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英语学习者交际意识的培养

来源 :疯狂英语·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88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运用“二语习得”理论对英语学习与日常生活中两种不同交流活动所具有的目的、本质和依赖环境的不同进行分析,揭示了英语教学中学生交际意识薄弱的部分原因,并进一步探讨了在汉语环境下培养学生英语交流意识的策略,旨在有效改变当前英语口语教学难的现状。
  关键词:二语习得;英语学习者;交际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09)06-0021-3
  
  1、引言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掌握语音知识与应用技能,培养学生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2008年7月3日,在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项目学校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高教司张尧学司长更是明确提出,我们现在的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国际交流能力,能够在十年、二十年后作为国家和社会的精英活跃于国际舞台并有所作为的高素质人才。大学阶段主要解决听说能力的培养问题。教学大纲改革的核心除了增强各高校的自主性,就是把重点从以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为主转移到以听说能力为主和采用信息技术、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教学模式(张尧学,2008:3—5)。尽管听说领先在现代英语教学中得到一定的体现,但忽视听说能力培养和语言交际在语言学习中作用的现象并未得到根本改变。学生缺乏用英语交流的意识,多数学生重阅读和写作,轻语言交流。其实,交际能力与语法词汇知识的学习不是对立的。Campbell、Wales(1970)和Hymes(1972)认为交际能力包括对语法规则的掌握和在特定交际场合恰当运用语言规则的能力(转引自Rose&Kasper,2001:64)。
  文化的差异和交际策略的影响会导致英语课堂上所学东西在实际交流中运用不畅,致使学生也失去用英语交流的信心。有效培养学生英语交际的意识,积极为学生创造交流的条件是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关键所在。
  
  2、二语习得理论对语言学习和日常生活中交流差异的诠释
  
  2.1不同目的导致的不同交流
  生活中自然的交流形成语言习得。语言习得指的是通过亲身体验而学习一门语言的潜意识过程,而学习是有意识的学习过程(Ellis,1994:14)。在语言习得的过程里,交流是唯一目的,对语言形式本身并没有任何特殊的关注,其过程不如学校的学习那么清晰,语言交流策略的运用也是在具体的交流中逐渐形成的。二语习得也不例外,在对外开放较好的城市,街头巷尾的商贩虽然未经专门的外语学习,但在经商中学会了一些第二语言的表达。尽管他们对自己交流中运用的语言本身并不清晰,更谈不上对语法和词汇的掌握,但他们能实现交流,而且不断地在交流中学会更多的交流用语。他们从不理会其中的语法现象,只留意说什么,外国人就有什么反应,从而得到什么,即交流的结果。而语言学习则不同,它的焦点不仅仅是交流。正如Ellis所说,成功的语言学习包括:
  (1)关注语言形式;
  (2)关注交流;
  (3)积极的任务型;
  (4)对学习过程的清晰;
  (5)按照任务要求灵活地运用策略的能力(Ellis,1994:546)。
  
  2.2日常交流与二语学习中交流的不同本质
  语言学习与语言习得过程中的交流具有本质上的不同。以语言学习为目的的交流以教室为主,教室提供了交流的机会,也提供了学习的机会。教室交谈的本质依赖于参与者所选用的角色、学习任务的本质、所学知识的种类。学生和老师扮演指导性作用时,出现指导性的交谈,任务是信息的传播和接受,教师是控制者,重心是知识和准确。而自然交谈的特征是在交流中角色的不断变化,鼓励平等的参与,重点是交流过程的本身和流利(Kramsch,1985:169—183)。自然交谈中,参与者的重心在交流的方式、策略和效果,而不是语言中的字、词、句本身,甚至那些不影响交流的语言错误也很少有人会刻意去关注;交流中的各参与者是平等的,代表参与者自己,不受某一目的控制,也不会因这种控制而转换成其他角色。在语言学习的交流中,学习者很容易成为被动的角色。教师往往掌握了话语权,且对教学的内容和进程有决定权。根据所学知识的不同,学习者的任务和学习者在交流中的角色往往被加以控制,很难实现自我意图的表达。另外习得者在交流中遇到的语言表达困难会在以后的交往中随他人的表达而逐渐习得,很少会像在语言学习过程的交流中遇到问题时那样去立即寻求解决,甚至加以记忆。
  
  2.3英语学习中交流与日常交流依赖的不同环境
  语言习得的环境往往是习得者所生活的自然环境,没有人为限制。不同环境,语言习得的结果不同,而且受当地方言的影响较大。而语言学习的环境大多加以控制,其中教室是主要的语言学习场所。语言教室是指把目的语言的教学作为目的的环境而不是指通常情况教室外的被用作交流的媒介(Ellis,1994:227),其环境受到教师和学习任务的严格控制,受方言影响较小,但往往与学习者生活的真实语言环境有一定的差距。语言学习者能否把语言教室里所学的语言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之中往往取决于语言学习环境与产生语言习得过程的环境之间的跨度。当所学的语言知识与自然交流一致时,语言教室就有利于语言习得,起到正迁移的作用。否则,学习者就必须在生活中的语言习得与教室里的语言学习之间来回调整,产生冲突。二语习得与二语学习环境相差较大。语言学习者必须在语言教室环境与实际的生活环境进行不断地转换,语言学习中记住的词汇、语法等很难在生活交流中轻松地加以运用并形成语言习得,这大概可以解释二语交流难的原因。
  
  3、汉语环境下英语交际意识的培养
  
  3.1引导学生正确的英语学习动机,促进英语交流意识的形成
  语言学习的动机直接决定学习者的态度(Ellis,1994:200)。考试目的势必使学生把所有精力投入到与考试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上,而不屑以交流为目的的听说活动。随着新的四级考试题型的改革,听力在考试中的比重不断加大,口语考试在四级考题中有可能出现,这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学生英语学习中对语言交际的看法。语言的交流既是对所学语言知识的检验和运用,更是语言学习的一个重要渠道。语言交际能力并不仅仅就是听说,Canale(1983)认为交际能力包括语法知识的掌握、社会语用能力、语篇能力和运用交际策略的能力(转引自Rose&Kasper,2001:64),仅仅满足于阅读和写作为中心的语法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3.2加强环境建设,促进意识形成交流的欲望
  语言习得是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中用语言进行 交流的结果,其环境不如语言学习那样正式,但却是真实的现实生活。虽然母语的学习与习得环境不完全相同,但它们之间的差距很小,故多数中国学生认为学汉语没有学英语那样费力。如果能尽力使英语学习的环境与自然交流的环境接近,英语学习者就能较轻松地像母语习得那样交流自如,促进英语的学习。
  3.2.1借助多媒体与网络技术,为学生提供逼真的环境
  传统语言教学过程中单一的教学模式与人为化的环境既枯燥乏味,又完全脱离生活环境,语言学习的内容很难在生活的交流中得到运用。教师可借助多媒体与网络,把大量现实生活中有关语言的题材引入课堂,把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们在生活中的交流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来源于现实生活的题材就像母语习得过程的环境一样,有利于使学生产生用英语交流的强烈欲望。Ellis认为,在口头输入时,它有可能发生在相互的交流中(比如学习者尝试与说母语的人、老师或另外的学习者交谈),或者是没有应答的环境里(诸如听收音机或看电影)(1994:26)。教师还可以借助网络、视屏、音频等技术让学生与以英语为母语的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使英语的学习更加接近生活,融语言交流和语言学习为一体。
  3.2.2通过丰富的活动,营造语言交流的环境
  搞好“英语口语角”建设,充分利用外籍教师和留学生的作用,可以为学生提供以交流为日的平台。学生与他们的交流不会像在教室里那样有固定的学习任务,教师、外籍教师和留学生在那里也不是扮演谈话控制者的身份,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交谈的对象和交谈的内容。与外国人进行自由的交谈,一是促进交流,二是明确或含蓄地表明说话者对听话者的态度,三是含蓄地教会目的语言(Ellis,1994:264)。学习者也会随情景的变化而变化,尤其是他们说话的对象(Beebe,1980:433-447)。教师还可积极借助新闻广播等宣传工具营造英语生活氛围,使英语学习的环境与生活的环境逐渐走向同一,有利于语言交流和语言学习的有机结合。
  
  3.3加强英语交流过程的引导,促使学生交流欲望形成交际行为
  3.3.1减少对交流的控制,有效提高学生语言交流的参与度
  许多早期对自然状态下学习者的研究表明,如果老师不干涉学习过程而让学生像小孩学母语一样学习,教室的语言学习进展是最顺利的(Newmark,1966:77-87)。由于考试制度仍然存在,教师在交流中的指导地位、师生明确的教学任务阻碍了自然的语言交流的进行。学生谈话的内容及其进程大多受到教师的控制,学生谈什么、在哪里谈、与谁谈等,几乎没有选择的余地,学生产生不了交流的欲望,致使学生的听说活动完全是为了听说而听说,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交流。许多学者提出:在课堂成功地培养学生二语能力最有效的方法是保证他们有足够的以交流信息为目的的参与交谈的机会(Krashen,转引自Swain,1985)。学习者的交谈练习受到控制的程度决定了学习者在教室的参与程度(Ellis,1994:594)。
  3.3.2切实改变英语听说活动的目的,正确看待学生交流中的错误
  当前的英语学习极大地背离了语言作为交流工具的本质。在英语听说中,教师对学生所犯的语言方面的错误非常敏感,而对他们在语音、语调或者是跨文化交流方面所出现的偏差却视而不见,因为这往往与考试关联不大,也导致了学生对语言交际的不重视。教师如果过分关注学生交流中所出现的错误,学生就会慢慢地丧失自信心,羞于开口了。只要学生愿意大胆地用英语交流,他们会无意识地将自己说的话与英语本族语者的话语进行对比。若发现有不同的地方,他们会在交流中自行加以调整。只有当语言学习者不得不努力去确保他的输出是可理解的时候,语言习得才得以培养。
  
  4、结束语
  
  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首先要激发学生强烈的交流欲望,有积极用英语交流的意识。只要学生意识到英语交流的作用,尝到了成功交流的甜头,让他们在英语学习中积极进行语言交流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其他文献
语言特征分析是语篇分析的一种手段。这种方法侧重于研究语言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突出表现在分析篇章和学生课堂写作方面,为二语课堂写作教学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本
为了更好地培养大学生英语演讲与表达的能力,以面对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和就业的需要,本研究直接参与到实际教学与学习的过程中,探究英语演讲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影响演讲教
在理论和实践中,少数民族学生三语习得表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同时还引发出一系列障碍和困难,有待深入研究解决。本文从社会语言环境,语言类型距离,外汉语学习时数,情感心理等诸多方
在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的今天,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增加,这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本文旨在探究更为有效的针对专科的大学英语教学方法,以建构主义教学
“VFIP”英语教学模式是通过视听、感悟、模仿、实践来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采用动感较强的多媒体及电化教学手段和肢体语言等来突破口语大关,激活和优化“听、说、读、写”的
Student-centered learning approach is focused on the students’ demands and interests.Applying student-centered approach puts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 to Engl
期刊
Abstract: This essay, taking characteristics, methods and teaching process of communicative teaching as starting point, puts forward the strategies of group activities and the use of grammar in CLT ac
期刊
摘要:本文在分析国内英语课堂教学语料库应用现状的基础上,系统介绍了互联网语料库资源的获取,以便让广大英语教师能更好利用互联网免费语枓资源辅助课堂教学,提升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互联网;语料库;英语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09)02-0037-3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英语写作在基础英语教学阶段具有重要的作用。TEM-4英语议论文写作不仅能检测英语专业学生对词汇的掌握、语法的应用、英语的表达、思维的逻辑性和条理性,而且能考查学生英语
摘要:进入21世纪,时代的发展对现代的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提倡终身教育使教育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成为必然。本文就中职学生的具体特点提出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观念和能力的措施,为学生以后的终身教育、自我发展与提高以适应社会奠定基础。  关键词:中职英语教学;终身教育;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2)05-00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