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为谁谋

来源 :四川党的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816971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回放:杨殿根,1953年10月出生,1969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4年9月至2004年4月案发时在都江堰市出租车管理处工作,1999年8月至2004年任处长。
  2004年4月8日,杨殿根被中共都江堰市纪委实行“双规”。经查:杨殿根于2001年在对出租车进行“油改气”改造中收取蒲阳路大修厂回扣共计10万余元,存入出管处“小金库”;同年9月,为谋取私利,擅自挪用代收出租车经营权定金151万元用于“祥云公司”经营及个人购买股份;2003年9月,杨殿根以会务费名义虚开发票从本单位“小金库”中套出57890元,并将其贪污(其中39890元用于购买照相器材,18000元个人使用)。
  2004年9月27日,都江堰人民法院依法对原都江堰出租车管理处处长杨殿根宣判:被告人杨殿根犯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犯贪污罪,判处有期徒刑五年;犯挪用公款罪,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九年。
  2004年11月19日,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的终审裁定,彻底否决了杨殿根向法院从轻量刑的处罚乞求: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法庭上他低头不语,继而掩面喟叹,悔恨不已。
  2004年12月6日,杨殿根被中共都江堰市纪委、监察局开除党籍和公职。
  2006年到了,对于杨殿根来说,这是他入狱的第三个年头。回望自己从公务员、处长到阶下囚的“三步曲”,他不能不心生痛悔,那过去的一幕仿佛就在眼前。
  常言道:“贪字近贫”。贪欲使杨殿根什么都没得到,如今只剩下一身囚衣。为了对利的“妄取”与“苟得”,他不惜滥用人民赋予的权力,苦心积虑谋划发财之道,最终触越党纪政纪和法纪的“红线”,锒铛入狱。其教训不可谓不深刻,其代价不可谓不沉重!
  
  价值取向的严重偏离驱使其“飞蛾扑火”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价值观是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具体体现。每个人都有权决定自己的价值取向,但如若出现严重偏离,其取向与社会、道德和法纪相悖,这种“价值”只能使人走向歧途,走向毁灭。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说到底是生产(经营管理)方式的改变,它建立在道德与法制基础之上。市场竞争也不是惟利是图、惟财是取。然而在各种诱惑和复杂社会心态作用下,一些人对“价值”的理解变得“实际”了:原本有的事业心、进取心在金钱面前淡出了脑际:原本有的工作热情和实干精神在物质诱惑面前受到质疑,继而渐渐减退:原本是为人民服务的权力在利益和物欲的驱使下成了经营私利的平台,疯狂敛财的“钱庄”。对钱的迷狂必然导致“飞蛾扑火”,这是一切贪婪者的共性。杨殿根正是如此。在出租车管理处工作的十余年间,尤其是在担任处领导期间,都江堰市出租车管理工作能够在全省同行中评为先进和成为成都地区同行业的学习样板,这不能说没有他的努力工作和辛勤付出。因为工作突出,杨殿根多次被成都市和四川省评为行业管理工作的先进个人。但是杨殿根发现,事业心带给他的仅仅是精神上的鞭策,却难以给予更多的物质慰藉。纵横相比,杨殿根感觉自己太吃亏、太寒碜,何不利用手中的权力搞点开发,为自己谋点实实在在的利益呢?他在心里算起了“小九九”。
  服务中心是出管处下属的一个非法人经营机构,其设立是为了更好地搞好行业服务。自从“开窍”后,杨殿根开始注重培植这个“经济增长点”。在他的授意下,该中心不仅偏离了公共事物的管理要求,而且成为了出管处以权谋利、以权谋私的平台与媒介。在此期间,服务中心利用工作的权力,通过所谓“协商”的方式,让各出租车公司“自愿”划拨了90余辆出租车到自己旗下经营。就这样,在几乎没有任何投入的情况下,服务中心就一跃成为本市一家颇有影响的出租车经营单位,而且还带来每年38万余元的丰厚收益。此外,为出租车提供的所有服务项目。也由服务中心来指定供货商。小到出租车座套的配制,大到计价器的维修、更换等等,都得经过他们的点头认可,但供货商必须交纳一笔“管理费”。明明是为民服务的非经营性机构,明明是为民谋利的公共权力,此时成了杨殿根等人巧取豪夺的关隘。一时间,出管处财源不断.“金库”充盈。在利欲的巨大诱惑下,“飞蛾”不计后果,一次次向“烈火”扑去!
  
  权力作商品私利便唾手可得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权力一旦作为商品来经营,其获益性与危害性是成正比的。在尝到“经营”的成果后,2000年,杨殿根与本单位的仰某某等人又策划、开辟了捞钱的新渠道。在“为职工谋福利”的幌子下,杨殿根等人将出管处国有土地和部分职工集资款共计100万元作资本注册成立了“祥云汽贸公司”,由他自任董事长,仰某任总经理。’此时,正值都江堰市“双申”取得成功,大批的出租车需要更新换代。因手里有权,公司可以办理出租车登记手续,尽管每台车的售价比其他公司经销的同类轿车高出1000至3000元,但购车者也不得不选择了“政府”。此举不仅使“祥云汽贸”独占了本地出租车更换新车的市场,还因权力的介入使其大赚了一笔。
  垄断的权力作为商品同贪婪一经结合,对物欲和私利的追求便唾手可得。自1998年至2004年案发,在不足6年的时间里,都江堰市出租车管理处及其服务中心、“祥云汽贸”利用其从事出租车行业管理的职权,先后涉嫌违纪、违法和犯罪的金额就高达460万元。其中杨殿根等人挪用公款151万元;出管处、服务中心、“祥云汽贸”违规私设小金库金额达130余万元;杨殿根等人贪污18万余元:集体私分32万余元;利用代扣代缴出租车营运税的职务之便,以虚假报停的手段逃、避税126万余元。在出管处,参与违纪、违法和犯罪的人员也多达17人,占单位现有职32,总数的42.5%。无论是违纪违法和犯罪的手段,还是单位参与的人数及涉及的金额,都是近年来该市查处职务犯罪案件中所少见的。此案再一次说明:对党员、干部进行反腐倡廉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等方面的教育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有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服务意识,才能掌好用好人民赋予的权力;只有把反腐倡廉教育贯穿于领导干部的培养、选拔、管理、使用等各个方面,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道德和法制观念,才能做到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
  
  教育、制度、监督不可缺失
  
  “我通过对中央《党纪处分条例》的认真学习和深刻反思,加之自己从主观和客观方面的对照检查后,认为自己身为一名受党培养教育32年的老党员,在学习党的有关党纪法规、自我教育、纪律观念、组织观念、法制观念、财经纪律观念和党性观念等方面存在严重问题和不足……”这是杨殿根在《检讨》中写的一段话。只能说,他的“反思”只说了“是什 么”,而没有分析“为什么”。在其《检讨》中除了“后悔”、“对不起”之类的感喟之言,就再也没有更深层面的认识和剖析,这进一步说明了他的违纪违法乃至犯罪绝非偶然。
  权力如果失去监督,腐败则是一种必然;而教育和制度的缺失从客观上来讲更是对腐败的放任。长期以来,杨殿根从事着出租车行业的管理工作,讲求工作业绩和经济指标的完成。由于只对“务实”感兴趣,对“务虚”的思想政治、法纪知识学习漠不关心,即使学了,也是应付了事,不可能入脑人心。据群众讲。杨殿根平时花钱大方,别人买不起的东西他敢买,别人只能望而兴叹的商品他眼睛不眨一下买着就走。他本是摄影外行,可使用的器械和设备却价值近4万元,连专业人员都眼馋。这一方面说明另一种“教育”已主宰了他,使其价值取向在于对物质的占有和享受;另一方面说明了其主管领导的监管不严、执行制度的不力。作为一名公务员,杨殿根的收入是有限的,如此“潇洒”地花钱本身就不正常。如果及时过问、了解或审计,杨殿根及出管处的问题是不难发现的,至少在违纪违法的路上他(们)不会走得那么远。
  据办案人员讲,案发前有群众多次向出管处的主管部门和上级机关反映其利用职权违纪违法的事。然而,两级主管部门的调查却在杨殿根的否认和“哭穷”声中没有结果,以至使得出管处的权力使用有了回旋的空间,权与利的交换频率也随之加快。在接受审查期间,杨称在挪用151万元前,曾以电话的形式向两位上级领导请示过,但他们却未置可否。如果其领导旗帜鲜明,态度坚决,及时指出其危害性并加以制止,那么,杨的挪用巨款谋私的行为就不可能发生。再就是,当“祥云汽贸”总经理仰某某涉嫌挪用公款的事情败露后,身为处长的杨殿根却可以不经处务会研究,独断专行地安排与自己有重大利益关系的仰某某继续担任副总经理,并实际掌控着经营活动。由此可见,教育、制度、监督的缺失是导致杨殿根等人违法犯罪的又一重要原因。
  杨殿根走上违纪违法的道路,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共产主义信念的动摇,世界观发生了改变。从其蜕变过程来看,我们对党员干部特别是掌握了一定权力的领导干部,对他们的教育、管理、监督机制上存在的漏洞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教育是基础,制度是保证,监督是关键。只有三者并重才能有效惩治和预防腐败。同时,我们的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素质和修养,不断增强纪律意识、法制意识和为民服务的意识。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其他文献
编者的话:  近代四川是近代中国的缩影。百年来,巴蜀大地发生过一次又一次震撼中国的大事,产生了一位又一位蜚声华夏的伟人。中华民族的苦难与抗争、奋斗与崛起,无不在巴蜀大地烙下深深的印记。抚今追昔,鉴往知来。从本期开始,《巴蜀百年》栏目将客观、生动地向您讲述近代四川的沧桑巨变。  1894年至1924年,是中国近代史上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最全面、最深刻、最剧烈的转型时期。参与其间的历史人物中不
期刊
未来面临的风险之一是出现石油供应中断的可能性,这样就有可能导致油价进一步高涨,使未来数年的全球产量减少1.5%。第二个不确定因素产生于持续存在的全球不平衡和高收入国家的公共债务增加。  据《2006年全球经济展望》预测,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到2006年将减缓至5.7%。发展中经济体将继续以史无前例的高速度增长,超过高收入经济体一倍以上。后者的经济增长速度预期在2005年和2006年也将从2004年
期刊
摘要:中国的绘画史上,宋元可谓是山水画的高峰时期。宋元山水画在形、神上的转变,是中国山水画审美趣味向抒发内心转移的表现。中国山水画有着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发展至今已经一千多年,终在隋唐趋于成熟,宋元达到高峰,成为中国画的重要画科,是中国优秀文化里浓烈的一笔。在宋元山水画的世界里,山水画家以己思入画,以道法入画,山水之间使人心灵深沉、静默,与天地万物交流结合。宋元山水画,承前启后,画中的自然山川之美
期刊
摘要:美术作为一个艺术门类,其“美”字完美的呈现了这门艺术的性质,就是要追求美、展现美、表达美,所以欣赏美术作品,就是在鉴赏美。所谓鉴赏,“鉴”指的是鉴定、鉴别,是一种行为方式;而“赏”指的是欣赏、享受,是一种客观结果,鉴赏美术作品,就是要鉴别其中美的地方进行精神上的享受。鉴赏美术作品的重要途径,就是要找到其艺术语言的表达方式。本文从具象美术、意象美术以及抽象美术三个角度展开对艺术语言的剖析和理解
期刊
摘要:对于传统的美学而言,意境属于重要的范畴,即为情思和景物及生活画面之有机融合,属于以综合功能情景交融境界。意境是中国画之灵魂,是衡量其艺术价值的一种重要标志,因此,探究中国画的意境美便具有了现实意义。本文主要阐述了中国画意境的内涵及具体体现,并分析了如何在中国画中創造意境美。  关键词:意境美 中国画艺术 灵魂  中国画属于一种比较独特的绘画艺术,具有典型的中国特色。并且经过了长时间积累和沉淀
期刊
摘要:德国表现主义早期绘画注重利用一切因素和方法来展现艺术家的真实情感,向人们传达画作的深刻内涵。文章就德国表现主义早期绘画笔触特点和应用问题进行探究,旨在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认识德国表现主义早期绘画笔触。  关键词:德国 表现主义 绘画 笔触  笔触对于画面的作用超过了精准的细节描绘,使得绘画更加具备感染力,因而笔触是当前画面表达的重要组成。早期的德国表现主义画家以真实的笔触向人们展示了绘画独特
期刊
去年以来,成都市对市级部门和所辖区(市)县部分干部进行了实职转任非领导职务和交流,逐步建立健全了民意调查、群众测评、随机考察、日常动态等干部管理监督机制。  一方面,将干部管理监督由闭合式转变为开放式,注重引入各方力量,推行开放式测评和开放式监督,不断扩大民意调查和群众测评的对象范围,增强调查、测评对象和时间的随机性,干部行不行,让群众来说话,而且保证群众说话管用。另一方面,把干部任职重心从任职审
期刊
摘要:素描已经从美术中独立出来,成为了一门独立艺术,在美术界占据着一席之地。素描具有很强的写实性和夸张性,主要是通过线条的变化艺术、明暗对比、虚实结合来呈现艺术魅力。线条是素描绘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素描作品重要的藝术表现形式,影响着整幅美术作品的艺术价值。线条可以勾勒出客体对象的轮廓、五官、形态等,通过简单的黑白颜色对比、色彩搭配等来对素描对象进行诠释,属于一种素描美术作品的灵魂所在。本文主要
期刊
摘要:美术,不仅仅是视觉上的盛宴,更可以通过线条、构图、色彩、意境等激发观赏者情感、心灵上的共鸣,激起他们心底的感悟,进而提升观赏者的审美能力。众所周知,美术来源于生活,美术作品不仅仅是客观生活和实物的反应,更添加了画家对生活、对创作对象的个人感悟,赋予客观创作对象新的生命力,从而形成美术作品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我们在欣赏美术作品时,不能单单从美术作品的画工来进行欣赏,更要注重对美术作品情感、意境
期刊
摘要:中国画是我国几千年艺术发展的瑰宝,在历史的长河中,被赋予了深刻的涵义,成为了国内绘画发展的缩影。墨色是中国画的一种独特表现形式,想要正确解读其富涵的艺术语言,就要对中国画创作过程中传移模写的作用有所了解,要能够体会到墨色五分的审美意趣和崇尚黑色的审美意识。读懂这些语言,将有利于深入剖析艺术家们的创作意图,欣赏其高超技法下栩栩如生的艺术作品。本文将围绕中国画的墨色进行探究。  关键词:中国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