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心和方法解决智障儿童厌学问题

来源 :基础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ch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心理、年龄和智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智障儿童的厌学问题已成为制约特殊教育发展的瓶颈,引起了特殊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关注。作为湖北省蕲春县第一个智障班的包班教师和班主任,经过多年的工作实践,我认为要想有效解决智障儿童的厌学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真心关爱学生,提高教师的亲和力
  学生厌学往往缘自“厌师”,尤其是智障儿童。智障儿童不能完全懂得为什么要学习的道理,却经常爱认死理。例如,老师对我好,我就喜欢他的课;老师对我不好,我就不学他的课。心理学家将这种现象称作“情绪化学习”,教师要学会利用情绪行为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对教师有亲近感,喜欢教师并进而喜欢教师的课。
  由此可见,要让智障儿童不厌学,首先要让他们不厌师。这就要求教师以无私的关爱来换取学生的热爱,用自己的真诚尊重来对待、鼓舞和感染学生,使智障儿童变厌师为爱师,变厌学为好学、乐学,最终学有所成。
  我接手的智障班,入学智障儿童小的七八岁,大的十四五岁,有的常常尿湿裤子,有的见人就笑,口水直流;刚刚换上的干净衣服,不一会儿就弄得脏兮兮的。学习就更难了,他们有的不会数数儿,有的连自己的姓都不会写,还有的甚至连一句完整的话都不会说。
  比如,家住狮子镇的智障儿童宛某某,他的父母都在外打工,奶奶年迈体弱还有精神病,两个妹妹年幼,家里的事全靠叔叔帮着打理。小宛患有一种罕见的苯丙酮尿症,头发全部脱落,皮肤粗糙、手脚变形、皮肤多皱。医生说这是一种先天代谢性疾病,患者因为染色体基因突变,导致肝脏中苯丙氨酸羟化酶缺陷,引起中枢神经损伤,由此出现步态异常、腱反射亢进、肢体重复动作等,生活难以自理,起居要人照顾。他的叔叔因地里活儿忙,小宛再放在家里会无人照料,叔叔便将他送到了特殊教育学校。
  我是以母亲的角色走近这些智障儿童的。我带他们上厕所,帮他们换洗被大便弄脏了的裤子;我为他们洗脸洗手擤鼻涕,带他们去食堂吃饭。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学生对我越来越亲近,由当初的害怕学校、害怕教师、害怕学习,到现在的爱学校、爱教师、爱学习。一次,小宛病了,他的叔叔赶到学校带孩子去医院看病。我把叔侄俩送到校门口。小宛拉着我的手,哭着不肯离开学校。病愈返校后,小宛见到我的第一句话就是:“老师,我想念您!”
  二、培养学生注意力,让学习成为一种快乐
  由于智障儿童的认识能力差,知识经验缺乏,造成注意范围狭窄。他们注意的分配能力差,在同一时间内无法把注意力分配到几个不同对象上,更谈不上“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注意的稳定性差,上课易走神,走神之后很难收回来,个别学生连三五分钟的注意力都无法集中。注意转移也不灵活,他们上课时往往身心分离,这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神经不够灵活,另一方面与他们神经过程的惰性严重、学习心理内驱力弱、身体状况不良等有关。同时,智障儿童自控能力差,不能自己管住自己,尤其对心理活动的自控能力更弱,也不易接受他控。他们身上存在诸多不良习惯,且认知水平低,又缺乏认知的积极性,多动、情绪不稳定,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学习成绩。总之,智障儿童的注意缺陷现象普遍,特别是重度智障儿童更加突出,这一缺陷严重降低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厌学问题。
  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针对智障儿童的特点,积极进行矫治和培养,是补偿其身心缺陷的重要措施,也是促进智障儿童智力发展和提高活动效率的重要途径。培养智障儿童良好的注意品质,对其学习和个性发展也有积极作用。
  第一,放慢讲课速度,拓宽注意范围。智障儿童注意的范围比一般人狭窄,感知的速度慢,如果教师像对待正常学生一样对待他们,那是大错特错的,因为他们的视觉范围狭窄,读书只能一个字一个字地念,写字只能教一笔写一笔,数小棒只看眼前的,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放慢讲课速度,减少教学情景中的不必要刺激,细分教材的难易点,并采用小步子、多循环、多强化反复进行反应速度的训练,注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第二,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增强学习兴趣。教师的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能增强智障儿童学习的兴趣。学习兴趣在引起和保持注意力上具有重要意义,有些兴趣可以直接由工作本身引起,有些兴趣可以间接地由对活动结果的追求而引起。智障儿童往往对学习缺乏兴趣,因此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已有的兴趣,了解其兴趣发展的特点,从而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为了随时唤醒他们沉睡的大脑,我不断地变换教学手段。一是课前采取说唱法,念儿歌、唱儿歌,并加上适当的动作表演,让学生感到轻松愉快,把精神调整到最佳状态,然后在无压抑的状态下去学习新知识。二是采取提醒法,活跃学生大脑神经,再进行口、眼、脑协调训练,然后出示有形有色的几何体让学生认读,比一比看谁说得对说得快,能做到脱口而出的加以表扬。三是采取调整法。由于智障儿童注意稳定性差,特别是年龄小的学生稳定不到5分钟就感到疲倦,出现烦躁、多动、东张西望、高声叫嚷等现象。这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变换教学手段,由静变动,由口动到手动。如由原来听题练习转换成题型操作,并要求三报,通过这样的训练使智障儿童的懒散神经得到压缩,让他们觉得读书是一种快乐。四是采取激励法。智障儿童和正常儿童都同样具有上进心,教师应正面引导,及时鼓励,给他们以学习的信心;特别是智障儿童还有对自己缺乏信心的弱点,许多事情他们都觉得可望而不可及,不敢尝试甚至处于冷漠状态,封锁了自我。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注意力,教师要在课堂上尽量设计一些让多层次学生能接受的题型,开展竞赛。学生往往想要在竞赛台上露一手,带着让自己满意、老师同学称赞的心理上台,因此他们的注意力特别集中,并有一种把事情做好的决心,如看题仔细、做后检查、不丢三落四等,无形中培养了他们的注意力。五是采取游戏法。有句老话说,玩中长智。让智障儿童多玩、多实践,在实践中学习知识,这样不仅能调动智障儿童学习的主动性,还能培养他们注意的灵活性。课堂上教师精心设计与本节课的知识点有关的内容进行游戏练习,如数学课中的“找朋友”游戏、算式与答案;语文课中的“一字开花”,抢读生字、词;音乐课中的自由动作配歌词、配节奏等。这些游戏让学生既感到轻松,又增长了知识。
  总而言之,要让智障儿童不厌学,教师必须要有爱心和方法,要做到根据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特点为学生创设教学情景,教学内容环环紧扣,使他们不产生厌学情绪。唯此,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高智障儿童的综合素质。
  (责任编辑 肖 松)
其他文献
我国经济告别"短缺时代",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需求约束"取代"供给约束",结构调整和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与此同时,保持一个较快的增长速度,事关调整和改革大局。外贸净出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完善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根据《教育部 财政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的通知》 精神,教育部启动了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工作。通知要求,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全国中职学生系统建设的重要性;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制;落实责任,建立保障系统运行和维护的长效机制;严格执行,做
学生评价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在一定教育价值观的指导下,运用现代教育评价的一系列方法和技术,对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成绩、身心素质、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过程和状况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其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形成一种适合于每个学生的教育,为教师改进教学或学生后续学习提供全面而具体的依据。笔者主持研究的江苏省盐城市有效教学重大课题“有效教学的标准及课堂教学评价”,就是本着追求教学效益的目的
在以往豚草生物防治研究的基础上,为评价防治恶性豚草的外来天敌昆虫的安全性,以及探索外来生防作用物的风险评价方法,以豚草卷蛾为案例,进一步对其寄主安全性进行了风险评估。基
自然界有这样一种现象:植物的叶序,尽管并不相同,但相邻的两片叶子总是不重叠,即使同一枝条上的叶子,也不互相遮挡,于是形成了镶嵌式的排列,植物学上把这种现象叫做“叶镶嵌”。“叶镶嵌”有利于每片叶子都能受到阳光的照射,更充分地进行光合作用,从而维系植物的生存和发展。同样,一所幼儿园正如一株植物,教师就是这株植物的叶子,充足的“光源”、合理的“密度”、丰厚的“底肥”让教师之间互不压制,共生共荣,像叶片那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减负万里行·第2季”活动的通知》 关于将对部分省份进行督查巡视的安排,近日,教育部决定派出5个由教育行政干部、国家督学、相关专家及新闻记者组成的督查组分别对河北、山西、辽宁、吉林、江苏、安徽、河南、湖北、四川、陕西共十个省份义务教育学校规范办学行为进行督查巡视。  督查巡视6月上旬开始至6月中旬结束。重点对规范招生入学和学籍管理、规范教育教学、规范作息时
德育,就是道德教育。学校德育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信念和人生观,形成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其主体是满足学生的道德需要,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启发学生的道德觉悟,引导学生践履道德责
对于任何—个想要做大做强的企业而言都离不开优秀的领导者,特别是在中国目前的现实情况下更是如此,领导者基本就是企业的“第一推动力”。
复习课是依托课程标准,借助教学材料,对已完成的新授教学内容进行复习,以巩固基础并提升能力为目的的课堂教学形式。它承载着回顾与整理、沟通与生长的独特功能,在整个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就初中历史课而言,复习课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把平时所学的零星知识从新的角度、按新的要求进行梳理,通过归纳、总结,让学生在完善认知结构的过程中,温故知新,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和人文素养。  现针对历史学科特点以及教学内容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追求高效课堂、减轻学生的负担,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从目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来看,问题教学法是追求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这主要缘于该教学法突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