的手段,把传统的信息技术教育不断进行创
摘要:历史科目在增强学生学习能力、提升学生人文素质方面独具优势,历史教材中语言文字表达通常都侧重于客观叙述,所以在教学的时候教师若不在教学方法上创新,仅仅是照读课本,学生容易感到课程无聊,失去学习兴趣。兴趣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如果教师单纯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的,学生兴趣会大大下降,对后续学习也会失去动力。因此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需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启发学生主动思考,不断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
目的: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肿瘤之一,由于宫颈癌的普查广泛开展,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有所下降,但晚期肿瘤的转移侵袭和预后不良仍是难以解决的问题,需要积极研究宫颈癌的发病机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我国的教育体系受到了很大的完善,高中化学也逐渐的受到了重视,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化学科目处于“副科”的地位,部分教师对化学的教学并不重视。新课改以后,对于教育体系有了全新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然后以此为基础进行基础知识的教授。基于此,本文现就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进行简单的论述。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化学
摘要:数学学科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数学教学也不应该离开现实生活。而将现实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数学问题,融入到初中数学教学当中,既能够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程度,又能够提高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那么,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巧用生活常识来激活初中数学课堂就成为初中数学教师非常关心的问题。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简述,以期为一线教师提供教学上的参考。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