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数学教学对学生参与意识的培养

来源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kkkj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进步,教师在教学时想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必须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能力。数学作为一门极其重要的学科,教师要通过及时更新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将数学的课程设计推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学习参与主体意识的培养,进一步提升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为此,文章以初中数学教学为例,探究了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策略,通过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习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能力的有效锻炼。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参与意识;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9-428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拓展思维、能力锻炼的主要阵地,课堂上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学习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会始终跟随教学的思路,调动思维,使自身的能力、习惯、个性都得到锻炼,从而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会学习、高效学习,因此,探究初中数学教学对学生参与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营造积极主动的课堂氛围
  从初中教学现状来看,当前很多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方式死板,不利于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主要是很多教师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模式并未改变,在教学过程中仍然以课堂主导者的身份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这本身则是一种削弱学生主动性的一种行为。因此,对学生课堂参与意识的培养应从转变教师教学理念出发,在教学过程中以平等、和谐的态度与学生展开沟通,创造积极主动的课堂氛围,从而让学生能够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中,跟随教学思路积极思考。
  例如,在《二元一次方程》这部分知识教学过程中,教学主要为了让学生掌握二元一次方程概念,理解其解并不是唯一的,从而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的思想解决更多的数学问题。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理解其解的概念,教师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情境教学法、比较教学法,让学生将二元一次方程与以往学习过的方程形式进行对比,并利用实际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让学生从形式以及内涵上全面理解二元一次方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与教师进行沟通,并且在其表现出现错误时,教师引导其通过实践的方式对其言论进行验证\[1\]。这样的方式不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与积极性,让学生能够大胆的参与课堂中,并受到课堂上学生积极发言氛围的影响,也将自己的观点表述出来。
  二、多样式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积极性
  学习积极性是学习者能够坚持学习的内在动力,也是激发学习者对学习兴趣的关键因素,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对学生积极性的培养。例如,通过小组合作教学法、实验法、分组提问法等多种方式,始终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从而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
  例如,在《多边形》这部分知识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准确的对多边形进行判断,并掌握画多角形对角线的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问题情景法,以问题调动学生思维以及积极性。利用多媒体制作多图形集合的视频,通过播放视频,带领学生走进几何世界,让学生转换思维,在脑海中回顾以往学习的几何内容,以便准确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在多媒体屏幕上给出由不同边数构成的几何图形,如三角形—三条边、长方形—四条边、五边形—五条边等,让学生自己先对图形进行观察,分析图形之间的异同点;以三角形作为类比对象,让学生思考多边形与三角形结构上的差异,并回顾三角形定义类比出多边形定义。这个过程中,学生基于直观的图片,始终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够从学生认知规律发展角度出发,使学生深刻理解多边形的定义。
  三、积极为学生创造展示平台
  知识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知识的灵活运用,而在课堂上虽然时间有限,但教师如果能够为学生积极创造展示平台,帮助学生理解与吸收知识,将会在知识的运用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为基础,为学生搭建展示平台,让学生能够获取展示自我的机会,从而在展示自我中获取自信,实现对知识的深入理解与合理应用。
  例如,在《因式分解》这部分知识教学过程中,这部知识的理解需要学生灵活的转化思维,对普遍学生来讲都存在一定难度,那么教师可以通过分层教学法,根据学生能力将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为学生不同难度的探究任务,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理解该部分知识,这样可以体现教学的针对性,而完成探究学习后,每个小组都会对学习成果进行总结,这是为所有学生提供展示机会的平台,小组可以选择一名代表作为发言人,发言人应定期轮换,发言完毕后小组内成员可以进行补充。这是培养学生参与意识的一种方式,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是课堂学习的主导者,同时教师的指导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指导学生运用知識。
  结束语:
  综上所述,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活动场所,只有在课堂上积极思考、积极实践才能快速实现知识的转化。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参与意识的培养应始终作为教学的重点,贯彻落实到每个教学环节上,以此有效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
  参考文献
  [1]李明芹.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参与意识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9(04):125.
  [2]朱铁.浅谈在初中数学教学当中对学生参与意识的培养[J].学周刊,2018(35):44-45.
其他文献
摘要:为庆祝中国共产党100周年,聚焦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主题,号召全体少先队员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共同演绎“红领巾心向党”的美好画卷,唱响“永远跟党走”的最强音。学校应该将爱国歌曲渗透到小学音乐班级合唱教学当中,在班级教学中开展爱国歌曲教学和比赛活动,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传递爱国情怀和奉献精神,使学生感受革命的熏陶,激起大家的爱国热情与民族自豪。  本文从重视爱国主义音乐教育,
期刊
摘要:《小二黑结婚》以赵树理在群众调查中发生的真实事件为原型,创造了小二黑、小芹等人冲破封建束缚、追求婚姻自主、走向新生活的故事,抒写了革命者的情怀,表达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小说所呈现的革命意识,不仅体现在小说的创作者身上,亦体现在小说创作的故事及人物当中。  关键词:革命情怀;历史感;分寸感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9-421
期刊
摘要:小学英语教学游戏活动是小学英语教学情景化、交际化的重要组织形式之一。课堂游戏活动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和发展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创新精神;有利于增长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提高学习效率;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发挥课堂教学游戏的作用,根据教学内容恰当地把游戏引入课堂
期刊
摘要:生活元素的融入有利于突出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和生活性,同时这一教学模式也成为了学科教学改革中的主要内容。教师需要抓住初中阶段的教育黄金时期,关注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夯实学生的学科基础,逐步发展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以及知识判断能力,以此来更好的凸显生活化教学的重要作用及优势。教师需要分析生活元素的融入要求,科学合理的安排好不同的生活化实践活动。深化学生的学科知识,鼓励学生实现自主应用、大胆探索。  关
期刊
摘要:本研究从读前、读中、读后三个方面阐述了“阅读圈”模式在初中英语绘本教学中的应用,旨在探索能够指导学生进行英语绘本阅读、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和思维品质的英语绘本教学模式。  关键词:“阅读圈”模式;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9-437  一、“阅读圈”模式  20世纪80年代,Karen Smith提出了一种新的阅读教学方
期刊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实践能力的培养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也是小学数学课程的基本任务。实践操作活动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还能培养他们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深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乐趣与价值。本文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方法进行探讨,以期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优化提供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动手实践;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
期刊
摘要: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素质与能力的关键阶段,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都至关重要。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通过自然拼读的合理化运用,能够转变英语教学方式,从新词解码和拼读角度出发,以生动化的方式呈现英语知识,在自然拼读的过程中强化学生理解和记忆,促进学生英语阅读能力以及英语学习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自然拼读”;小学中段年级;英语故事阅读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4-
期刊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9-438  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我愿意做一轮明月,守望这片希望之花,照亮山村孩子走出大山的路”河南省南阳市黑虎庙小学的校长张玉滚如是说道,他也用17载的年华去践行去遵守着自己的诺言,始终不忘初心,以梦为马,在自己的“天下里”挥斥方遒,始终坚守着大山与外界的摆渡人,17年间,这里的老师走了一批又一批,只有张玉滚同志坚持着;17年间,
期刊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9-435  一、古诗导入  夜幕低垂,群星闪烁,诗人杜甫望着这星空吟诵“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宋代诗人秦观也曾伤感“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分布在银河两侧的牵牛星和织女星,看起来是一“水”之隔,其实距离十分遥远。人们根据它们的名字,创作出《牛郎织女》这个充满神奇色彩的民间故事。今天就让我们来走进著名作家叶圣陶先生整
期刊
(本征稿长期有效)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是受黑龙江省齐齐哈尔日报社委托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指导,国内统一刊号CN23-0081。邮发代号:35-307。《小作家报》始终以“普及科学、开发智力、开展活动、培养人才”为宗旨,融“科学性、实用性、知识性”研究为一体,积极配合多学科教育的触角,通过科学教育的独特魅力,全方位培养“思维活躍、严谨科学、实用创新”的人才。根据本刊内容设置,征稿范围如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