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一个“私密”的空间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biosy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小班幼儿既希望老师对自己多一份关注和呵护,又特别渴望拥有自己的独立空间。笔者结合多年来幼儿园“区角活动”的实际操作体验,对此有一些认识和体会。
  一、“區角活动”现状
  幼儿园作为幼儿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主要担负着培养孩子各方面能力的重担,其在幼儿成长生涯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笔者通过多年幼儿教学研究发现,小班幼儿自主游戏时,总喜欢钻进桌子下面,躲到门后,或者藏在卫生间等“秘密场所”,并且乐此不疲。老师们精心设计和准备的区域,好多孩子视而不见,反倒在上述这些区域玩得不亦乐乎。作为一个不断成长的独立个体,幼儿在成长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心理需要:安全需要、独立需要、自主需要、尊重需要等。
  二、“私密区角”的提出
  中科院心理所张梅玲教授认为:5-6岁为幼儿成长的最佳期,这个时期幼儿有了属于自己的秘密,需要有自己的空间世界,有时不希望自己的“小秘密”被成人知道,希望暂时躲开成人的视线和约束,做一些自己想要做的事、说一些自己喜欢说的话。这是幼儿心理发展的正常需要,是幼儿心底的一块私密领地,既满足幼儿独处的需要,又满足幼儿某些情绪情感的需要。孩子由于各种原因(误解、失败、批评、纠纷等)产生各种不愉快时,会在“私密区”找到安慰和宣泄,通过独自游戏、自省得到排解。从幼儿心理需要出发,我们尝试创设一个相对自由、独立、隐秘的私人空间,以满足幼儿的心理需求,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为此,我们为孩子设立了“私密区角”。当孩子在家或幼儿园时,会有独处需求。“私密区角”通常在幼儿园活动室的一角,设施简单、温馨,不容易被外界环境影响。允许幼儿在这个安静又充满安全感的小小“领地”里做自己喜欢的事,可以静一静、闭上眼、看看别人或与好友说说悄悄话,或调整自己的情绪,然后重新投入集体中。幼儿在相对私密的空间里少了老师的“凝视”,更多地展示最本真的自己。
  三、“私密区角”的实施
  “私密区角”为孩子提供的是“空间的隐退”,是孩子躲避刺激、分享秘密和个人独处的半封闭的小小空间,所以私密空间的设置应为“半开放”性质。之所以“半开放”,是因为幼儿作为一个弱势群体,尽管其对所处空间有了“私密性”的需求,但自身安全等问题应为活动的重点,切勿因噎废食。所谓“私密”,是相对于班级其他幼儿来讲的。老师作为幼儿园活动的掌控者,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开展活动的。所以私密区角,可以安排在相对安静的角落,远离电源、水源等危险场合,亦可以用小帐篷或者屏风将其与正常活动空间相对隔开。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可以设置单独的一个小门,在私密区的墙壁四周设置小孔,以供私密区内的幼儿观察其他幼儿的活动。私密区并不需要占用很大空间,可设计成能容纳1~2个小朋友的空间,有助于保证其私密性,实现特有功能。以下为“私密区角”实践过程中的两个案例:
  案例1:墨墨和高兴两个小家伙在“区角活动”中举行“婚礼”,两人手拉手,躺在一起,身上还合盖了一条小花被,两个小家伙脸上中全是灿烂……后来,笔者问墨墨,“你喜欢高兴吗?”“喜欢呀!我长大了要和她结婚的!”墨墨认真地说,“可是我爸爸说我现在不可以结婚,真气人!”笔者又问高兴,“你最喜欢谁啊?”“我最喜欢墨墨呀!可是我告诉妈妈听,妈妈说我没出息!”笔者把他们两个找来,“哦!原来你们两个是最好的好朋友啊!赶快拥抱一下吧!”两个小伙伴兴奋地抱在一起。这种情感既不是“结婚”的,又不是“没出息”的,对于孩子们这种单纯、美好、唯美的情感,我们要珍惜,愿孩子们长大以后还能回忆起这抹温暖和快乐。
  案例2:涵涵小朋友在“区角活动”时则是拿来“理发店”的各种材料,对着镜子胡乱涂抹,一会儿在脸上轻轻地拍,一会儿拿个唇膏认真地涂……涂好之后,小姑娘踮起小脚,拎起自己的裙摆,自言自语:“妈妈去上班啦!宝宝在家里要乖哦!记住!不能玩游戏,不能偷偷涂妈妈的化妆品!”从涵涵小朋友在“私密区”的种种表现,可以看到她一直在模仿妈妈,如学着妈妈化妆,学着妈妈穿高跟鞋,学着妈妈拎裙子,学习妈妈的口气说话,体验妈妈的种种“特权”和乐趣。孩子在“私密区”活动时,我们可以很容易地看到,孩子把游戏内容和最近生活经验联系在一起,他们是绝对的“主角”,完全不需要成人的介入甚至干扰。
  “私密区”给孩子们一方自我天地,虽只是幼儿园环境中的一角,却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起到了积极健康的推动作用,为老师提供了可观察的外部行为,为进一步情感支持提供了依据。从而指导家长,并鼓励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满足幼儿社会性发展。让幼儿逐渐成为一名优秀的“社会人”,让每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其他文献
摘 要: “翻转课堂”颠覆了传统应用文写作教学模式,有效地将信息技术融进了课堂,改变了以往写作教学中师生的角色地位及课堂时间分配,为学生营造了个性化的学习环境,真正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本文以一次《调查报告的写作》为例,探讨该模式在高职《应用文写作》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 翻转课堂 教学模式 高职应用写作  《应用文写作》是一门重实践的文化素质通识课程,但在传统
摘 要: 数学是思维力培养教学,文章从培养学生质疑意识、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思维力、授之以渔培养学生良好思维方法、形成思维品质等方面论述初中数学教学中思维能力培养的可行策略。  关键词: 初中数学 数学教学 思维能力 培养策略  数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还要让学生掌握数学方法和数学技巧,发展思维能力。下面笔者结合教学案例谈谈初中数学教学中思维能力培养的主要策略。  一、强化问题意识,
摘 要: 本文结合动态生成教学模式与初中数学教学,研究实施动态生成教学模式的有效策略,主要包括教案设计、情境创设、教学资源及教学方法.  关键词: 动态生成教学模式 初中数学 教案 情景  动态教学模式可以理解为在一套优秀教案的指导下,由教师导演、学生演绎,采用适当方法进行教学的整个流程.其中学生的演绎是动态的,这种动态会生成全新的问题.而在教学中,这种动态生成的问题,关键在于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
摘 要: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随着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出现,小学英语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一方面感受高科技、新技术带来的魔幻与魅力,另一方面享受它们带来的丰富多彩的课堂,让课堂充满灵动的旋律。  关键词: 白板技术 交互作用 小学英语  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出现,让我们了解到它在促进课堂的交互性学习、合作性学习、启发式学习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它使得我们在提倡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背景
摘 要: 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英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心理因素、本民族语言文化、教师话语等。作者以西北民族大学为例,探究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遇到的障碍,并结合实际教学,提出了扫除学生英语学习障碍的对策,以期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英语学习,提高其英语语言水平。  关键词: 少数民族学生 英语学习 影响因素 解决对策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主要语言,越来越受到国人的
摘 要: 创编故事是幼儿园语言网络活动结构中的一个层次活动,建立在理解故事、积累大量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是一种对幼儿具有积极意义的创造性活动。  关键词: 大班幼儿 绘本创编 创造力 指导策略  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会表现出不同的创编特点,教师指导幼儿时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使创编活动更好地促进幼儿创造潜能和想象力发展。目前我执教的是大班,下面我说说大班孩子创编故事时教师指导的策略。  一、丰富幼儿创
班级管理就是从小处做大文章,从做中成形成规、润品立德。教师要把问题看淡一点,原因找深一点,学会读心,扬长避短,让错误之花嫁接于正确的枝干上同样绽放,帮助每个幼儿在共性道路上走出属于自己的个性成长轨迹。  一、扬长避短——你的缺点改掉了,真不错!  (一)具体案例  明明是我们班个子最高、胆子最大、精力最充沛的孩子。在课堂活动中每当我提问时,他总是不举手就大声嚷嚷;在区域活动时,经常带着一群男孩子模
摘 要: 强化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需要做出多方面的努力,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好教学管理。搞好教学管理,主要是抓好基层教学组织的自我管理、教师的自我管理和教师对学生的管理。  关键词: 高校思政课 基层教学组织 教学管理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我国普通高校学生的必修课程。它在良好习惯的养成,健全人格的塑造,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等方面具有其他课程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上好这些课程,对于
摘 要: 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弘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神,展现中华民族的聪明智慧,还能在教学中培养富有文化涵养的优秀人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特别注重对小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素质的培养,培养小学生的文化内涵。因此,本文将通过对小学古诗词的教学现状、教学意义和教学特点进行分析,以及对小学古诗词教学方法和策略进行阐述,探析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新思路。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古诗词教学 新思
摘 要: 本文就如何在高中历史课堂中通过“读、问、讲、练、思”五环节的渗透,培养学生认识历史、学会分析历史问题的核心素养与能力,更好地应对全国卷的考查方式进行探究,旨在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高中历史教学 学科素养 反思教学  新课程标准改革后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以提高教学有效性为手段,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目的。高考历史全国卷顺应了这一目标,以考查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标准,对高中历史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