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心理教育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来源 :成功•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我国高校心理教育事业发展很快,广大教育工作者对心理教育的认识普遍提高,开展心理教育的热情空前高涨。但是,我们应当看到,我国高校心理教育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其中存在的许多理论与实践问题有待我们去深入研究解决。本文试就当前我国高校心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理性阐述分析,并对高校心理教育的未来进行展望。
  [关键词]高校 心理教育 心理健康
  
  一、高校心理教育现状
  
  1.基础理论问题
  ①心理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混淆。
  有人认为,心理教育的提出是为了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预防或减少心理障碍,“简而言之,心理教育就是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教育”,因而心理教育就是心理健康教育。这种对心理教育的理解和界定是片面的。其实,关于心理教育的基本内涵,即“什么是心理教育”这个问题,目前我国学术界说法不一,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心理教育这一概念就有许多不同的提法,对其内涵和外延界定不清;二是对心理健康、心理素质、心理辅导等基本概念的把握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莫衷一是。因而国内学者对心理教育这一教育活动的提法还有心理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卫生教育、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心理辅导与教育、心理健康辅导等。这些提法反映了人们对心理教育功能、目的等方面的不同认识,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笔者认为,心理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人心理活动的规律,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理论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心理素质,维护其心理健康,开发其心理潜能,提高其心理机能,进而促进其整体素质提高的教育。从目标层次上来理解,维护心理健康是高校心理教育的基础性目标,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基本目标或一般目标,提高心理机能与开发心理潜能是其最高目标或终极性目标。从某种意义上说,高校心理教育包含了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心理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心理健康教育的高校心理教育也是不完整的。因此,我们既不能仅停留在健康层次上去认识和把握心理教育,又不能完全抛开维护心理健康这一基础性目标。
  ②心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同义语
  心理教育与素质教育都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热门话题。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素质教育历经提出呼吁、理论探讨、实践探索等阶段,现已发展成政府行为,成为统领整个教育全局的指导思想。由于对心理教育与素质教育两者的关系未能很好把握。一些人将心理教育与素质教育概念混淆,甚至简单地将二者划等号。应该说,心理教育与素质教育在育人这一根本目标上是一致的,但素质教育的外延比心理教育的外延要广,除了心理素质教育还有科学文化素质和生理素质等等。
  
  2.实践问题
  ①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医学化倾向
  有的高校违背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要求和内在规律,将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地理解为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肆意地采用医学化方式,刻意地营造医学、医院的氛围,让校医兼做心理辅导人员,或者心理辅导人员穿上白大褂,用诊断心理疾病的量表来测量、诊断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像医生记录病人的病情、病历一样来作病史记录,像医生给患者开处方似的给出几条建议,甚至经常性地让来访者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德育化倾向
  有的高校把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混为一谈,无视两者存在的差别,或者简单地把心理健康教育看作是德育的一个方面,认为没有必要单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完全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人员“摇身一变”而来的,而专业的思维定势使得他们习惯于把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当作是思想品德问题,用德育的方式来处理、对待心理问题,使得心理健康教育雷同于思想政治教育,缺乏本应有的生气和吸引力。
  ③心理健康教育对象:个别化倾向
  有的高校把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和工作对象放在少数甚至个别大学生的心理障碍与疾病上,忽视和消极对待绝大多数大学生,使得绝大多数大学生心理发展的需求没有得到合理的满足,心理健康水平没有得到真正提高,心理素质没有能够得到发展。结果是本末倒置、主次颠倒,“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层出不穷,仅有的几个专业的、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人员像救火似的忙于应付,其结果往往是出力不讨好、事倍而功半,从而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路越走越窄。
  
  二、我国高校心理教育的发展趋势
  
  我们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校心理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那么,如何建构适应我国21世纪教育改革需求的高校心理教育,就成了我们需要认真研究、探索的重要课题。“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不断变革逐渐成为它的本性和存在形式。”我们必须立足于现代教育科学、心理科学发展的视野来把握我国高校心理教育建设的基本思路和未来走向,积极寻求高校心理教育发展的变革策略。
  
  1.转化价值取向——人本化与全人化相融合
  心理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对人的教育问题。高校心理教育的萌生,正是教育学思潮的一种回应。心理教育的功能理所当然直指人的成长、发展与自我实现。笔者认为,加强和改进我国高校心理教育,不应当是“物本”的,而应当是“以人为本”的。我国高校心理教育只有定位在“人本心育”、“全人心育”的基本点上,实践和建构“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心理教育价值理念,其长远教育效益和发展前景才会非常美好、灿烂。这样的高校心理教育才是最受欢迎、最富有生命力的。
  
  2.强化发展战略——现代化与现实化相结合
  所谓发展战略,就是对特定领域的全面性筹划、全方位决策和根本性指导。我国高校心理教育建设的发展战略,就是要通过对高校心理教育生长点的揭示、对发展方向的宏观把握、对发展趋势的具体预测,从多层面进一步建设和发展我国心理教育的学科体系。需要指出的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已经进入到更为成熟的时期,就是不再以现代化排斥民族化,不再以国际化排斥多元化。各个国家教育的现代化正朝着日益与本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因此,我国高校心理教育发展的现代化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面向我国心理教育实际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实际,正确处理它与道德教育的辩证关系,实现现代化与现实化的和谐统一,从而更自觉、更理智地推进我国高校心理教育发展的现代化。
  
  3.优化结构体系——整合化与系统化相沟通
  要建构整合化的高校心理教育结构体系,我们至少应在两个方面作努力:一是两大研究方向的整合,克服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两大研究方向的两极摇摆,坚持科学人文主义的方向,寻求心理教育理论新的突破;二是心理学取向与教育学取向的整合,加强不同取向间的互动和对话,积极开展多学科协作的心理教育研究与实践。心理教育是建立在心理学、教育学及其它相关学科基础之上的综合性应用学科,也是一个需要多学科共同研究的领域。众所周知,高校心理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用系统论的视野来建构我国高校心理教育,我们需要处理好以下两个问题:一是高校心理教育内容的系统性,在充分凸显人格心理教育、创新心理教育、青春期心理教育、学习心理教育之外,要重视经济心理教育、科技心理教育、网络心理教育与信息心理教育,关注生态心理教育、生命心理教育与潜能心理教育;二是高校心理教育分支发展的系统性,坚持学生心理教育与教师心理教育并举,大学心理教育与中小学心理教育相衔接,高校心理教育与家庭心理教育、社会心理教育相沟通。高校心理教育建设的系统化,实质上就是我们要确立 “大心理教育观”,把心理教育的建设贯通于高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各个阶段,坚持全方位的心理育人,构建立体式的高校心理教育体系。
  
  4.固化研究范式——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统一
  所谓范式是指从事同一个特殊领域研究的学者所持有的共同信念、传统、理性和方法。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当代心理教育正以一种全球化的态势向前发展。高校心理教育理论的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就成为必然的选择。只有将外来理论与本国的理论进行结合,才能创造出一种好的适合本国的理论,因为不管何种内化的研究都是为解决本国的问题服务的。因此,我们不应盲从于国外心理教育理论和潮流,而要对其进行合理批判甚至对抗,这对我国高校心理教育的健康发展是非常必要的。当然,这种本土化不是完全另创一套学术规则,拒绝与世界学术对话,而是在遵守基本学术规范的前提下,渗透独特的中国文化意蕴,在对我国高校心理教育的特殊性、独特的发展规律和活动原理进行深入研究并总结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教育思想和理论,建立起我国高校心理教育自身的知识体系和基本框架。高校心理教育研究本土化的最终目标是解决中国的现实教育问题,积极参与进而影响国际心理教育学界和高校心理教育的发展。总之,我国高校心理教育研究需要“国际化”,但不能“全盘西化”;需要“本土化”,但不能搞封闭式的“乡土化”。显然,要使我国高校心理教育发展与完善、高校心理教育自我意识成熟,还要走相当艰难的路程。要建构真正适应当代心理教育科学发展趋势、符合我国民族文化特点、反映我国心理教育研究成果的高校心理教育体系,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任重而道远。我们可以认定和坚信:我国高校心理教育在21世纪必定会有一个很有希望、辉煌灿烂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孙志强.必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J].辽宁教育研究,2000.
  [2]陶明达.新时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和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研究,2000.
  [3]李百珍.青年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4]祝蓓里.青春期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其他文献
在房屋交易中,出卖人应当全面及时向买受人披露“凶宅”等房屋负面关联信息。出卖人承担披露房屋负面关联信息义务的要件包括:信息的重要性,披露的及时性,出卖人明知或应知房
当前部分风电场风电机组塔架减振控制问题突出,分析普通高耸结构的减振控制技术特征和运用于风电机组的可行性,根据风机塔架结构与运行自身特性,对减振技术研究方向提出适应
本文以“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的教学片段为载体,论述“支架式”模式下进行探究式学习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探讨数学课堂从有效向高效转化的途径,以达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发展,进行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加入情感教学方式已经成为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体现了现代初中数学教学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理念。本文在简述了情感教学的内涵的基础上对情感教学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在数学教学中有效实施情感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情感教学 初中 数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11-0216-01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大学线性代数教材,结合个人教学实践,提出了对线性方程组和矩阵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线性方程组 矩阵 教学  [中图分类号]O1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11-0217-01  线性代数在高校数学的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是相关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线性方程阵是线性代数中基本而又重要的教学内容。下面从这两部分内容的讲授与安排的角度
摘 要 本文提出了医疗侵权的主要表现,分析了医疗侵权的归责原则。医疗侵权不应当适用公平责任原则。医疗侵权具有特殊性,在一定情况下应当适用惩罚性陪偿。  关键词 医疗侵权 归责原则 公平责任 惩罚性赔偿  作者简介:秦梓瀚,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  中图分类号:D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4)05-269-02  医患纠纷已经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患者及其家属争取
“互动式”教学模式,就是把教育活动看作是师生进行一种生命与生命的交往、沟通,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统一的交互影响和交互活动过程。在此过程中,通过优化“
体育锻炼,不仅锻炼学生的身体,更要培养学生心理健康,这是体育教师面临的新课题。现代中学生由于受家庭条件、生活环境的影响,形成了多种不健康的心理特征,如娇气任性、胆怯沉默、自负逞强等等,如在发展中形成心理障碍,就会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而要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体育教学就必须重视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    1.在体育教学中合理运用心理效应,促进体育健心功能的最大发挥。    体育教学中的各个环节是
自主学习虽然于20世纪60年代初就已经提出,但是新课程改革后才得到广泛的重视。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以及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对自主学习的意义、具体的实施策略进行了详细的
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教育教学方式也相应地有所变化,以适应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分层教学法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学业需求为本,注重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实际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