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地区数学教学之我见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dsa52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生活和语言环境原因,致使这些地区的一些学生形成思维能力上的差异,如横向思维能力偏差、思维重于感性而弱于理性等特征,造成了这些学生在学习高中数学时形成数学思维障碍,从而对数学学习感到困难,兴趣缺失。针对这种情况,如何指导学生突破数学思维障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值得我们去深入探讨的课题。
  
  一、拓展数学思维能力,突破数学思维障碍
  根据认识发展理论,学习本身是一种认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体的学习总是要通过已知的内部认知结构,对“从外到内”的输入信息进行整理加工,以一种易于掌握的形式加以储存。也就是说,学生能从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提取最有效的旧知识来吸纳新知识,即找到新旧知识的“媒介点”。这样,新旧知识在学生的头脑中发生积极的相互作用和聯系,导致原有知识结构的不断分化和重新组合,使学生获得新知识。但是,这个过程并非总是一次性成功的。一方面,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顾学生的实际情况(即基础)或不能觉察到学生的思维困难之处,而是任由教师按自己的思路或知识逻辑进行灌输式教学,则到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时往往会感到无所适从;另一方面,当新的知识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不相符时或者新旧知识之间缺乏必要的“媒介点”时,这些新知识就会被排斥或经“校正”后吸收。因此,如果教师的教学脱离学生的实际,如果学生在学习高中数学过程中新旧数学知识不能顺利“交接”,那么这时就势必会造成学生对所学知识认知上的不足、理解上的偏颇,从而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就会产生思维障碍,影响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要最大限度地预防学生形成数学思维障碍,就必须了解他们思维能力的差异性,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
  例如: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的一些学生横向思维能力偏弱、对知识横向联系运用能力差的特点,我经常作如下题型设计:
  1、求函数y=cos2x+sinx在区间[-,]上的最小值。
  2、求函数y=的值域。
  3、求函数y=+的最小值。
  这对突破学生的这个难点问题有很大的帮助,能很好地引导学生观察三角函数、二次函数、几何等各学科知识间的横向联系,拓展学生的横向思维能力。
  
  二、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数学本身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在中学数学中出现的数学思想有方程思想、函数思想、分类思想、数形结合思想、递推思想、模型思想等。我们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在讲解新知识的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在例题或习题讲解过程中揭示数学思想方法,在知识的总结归纳过程中概括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学会用数学思想方法去解决、思考实际问题,从而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达到创新教育的目的。例如:排列组合的难点是含限制条件的排列组合问题,但如果利用分类思想,按被限制元素的个数、被限制位置的特征进行分类,使每一类都成为最基本、最简单的排列组合问题,再用分类计数原理求得结果,就能简单明了地解决问题。
  例如:用0、1、2、3、4五个数字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五位数,并把它们从小到大排列,23140是第几个数?
  解:第一类:1××××型:A=24;第二类:20×××型:A=6;第三类:21×××型:A=6;第四类:23×××型:A=6。
  前三类共有36个,第四类的六个数从小到大排列为:23014,23041,23104,23140,23401,23410。从而可知,23140是第40个数。
  
  三、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这种做法可以使学生拓宽对数学的认识,懂得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早在100多年前马克思就指出:“一门科学只有成功地应用了数学时,才算真正达到了完善的地步。”这一科学论断在这100多年的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中得到进一步的验证。美国学者道恩斯从浩瀚的书海中选择出16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专著,并定名为“改变世界的书”,其中就有10本直接应用了数学。1900—1965年世界范围内社会科学方面的62项重大成就,其中数学化的定量研究就占了2/3。对数学的这些应用,华罗庚教授于1959年5月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的题为《大哉,数学之为用》一文中作了精辟的阐释:“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等各方面,到处都有数学的贡献。
  教学中向学生介绍以上这些内容,其效果应该比介绍某一数学结论更重要。我们要使学生对数学有一个较为全面、科学的认识,不仅要认识到数学中有计算、有逻辑,对提高人的逻辑思维、空间想象能力都有好处,而且要认识到数学的产生和发展中有许多非逻辑因素与美的因素,数学来源于实践、应用于实践,数学与人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息息相关,数学为其他学科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基础、方法和思想,数学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能否对数学产生兴趣,主要依赖于我们的教学实践,与我们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应用密切相关。教师必须在教法及学生的学法上多下功夫、狠下功夫,从数学应用的角度处理数学、阐释数学、呈现数学,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理论知识和操作水平,加强数学的应用实践环节,注重用数学解决学生身边的问题,注重用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展开数学教学,注重学生的亲身实践,重视在应用数学中传授数学思想和方法,把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教学内容的主线,通过“问题情景——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基本体系,多角度、多层次地编排数学应用的内容,以使自己的教学艺术达到接近完美的境地,才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实践中,可从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一些与他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情景,强调数学的应用性,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
  ⑴村里的晒谷场宽100米,场东头巷子离家30米,场西头巷子离家90米,家里晒谷物,天将下雨,如何设计,才能使收谷效率最高?
  ⑵盖木楼要把半径为40厘米的圆木锯成横截面是矩形的方料,如何锯才能使材料最省?
  当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了一个一个的实际问题时,他们的学习兴趣必将被更进一步地激发起来,成为进一步学习的内驱力。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思维与数学教学》
  2、杨其:《浅谈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作者单位:546100广西来宾市兴宾区第二中学)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数学教材上的难点直接影响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在教学中应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突破难点,优化课堂教学,这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笔者在十多年的数学教学工作中,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认真钻研,吃透教材,是突破难点的重要途径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数学教学,要使学生不仅长知识,还要长智慧……培养学生肯于思考问题、善于思考问题的习惯。作为一个数学教师,要明确这一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发展
期刊
一、肯定成绩,给予赞扬  每一位学生都有较强的自尊心和荣誉感,希望自己的能力与学习成绩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赞赏。比较聪明的学生答题经常不循常规、另辟蹊径,很简捷地得出结论,对这样的作业可写下肯定性的评语,如“解法新颖,思路开阔”、“方法灵活,不落俗套”、“我很欣赏你的解法”等短短的批语,简洁明了,充满爱意,充分肯定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赞扬了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创造精神。学生看过批语后倍受鼓舞,产生成
期刊
荷兰著名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费赖登塔尔认为,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这就需要教师给学生创设再创造学习的环境,将数学教学设计成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自始至终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再创造之中,他们能在开放的自主探索中求知,成为发现者、创造者。下面以圆的面积教学为例,谈谈如何设计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数学的过程。    一、引起猜测  教师出示半径分别是1cm,2cm,3cm的圆,向学生提问:有什么办法求
期刊
【摘要】在农村开展体运动的过程中,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是农村全民健身运动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农民身体素质的有效手段,对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已被许多有识之士充分认识到。本文通过文献资料的研究,阐述了篮球运动作为农村全民健身项目的可行性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农村篮球运动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农村篮球运动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篮球运动 全民健身 农民 发展 因素 对策
期刊
“数学情境教学法”是老师以教材为基本内容,通过计算机的辅助作用,为学生创建或模拟一个探索数学知识的“情境”,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数学家从已知到未知的探索过程”。让学生主动地去探索数学知识,从而激发学生探索数学奥秘的情趣,培养探索能力和探索方法,主动、全面地获得数学知识的方法。  小学数学本身是抽象的,情境教学就是在教学活动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如故事、游戏以及操作实践等情境,从而能很好地建立起表
期刊
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且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求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为现实、最为活跃的心理成分,它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广大数学教师必须十分重视的一个问题,对于学习兴趣的培养应当渗透到每个教学环节,贯穿
期刊
【摘要】中等职业教育是培养出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要求的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的教师,尤其是学生教育工作最直接的责任者——班主任,如何教育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让他们在走向社会后更好地适应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课题,而德育首当其冲。  【关键词】德育 班主任 工作    中等职业教育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职业教育,本文根据我从199
期刊
雨果曾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交换以后,还是一人一个;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我们交换后,将会是一人两个思想,甚至更多的思想。”同课异构就是能够让不同的老师面对同样的教材进行不同的处理,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场面。它的意义在于:可以通过选择典型内容作不同的教学安排,从“异构”的比较中,发现或总结这类内容教学的规律和值得思考的问题,使其成为教学同类内容可以借鉴的资源。  《
期刊
当前,初中学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可以说写作能力是比较差的,具体表现在:考试时生编硬凑、硬挤;平时作文抄袭成风或应付了事;作文方法俗套,表达能力很差。所以,提高中学生写作能力,已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课题,已成了当前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刻不容缓。我根据自己十几年的教学经验及反思,针对当前写作教育实际,通过学习讲座,不断探索,总结归纳了一些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方法、途径。阐述如下:一、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教
期刊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课堂氛围是一种很微妙的境界,并不是有正确答案就能够达到一种良好的氛围,而良好的课堂氛围对于语文学习却是“触一发而动全身”。语文课堂并不把“得到正确答案”作为一种目标引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课堂氛围是语文课堂目标达成的手段之一,它本身也是语文课堂的目标之一。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课堂氛围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而氛围的调度很多时候依赖于心理机制。关于心理机制,我们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心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