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化学概念的教学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xir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化学概念,使学生能够准确地、深刻地理解概念,对于做好化学教学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我从初中化学的教学角度谈谈对化学概念教学的认识。
  
  一、化学概念在教学中的地位
  
  化学概念教学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刚学化学时,我们首先就碰到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分子、原子、元素、单质、化合物、化合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概念,这些化学概念是学习化学的基础。
  此外,化学概念教学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也关系非常密切。思维就是人们运用概念进行综台、推理、认识事物的过程。在形成化学概念的过程中,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化学概念教学本身就是反映化学现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二、分析初中学生在学习化学概念时存在的问题
  
  1、死记硬背,不注意理解概念,用概念解决问题的能力差。2、忽视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只孤立地、静止地认识化学问题。3、不注意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不注意概念的严密性,似是而非。4、不注意相关概念的对比和联系,造成概念含糊不清。5、不注意对概念进行深入思考,缺乏创造性思维和灵活运用能力。
  由于以上的原因,既影响了学生掌握化学知识的实质,当然也就影响了概念的运用,对学生以后学习化学造成了不良的后果。究其原因,初中学生的理解能力、学生方法、学习的自觉性等是原因之一,而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当、是否到位则是原因之二,在化学概念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
  
  三、化学概念教学的基本方法
  
  在心理学中,把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大体区分为感知、理解、巩固和运用四个阶段,其中理解是化学概念教学中最关键的环节。为了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概念,教学中要重视做到以下几点:
  1、做好化学实验。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初中化学“绪言”教学,就是通过四个演示实验来说明物质变化的,它通过把实验事实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直接观察物质变化前后的颜色、状态来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引导学生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这两个化学概念,意识到关键是看是否生成了其它物质。做好化学实验可以让学生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以此来明确化学概念。
  2、讲清概念中关键的字和词。为了让学生深刻领会概念的含义,教师不仅要注意叙述概念时用词的严密性和准确性,同时还要纠正某些认识上的错误。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习惯。
  3、剖析概念,加深理解。对一些含义比较深刻,内容又比较复杂的概念可进行剖析讲解,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如溶解度概念一直是初中化学的一大难点,不仅定义的句子长,而且涉及知识也多。学生往往难于理解。因此在讲解过程中,若将组成溶解度的四句话剖析开来,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其一强调要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其二是指明溶剂的量是100克,其三是一定要达到饱和状态,其四是在满足上述条件时溶质所溶解的克数。这四个限制性的句子,构成了溶解度的定义,缺一不可。
  4、从正反两方面讲清概念。有些概念从正面讲完后,再从反面来讲,可使学生加深理解不致混淆。例如在讲氧化物的概念时,课本的定义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如果有一种是氧元素,这种化合物叫做氧化物”,讲完后可接着提出一个问题“氧化物一定是含氧化合物,那么含氧化合物是否一定就是氧化物呢?为什么?”这样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反复推敲,从而引导学生抓住概念中关键词句“由两种元素组成”来分析,由此加深对氧化物概念的理解,避免了概念的模糊不清。
  5、弄清某些概念之间的关系。由于某些化学概念不是孤立的,与其它的许多概念互相联系,因此在教学中,不但要了解每一个概念,而且还要弄清某些概念之间的关系。归纳起来概念间的关系主要有下列几种:(1)同一关系:即两个概念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同一事物。如乙醇和酒精,CO2与干冰等。(2)并列关系:即在同一概念下的几种概念之间的关系。如酸概念下的盐酸、硫酸和硝酸。(3)交叉关系:即两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部分相同、部分不同,彼此交叉。如氧化还原反应与化合反应、分解反应之间的关系。(4)主从关系:即一个大概念包含一个小概念。如酸类和硫酸,前者为主,后者为从。(5)对立关系:即两个概念实质相对应。如化合与分解的概念。(6)否定关系:即两个概念相互排斥,彼此作为一方的反面部分。如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上述讲了化学概念中的几点注意,在具体的教法上,教师宜根据学校条件、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而定。总之,在化学概念的教学中。要强调概念的内涵与外廷,抓住每个概念的特征,并注意概念的巩固、深化和发展,则关于化学概念的教学必可获得满意的效果。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化学教学中,设置情境不仅仅是做一些演示实验或是让学生做一些分组实验,举几个生活中的常见的例子等,而是充分的挖掘生活中一些常见素材的内涵,从中创设出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思考的驱动性。  [关键词]情境 情趣 化学    新一轮课改又掀起了高潮,在“减负增效”的今天,如何实验高效的化学课堂教学,任重道远,方法各异。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结合本人多年的从教实际。
[关键词]精细化体现在教学的方方面面。教师讲授一门课,要讲得精彩,就要做到精益求精。精耕细作是指农业上为提高农业产量而认真细致地耕作。同样,历史教学,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也必须“精耕细作”,做到精心设计、精妙实施、精彩呈现。    [摘要]新课改历史教学精心设计精妙实施精彩呈现  精细化体现在教学的方方面面。教师讲授一门课,要讲得精彩,就要做到精益求精。精耕细作是指农业上为提
【摘要】班级管理面对的是思想活跃,富于幻想的新一代青少年学生,班级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因此,重视与培养学生的集体观,是提升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人翁意识的关键,是调动学生积极性,推动班级管理趋于完善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班级管理 中学生 集体观    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学生是每一位教师最大的心愿,也是最大的骄傲。班主任作为学校班级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联系着班
【摘要】本文从让学生在写作中有好的心态入手,让学生体验大作家及本班自己同学的随笔,找出随笔中的真、随、趣,意在激发学生的活力;再具体教学生写好随笔的方法。整堂教学,说明老师在课堂上,以学生为本,善于激发学生活力,多给学生一些抒写心灵的渠道。也使我们的课堂真正充满生机、奔腾不息!  【关键词】心态 真、随、趣 活力 联想 感受 自写胸襟    曾经有一个关于“如何生活得更幸福”的讨论,我认为是“找不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把握好课堂,向40分钟要质量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保障。上完一节课后,我都要习惯问问自己“我教给了学生什么?”,问问学生“你们学会了什么?”其实,无论语文教学被注入什么样新的精神,有一点应该是不变的,那就是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务实高效的。   一、潜心会文本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了阅读互动的三维结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中所说的“文本”指
【摘要】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化学课是初中学生接触的新的一门学科。因此如何教好初中的化学课对于教师及学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初中化学 化学教育 建议    目前我们的化学教学中的教学方式,课程内容,教育理念等仍存在很多不足及需要改进的地方,本文主要结合我们现阶段的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对如何优化初中的化学教学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培养学生对于化学学习的兴趣    
化学阅读能力是指学生通过阅读化学资料,获取化学知识,并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在近几年的中学化学试卷中,由于试卷长度的增加和信息给予题的大量使用(约占试题总量的35%),对学生化学阅读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那么,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化学阅读能力呢?本文就课前、课堂、课后三个环节谈谈自己在培养和提高学生化学阅读能力方面的一些做法。  一、课前阅读,重在培养阅读习惯  课前阅读,就是我们通常讲的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从一定意义上讲,阅读和写作是统一体的两个方面,是在同一载体上进行的丰富积累和积累运用,形成语感和表达交流,学生多种方法和方法运用的双向互动。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而写作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具有观察、思考、表现和评价的能力。可以这样说,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好比同胞而生,必须相互结合,才能相得益彰。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以学生能力
数学教学中,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使学生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展现数学在生活中的魅力。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使学生从周围
[摘 要]作文评语作为一种特殊文体,会直接关系着学生对作文的热爱程度,进而影响着学生对作文的投入,决定着其作文水平的发挥。因此,重视语文教学中的作文评语就显得越来越突出。  [关键词]高中语文 作文 评语    一、高中作文评语的现状    作文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批作文写评语,不能摆脱个人程式化倾向,绞尽脑汁精心写就的评语,却被学生匆匆一瞥冷落一旁。评语简直就变成了食之无味弃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