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要切实贯彻落实相关文件精神,充分发挥教材资源,认真上好书法课,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字教学;书写习惯;审美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汉字是美的载体,它从诞生之日起一路走来,展示了一幅多姿多彩而又无比神奇的演变历程;同时,它也是社会生活中一种重要的交际工具。所谓“语文”,即口头为“语”,书面为“文”,而“文”则是由汉字这个最小的单位构成的。学习汉字是为阅读和书面表达服务的,而用纸笔来书写则是书面表达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语文教育专家和教材编者都把写字提升到了举足轻重的地位。由此可见,写字教学不可小觑,应引起教师格外重视。
一、指导学生写好字,培养正确的书写姿势
要想写好字必须养成正确的书写姿势。只有端端正正地坐好,才能写出美观、秀气的汉字。因此,书写姿势的培养至关重要。这里所说的书写姿势包括坐姿和握笔姿势。正确的坐姿要求是“头正、身直、足安”和“三个一”(一尺一拳一寸)——这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教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中就设置的内容,它要求学生在一年级刚学写字的时候,就要掌握好写字姿势。为此,教师要充分利用插图上的正确示范,对学生进行坚持不懈地训练。
笔者在中高年级常常发现每一个班级内都有好多学生坐姿和握笔姿势错误:弓着腰,趴在桌子上,眼睛离书本太近;大拇指和食指不是捏住笔杆而是勾住笔杆。造成这一不良习惯的原因,是教师在写字起始阶段没有认真指导,发现问题没有及时提醒、纠正。因此,在学生刚学习书写的时候就要严格地强化训练;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让他们懂得只有坐姿优美,写出来的字才能写得端正、漂亮;还可经常开展书法比赛,对写得比较规范、美观的字,可以运用媒体展示出来或张贴在走廊或橱窗里,以激发学生参与练字的热情。
二、认真上好书法课,初步渗透审美教育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描红、临写的练习,另外还出版了《小学硬笔习字》,素质测试卷中第一项就是考核汉字的书写情况;小学还专门开设了书法课程。这都说明了教材编者及语文教育专家对写字乃至书法教学的重视。为此,教师要切实贯彻落实相关文件精神,充分发挥教材资源,认真上好书法课,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首先,教师要用好课本上的资源。课本上田字格中的范字是放大的楷体字,教师要引导学生细心观察,用心模仿。比如,部编教材第2册第17课《动物王国开大会》一文的课后安排了六个生字,其中左边三个分别是“要”“百”“舌”,在指导书写这三个字时,要重点指导学生写好每一个字中的长横,因为这是一个关键的笔画,长度写到位了,这几个字才美观;右边的三个字分别是“连”、“还”、“点”,前两个字要重点指导写好“辶”旁,这是一个最难写好的偏旁,需要学生仔细观察,抓住特点并反复临摹;最后一个字要指导写好“灬”这个偏旁,注意第一个点与后面三个点的姿势是不同的,排列还要紧凑一点。总之,在学生刚刚进行写字起步练习的时候,教师就要加强思想教育,注重习惯培养,要求他们用自己的一双眼睛去观察、比较,发现所写汉字的笔画特点及间架结构,努力做到书写端正、美观,通过汉字书写来培养观察与审美能力。倘若书写的时候心不在焉,“依葫芦画瓢”,学生注定是不会取得什么进步的。这种马虎的学习态度对语文乃至其他学科的学习,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其次,教师要用好《习字册》上的资源。习字册是著名书法家的作品,书写的内容来自于所学课文,既可以练字,又可以巩固字、词、句,可谓“一箭双雕”。《习字册》中每一课的编排原则是由易到难,即按照“田字格→方格→横线格”的顺序编排内容,田字格中写生字,方格中写词语,横线格中写句子。最为突出的亮点是,每一课还专门针对某一笔画进行专项训练,编者还设计了顺口溜式的书写提示,如“撇画平行,各有长短”“横画多时须均匀,短横上扬有精神”,等等。教师在书法课上务必指导学生仔细观察,从红色的范字中发现笔画特点,从中感悟到书法之美,得到美的享受。笔者通过观察,发现田字格中的字学生写得最好,因为是田字格,所以学生容易把握好字的间架结构和所处的位置;方格中的字写得往往不如田字格中的字,横线格中的字写得最不理想。这与格子有关,也与写字活动的不断持续给学生带来的疲劳有关。因此,在书法练习课上教师要注意适时地安排学生活动一下手腕和手指,放松心情,然后再投入到观察与临摹活动中。这样有助于学生修身养性,提高练字效率,提升学生审美素养。
三、搞好写字教学评价工作,激发学生练字热情
为激发学生练字热情,教师要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所倡导的多元化评价理念应用于写字教学中。书法课堂上,教师要适时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与生生互评,帮助学生练就發现与欣赏的眼睛,培养学生善于接纳别人建议或意见的健康心理。所谓“自我评价”,即要求学生将自己写好的字从笔画是否写得规范、间架结构是否合理、行款是否整齐美观等方面跟课本上田字格中的字或字帖中的字进行比较,去发现优点,找出不足。所谓“生生评价”,即要求同桌将写好的字相互交换批改,圈画出写好的汉字,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这种评价方式可以运用于学习小组中。关于“教师评价”,最能激发学生练字热情的做法是运用投影将学生写出的汉字展示出来,让学生共同来指出亮点及存在问题;或组织学生参加校级、镇级或县级等部门组织开展的演讲、征文等书法比赛活动,让学生从中收获成功的快乐,不断建立自信。
作为一种语言符号,汉字记录着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历史。指导学生写好字,是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义不容辞的任务与使命。教师要在充分研读教材的基础上,探求书法教学之道,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寓习惯培养及审美教育于写字教学之中。
(编辑:龙贤东)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字教学;书写习惯;审美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汉字是美的载体,它从诞生之日起一路走来,展示了一幅多姿多彩而又无比神奇的演变历程;同时,它也是社会生活中一种重要的交际工具。所谓“语文”,即口头为“语”,书面为“文”,而“文”则是由汉字这个最小的单位构成的。学习汉字是为阅读和书面表达服务的,而用纸笔来书写则是书面表达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语文教育专家和教材编者都把写字提升到了举足轻重的地位。由此可见,写字教学不可小觑,应引起教师格外重视。
一、指导学生写好字,培养正确的书写姿势
要想写好字必须养成正确的书写姿势。只有端端正正地坐好,才能写出美观、秀气的汉字。因此,书写姿势的培养至关重要。这里所说的书写姿势包括坐姿和握笔姿势。正确的坐姿要求是“头正、身直、足安”和“三个一”(一尺一拳一寸)——这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教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中就设置的内容,它要求学生在一年级刚学写字的时候,就要掌握好写字姿势。为此,教师要充分利用插图上的正确示范,对学生进行坚持不懈地训练。
笔者在中高年级常常发现每一个班级内都有好多学生坐姿和握笔姿势错误:弓着腰,趴在桌子上,眼睛离书本太近;大拇指和食指不是捏住笔杆而是勾住笔杆。造成这一不良习惯的原因,是教师在写字起始阶段没有认真指导,发现问题没有及时提醒、纠正。因此,在学生刚学习书写的时候就要严格地强化训练;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让他们懂得只有坐姿优美,写出来的字才能写得端正、漂亮;还可经常开展书法比赛,对写得比较规范、美观的字,可以运用媒体展示出来或张贴在走廊或橱窗里,以激发学生参与练字的热情。
二、认真上好书法课,初步渗透审美教育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描红、临写的练习,另外还出版了《小学硬笔习字》,素质测试卷中第一项就是考核汉字的书写情况;小学还专门开设了书法课程。这都说明了教材编者及语文教育专家对写字乃至书法教学的重视。为此,教师要切实贯彻落实相关文件精神,充分发挥教材资源,认真上好书法课,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首先,教师要用好课本上的资源。课本上田字格中的范字是放大的楷体字,教师要引导学生细心观察,用心模仿。比如,部编教材第2册第17课《动物王国开大会》一文的课后安排了六个生字,其中左边三个分别是“要”“百”“舌”,在指导书写这三个字时,要重点指导学生写好每一个字中的长横,因为这是一个关键的笔画,长度写到位了,这几个字才美观;右边的三个字分别是“连”、“还”、“点”,前两个字要重点指导写好“辶”旁,这是一个最难写好的偏旁,需要学生仔细观察,抓住特点并反复临摹;最后一个字要指导写好“灬”这个偏旁,注意第一个点与后面三个点的姿势是不同的,排列还要紧凑一点。总之,在学生刚刚进行写字起步练习的时候,教师就要加强思想教育,注重习惯培养,要求他们用自己的一双眼睛去观察、比较,发现所写汉字的笔画特点及间架结构,努力做到书写端正、美观,通过汉字书写来培养观察与审美能力。倘若书写的时候心不在焉,“依葫芦画瓢”,学生注定是不会取得什么进步的。这种马虎的学习态度对语文乃至其他学科的学习,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其次,教师要用好《习字册》上的资源。习字册是著名书法家的作品,书写的内容来自于所学课文,既可以练字,又可以巩固字、词、句,可谓“一箭双雕”。《习字册》中每一课的编排原则是由易到难,即按照“田字格→方格→横线格”的顺序编排内容,田字格中写生字,方格中写词语,横线格中写句子。最为突出的亮点是,每一课还专门针对某一笔画进行专项训练,编者还设计了顺口溜式的书写提示,如“撇画平行,各有长短”“横画多时须均匀,短横上扬有精神”,等等。教师在书法课上务必指导学生仔细观察,从红色的范字中发现笔画特点,从中感悟到书法之美,得到美的享受。笔者通过观察,发现田字格中的字学生写得最好,因为是田字格,所以学生容易把握好字的间架结构和所处的位置;方格中的字写得往往不如田字格中的字,横线格中的字写得最不理想。这与格子有关,也与写字活动的不断持续给学生带来的疲劳有关。因此,在书法练习课上教师要注意适时地安排学生活动一下手腕和手指,放松心情,然后再投入到观察与临摹活动中。这样有助于学生修身养性,提高练字效率,提升学生审美素养。
三、搞好写字教学评价工作,激发学生练字热情
为激发学生练字热情,教师要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所倡导的多元化评价理念应用于写字教学中。书法课堂上,教师要适时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与生生互评,帮助学生练就發现与欣赏的眼睛,培养学生善于接纳别人建议或意见的健康心理。所谓“自我评价”,即要求学生将自己写好的字从笔画是否写得规范、间架结构是否合理、行款是否整齐美观等方面跟课本上田字格中的字或字帖中的字进行比较,去发现优点,找出不足。所谓“生生评价”,即要求同桌将写好的字相互交换批改,圈画出写好的汉字,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这种评价方式可以运用于学习小组中。关于“教师评价”,最能激发学生练字热情的做法是运用投影将学生写出的汉字展示出来,让学生共同来指出亮点及存在问题;或组织学生参加校级、镇级或县级等部门组织开展的演讲、征文等书法比赛活动,让学生从中收获成功的快乐,不断建立自信。
作为一种语言符号,汉字记录着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历史。指导学生写好字,是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义不容辞的任务与使命。教师要在充分研读教材的基础上,探求书法教学之道,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寓习惯培养及审美教育于写字教学之中。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