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下的初中历史生活化教学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zhanghuaduzhang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历史教学中,教师需彻底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作为教学目标,同时为了提高历史教学质量,还需要教师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生活化教学模式主要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组织丰富的教学活动,以使课本知识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缩小学生同历史知识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实际中,进而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质量。本文以初中历史课程教学为例,探讨了新课改下初中历史生活化的有效教学策略,希望给相关教师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1.搜集丰富的生活化教学资源,实现历史教学的生活化
  初中历史是一门知识量大且知识体系庞大的学科,这使得很多学生常认为历史学科任务较重,从而无法产生学习兴趣。此外,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求学生对历史中细节化知识点进行深刻记忆,但是实际学习中,很多学生常混淆历史时间和地点,导致他们难以记忆与掌握历史知识。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为了提高历史教学效果,教师就需积极搜集历史内容中蕴含的生活化资源,借助这些资源引导学生在平常的学习及生活中积极向教师及长辈请教相关历史故事,以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历史知识。
  比如,在教授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向自己的父辈、爷爷或姥爷了解抗日战争时期的故事。如果学生的家庭中有老红军在世,便可以让学生听一听老红军讲长征的真实经历,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倾听历史事件的过程中相信历史课本中的内容是真实的,同时还可让学生感同身受,以推进历史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及真实化。
  2.打造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促使历史教学生活化
  在初中历史课程教学中,需将生活化元素融入到历史教学中,以构建出具备生命力的历史课堂。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借助生活化教学情境可将历史学习从课内拓展到课外,以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水平。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因为学生正处于从小学孩童转为成熟青少年的阶段,所以在这一阶段,需要培养学生认知及分析能力,以提高历史教学的效度,且促进学生个人情感的丰富。教学生活化需构建同生活实际相关的教学情境,以让学生理解历史问题,掌握课程中的重难点内容。
  比如,在教授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改革开放》这一课时,教师可借助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感受改革开放对当代我国发展及社会生活的影响。改革开放中,东部沿海地区作为改革开放最初时期的经济特区,因此教师可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到这些经济特区的旅游经历,并且在学生讲述的时候让学生说一说这些经济特区的优势,以充分体现历史课堂的生活化。
  3.开展课内讨论活动,让学生建立生活化历史学习意识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内组织讨论活动,使得历史课堂教学从被动教学的状态转变到学生主动学习的状态。通过学生在课堂中积极的讨论,可活跃学生思维并深化历史课程教学主题。在具体的历史教学开展过程中,相关教师需具备长远的眼光,教学目标的设计也需要具備开放化的特点,教师不能局限于教材中的知识,而是要将历史知识同社会现象联系在一起,以让学生建立生活化历史学习意识。
  比如,教授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科技教育与文化》这一单元的时候,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当前新闻、网络及现实中关于科技教育及文化发展的内容,组织学生在历史课堂中讨论科技发展、教育发展及文化发展现状,且让学生分析这些现象产生的必然原因。同时从发展的角度让学生讨论科技、教育及文化未来发展方向,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通过学生课内讨论,促使学生历史知识与生活信息的融合,让学生在讨论中理解科技发展、教育发展及文化发展对社会进步的重要影响。
  4.积极开展课外活动,满足新课改的实际需求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只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还需要让学生领悟历史精神,以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果。初中历史课本中,只追求历史知识教学显然不能完成课程教学目标,同时也无法满足学生成长需求。所以教师可借助课本这个重要窗口,通过组织生活化课外活动以开拓学生历史学习视野,让学生深入的感受到历史文化,以满足新课程改革的实际需求。
  比如,在教授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这一单元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积极开展课外活动,组织学生到科技馆、博物馆等进行参观,让学生通过现场参观体会到科学技术及文化进步带来的便利,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为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奉献力量。再比如教授《国防建设》这一知识时,可带领学生参观国防博物馆,让学生了解国防建设的重要意义,以更好的渗透生活化理念。
  总而言之,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需融入生活化教学因素,利用历史知识明晰生活问题,进而充分发挥历史教育的作用。此外,教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还需积极搜集相关的历史教学资料,让历史进入学生的生活,让生活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进而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城市化是通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自我国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城市化得到了很大发展。从我国的城市化发展来看,我国1978年的城镇化水平为17.92%,1982年的城镇化水平为20.8%,1990
研究新形势下会计的地位和作用,既是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会计改革所面临的重要任务,本文拟就此问题作一些探讨。
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作为班主任,应该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来抓。我特别喜欢一句话,闲暇时经常地品味:“孩子的心灵就是一块神奇的土地,你播种一种思想,就会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会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会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就会收获一种命运。”我们应该让良好的学习习惯伴随学生一生,使他们终生受益。  培
信息泛滥的碎片化时代到来之际,传统媒体为了不被边缘化,正在努力地向新媒体转型,此时一个新名词“自媒体”出现了,并借助社交网络迅速抢占了网民的关注度。电影宣传也随着新媒体的浪潮不断演变,自媒体多快好省的宣传方式受到了电影片方、发行方越来越多的青睐。在信息传播者和信息接受者都普遍认可和接受自媒体传播渠道的今天,电影宣传几乎走上了泛自媒体化的道路。自媒体的盛行,让传统电影宣传方式黯然失色,也让片方发行方
摘要 集体备课能充分发挥教师个体能动性及集体智慧,在教学中越来越广泛应用。本文从集体备课实际出发,描述如何提高集体备课的实效,有助于教师诊断集体备课中的缺陷,树立正确的集体备课观念,调整和改进集体备课行为,从而整体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课堂教学效率 集体备课 实效  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适应课改,我系制定并实施了以教研室为单位的集体备课制度,经过近两年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不少亟待
根据大学物理实验的特点,结合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提出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在实验内容、实验仪器、教学方法与考核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建议,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应用型人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束缚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对大学物理实验教
由于传统的“嵌入式技术”课程的实验教学方法过于简单,实验内容过于单一,学生不会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情况.以Luminary LM3S 8962为例,提出一种有源电力滤波器综合实验教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