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何以是生态的?--以约瑟夫·米克为讨论中心

来源 :山东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exie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美学是建构在生态学与美学之深层关联基础上的一种美学新形态。美国学者约瑟夫·米克以生态学为研究范式,同时汲取了生态知识,促使生态学与美学产生了合法而有效的关联,在此基础之上建构出生态美学的较早理论形态,批判了西方传统美学中"艺术对自然"这类二元对立命题所隐含的非生态审美观。米克的生态美学开始正视审美活动中人类的生物属性、艺术与自然的生态性欣赏,以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生态性关联,在价值论上反思了传统美学理论中"人类中心主义"对人们审美观的误导,从而展开了对现代主体论美学的批判和超越。简言之,从整体的研究范式,到具体的研究视角与方法,再到价值论上的理论取向,生态学与美学都具有合法且有效力的关联,美学由此可以是生态的。
其他文献
中国现代文学学科逐渐走向成熟的同时,在具体研究上还不同程度上出现失衡的现象,例如研究领域上出现一定的“领地”意识,研究视域上有“分段”的倾向。深耕于某个学术领域固然有利于文学研究的纵深发展和知识积累,但同时也带来一些弊端,如:研究领域的相对窄化、研究方法的相对固化、问题意识的相对钝化,文学在向史学靠拢的同时,如何面对这个瞬息万变、斑驳复杂的时代,如何激发文学研究的创造力和生命力?责任与使命意识一直贯穿于青年学者李松睿的治学历程之中。
国内知名哲学教授李振刚先生曾讲,哲学研究需要两大工具——逻辑和诗,逻辑使哲学文化研究具备了科学合理的形式与内容,诗和文学的训练则能给学术增添激情与活力。读完顾保国教授的《幸福论: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变的初心和使命》(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9年3月出版,以下简称《幸福论》)有两大感受:一是全书彰显着理性之思,二是全书洋溢着澎湃之情。
作为一种新近兴起的研究方法,数字人文的发展对文化批评的方式和方法带来了新的启示。数字人文的研究和发展取决于学术研究单位与社会整体相交的方式,它也能影响这二者相互影响的方式。其中,学术研究与其他社会部门相交的一种渠道便在于共享而又竞争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这既是象征性的也是工具性的。本文就此方面提出了两种方法论框架,以理解数字人文如何发展出思辨的基础设施研究模式。一方面,基础设施是当代社会文化发生的背景,思辨的基础设施研究提供了文化研究方式的可能性,这让数字人文得以在当前实现其终极因的思辨功能,即数字人文的思
后工业社会中,对基础设施的维护、照顾和修理贯穿于日常生活之中。在诸多学术领域和职业实践中,作为理论框架、道德观和方法论的“维护”,包含了许多标准、工具、实践和智慧,已经产生了新的反响。数据资源加速了数字物品、联网建筑和智能城市的运转,是后工业社会基础设施的一个重要部分。本文讨论了关于数据基础设施维护的人文意义,试图重新界定人和数据在特定的文化地理位置中的意义。
《唐人诗歌中所表现的民族精神》一文被收录于《美学散步》和《宗白华全集》中,台湾学者秦贤次先生认为这不是宗白华的文章,作者可能是冯白桦,但秦先生没有作具体的阐释。我们通过考察相关的资料,从宗白华1935年左右的学术研究、宗白华发表论文的署名、宗白华论诗的视角和宗白华与林同华的通信内容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此文可能不是宗白华先生所作。但不同于秦先生的观点,我们认为《唐人诗歌中所表现的民族精神》一文的作者可能是邵元冲的夫人张默君,并从张默君诗歌的特点、张默君同一时期发表的其他文章与《唐》文的比较、《唐》文中重要细
理查德·米勒指出,马克思并不是一位平等主义者,也没有捍卫任何关于条件平等的观念,质言之,马克思既未把平等看作一种权利,也没有看作一种目标。米勒在《分析马克思》中坚持认为,平等权在于其能够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却并不是要遵循某种终极标准。然而,在笔者看来,尽管这种平等权的标准的确在于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但在这一标准当中同样蕴含着公平的趋向。只要社会结构被要求置于提升每个人生活水平的场域中,那么,其中的根本指导原则就在于每个人的生活水平都应受到重视,而且是受到平等的重视。笔者认为,米勒既没有证明这些平等观念为何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阶级—共同体"的总体性分析方法揭示了无产阶级统一战线的双重属性,阐述了其中蕴含的"阶级联合"与"共同体"之间的矛盾张力关系,阐明了无产阶级统一战线作为无产阶级彻底革命性与人类解放历程本质同一过程同构的社会形式的根本价值。由革命到执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呈现出以"阶级联合"为主到融入现代中国民族国家建构、以中华民族共同体为主的转变过程。改革开放以来,统一战线的构成主体不再是单一的"阶级"或"阶级联合",而是立足于共同体认同的"爱国者",阶级视角的"劳动者
人类目前正处于一个风险生产分配逻辑日益统治财富生产分配逻辑的时代,公众对风险的感知情势成为现代社会建制结构与系统运行机制的缩影。影响公众风险感知的因素是多重复合性的,除了心理认知、情感态度、人格特征、文化价值观等的约束之外,知识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也不容忽视。运用类型学工具,将知识分为三类,通过问卷调查与科普干预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知识对公众风险感知的影响,研究结果部分验证了"公众风险感知的知识弱化假设":作为承载表征地方性知识(知识Ⅱ)的社会信任感、生活安全感、亲科学倾向与公众的风险感知之间具有显著的相
在现代化进程中,社会风险是一个无法消除的常态现象,而社会危机和社会动荡则是应当予以避免和防止的。在大部分情形下,社会危机和社会动荡一般都是以政治风险和政治危机为发端为契机而出现的。就社会风险转为政治风险可能性的分析而言,有三个具体环节最为关键:一是经济基本面状况的如何;二是民众基本利益诉求状况的如何;三是公共权力运行基本状况的如何。从这三个方面看,由于经济发展基本面呈向好趋势,由于民生的持续改善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民众的利益诉求主要集中在民生领域而不是政治领域、民众利益诉求的表达以温和方式为主,由于公共权力
西方对自然美的欣赏是从近代才开始的,并且是源自对艺术的欣赏的。西方自然美学以17世纪风景画为媒介,并且与以视觉特性为核心的如画美学密切相关。利奥波德的大地美学是一种全新的自然美学,是第一种具备了生态学和进化博物学知识的自然美学,因此也是西方哲学文献中唯一真正自发的自然美学。大地美学更具认知性,也是更为感性的,它平等且不加区别地包含了多种感觉模式。不仅如此,大地美学对于景观设计还具有显著的实践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