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案例教学法”在新课程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来源 :成功•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st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教学法是以教学案例为载体,基于一定的教学目标,选择典型的教学案例从事教学的一种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中的案例取材于日常生活实践或社会热点问题,浅显易懂。案例教学法有利于实现新课程的教育目标,对现代地理教学,尤其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
  
  一、有利于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地理
  
  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和学生生活的联系,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科学头脑,让学生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例如,在分析冷热不均产生的热力环流时,我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在家烧开水时,水开了,有什么现象?学生对这种现象比较熟悉,自然很快就答出结果:有大量水汽上升。这个案例既简单,现象又明显,又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例子,很有说服力,学生很容易接受“大气受热气流上升”这一原理。通过列举这种例子,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地理。
  
  二、有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形成,使其接受信息社会的挑战
  
  为适应信息化社会,学生必须具备相应的信息素养,学会从浩瀚的信息海洋中获取必要的信息,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这是培养学生开展终身学习、促进自我完善与发展的基础,是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前提。
  例如,在分析气旋的天气特点和实例时,我通过搜集网上关于台风的卫星图片让学生看,引导他们分析台风的发展趋势及影响范围以及风向等问题。这些信息源是通过高新科技而获取,同学们比较有兴趣,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并会接受现代先进的社会信息,利用先进的社会信息分析实际问题。另外,课后我还布置学生从不同渠道去搜集相关的信息内容,以促进其信息素养的形成。
  
  三、发挥学生非智力因素,增强学习信心,激发学习兴趣
  
  高质量的教学需要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共同参与。从教育心理学“需要论”的角度来说,一个人心理上一旦形成了“自我实现需要”,就会为满足自己需要而努力开发自己的潜能,必欲求之而后快。因此,非智力因素是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动力保障。只有当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动机,当他们的认知和情感都融入到教学中,学生思维火种才会熊熊燃烧,才会想方设法置疑释疑,为自己的成功披荆斩棘,才能实现自觉、自主的学习。
  例如,在布置预习“影响天气的因素”这部分内容时,刚好有冷空气南下,我就抓住这个机会,指导学生从当晚起,观察气温的变化情况,观察云量的变化,观察风向风力的变化。当夜下了雨,气温明显下降,所以,第二天上课提问时,每个同学都能说出冷锋天气影响过程的天气特点,而且学习兴趣特浓。整节课对与天气有关内容的学习相当投入,学习效果特别好。课后学生对“寒潮”、“台风”、“沙尘暴”、“梅雨”、“清明雨”等天气现象充满兴趣,还想办法查找与天气有关的资料与教师共享。从这次指导学习中我体会到,选用恰当的案例教学,能发挥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增强学习信心,激发学习兴趣。
  
  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
  
  案例是引发学生进行地理思维的载体,特别在“动手做”的案例中,只要老师准确地把握住学科知识的关键点,充分利用身边的人和物开展“实践性学习”的案例教学,学生就变成一个真正的研究者和探索者,他们可以大胆猜测、灵活想象,在与别人不断交流、研讨中,充实和完善自己的想法,从而较容易地获取抽象的、过度概括化的知识。
  例如,在分析“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时,由于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我先把需用到的知识点向学生提问,然后列举具体事例证明。涉及的知识点有:①在对流层,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多少度?(用以解析大气冷却会形成降水)②空气受热会产生什么运动?③风从海洋吹来与从大陆吹来,大气的水汽量有什么差别?这三个问题可提示学生归纳规律:分别受上升气流和下沉气流影响的地方,降水量哪个多?风从海洋吹来比从大陆吹来降水多还是少?学生会得出结论:①受上升气流影响的地方,降水丰富;②受下沉气流影响的地方,降水稀少;③吹海风的地方,降水丰富;④风从大陆吹来,降水稀少。跟着教师举具体例子探究:马来西亚、撒哈拉地区、西欧、秘鲁沿岸等地区降水量多还是少?为什么?这样,分步分析就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
  案例教学既是认识的源泉,又是思维发展的基础,更是培养中学生抽象、立体思维的摇篮。在三年多的新课改教学实践活动中,特别是对地理高考生的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法给我以高度的成功感。
其他文献
随着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催生了超越以往任何年代的巨量数据,需要配套的数据治理与管理机制,结合商业智能可视化分析,将数据作为
[摘 要]本文主要阐述了笔者对新课程中数学直觉思维的认识,以及培养数学直觉思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阐述了如何培养的问题。  [关键词]直觉思维 逻辑思维 创新 猜想 数型结合    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验修订本)将培养学生的三大能力之一“逻辑思维能力”改为“思维能力”,虽然只是去掉两个字,概念的内涵却更加丰富,人们在教育的实践中实现了认识上的转变。  在注重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同时,还应该注重观
期刊
北京的商务写字楼里聚集着大量非公企业,小微企业的比例较重,其中单独建立工会的企业数量有限.如何在中型和小微企业中开展工会工作、当好非公职工的“娘家人”,同时在这支社
期刊
借贷合同的成立,需要很多法律要件的支持,但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存在很多的瑕疵问题,影响合同的法律效力.对此,本文将对阐述借贷合同成立的要求、无效合同的表现,同时对
开放性练习,能充分展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拓展他们的解题思路,充分表现其自身固有的思维个性。现紧扣小学数学知识结构的特点,谈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设计好开放性练习,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    一、渗透概念教学中,培养思维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是指在思考的过程中善于深入地钻研问题,通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核心,正确地加以理解和运动。小学数学中的
电影《志愿者》中有这样一句台词:“一个人的一辈子有70年,如果把七十分之一的时间拿出来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那么人生将更加美好.”rn每次参加公益活动,总会有一种奉献的喜
期刊
职工献爱心,最应该的是从个体的内心意愿出发,愉悦自我精神,反馈奉献社会.但从哲学辨证、联系、发展的角度来说,个体行为受社会整体影响甚大,所以,从企业角度来说,我认为:rn
期刊
背景与目的 各种癌症的治疗指南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实践,并已极大地改善了患者预后.然而,医生推荐的治疗方案(甚至一线治疗)并非对每位患者都是最佳的.在本研究中,我们应
本项目从2005年开始,相继在甘肃省生物技术、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和行业专项等项目资助下成效显著,获得授权专利6件(发明专利3件:ZL 200810126369.1;ZL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