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学科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数学教学也不应该离开现实生活。而将现实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数学问题,融入到初中数学教学当中,既能够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程度,又能够提高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那么,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巧用生活常识来激活初中数学课堂就成为初中数学教师非常关心的问题。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简述,以期为一线教师提供教学上的参考。
关键词:生活常识;初中数学;教学实践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627(2017)19-017-01
前言:在新课改中已经明确指出,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能够初步掌握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生活问题的能力。所以,初中数学教师要积极响应新课改的号召,努力将数学教学工作与学生现实生活相结合,帮助学生提高数学实际应用能力,让学生真正能做到学以致用。在教学中,教师就要不断探索和尝试,将适宜的生活情境融入其中,并努力挖掘学生的关注点,提高学生的学
习兴趣,并让学生亲身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形成互动教学的良好氛围。
一、巧用生活常识进行初中数学教学的意义
在数学教学中,为了完善知识体系的构建,便于数学科学研究,已经将数学知识从实际生活中抽离出来,而整合成了完善而系统的知识体系。这样的抽离会让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陌生而高深的印象,也阻碍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数学教师就是要将数学知识变得生活化,让数学知识体现出灵活性和亲切感,从而让学生敢于走进数学,爱上数学,进而学好数学。
数学教师可以尝试将生活常识运用到初中数学教学中去,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并能够帮助学生拓展视野,提高认知层次。生活常识的巧妙应用也可以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头脑更加灵活,思维更加活跃。同时,也可以实现将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目标,让数学走进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切实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用生活常识进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
1.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
要想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首先就要分清什么样的生活常识需要运用到什么样的数学知识。数学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就要充分做好研究工作,将现实生活与数学知识紧密结合起来。初中学生正是活泼好动的年纪,数学教师可以为学生们设计一些在实践中操作的学习任务,让学生们去细心观察和思考,自主地寻找出解决办法,也就从深层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例如:可以向学生们设置这样的问题,假设班级中的同学需要集体买笔记本,一个班里共50名同学,如果去批发小笔记本要每本6元钱,每本有30页纸,而如果去批发大笔记本,则要每本10元钱,每本有150也纸,那么究竟是买哪一种笔记本比较优惠呢?这就需要运用初中数学知识进行解答。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们积极动脑,认真思考,在谈论的过程中将问题解答出来,既解决了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又能够生动地掌握数学知识。而在生活中遇到类似的真实情况的时候,学生们就能做到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进行化解,也就培養了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2.努力创造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情境创设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初中数学教师可以在数学课堂上创设更加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带领学生进入更有亲切感的情境中去,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掌握数学知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得出,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越接近,就越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学生们也更加愿意接纳陌生的知识。所以,数学教师在进行情境创设的时候,就可以根据学生的现实生活,特别是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娱乐项目,都可以运用到情境教学中去。例如:现在的学生都喜欢一些偶像明星,数学教师在进行情境创设的时候,就可以将这些明星作为创设的角色,再为角色设计特定的任务,在课堂上让学生来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同时完成教师设计的任务。学生们的学习好奇心一下子就被唤起了,学习热情高涨,教学工作也就可以顺利进行。需要注意的是,在设计的任务中,一定要体现出初中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如:某个偶像明星需要进行全国巡演,而巡演的时间5个月和场次30场是固定的,巡演地点遍布全国10个城市,那么经纪公司如何来安排偶像的行程才能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而偶像在巡演中又如何对行程进行自己的具体安排?这就需要由学生扮演工作人员和偶像明星的角色,分别从他们的角度出发来解决这个数学问题。在这样的情境教学中,学生们更加乐于积极参与,更加愿意认真思考,教学效率也就得到了提高。
3.融入动手操作教学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当中,有很多情况下只有教师单纯地讲解。而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年少的时期,也是思维非常活跃的时候,对于单纯地讲解往往会分散注意力。此时,数学教师就可以为学生们安排一定的手动操作环节,让学生们在亲自动手操作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例如:在学习几何图形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安排学生运用数学工具画出各种图形。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时候,数学教师就可以让学生用直尺画出一个三角形来,让学生用量角器分别测量三个角的度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发现,三个角的总和永远是180°。通过这样的实践,也就顺利地引出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性质——三角形三个角的角度总和永远180°。而在学习圆形的时候,也可以让学生亲自画一个圆形,再用数学工具测量出其各个要素的数值,在结合课本进行教学。这样的方式,既能够培养学生正确地使用数学测量工具,也能够让学生通过亲手操作而拉近了学生与数学之间的距离,在这种“零接触”的学习中体会数学的魅力,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效率。
三、总结
数学应用能力的形成,光靠课本上学习知识是不够的,而是要培养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的能力。而初中数学知识,在很多生活实际问题中都有着现实应用意义。所以,初中数学教师一定要注重如何将生活常识运用于数学教学当中,在切实提高数学教学水平的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学有所用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黄仕平.基于学生生活经验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思考[J].经贸实践,2016(07):2.
[2]朱文明.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生活化教学策略初探[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5(09):121.
[3]郭峰.论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与学生学习兴趣培养[J].科技资讯,2010(24):201.
基金项目:本文为:岭南师范学院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2017年度课题《巧用生活常识激活初中数学课堂策略研究》,编号:LSZXXJSFZZX-2017-Y-073
关键词:生活常识;初中数学;教学实践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627(2017)19-017-01
前言:在新课改中已经明确指出,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能够初步掌握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生活问题的能力。所以,初中数学教师要积极响应新课改的号召,努力将数学教学工作与学生现实生活相结合,帮助学生提高数学实际应用能力,让学生真正能做到学以致用。在教学中,教师就要不断探索和尝试,将适宜的生活情境融入其中,并努力挖掘学生的关注点,提高学生的学
习兴趣,并让学生亲身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形成互动教学的良好氛围。
一、巧用生活常识进行初中数学教学的意义
在数学教学中,为了完善知识体系的构建,便于数学科学研究,已经将数学知识从实际生活中抽离出来,而整合成了完善而系统的知识体系。这样的抽离会让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陌生而高深的印象,也阻碍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数学教师就是要将数学知识变得生活化,让数学知识体现出灵活性和亲切感,从而让学生敢于走进数学,爱上数学,进而学好数学。
数学教师可以尝试将生活常识运用到初中数学教学中去,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并能够帮助学生拓展视野,提高认知层次。生活常识的巧妙应用也可以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头脑更加灵活,思维更加活跃。同时,也可以实现将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目标,让数学走进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切实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用生活常识进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
1.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
要想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首先就要分清什么样的生活常识需要运用到什么样的数学知识。数学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就要充分做好研究工作,将现实生活与数学知识紧密结合起来。初中学生正是活泼好动的年纪,数学教师可以为学生们设计一些在实践中操作的学习任务,让学生们去细心观察和思考,自主地寻找出解决办法,也就从深层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例如:可以向学生们设置这样的问题,假设班级中的同学需要集体买笔记本,一个班里共50名同学,如果去批发小笔记本要每本6元钱,每本有30页纸,而如果去批发大笔记本,则要每本10元钱,每本有150也纸,那么究竟是买哪一种笔记本比较优惠呢?这就需要运用初中数学知识进行解答。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们积极动脑,认真思考,在谈论的过程中将问题解答出来,既解决了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又能够生动地掌握数学知识。而在生活中遇到类似的真实情况的时候,学生们就能做到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进行化解,也就培養了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2.努力创造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情境创设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初中数学教师可以在数学课堂上创设更加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带领学生进入更有亲切感的情境中去,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掌握数学知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得出,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越接近,就越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学生们也更加愿意接纳陌生的知识。所以,数学教师在进行情境创设的时候,就可以根据学生的现实生活,特别是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娱乐项目,都可以运用到情境教学中去。例如:现在的学生都喜欢一些偶像明星,数学教师在进行情境创设的时候,就可以将这些明星作为创设的角色,再为角色设计特定的任务,在课堂上让学生来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同时完成教师设计的任务。学生们的学习好奇心一下子就被唤起了,学习热情高涨,教学工作也就可以顺利进行。需要注意的是,在设计的任务中,一定要体现出初中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如:某个偶像明星需要进行全国巡演,而巡演的时间5个月和场次30场是固定的,巡演地点遍布全国10个城市,那么经纪公司如何来安排偶像的行程才能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而偶像在巡演中又如何对行程进行自己的具体安排?这就需要由学生扮演工作人员和偶像明星的角色,分别从他们的角度出发来解决这个数学问题。在这样的情境教学中,学生们更加乐于积极参与,更加愿意认真思考,教学效率也就得到了提高。
3.融入动手操作教学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当中,有很多情况下只有教师单纯地讲解。而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年少的时期,也是思维非常活跃的时候,对于单纯地讲解往往会分散注意力。此时,数学教师就可以为学生们安排一定的手动操作环节,让学生们在亲自动手操作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例如:在学习几何图形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安排学生运用数学工具画出各种图形。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时候,数学教师就可以让学生用直尺画出一个三角形来,让学生用量角器分别测量三个角的度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发现,三个角的总和永远是180°。通过这样的实践,也就顺利地引出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性质——三角形三个角的角度总和永远180°。而在学习圆形的时候,也可以让学生亲自画一个圆形,再用数学工具测量出其各个要素的数值,在结合课本进行教学。这样的方式,既能够培养学生正确地使用数学测量工具,也能够让学生通过亲手操作而拉近了学生与数学之间的距离,在这种“零接触”的学习中体会数学的魅力,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效率。
三、总结
数学应用能力的形成,光靠课本上学习知识是不够的,而是要培养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的能力。而初中数学知识,在很多生活实际问题中都有着现实应用意义。所以,初中数学教师一定要注重如何将生活常识运用于数学教学当中,在切实提高数学教学水平的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学有所用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黄仕平.基于学生生活经验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思考[J].经贸实践,2016(07):2.
[2]朱文明.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生活化教学策略初探[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5(09):121.
[3]郭峰.论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与学生学习兴趣培养[J].科技资讯,2010(24):201.
基金项目:本文为:岭南师范学院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2017年度课题《巧用生活常识激活初中数学课堂策略研究》,编号:LSZXXJSFZZX-2017-Y-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