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学会倾听

来源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uo128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常言说:会说不如会听。可见“会听”的重要性是人们早就认识到的。但听和“会听”又有本质的区别。俞伯牙摔琴谢知音,就是遇到了“会听”琴音的知己。因此,“会听”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关键词】聚焦课堂;做表率;教方法;养习惯
  “听”是学习的精髓。低年级学生课堂倾听现状令人担忧。聚焦我们低年级语文课堂,这样的镜头并不少见:
  镜头一:教师刚提出问题,教室里就像炸开了锅,小手如林,嘴里不停地喊:“老师,我——”、“老师,我来说”、“我知道”,学生表现得十分踊跃。当老师指名一位学生作答时,其余学生会不约而同地叹起气来,垂头丧气,根本顾不了接下去的上课内容。
  诊断:这是低层次的听——这种争先恐后的发言,只是为了争抢这一表现自我的机会。这种舍本逐末的动机导致许多学生真正站起来回答时,甚至忘记了问题的本身,于是只好不好意思地挠挠脑袋说:“我忘了!”
  镜头二:教师在讲台上讲得神采飞扬,他在下面自顾自地做自己的事;其他同学们在答题,他仍在旁若无人地做着自己的事;做作业时,教师一遍又一遍的强调纠错,他却依然一遍又一遍地做错。
  诊断:这是无效的听——这部分学生处于长期的“不听型”状态。他们上课时注意力不在课堂的相关内容上,而是习惯于“走神”,极易被外界所干扰,从而影响学习的效果。
  那么如何改变现状,让每一个孩子学会倾听并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呢?在此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做好“倾听”的表率,让学生愿“听”
  课堂上,老师的注意力较多地关注那些正在“读”或“说”的学生,常常冷落了大部分正在“听”的学生。
  那么如何关注每一个孩子,并让他们做到有效倾听呢?
  首先,教师要发挥榜样作用。低段学生的模仿意识很强,教师的示范倾听是学生学习的一面最直接的镜子。教学《我不是最弱小的》时,我们班平时不敢举手发言的同学怯生生地举起了手,这对于他来说,可是破天荒的头一次。我惊喜地请他回答,只见他慢吞吞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脸已经涨得通红,站在位子上足足有一分钟不知所措。我耐心地等待着,微笑着对他说:“别着急,慢慢说,你瞧,大家都在认真地等着呢!”教室里静悄悄的,他抬起头看了看我信任的目光,鼓起勇气说出了在心里酝酿已久的答案。教师的专心倾听,让学生感受到来自于老师的尊重,使他们在民主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有了再次交流的愿望和行动。
  其次,有些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叙述显得拖沓和罗嗦,教师也要耐心地听完,同时可以采用“边听边提示”、“边听边询问”等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建立起答题的自信心。
  二、教给“倾听”的方法,让学生善“听”
  欲善其事,先利其器,要让学生善“听”,教给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要教会学生注视发言者。当学生发言时,我们要注意了解其他学生听的情况,对听得认真的学生及时表扬,对不注意听的学生及时提醒。其次,要让学生明确“听”的要求,教给他们“听”的方法,使他们有听的意识和习惯。如在老师讲话或同学发言时做到:小手不做其它小动作,嘴巴不发出声音,耳朵竖起来听。听什么呢?听发言者说什么,听懂了吗?你有什么疑问和补充吗?你从他的发言中学到了什么?并要求做到:他人发言时,不能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有不同意见或有补充,要等对方先说完,并说明这样做既是为了能真正领会对方的观点,也是体现对他人的尊重,碰到意见不一致时,要心平气和。教师的经常提醒,能让学生形成认真倾听的条件反射。
  三、养成“倾听”的习惯,让学生乐“听”
  常言道:习惯成自然。只有让学生养成倾听的习惯,使他们不断从“听”中受益,主动发掘“听”的乐趣,才能让学生乐于倾听。然而,任何习惯的养成都有一个过程,孩子的倾听习惯也如此,需要教师长久的训练。以下这些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听”的兴趣。低年级学生最容易受情境的感染,课堂枯燥乏味,学生的注意力就容易分散,那“倾听”也就成了“无源之水”。因此,只有顺应儿童的心理特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地创设各种有利于学生口语交际的情境,才能让学生在身心充分放松的良好状态下自然地倾听。
  2.强化训练,引导学生“听”的行为。①听后就问。教师要精心设计提问,有意变换提问的角度,并注意对学生的听进行适时地指导。比如在做题时首先要听清楚老师的要求,看清题目,在回答老师的问题时首先听清楚老师问的是什么。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我还采用两人合作的方式,(同桌合作)一人讲,一人听。这样分工更加明确,更让学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角色,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也乐意倾听他人的意见。同时,也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学会倾听。②听后训练。如,初读课文后,我经常这样设计下面的环节:“小朋友,想把课文读给同桌听吗?那么,请你再读读课文吧!旁边的小朋友可要竖起耳朵仔细听,如果他读得棒,请你表扬他,并告诉他哪些地方读得好;如果他有读得不对的地方,请你帮助他。”有了教师的指引,学生明白了听的任务,这样一来,他会听得更专心,更专注。③听后复述。它可以使刚刚接受到的信息引起暂时神经联系得到强化,加深印痕,防止遗忘。这种训练可以调动有意识听记的积极性,提高倾听的质量,是训练听知注意力、听知记忆力以及检测听知效果的有效方式之一。④听后记录。口语表达具有转瞬即逝的特点,在倾听活动中倾听者吸收的是声音信息,存留时间短暂,倾听时的思维活动要求是快速的。因此在倾听活动中要集中注意,积极认真的听,要注意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听,同时注意克服各种分散注意的干扰。
  我坚信:孩子们在听中有所收获,就会主动参与,就会在各方面得到应有的发展,以至终生受用。让每位孩子学会用心聆听花开的声音,就能听出聪明的脑袋,听出精彩的人生。
其他文献
英语对孩子来说,既神秘又有吸引力,但不可否认,学习英语又是一项很艰苦的活动。孩子年龄小,缺乏自制能力,仅靠他们自己是很难完成学习任务的。这就要求家长同教师紧密配合,完成家长应该完成的任务,在培养孩子学习兴趣、完成作业方面,家长与教师的任务是一致的、共同的;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在督促、辅导孩子学习课程方面,家长比教师的作用更重要。那么,家长应该怎样才能帮助孩子学习英语呢?  一、摆正心态,正确认识自
【摘 要】 语文学科是开启学生系统学习生涯的敲门砖,是丰富人们交流、增进个人涵养的必备基础,语感培养已经成为了新课程提出的语文教学新要求。简单来说,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直觉感悟能力,掌握好语感能力,不但能够提升学习语文的兴趣,还能够第一时间辅助吸收语言文字中的知识点,提升语文素养。对低年级学生的语感培养需要避免公式化的步骤,引入更实际的方法。  【关键词】 低年级语文;语感培养;教学途径  语文科
【摘 要】 人本的、诗意的、智慧的、创造的中国画教学,应该把课堂的主席台还给学生。用平等、民主、和谐来组成师生学习共同体,让学生去积极参与研究,生成新的经验,在随性的涂抹游戏中体味彩墨对视觉的冲击,在写意的表现中发展个性,开发智慧,感化心灵。才能让儿童在彩墨画传承与创新中快乐成长,谱一曲新国画童谣。  【关键词】 彩墨画;教学;改革  随着国画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近出现的少儿彩墨画则扩宽了中国画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要从改变学生学习意识、纠正学生学习习惯做起,更重要的是激发兴趣。初中学生作为系统英语学习的初入门者,更需要正确的学习方法的引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强加,只能牵引。关注学生心理、敢于创新教学手段是教学实施的关键点。  一、灌输学生课堂主体意识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前提  新课程提出的“教师作为教学引导,学生作为教学主体”是贯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教学中心思想。学生主体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3~4年级)“阅读”部分第五条对复述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有关于“复述”要求的只有这唯一的一次,不难看出,在小学中年级更应凸显复述的地位。  复述的方式可以分为三种:简要复述、详细复述和创造性复述。详细复述是根据课文内容的顺序作
【摘 要】 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要让课堂因生成而变得精彩,变得高效,就要实实在在地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在课堂中把握好各种生成的资源,大胆地进行课堂改革。  【关键词】 语文课堂;动态生成;实践  反思自己的语文课堂,总觉得缺少了点什么,却不知道到底缺了什么,感觉应该有一条通向成功的捷径,却不知道路口在哪里。直到有一次无意中学习了叶澜教授《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一文时,心中豁然开朗,我们的
《日月潭》文质兼美,五个短小的自然段犹如一组精心剪辑的镜头,从全景到局部,再到特写,最后让中外游人与日月潭美景融为一体,和谐而生动地展现了日月潭的迷人风姿。教学中,要通过对景之美、文之美的品味,激起学生对日月潭及宝岛台湾的热爱和对同意祖国的期盼。  一、介绍日月潭,导入新课  1.你知道日月潭吗?给大家介绍你了解的日月潭。  2.出示中国地图,请学生找到台湾、日月潭,教师板书课题。  3.读准课题
史宁中先生认为:“基本活动经验是指学生亲自或间接经历了活动而获得的经验。”设计、组织好每一个数学活动,需要设计每一个学生都能进行的、充分体现数学本质的活动;需要以学生经验为起点,积极创设基于学生数学学习需要的活动情境,激发学生的活动动机,调动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促使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并给学生提供较为充足的时间和空间经历参与、交流、内化、反思等数学活动的全过程。  学生获得并积累数学活
【摘 要】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征以形象性为主,可塑性强,笔者在充分掌握学情的情况下,在低年级美术教学中开展了彩铅画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运用了系列的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与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的创意在美术课堂上得到发挥。  【关键词】 彩铅;趣味;创意;温情;童真  多年来,笔者沉浸在彩铅绘画教学中时,感受到了彩铅画的无限魅力。在儿童的彩铅世界中,充满着童真童
文言文,蕴藉精妙,历史的风尘淹没不了她的美丽,文化的沉积反而更凸显她的动人魅力。传统的串讲模式是目前文言文教学的常规套路。在“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八字真经”导引下,课堂教学往往只注重字、词、句的落实,忽视了文本深刻的内容意蕴。这种“重言轻文”的现象,让学生在平面的“言”上浅尝辄止。对此,笔者认为文言文教学要让学生多维度地去解读“言”背后的“文”,感受文字之美、文化之美、文学之美,感悟作者在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