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探讨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z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是一门有血有肉,内容丰富,同时趣味性又很强的学科。但是初中历史教材中涉及的史实往往只是概况,如果教师照本宣科,一堂历史课尽条条框框,不见情节和过程,那么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的。
  初中生活泼好动,求知欲强,对新鲜事物尤其感兴趣。根据这一兴趣特点,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将历史知识揉人故事情节中,把史实故事化,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地穿插一些与教材相关的典型短小有趣的故事,这样会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注意力集中,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最终将学生引入乐而忘返的胜境。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核心是创新。所以,要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创新,而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又靠教育。因此,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创造型人才就成了国运兴衰的关键。作为中学教师,我认为,每门学科都应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历史学科当然也不例外。现就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谈几点看法,以求抛砖引玉。
  鼓励学生大胆的多角度的提出问题。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开始,有利于启迪学生的创造“潜质”。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怀疑,敢于提出不同凡响的见解。引导学生注意“提问”的科学性:在学习“意大利统一”时,有位学生对加里波第将政权拱手让给伊曼尔,革命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在关键时刻,加里波第让权,使革命毁于一旦,历史为何还要肯定他呢?笔者表扬学生“学起于思,思缘于疑’’的探索精神,同时,也极时纠正其认识的偏颇,加里波第毕竟是资产阶级革命家,不可能十全十美,但他在统一中是有功的,虽然政权由撒丁国王攫取,但伊曼纽尔也顺应了历史潮流,意大利的发展方向是议会制的资本主义道路,不能说革命完全失败,只是带有较多的封建残余性而已,从而帮助学生拨正认识,回归于史实认知的科学性,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引导学生深挖“提问”的创造性:苏格拉底说:“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一切创造源于问题的发现。学生通过积极思考,由已知信息延伸到未知领域,在知识的组合创新中,提高思维能力。教师要善于授之以渔,教育学生在提问时,兼顾全局,求异标新,把握思维技巧的规律。例如在学习“西安事变”日寸,笔者启发学生站在全球史的角度探索有关问题,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相继提出:1936年中外历史上发生了哪些重大事件?这些历史事件折射的国际形势有何特点?各派政治力量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表现出哪些政治主张(或态度)?这些政治主张有哪些历史影响?这几道提问颇见创造性,学生从全局出发,较理性地注意了国际形势的特点及世界主要矛盾的变化等有价值的问题,说明他们潜在的创新思维能力是令人乐观的。
  创设和谐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需要良好的教育环境,包括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创新能力的物质环境(如文物、挂图、有关资料等)以及促进学生创新智能发展的心理环境如情绪、心境、兴趣等)。在教学中,应注意几个方面。构建新型课堂,激活创新意识:建立平等、民主、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体现的基本理念之一,它也是创新教学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开辟宽松的民主教学环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推动学生担任学习主角,加强学生的个体间的信息交流。如以讨论、辨析、导演历史4、剧等多种形式,诱发学生进入学习的角色中,在激发其自主意识时,刺激他们的创新兴趣。另外,教师还要允许学生对教师讲课提出的见解提出质疑,并调动学生参与,如引导若干学生支持或反对教师的某一观点,通过有序的积极辩论,使学生各抒己见,想人之所不想,见人之所不见,能人之所不能。从而优化学生的创新心理环境,激发他们想象的冲动、联想的新颖、思路的开阔,有效调动学生的潜意智能,使之成为创新思维的策源地。在思维磨擦中,发展创新思维能力:学生在进行创新思维中,难免出现错误。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冒险,敢于犯错。尤其要注意引导学生正视自己的探索之误。无错无以自悟和更新,这些思维的“黑匣子”,正是撞开创造大门的金钥匙。教师要善于以“错误案例”催开学生的创造之花,对学生的知识性、结论性、判断陛的错误,教师不要马上给予否定评价,要以点拨为主,采取激励、暗示、提醒等方式,促使学生继续思维,认清错源,把改进的机会留给学生自己,在矫正误点的同时,促发学生的自悟,启动他们的创新潜能。如果学生的创新思维超过了教师,教师更应虚怀若谷、积极鼓励,协助学生的思维成果口趋成熟。课内与课外结合,促进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思维是动作的内化,动作是思维的外现。教师要有的放矢指导学生参与探索性的实践活动,如实地调查、文物考古、模型制造、古画摹仿等,使学生感官与感知并用,劳心与劳力结合,激发思维创新发展。例如,我们学习了张衡的地动仪,我就指导学生制作“张衡地动仪”的模型,并且我只提供了一定的数据、原理、外形,学生从自选材料、模具制造到演示,都是他们自己完成的,且显示出他们的创意水平。此外,我还让学生制作殷墟龟甲、兽骨模型;临摹《清明上河图》、《步辇图》、《蒙娜丽莎》等,使学生的多功能思维在实践中得以发挥,促进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总之,在历史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既有利于提高历史课堂效率,也将有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学习新知识,就是解疑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巧妙地设置一些疑问,把它摆在学生的面前,使他们释疑后能产生一种成功的快感,引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所以说只有当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问题时,才能引起他们的思维的积极性,巧妙地质疑设问,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打开学生心灵之窗,从而引发学习的兴趣。我们要充分抓住学生的创新心理需要与心理动力,激发其创新激情,培养其创新意识,塑造其创新精神。把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挖掘出来,使他们真正成为新世纪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新型人才。
其他文献
摘 要: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在实际的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怎样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呢?一、落实学生主体观,把课堂还给学生新课程有效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彻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学生的有效学习。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强调了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  关键词:高中化学;有效教学;方法;教学质量  新课程
在传统的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比较重视对学生的“听”、“说”、“读”训练,而有时忽略了“写”的训练。然而“写”作为学习语言的四项基本技能之一却是其中综合性最强而又最难的。长期以来,教师已习惯了对学生语言知识的教育和阅读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写作技能策略的养成,导致了教师教作文难,学生写作文难的局面。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写作教学作为初中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要求学生要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过程,又是学生能力的发展过程。因此教师要彻底掘弃和摆脱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把主要经历放在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提供信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上.关键是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一、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能力是提高课堂参与度的必要条件  奥苏伯尔认为:学生是否能吸取到新的信息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概念和经验有很
高中生的兴趣明显分化,自我意识成熟,具有各学科系统的知识基础和较强的理解能力,独立性和自觉性增强,抽象思维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己能在头脑中进行完全属于抽象符号的推导,能以理论作指导去分析、解决问题。学生思维活动的自主意识或监控能力更加明显化,已经能够意识到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自己的智力活动过程,使解决问题的思路更加清晰,判断更加明确。因此,高中数学课程应力求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让学
摘 要:近些年,有效教学的呼声愈来愈高,有效教学的方法和模式也是层出不穷。在一线教学过程中,近些年导学案正在受到师生的青睐,已经成为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之一,并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初中英语作为普及英语常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事实证实,导学案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教学和学习的效率。本文中,笔者依据现有的学情并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认真分析
阅读,对个人的成长,成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她使人智慧、文明而高尚;人类的发展,进步,阅读,亦有重要的意义:她使人类理智、繁富而完美……因此,人类的文明与阅读密不可分。  “阅读是中心环节,是语文知识和其他知识全面综合运用的过程,是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及思想认识水平的综合反映。”提高阅读水平,可以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使其受到美的熏陶和思想品德教育。  下面探求有效的阅读方法,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要目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主要特征的国家指定性学习领域,自小学三年级起开设。它是在原有的小学劳动课和中学劳动技术课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如何高效而充满活力地设计和实施劳动与技术教育,是我们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上课伊始,采用合适的导入  合适的导入可以让学生很快地把注意力集中到课堂的教学内容上来,也可以让学生对接下来
摘 要:趣味教学的核心问题是:创造一个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做中学,学中用,从而激发兴趣,学得主动,提高效率。  关键词:课前激发;游戏;多媒体;情感沟通  受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趣味教学的核心问题是:创造一个和谐融洽的 师生关系;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做中学,学中用,从而激发兴趣,学得主动,提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