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

来源 :教学考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19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我国的教育体系受到了很大的完善,高中化学也逐渐的受到了重视,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化学科目处于“副科”的地位,部分教师对化学的教学并不重视。新课改以后,对于教育体系有了全新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然后以此为基础进行基础知识的教授。基于此,本文现就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进行简单的论述。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化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627(2017)19-018-01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是社会发展的要求。而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就是学生通过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形成了具有化学科目特点的成就。那么在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如果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好的进行发展呢?本文将针对此进行简单的论述。
  一、核心素养内涵
  随着新课改的事实,我们对于核心素养的定义更加的明确,其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显示出重要的教育意义。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和家长都对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并不重视,对于核心素养的理解更是较为浅显。学科核心素养,就是教师在教学时,应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不仅进行了基础知识的教授,学生的实际技能也得到了同步的提高,对于本科知识可以熟练的进行应用,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综合素养得到提高,实现了学以致用的教育目的[1]。
  二、核心素养的价值
  1.新课改革的基本要求
  新课改的主要理念就是教学方法要面向全体学生,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综合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有针对性的制定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个性发展的基础上,各方面能力得到提升。而高中化学核心素养涉及的内容非常多,主要有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实践能力等各方面、这些核心素养的养成,不仅对提高高中化学的教学质量有积极的作用,对于学生良好人生观的养成也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2.可反映出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学习能力
  核心素养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在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发现,每个化学知识都不是单独存在的,互相之间存在联系,而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会对其他方面起到促进作用,所谓万变不离其宗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学生在学习中,只要找到知识的根本,就会一通百通,举一反三等能力就会同步提高。学生探究、思考以及解决的这个过程中,可直接反应出学生素养的高低,也可以说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就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化学教学策略
  1.培养学生的探究以及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探究以及创新意识是培养核心素养的基本前提。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应对学生的探究以及创新意识进行培养,养成学生独立思考,进而对化学知识进行探究,并加以创新进行应用[2]。
  例如,在“化学反应与能量”相关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就可通过实际化学公式念,引导学生探究化学反应的实质。教师可提出问题,如“根据所学知识,列举三种吸热反应的方程式,和三种放热反应的方程式,并举一生活实例。”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研究,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生可在轻松的环境下完成学习,还有非常好的教学效果,探究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得到提升。
  2.分层教学,让学生共同的进行发展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个体之间的生活环境、智力发展、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性,所以每个学生之间的学习水平是不同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不可一概而论,要分层次的进行教学,首先要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全面了解,不管是在学习水平上、还是在生活环境上,都要做到心中有数,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发展的状况,将其划分层次,进而开展分层教学法,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得到发展。
  例如: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具有不同的特征,A级学生,化学的学习基础较差,基础知识不牢固,学习态度较差,理解能力有一定的局限性。B级学生,学习态度较好,有一定的学习积极性,但是学习成绩浮动较大。C级学生,各方面能力都较强,基础知识非常牢固,学习兴趣高涨,学习成绩优秀且稳定。这样在教学时,就可给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教学内容,布置不同层次的课后作业,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得到发展。但是,要注意,层次的划分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分层只是让教师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想让学生更加全面的向前发展,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随时调整教学计划。
  3.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化学思维
  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我国发展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此种教学模式不仅对教学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学生亦养成了不好的学习习惯,很多学生具有了懒惰思想,这种惰性对于学生未来的發展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进行思考,不要遇到困难就退缩,要鼓励学生发散思维[3]。
  例如:在讲解“通过电解水的方式可以制造氧气”的实验内容时,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会演示实验,让学生进行观看,学生直接记录结果即可。教师可将学生分成小组,并对小组成员进行分工,承担不同的实验任务,组合完成实验,学生遇到难题要积极的进行思考,可询问组长或者老师,不可作为旁观者进行学习。有了教师的引导,学生的化学思维会逐渐的变得灵活,教学质量得到显著的提高。
  4.用生活化教学方式,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化学知识不是一门理论性的学科,其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且与我们的生活密切联系,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化学现象。因此,教师还需以生活实际为引导,进行化学教育,引导学生探究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学生的综合素养也会同步得到提升。
  例如:在教学“保护环境”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就可根据教学的内容,让学生讨论,生活中有哪些环境污染的问题,大气污染、水污染等,并浅谈环境污染给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由此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高了学生的思想境界,提高了环保意识,学生在生活中可根据所学的知识,进行环境保护。
  参考文献:
  [1]郁德贤.论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7(10)
  [2]徐晓勇.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分析高中化学教学模式设计[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7(12)
  [3]王和.基于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实践与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6,2(20)
其他文献
摘要:药物制剂是药物制剂技术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就地方教育服务地方经济来看,结合通化市地方经济命脉药企的基本生产来开展《药物制剂》教学改革十分必要,对缩短工作前实习期,提升学生就业宽度,给药厂及地方经济带来稳固的动力并能很好的推动医药产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关键词:药物制剂;教学改革;地方经济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627(2017)19-013-
当今,PCI(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可以改善ACS(Acute Coronary Syndrome,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病情,但其PCI术后的康复情况仍然至关重要。心脏康复
摘要: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程与现代医学的进步,患病死亡率较前显著下降,但患病致残率明显增高,迫切需求康复医学的介入改善患者的功能障碍,帮助患者回归家庭及社会。因此,康复医学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然而康复医学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抓住专业发展的核心问题-人才的培养。康复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国家培养体制上变革,更需要现有年轻教师自身不断学习与进取。如何提升现阶段康复医学专业教师教学能力,
目的: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 MRI)技术基于体素镜像同伦连接(voxel-mirrored homotopic connectivity,VMHC)方法研究失眠障碍患者双侧大脑半球间同伦功能连接,及与睡
目的: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而腹膜转移是其重要的转移途径。过去认为腹膜转移是由于瘤细胞本身通过重力作用,散落在低位脏器浆膜面,形成新的继发肿
目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是引起育龄妇女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上以月经稀发或闭经、不育、多毛、痤疮、肥胖和卵巢多囊性变为主要特征,其病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钠对老年脑缺血患者在围术期的影响。脑的重量虽仅占体重的2%,而它却接受心排血量的15%,脑的氧和能量的储备少,也无后备的毛细血管。由于这些生理解剖上“高
摘要:当今社会新形式下技术发展迅速,信息化技术已经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需要基层教师尽快跟上信息技术发展的脚步,网络已经成为了人与人之间用于交流与传达信息的重要工具。在互联网普及的背景下,另一方面,社会得以进步的基础是信息技术的进步,扩大教育机会,这就使得培养信息化的专业人才已经变为当代教育的重要任务。怎样培养出更加符合时代需要的人才呢,就要通过直观有效的手段,把传统的信息技术教育不断进行创
摘要:历史科目在增强学生学习能力、提升学生人文素质方面独具优势,历史教材中语言文字表达通常都侧重于客观叙述,所以在教学的时候教师若不在教学方法上创新,仅仅是照读课本,学生容易感到课程无聊,失去学习兴趣。兴趣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如果教师单纯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的,学生兴趣会大大下降,对后续学习也会失去动力。因此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需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启发学生主动思考,不断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
目的: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肿瘤之一,由于宫颈癌的普查广泛开展,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有所下降,但晚期肿瘤的转移侵袭和预后不良仍是难以解决的问题,需要积极研究宫颈癌的发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