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传记“活”起来

来源 :教育前沿·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YONDPEAK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记是一种记录人的生活历程和生命轨迹的文体。虽然传记作为高考的考点之一,但对传记的教学,许多语文老师会因为传记语言的平实而忽视。有的老师甚至认为传记易读易懂,无需花力气去讲授。即使勉强而为之,也是照本宣科,索然无味,如同嚼蜡,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笔者认为要让传记“活”起来,教师需要在备课上下苦功,教学过程中做好以下几步工作。
  
  一、质疑激趣,激活思维
  
  机巧的设疑,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也符合学生寻根问底、探究好胜的心理。教师可根据课堂的氛围不断地设计问题、步步引入,完成教学目标。
  如我在讲授《在哈金森工厂》一课时就设计了以下问题:a、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你们可知道他在收回香港时是如何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针锋相对、斗智斗勇的?b、你们知道邓小平的“三起三落”的事吗?c、卓琳是何许人也?通过设疑,本来沉寂的课堂马上热闹起来了。同学们会在预习时通过网络设备查阅资料和阅读课文所得来寻找答案。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出来,课堂气氛就活跃了,传记也会“活”起来。
  
  二、整体阅读,全面感知
  
  教学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有所得。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但要授学生以鱼,更要授之以渔。
  人物传记选材较宽泛,有的终其一生,有的又概括其人物一生中的某个片段。事件复杂而有序。如何将分散、局部的时间统一在文章的思想内容之下,使学生全面把握人物性格特点,就得让学生对课文进行整体的阅读。
  如我在教《铁肩担道义》时就精心设计几道思考题,让学生带着以下问题阅读探究:①文章是从哪三个方面介绍李大钊的?②本文引用了李大钊自己的一些文章,被捕以后的自述以及当时的一些新闻报道等。请认真阅读课文并找出这些材料,说说从中可以看出李大钊是一个怎样的人?③李大钊怎样思考生死的问题的?他的慷慨就义体现了一种怎样的精神境界?学生通过讨论、探讨,各抒己见。通过这种阅读理清了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
  传记一般采用顺序的写法,以时间流变为线索,勾勒传主的基本生命历程,概括性地描绘出较为完整的人物形象。传记涉及传主的事实繁多,但这些内容全部编制在时间的年轮之中,组合在传主生命的转变之中。因此我要求学生标出李大钊被捕前——被捕后的事件。这样学生就能迅速地理清文章的脉络,把握李大钊的主要生活历程。
  整体阅读要让学生把握作品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细节,并对这些细节加以仔细的思考。例如:传记《铁肩担道义》中提到他“静静的看了看她们,没有对她们说一句话。”这属于细节描写。这一细节的刻画,表现了李大钊镇定与沉着,更有关怀与保护之意。他相信他的亲人能理解自己,理解自己的事业。他的这种镇定与沉着,其实是付浓情于平淡之中的。
  整体阅读更要让学生联系传主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铁肩担道义》这篇课文中用较多的篇幅叙述了李大钊被捕前军阀混战、中国大地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如果离开这一特殊的时代背景,学生就难以把握李大钊的精神风貌。整体把握,带着问题思考,学生的思维“活”了起来,传记的教学也跟着“活”起来。
  
  三、训练思维,夯实基础
  
  有人说,知识是背出来的,能力是训练出来的。知识点的落实靠的是训练。注意学生的思维训练,既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可以减轻教师的课业负担。所以教师要按照教学步骤,设计具体的训练细节,明确每一步要落实的是什么基础知识,培养的是什么能力。
  例如我在讲授《张衡转》第一小节时,安排学生找“通”、“贯 ”和“从容淡静”。通过查字典作注,学生可以感受到张衡的勤奋好学,且初步认识其品德对事业成功的作用,为深入认识张衡提供平台。而对“薄而陋之”中的“薄”“陋”意动用法的考查以及对“不行”“不就”“不应”“致思”“研核”等词语的理解,既是文言知识的学习,又是思想内容的探索,二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在训练学生为词作注过程中也包含着思维训练的因素。
  《张衡传》第四小节中,我让学生给“员”“尊”作注。学生运用知识的迁移,可明确“员”通“圆”,“尊”取“樽”义,前者通假,后者异体。注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的“形”,有人注为“形态”或“形状”。经引导思考,明确为“图案”。“皆隐在樽中”的“隐”有人注为“隐藏”;“乃知震之所在”的“所在”有人注为“地方”。细读原文后明确为“密封”、“方位”。这些修改注释的过程使学生得到辩证的思维训练。
  在讨论概括时,也要时刻不忘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如我在讲授《在寻找“野败”的日子里》这一课时,让学生讨论概括袁隆平的品格时,就是让学生通过阅读感悟出考察水稻的艰辛,认识到成功来之不易,需要经历劫难。这样既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又对学生进行了思维训练。
  课后我常布置学生写读书笔记,通过对课文内容的消化、巩固,达到思维训练的目的,从而夯实知识基础。
  语文教学中,能够坚持做好以上几点,传记教学一定会“活”起来。
其他文献
篮球运动是一项具有高度的时间性、对抗性、协调性、适应性等特点的同场竞技项目,不但要求全面掌握篮球基本技术,而且还要具有顽强的战斗意志和必胜信心,更要有良好的心理素
期刊
摘 要:在高校对学生实施终身教育是应时代所需要的。我国高职体育教学改革要以终生健身为指导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健身能力,树立终身受益的健身理念。  关键词:终身体育锻炼 学生 高职    面对21世纪的社会发展和人才要求,“健康第一”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体育法》的颁布实施,是中国走向21世纪的体育策略,是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完成振兴中华,强国富民的重要条件之一,它标志着我国全
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在北京、张家口两地举办,成为促进京津冀地区体育产业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契机.在众多筹备项目中,场馆建设是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重中之重,对于
期刊
篮球运动的跳投技术是竞赛中重要的得分方法,跳投技术的关键环节是起跳后空间持球的平衡性,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运用跳投技巧呢?本人针对篮球中跳起投篮的技术要点,总结出
期刊
兴趣就是一个人的大脑两半球内的有关部位由于附近已形成特殊的暂时神经联系,因而特别易于感受某类事物的刺激,并且特别易于在这类事物的刺激作用之下,形成最优越的兴奋中心的倾向。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很大程度上受兴趣品质的制约。为此探讨学生兴趣品质的形成与发展,对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改革其教学方法是致关重要的举措。近年来,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的导向下,各门文化课教学中都有学生厌学的问题,甚
学生从一年级升入二年级后,语文教学的重心不再只是积累字词、正确书写和理解词句意思这些简单的内容了,教学中开始出现一些写话的练习要求。对于学生来说,还没有学会很多正确的用词或是造句的技巧,就要完成一定字数的“字、词、句、段、篇的综合练习”——作文,这实在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究竟如何帮助学生顺利地度过艰难的起始阶段,让他们乐于写作,并从每一次的写作过程中获得趣味呢?关键还是积极引发他们乐于写作的兴趣。
众所周知,班主任是和学生接触最多的老师,也是学生心目中最有权威的老师。班主任良好的教育意识有利于学生良好个性行为和品德的形成。  俗话说:近朱者赤。班主任的形象、个性、素养,每一个言行举止都会让学生受到感染,给学生打下烙印,甚至被学生当作崇拜的偶像。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实质上也是一个“灵魂”塑造另一个“灵魂”和教师人格影响学生人格的教育过程,这就要求班主任应该不断加强自身的师德修养,使自己逐渐成为
古人云:好之者不如乐知者。也就是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是一种喜好情绪。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的记忆分为“长期记忆”和“短期记忆”两种,当对某一事物感兴趣时学习者往往将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信息储存在“长期记忆库”里。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各种科学手段和方法促使学生对所学的东西产生浓厚的兴趣,使知识信息灌输到学生的“长期记忆库”里,那么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和技巧,丰富广
教书育人是对一名教师的基本要求,也是作为一名合格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从我个人的实践经验看来,日常的班主任工作中,坚持“两手抓方针”一手抓管理,一手抓育人,找准班主任工作中管理与育人的最佳结合点,工作中渗透育人思想,通过育人工作达到加强管理的目的,不仅是对班主任的基本要求,也是做为一名合格班主任必备的基本素质。    一、根据管理中的要点把握加强育人的立足点    管理工作要搞好,有赖于育人工作的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