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真方便》教学设计与反思

来源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dy4486815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教材说明
  
  《生活真方便》是教科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童年的乐园》这一活动主题的一个主题活动。第四单元“我生活的地方”是根据《新课标》中“了解、关心自己生活过的地方的发展变化”这一内容要求而设置的,旨在让学生知道自己家乡的名称,能描述家乡的大致方位,知道家乡的风景名胜、资源、公共设施,并爱护它们,关心家乡的发展变化。这一单元包括“我的家,在这里”、“童年的乐园”、“请到我的家乡来”、“明天更美好”四个活动主题。《生活真方便》是第二个活动主题的第二个主题活动。前面的部分已经让学生了解了自己的家乡,并体会到它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这一部分内容的设置是为了让学生更加熟悉自己生活的地方,了解周围的环境、设施给生活带来的种种方便,并通过调查,发现自己生活的地方还有哪些不够方便,懂得提出改进意见,使我们生活的地方变得更加美好,从而喜欢和爱护自己生活的地方,爱护这里的一草一木。教学内容真正凸显《新课标》中所倡导的“让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的课程理念。依据《新课标》及教材的编排意图和内容,制定本课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
  1.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周围的环境和设施为自己的生活提供的方便,在生活中体验快乐,在快乐中幸福成长,热爱生活,喜欢自己生活的地方。
  2.教学重点:了解周围的环境和设施给自己生活提供的方便,在生活中体验快乐,进而喜欢自己生活的地方。
  3.教学难点:通过调查,发现自己生活的地方有哪些不方便,爱护生活环境及设施。
  
   二、 教学过程
  
  活动一:演绎生活,激趣导入
  1.出示课件,演绎生活地方的美丽景色和基础设施。
  (整体感知家乡的公园、学校、商场、银行、邮局及各种文化体育等生活场景)
  2.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生活的地方,感受生活的方便。
  3.交流谈话,引入课题。
  活动二:调查交流,学会探究
  1.课件出示课本的主题图。
  2.调查汇报:学生说一说自己生活地方的环境、设施给生活提供了哪些方便?
  (让学生分别交流各自观察到的生活环境和基础设施,充分感受生活的方便、快乐和幸福,喜欢自己生活的地方,热爱生活。并在书中作记录。)
  3.小组交流调查自己生活不方便的地方,发表自己相关的建议。
  (先以小组为单位,同学间相互交流,课前调查自己生活不方便的地方,提出合理建议,推荐代表参加全班交流。)
  4.全班交流,建言献策。
  (各组轮流交流,分享利用信息资源,对家乡的生活环境和实施提出看法和意见,培养学生关爱生活的责任感。)
  活动三:情境体验,提升情感
  1.演一演:学生表演“怎样爱护生活环境和设施”的情景片断。
  (指导学生参考书中插图的情景,或创作生活实景,进行模拟表演)
  2.看一看:让学生,观看课件演示的几个保护生活居住环境的例子。
  (培养学生保护生活环境和设施的意识)
  3.写一写:自己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什么感受?
  (让学生联系自己在实际生活中的行为表现,做心灵笔记,感悟提高。)
  活动四:课后延伸,建议践行
  1.小组讨论,形成班级集体意见,给学校附近的居委会或建设部门写改善生活环境和增设生活设施的建议书。
  2.指导学生课后分工合作,完成送交《建议书》的任务。
  3.提出希望,课后延伸。
  
  三、 教学反思
  
  《品德与生活》作为一门综合型课程,以现实的生活为背景,围绕低年级学生生活中“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多个层面的生活素材,为学生回归生活、体验感悟提供了清新的源头。
  该课的教学设计注重凭借教材《生活真方便》所呈现的一个个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精心构筑趣味性、开放性、多样性的活动平台,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获取富有个性的真切体验,提取蕴涵多重价值的生活经验。
  课堂伊始,设计演绎生活地方的美丽景色,让学生以新的感觉走近生活,感受生活环境的优美,感受生活的快乐和幸福。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学会观察,学会资源的整合和积累,对社区环境及设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有了初步的了解,喜欢自己生活的地方,感受生活的快乐和幸福。课堂上,让学生围绕“你有没有发现自己生活的地方有哪些方面不够方便呢?”这个难题,引导学生交流讨论。由于学生课前有了充分的准备,都会跃跃欲试,积极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来,相信学生不但乐意而且也能够将自己的发言记录下来。当学生懂得改进生活的方法后,在今后生活的日子里,他们就会对周围的事物保持好奇心,对自然现象和生活问题产生探究的兴趣,处处留意生活、时时改善生活,不断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而后通过让学生模拟表演“爱护生活环境和设施”的情景和观看课件演示的几个保护生活居住环境的例子,使学生真切地体会到爱护维护自己生活环境的重要性。为了从小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引导学生为爱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建言献策,给学校附近的居委会或建设部门写改善生活环境和增设生活设施的建议书,学会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做美化和改善生活的小博士和小卫士。
  这节课的教学设计通过创设鲜活的载体来引导学生真情地走进并“点击”生活的精彩、享受生活的情趣、体验生活的价值,充分体现了品德与生活课程的生活性、开放性和活动性的基本特征,真是一个生活化的课堂。
  责任编辑:白文军
其他文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自然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科学继承和发展。依据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生态文明建设部分的基本框架、主要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单纯因主诉便秘而就诊者逐年增加,其中功能性便秘的患者占据了很高的比例,2002年6月至2005年4月,我院肌电图室与肛肠科应用肌电诱发电位仪对48例
教师的引导是实现师生交往互动、沟通交流、理解与对话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能力的重要途径。在课堂教学中,如果展现的仅仅是学生肤浅表层的甚至是虚假的主体性,而失去了教师的价值引导、智慧启迪和思维点拨,必然会导致课堂低效甚至是无效。因此,加强对教师引导的设计和探索,也就成为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的一种必然诉求。笔者结合小学数学学科特点及课时教学流程中一些关键环节,借助一些教学实
学校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离不开方方面面的支持。要使学校教育的效果达到最优化,就离不开家长的密切配合。为此,学校要充分利用好家长这一有效资源,使其成为学校工作得失的评价者、学生思想教育的协助者、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一、 学校工作得失的评价者    学期即将结束,某校阶梯教室里来自社会各界的家长代表二百多人,正在参加一个特殊的“参政议政会”。首先由校长发言,校长详细地回顾了学校一学期来的工作
1989年,Bauebach等[1]在研究高血压时发现,高血压的脑动脉内径及外径均减小,血管壁的厚度与腔径的比值增加,而血管壁的横截面积却不变,他们首次对其称为"血管重构".1996年一
目的探讨外周血白细胞计数、T细胞亚群、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IR)的相关性.方法分析76例2型糖尿病(DM)患者[按体质量指数分为非肥胖组(DM1)、肥胖(
2013年10月23日,云南省2013年高校团干部培训班开班仪式在省工青妇干校举行。仪式上,由云南省工青妇干校常务副校长、教授刘驰向大家致辞,团省委副巡视员沈光鑫作动员讲话。
帕金森病(Pakinson disease,PD)为常见的一种中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随着病程的进展及补充多巴制剂较长时间后,多数患者出现疗效减退及运动波动并发症.吡贝地尔(Piribedil
目的研究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冠心病斑块稳定程度的相关性.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了138例冠心病患者(28例急性心肌梗死,6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44例稳定
【教学内容】数学实践活动课,适合小学六年级。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折线统计图和复式统计表,找出有关数据解决问题。  2.树立利用数据反映事物属性的意识,培养根据数据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3.学会理性看待事物,养成遵守交通安全的意识。  【教学流程】  一、 创设问题情境  1.播放《交通安全宣传片》片断(可网络在线观看),谈一谈观后感。  2.揭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数学与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