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史料中分析,在思考中提升

来源 :历史教学·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cow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历史史料,曹操,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3)03-0050-03
  《历史教学》2012年第9期发表了陈东亮老师《在故事中细说,在追问中遐想》一文,主要针对初中教材“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一课进行教学设计,作为初中历史教师,我对这篇文章格外关注,认真阅读之后,认为这篇文章以曹操故事为线索对“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一课进行了资料的整合利用,既增添教学设计的趣味性,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力。这节课既符合七年级学生的心理认同感也符合他们认知的接受能力,无疑是一节优秀的教学设计。
  我在本课教学中同样从曹操事迹入手,但主要是用历史史料代替历史故事贯穿本课,如此处理相较陈老师少了一分趣味性,但有我自己的想法,一是七年级学生已接触过文言文,具备对简单历史资料的解读能力,二是为了尽可能让学生接触原始的第一手资料。
  一、利用史料,突破重点知识
  本课两处重点知识,一是陈老师用故事处理的“曹操能够在官渡之战取胜的原因”,二是陈老师未涉及的“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失败的原因”。关于官渡之战能够取胜我用了如下史料:
  材料一:毛 语太祖(曹操)曰:“……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织,蓄军资,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也。”太祖敬纳(接纳)其言。
  ——《三国志》
  材料二:沮授说绍(袁绍)云:“宜迎大驾,安宫邺都。挟天子以令诸侯,蓄士马以讨不庭,谁能御之。”……绍弗(不)能用。
  ——《三国志》
  材料三: (荀 )曰:“……今与公(曹操)争天下者,唯袁绍尔。绍貌外宽而内忌,任人而疑其心,公明达不拘,唯才所宜,此度胜也。绍迟重少决,失在后机,公能断大事,应变无方,此谋胜也。绍御军宽缓,法令不立,士卒虽寡,其实难用,公法令既明,赏罚必行,士卒虽寡,皆争致死,此武胜也。绍凭世资,从容饰智,以收名誉,故士之寡能好问者多归之,公以至仁待人,推诚心不为虚美,行己谨俭,而与有功者无所吝惜,故天下忠正效实之士咸原为用,此德胜也。夫以四胜辅天子,扶义征伐,谁敢不从?绍之强其何能为!”
  ——《三国志》
  请阅读以上材料,思考以下问题:
  (1)谋士给曹操和袁绍提出的建议中有哪些相同措施?这些措施是否正确?
  (2)措施相同,为何最终曹操胜利袁绍失败?
  官渡之战想要取胜需要具备政治资本,即材料一中所提“奉天子以令不臣”,材料二中“挟天子以令诸侯”;也需要经济军事资本,即材料一中“修耕织,蓄军资”,材料二中“蓄士马以讨不庭”。虽然学生不能将材料字词完全翻译出来,但都能利用原材料思考和解决第一问的问题,关键在于第二问,既然谋士对袁绍和曹操提出的建议相同,为什么曹胜袁败,由材料三进一步提升,让学生了解善于纳谏、善用人才、法令严明是曹操取胜的关键。
  关于赤壁之战中曹操战败,我作了如下处理:
  材料一: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三国志》
  材料二:亮(诸葛亮)曰:“豫州(刘备)军虽败於长阪,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曹操之众,远来疲弊……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又荆州之民附操者, 兵势耳,非心服也。今将军(孙权)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
  ——《三国志》
  材料三:曹操其人极易激动,易被胜利冲昏头脑。
  ——张作耀《曹操传》
  请阅读以上材料,思考以下问题:
  (1)赤壁之战中曹操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2)曹操官渡之战虽弱犹胜,赤壁之战虽强却败,从曹操这一胜一败中:你对曹操又有哪些新的认识?从中我们可以学习哪些经验和教训?
  从材料一、二中可知曹操军队虽然人多但军心涣散,加之长途跋涉以及错误的连船战术,是曹操战败的主要原因,从材料三中可知曹操的骄傲自负也是战败不可忽视的因素,由此分析作基础再来思考题二,曹操的形象相较官渡之战时更加立体丰满,他也不是战无不胜的神,也是会犯错误的凡人。在此引导学生认识,只有保持谦虚谨慎的学习态度才能不断取得进步,由此达成本课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落实,同时在对史料对比、分析、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升,过程与方法目标也在此得到体现。
  二、补充史料,掌握评价方法
  本课还需学生掌握的能力之一是人物评价标准,其实和陈老师想法相同,课程设计中每一处曹操事迹的出现与分析,都能得出作为军事家和政治家的曹操,既有雄才大略又有性情缺陷,不同的是多元化分析曹操的文学人物特征。涉及其文化才华之处,陈老师引用了王立群老师在《都是〈三国]义〉惹的祸》中关于曹操的历史定位,我则在课程导入与过渡处引用了曹操的诗文,不仅可以直观感受到曹操的文学才华,而且能有效整合学生的史学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比如新课导入,我引用了曹操的诗文《蒿里行》: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请思考:
  (1)诗中描述东汉末年出现了什么景象?
  (2)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通过赏析曹操的这首诗,让学生既感慨于曹操的文学功底又能感受曹操悲天悯人的情怀,同时从中思考出东汉末年民不聊生的现状以及造成这种社会现状的原因即军阀混战,这样曹操统一北方结束混战便是大势所趋。如此开篇,便能清楚交待官渡之战的背景。
  在官渡之战向赤壁之战过渡时,我做了这样的处理:公元207年,曹操北征乌桓,得胜后班师回朝,路过渤海,曹操有感而发写出流传千古的《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请思考:
  (1)此时曹操年逾50,可谓“烈士暮年”,但他“壮心不已”,请问此处“壮心”是什么?
  (2)阻挡曹操壮心实施的因素有哪些?为了实现自己的壮心,曹操采取了什么举措?
  这次设计让学生再次叹服曹操的文学才华,同时也顺利完成了知识之间的过渡衔接以及对赤壁之战的背景了解。
  通过这两处材料的补充让学生看到多面的曹操形象:他是一位伟大的军事家,却不乏战略的失误;他是一位悲天悯人的文学家,作品却透露心怀韬略的野心;他是被后人神化的枭雄,也是历史潮流中阴险的小人。但作为老师也需要给开放问题一个正确的引导方向,在评价历史人物时,主要应该看他是否推动了社会进步和生产力发展。因此在课程结束时,我给学生介绍了《卑鄙的圣人曹操》,这本书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用两分法来看待曹操。当然我更希望学生通过阅读来完善自己的知识。
  在本课中,我尝试以历史人物为线索,用历史史料创设情境,在情境中引发学生思考,进而培养学生历史分析能力,我想这也是实现初高中学生知识、能力衔接的一个有效平台。不能否认的是,历史史实相较历史故事确实少一份趣味性,对学生的吸引力会稍有下降,克服这一点也是我今后在教学方面需要突破的目标之一,可以在课堂中渗透一些以历史史实为基础的故事化环节。但讲历史故事的这个人不是教师而是发动学生自己查阅资料筛选情节,进行课堂的讲述,这样不但可以锻炼学生对历史信息的提炼能力,更是给学生课堂展示表达的机会,从而锻炼学生综合能力,真正实现学生为主的生命化课堂。
  【作者简介】钱金燕,女,1980生,威海环翠人,中学历史一级教师,威海环翠国际中学历史教师,主要研究初中历史教学研究与考试命题。
  【责任编辑:全骜颉】
其他文献
[关键词]了解,研究,外部世界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1)13-0003-03    中国需要世界史知识的普及,因为他正在走向世界。  中国从没有像现在这样与世界频繁交往,交往的广度与深度超过了以往任何历史时期。根据我国外交部近年的统计资料,与我国建交的国家总数达到170多个,遍及全球。中国与世界的人员往来也更加频繁。近年我国每年出入境总人次数
十月革命前,高尔基不赞成暴力革命和任何武装斗争形式。1917年7月,他写道:“我不知道还有别的什么东西能够拯救我们的祖国免于毁灭……如果一场革命不能在国内发展迫在眉睫的文化建设,那么,在我看来,这场革命便是无结果、无意义的。”在十月革命爆发的前一周,高尔基在他主持的《新生活报上》发表《不能沉默!》,要求布尔什维克中央公开澄清流言,回应是否将采取行动。他实际上是以这种方式劝阻革命,避免流血事件。因为
[关键词]初中教学,北师大版,黄山会议  [中图分类号]K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LO)03—0067—03    为进一步总结历史课程改革和北师大版历史教材的实验成果,明确历史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在安徽省教研室、安徽省黄山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北师大版《历史》教材编写组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09年12月18—19日在安徽省黄山市召开“2009年全国历
[关键词]课程观,教科书,课程决策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9)07—0052—04    课程决策是指在课程发展(“课程开发”)过程中对教育的目的与手段进行判断和选择从而决定学生学习怎样的课程的过程。我们在课程发展过程中,要决定学生达到什么目标,学习什么内容,怎样学习,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等等,这些都是课程决策的过程。课程改革与实践是一项复
凡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追求。不同的教师其教学追求不尽相同,有时甚至大相径庭。“感悟历史,启迪人生”是我从事历史教学的基本追求。作为历史教师,我们常会发现,实际课堂教学与自己的教学追求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差距,有时甚至相去甚远。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去实现自己的历史教学追求。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具体应该如何进行呢?现以《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例,作一简要探讨。  教学设计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教学对象分析,
在浙江省深化课程改革的方案中,《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从选修课程转变为必修课程,这反映出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了其课程价值及普适性。为此,本节课需要更多地突出课程价值。同时把课堂定位为高三下学期的高考复习课。此时,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已有相当储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进行知识的通贯培养和能力的巩固提升。   考虑从“和平”的视角展开本课。因为《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的课程核心就是“和平”,讲“战争”
关于一堂好课标准的讨论,曾流行于20世纪80年代。今天我们再次将其拿出来,还有没有讨论的必要呢?还有没有讨论的空间呢?答案是肯定的。随着历史学、历史教育学的发展,中学历史研究者对构成历史课诸要素、历史学习目标、教学形式的认识都已发生极大变化;新课程实施十年来,教师关注的重点也由绝对的教材权威移向“用教材教”,由绝对的教师权威移向“以学生为中心”。课程的评价体系也相应发生了改变,冠以新教材观、新学生
中共领导的革命战争,从进行到结束乃至于今,人们从来没有停止过追问,中共为什么会取得成功?原因当然非常复杂,甚至有偶然因素,但有一点是大家都认同的,这就是,农民的支持与参加是中共革命胜利的保证。没有这一条件,一切都不会发生,一切也无从谈起。时至今日,问题的关键已经不是农民是否支持与参加中共革命,而是为什么?  也许可以这样说,无论是土地分配不均、苛捐杂税繁重,还是土地改革和减轻赋税等社会经济改革,以
评价一节好课的标准,可谓见仁见智。本文拟从教学内容设计的层面,对构成一节好课的几个要素进行分析。  笔者以为,一节好课,应具备“高远的主题立意”“关节点的教学内容”“有效度的史料”“可探究的问题”这四个要素。众多的史实、繁杂的史料,如何为一课所用?需要有一条统领教学内容灵魂的主线。同时,要在这一主线的引领下,选取几个“关节点”内容进行支撑,演绎和佐证该主题的立意,这便于学生以此为据,深化对所学内容
[关键词]抗战大后方,西北师范大学,会议综述  [中图分类号]K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8)02-0068-05  2017年9月15~17日,由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西北抗战研究中心主办、《历史教学》编辑部、《历史档案》编辑部、重庆中国抗战大后方协同创新中心协办的“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第二届高端论坛暨大后方政治、经济与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在甘肃兰州隆重召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