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区域专科护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及探讨

来源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b8ii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一五”期间,广东省卫生厅与香港医院管理局连续4年密切合作,为广东培养了14个专科613名专科护士.跨区域专科护士联合培养项目全程包括人员选拔与前期准备,在港专科护理临床实践(10个月)和相关课程培训(300学时),以及在粤研究生课程班培养(300学时)三个阶段.通过该项目实施,探索跨区域专科护士培养的模式、相关教学管理的持续改进机制,注重护理科研素养训练与学员工作实践的良性桥接和互补.从跨区域专科护士联合培养的后续效应来看,该项目的成功经验对国内专科护士和临床型护理研究生的培养有一定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依据全科医师培训学员的素质情况,合理安排的培训内容,加强临床技能的培训;同时重视全科医师师资培养,加强培训基地建设,从而提高整体教学效果,以适应社区医疗实际工作需要,提高社区医疗服务水平,达到全科医师培训的目的。
[摘 要] 研究和实践领域十分關注数据对于决策的支持作用,当前关于“数据驱动决策”的研究和实践中,主要关注了反映认知主体的数据应用,重视教师教学决策的变化,而对于学习决策的关注相对欠缺。现代技术的教育应用,促进了学习空间的延展,学习者有机会接触更加广袤的外部世界,并产生了大量数据。梳理文献和比较可以发现,在学习过程中主要存在两类数据形式,一类是反映认知对象的数据,一类是反映认知主体的数据。数据反映
[摘 要] 目前基于线上线下机械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存在运用新技术走老路的实践困境,设计是教学的天然属性,混合式教学究竟混合什么亟须教学设计理论层面的解释。文章以“以学习活动为中心教学设计”(LACID)的理论为思考框架,阐释教学设计的技术性路径:在知识建模图分析之上,根据知识组块与任务类型之间的映射关系设计学习活动任务和学习动力保障。教学是否具备“混合”特征,取决于具体的学习目标及其满足目标—手段一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完善医学生毕业后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合格的医学人才,提高临床医师队伍整体职业素质,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通过对住院医师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沟通技巧、职业道德等方面进行规范化培训,能全方位提高住院医师的职业能力和素质。
医学英语是一种专业英语,其单词通常又长又难记忆。高效、科学地记忆单词对于学习掌握医学英语至关重要。这类专业英语单词既与普通英语单词关系紧密,又有其自身特有的构词规律和特点。分析研究医学英语单词的构词规律和特点,就能达到对医学英语单词轻松、准确、持久记忆的目的。
[摘 要] 数字教育资源已成为现代教育公共服务的基础组成要素,国家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明确提出要将数字教育资源新基建作为重点任务之一。在此背景下,文章梳理了我国数字教育资源的发展现状和现实挑战,结合教育新基建政策的战略布局,解读与阐释了新型资源和工具、资源供给体系与资源监管系统三大建设方向,描绘了智能时代数字教育资源建设的未来图景。文章最后论述了多模态学习分析、学科知识图谱、机器学习、区块链等
实用型人才不仅要具有较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更要具备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围绕实用型医药生物技术人才培养目标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着力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并依托重点学科和校内外教学资源促进人才培养,在构建医药生物技术人才培养体系过程中取得明显成效。
采取随机对照研究方法比较课件制作模式对神经生物学教学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直观教学能很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成绩,根据教学内容合理选用课件展示模式对提高医用神经生物学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摘 要] 教育智能体是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可助力实现教育的智能化、精准化和个性化,其对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学习情感、学习效果等有着直接且显著的影响。人工智能与教育的结合愈加紧密,但教育智能体尚处于探索阶段,为使教育智能体更好地服务教与学,文章通过对既有文献的梳理和归纳,对教育智能体的发展历程和应用现状进行了总结,并进一步明确了教育智能体的内涵和特征。教育智能体已在支持个性化学习、扮演虚拟教
运用信息计量学的相关理论、方法,对国内信息伦理研究领域发表的学术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就其对临床药学工作的促进作用进行了初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