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解释素养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渗透策略分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on_p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结合初中历史课堂的实践,尝试通过相应的教学策略来提升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主要从正确史观的培养、史料的选择、问题的设计、练习的训练四个方面来提升学生的历史解釋能力。
  关键词:历史解释素养;初中历史课堂;渗透;史观;史料;问题;练习
  自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后,不仅高中历史教师,越来越多的初中历史教师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如何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与实践当中。特别是自从福建省实行统一命题之后,在中考历史试卷的命题上,注重初高中衔接,这也就说明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这也迫使初中历史教师必须去研究这五个核心素养。在五个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唯物史观是核心理念,时空观念是核心思维,家国情怀是核心价值观,历史解释是核心能力,史料实证是核心方法。由此可知,提升初中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无疑是提升初中学生能力并提高历史成绩的关键。
  首都师范大学邓京力教授认为历史解释是指:“运用一定的理论、概念、方法,以史实为依据,探明历史因果、阐释历史意义和客观评判的过程。”根据邓教授对历史解释的含义可以看出,历史解释素养强调的是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件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能力。
  根据邓教授关于历史解释的含义,我们还可以把历史解释根据从低到高的要求,分成四个水平。第一个水平,也是最低要求,那就是能够辨别教科书和教学中的历史解释;能够发现这些历史解释与以往所知历史解释的异同;能够对所学内容中的历史结论加以分析。这个水平,简单来说,就是要会复述已知的解释。第二个水平,是能够选择、组织和运用相关材料并使用相关历史术语,对个别或系列史事提出自己的解释;能够在历史叙述中将史实描述与历史解释结合起来;能够尝试从历史的角度解释现实问题。这个水平相对高一点,要分析已知的解释。第三个水平,是要求学生能够分辨不同的历史解释;尝试从来源、性质和目的等多方面,说明导致这些不同解释的原因并加以评析。这个水平又更高一些,要求学生会评析不同的解释。第四个水平,是要求学生在独立探究历史问题时,能够在尽可能占有史料的基础上,尝试验证以往的说法或提出新的解释。这个水平要求最高,要求学生能够做出自己的解释。
  历史解释的这四个水平要求,在福建省中考历史试卷上都有体现。福建省中考试卷中的材料辨析题与材料论述题,就是考查学生史论结合,在提供的史料的基础上,做出判断或提出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解释论述。这也是历史解释中的最高水平。
  例如2019年福建中考历史试卷中的第31题材料辨析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6分)
  材料 麦哲伦向葡萄牙国王提出航海计划,未被采纳,转而效力西班牙。1519年,他率领265名船员开始远航。1522年,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这无疑是一次划时代的壮举,它的意义甚至可以和人类离开地球登上月球相比。——摘编自《大国崛起》
  (1)根据材料,指出支持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国家。(2分)
  (2)你是否同意材料中评价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4分)
  又如2017年福建中考历史试卷中的第34题材料论述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从1640年开始,历经曲折,先后经历内战、共和、军事独裁、王朝复辟等阶段,直至1688年革命结束。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法案,限制国王行政、司法等权力。1701年,议会颁布《王位继承法》,规范王位继承问题,规定国王的一切决定须经同意该项决定的大臣签署后才能生效。18世纪中期,英国基本确立了以法律规范国家权力的近代民主制度——君主立宪制。——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等
  回答:
  (1)指出材料中“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法案”的名称。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这两种题型都有利于增强学生思维的开放性、批判性与探究性,加强学生对历史辩证思维能力或论从史出的考查与引领。
  除了这两种题型是历史解释的高要求的体现,在许多选择题和材料解析题里也注重考查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如福建省2020年中考历史试卷的选择题第28题:
  1945年,英国工党在竞选中提出:控制物价,成立国家投资委员会等。1947年,工党政府在电力等部门推行国有化。这表明,工党的政策( )
  A. 深受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B. 响应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 追求重振英帝国的目标
  D. 推动工人运动的新发展
  本题创设了一个情境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工党在竞选中提出的政策及施政措施,其实是要考查学生对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及国家干预政策对西方经济发展的影响的掌握程度,这也是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合理解释的学科素养。
  作为指挥棒的中考试题重视渗透考查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通过在具体试题中设置不同的情境和问题来考查学科核心素养。作为核心素养中最关键能力的历史解释,那更是重要考查的能力。因而这就需要初中历史教师在新授课和复习课不断探索历史解释素养的渗透方式。
  笔者在初中历史课程教学活动的实践中,也尝试通过相应的教学策略来提升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结合本人的课堂实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渗透历史解释素养的教学。
  (一)对史观的培养,是落实历史解释的前提
  这里的史观包括文明史观、唯物史观、战争观、全球史观、英雄史观等,它们是从不同的视角或角度来研究历史的方法。对历史事件研究的视角和角度不同,对历史事件的解读也是不一样的,得出的感悟当然也就不同。在平时的教学过程当中,本人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各种史观,不断深化对历史的认识,以此来形成学生自己的历史解释。   在教授世界史之前,本人会给学生先呈现世界近现代史的起讫时间。我们现在使用的九年级世界历史教材是人教版2018版,它分别将1500年和20世纪初作为世界近现代史的开端。这与人教版之前版本的教材关于世界近現代史的起讫完全不同。之前的版本分别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俄国十月革命作为世界近现代史的开端。关于世界近现代史起讫问题的变化反映的是对“世界历史观”的新认识,即对“全球史观”的认同。那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自然也要将这种“全球史观”呈现给学生,这样也更有利于学生理解这一时期的两条线索:一条是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欧产生、确立、发展,并向整个世界扩张的过程;另一条是随着资本主义在西欧的产生、发展,西欧各国通过开辟新航路和殖民掠夺,使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向全球扩张,最终形成世界市场,世界各国、各民族联系日益密切,并逐渐形成一个整体。学生形成了“全球史观”有利于他们从纵横两个方向去解释世界近现史。
  在教授两次世界大战时,总会有部分学生表现出对它们的过度兴趣,甚至还有极个别学生对希特勒还很崇拜。如果这时我们还让学生观看宏大场面的视频,或者过多地对过程和场面的叙述,这无疑更刺激学生骚动的心,这样的教学不仅不能使学生对两次世界大战的残酷进行反思,更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了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笔者会补充一些一战和二战对人类破坏的图片,直观地让学生感受到它们对人民来说都是场灾难,从而使学生能自发地得出这样的结论:珍爱和平,反对战争。
  (二)对史料的甄选,是落实历史解释的基础
  史料是历史解释的基础。历史学科是一门注重逻辑推理和严密论证的人文社会学科,历史解释必须以历史事实为依据,而历史事实又受到历史环境和历史背景所制约,要想做到对历史的正确解释,历史研究者就必须深入到原生态的环境中加以解释。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使用史料,创设历史情境,引导学生去体会历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解释。
  关于对史料的选择,笔者认为应该从学生的学情出发,选择符合学生认知能力的史料。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要减少材料数量,降低材料难度,有些文言文还要帮助他们适当做一些解读;八年级之后的学生,积淀了一定的知识和能力,也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和经验基础,因而在史料的选择上可以适当加量,或适当加大材料的难度。
  史料有文字、图片、表格、视频等,如何使用要根据课程内容进行合理选择。在选择史料时,第一手资料比第二手资料更有说服力,它更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透视历史问题的史料,它包括原始文件、档案、信函、日记、回忆录、照片、文物古迹和其他实物等。
  在学习“虎门销烟”时,笔者会呈现一幅图片:道光帝在林则徐收缴鸦片的奏折中的批示:“可称大快人心一事,知道了。”学生可通过这份史料直观地理解政府对虎门销烟的态度。
  在教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明朝的对外关系》这一课时,笔者会提供一些史料:视频节选、图片材料、文字材料。在分析郑和七下西洋具备的物质条件时,笔者会播放《海上丝绸之路》第2集中的一段视频节选,这段视频主要介绍郑和七下西洋时的宝船规模、船队人员,尤其是宝船厂遗址的开发,可以直观地让学生理解郑和七下西洋能成功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明朝前期国力强盛。《武备志》的《郑和航海图》,以及辨别方向的指南针和判断远近的过洋牵星术等,这些图片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明朝时期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发达。《南京弘仁普济天妃宫碑》中的有关郑和下西洋目的的文字记载:“恒遣使敷宣教化于海外诸番国,导以礼义,变其夷习。”概括其是为了宣教化于海外。
  通过丰富的史料让学生通过史料来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目的、特点、作用,从而对这一历史事件提出自己的解释。
  (三)对问题的设计,是落实历史解释的升华
  通过史料来创设历史情境,有利于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但面对同一则材料,不同的切入点,对这一历史事件的解读也会有不同层次的理解,课堂效果也肯定不一样,因而对问题的设计是落实历史解释的点睛之笔。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除了使用教材上提供的史料,笔者还会补充一些其他史料,让学生更能直观地去理解,尤其是近现代史的教学,笔者会从寻找一些参与历史事件中的多方亲历者的描述。然后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以下几个问题:(1)你认为哪一种材料更可信?为什么?(2)另一种材料为何会有这样的描述?他们的目的是什么?(3)通过这次辨析史料的活动,你有何感想?通过这样层层引导,学生更能理解史料的真实性,这样有助于他们对历史事件能做出一个更真实的解释。
  (四)对练习的磨炼,是落实历史解释的法宝
  评价学生是否掌握历史解释能力,大家最重视的考查方式就是解题能力,毕竟当下仍以考试作为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手段。为此,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强化训练就成了一条必行之路。因而,我们可通过指导学生完成练习来提高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
  在新授课和复习课的课堂里,笔者都会准备一些练习,进行讲练结合。在海量的练习中,教师必须先进行筛选,精选出一些适用的练习来提高课堂效率。而众多的练习中,历年中考试题当属最佳选择。
  除了海选中考试题,笔者也会改造或自创一些题目,例如笔者自创的一题选择题:
  1992年,江泽民说:“建立新经济体制的关键是要正确认识计划和市场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是要在国家宏观调控下,更加重视和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这里的“新经济体制”指的是( )
  A. 公私合营
  B. 经济特区的建立
  C. 国有企业改革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又如本人根据一些试题进行改造的材料解析题:
  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提倡科学种田,通过兴修水利、培育和推广良种等措施,较大幅度地提高了粮食生产水平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与此同时,我国致力于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的科学研究工作,培育出一批成熟期不同的水稻良种,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水稻高产途径,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1964年,袁隆平率先开始水稻优势利用的研究。1973年,他成功自主培育出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籼型杂交水稻,大幅度提高了粮食产量,有效保障了我国的粮食安全。至1989年,中国已向世界上20多个国家(地区)转让了这一技术。——摘编自许嘉璐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日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实现粮食增产特点,并分析其作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能实现粮食增长的原因。
  综上所述,历史解释的培养应该渗透在每一节历史课堂里,可以在各个环节中渗透。而历史解释能力的提升不是单一的,它应该要结合其他核心素养,使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邓京力.历史理解与历史解释辨析[J].历史教学,2016(6).
  [2]罗炳良.原生态与历史解释的适度原则[J].学术月刊,2006(6).
  作者简介:
  陈微,福建省龙岩市,龙岩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近些年来,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与发展,教师的教学思想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实施的教学方法也在逐渐向着多元化的趋势靠近。基于此,作为新时期一名初中英语教师,在现代化的教育环境下,应注重创设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知识的乐趣。而情景教学法则被公认为是引发学生积极学习情感的优质策略。文章将会对情景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运用进行阐述说明,希望对同仁教学带来帮助。  关
摘 要:现阶段我国越来越重视幼儿的素质教育,幼儿园在为幼儿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运用更为多样性的方式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不断促进其成长。我国具有极为悠久的文化历史,在这段历史中诞生出众多民间艺术,为了使我国的民间艺术可以有更好的传承,那么就需要幼儿园在为幼儿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将这部分文化知识充分渗透在其中,不但可以不断提升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同时还可以使其更为深入地理解我国
摘 要:教育是社会发展之根本,教育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到未来社会中人才的能力。尤其是高中的教育,很多内容均涉及学生的生活,对学生未来的成长也会起到一定的启蒙作用。就目前的高中生以及教师而言,过于重视课本中的知识,缺乏对劳动的认知,甚至有些家长认为学生只要学习好,劳动与否不重要。很明显这种思想会使得学生逐步厌恶劳动,也会影响学生的发展。文章就劳动教育进行概述,阐述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的必要性,分
摘要:基于认知视角,利用142份新创企业问卷调查数据,通过整合环境扫描与信息加工两类认知活动,运用实证分析验证环境扫描对商业模式创新性的作用关系及信息加工对该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跨行业扫描与扫描努力度均显著正向影响商业模式创新性;创新型信息加工方式与分析型信息加工方式对“跨行业扫描-商业模式创新性”及“扫描努力度-商业模式创新性”这两种关系均具有U型调节作用。  关键词:环境扫描;信息加工;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的教学目标重点在于涵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作为高中历史教师,应与时俱进,搭上新课改的顺风车,积极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式,激活历史课堂。情景教学法是众多教师经过实践探究后摸索出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该教学模式在为学生营造历史氛围、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教学效果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文章将从三个方面来探讨情景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第一,创设问题
摘 要:高中生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不仅要掌握一定的基本认知,还要形成一定的创新能力,以提升他们的学科素养。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进而提升学习能力。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就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他们的高阶思维能力,需要改变教学方式,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彰显,潜力得到挖掘,创新思维自然迸发。  关键词:高中生物;创新能力;核心素养  一、 引言  高中
通过对电力设备锈蚀情况的研究,制备了双光束激光除锈器,解决了对电力设备采用湿式激光除锈工艺后引入水的弊端,同时对双光束激光的选择、单/组合激光扫描速度以及激光除锈机理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脉冲CO2激光器和高重复频率Nd:YAG激光器适合用于双光束激光的制备,且使用单一激光扫描速度的除锈效率低于组合激光扫描速度,500mm/s和2500mm/s扫描速度组合时除锈效果最佳。
摘 要:幼儿正处在成长的关键阶段,对任何内容的学习都非常快。因此,幼儿园在开展教育工作时,就要提高对劳动教育的关注度,引导幼儿积极劳动,在形成爱国爱家理念的同时,还能树立责任感,从而为自身的未来成长带来诸多益处。文章主要描述了幼儿劳动教育的意义,探讨了劳动教育的内容形式和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对劳动教育在幼儿园教育的实践发表一些个人的观点和看法。  关键词:劳动教育;幼儿园教育;劳动内容;实践工作  
摘要: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是推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如何促进多方共同参与充电基础设施网络的布局成为地方政府面临的一个问题。本文建立充电设施多主体合作建设的动态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在有无政府参与下,充电运营商和能够为充电设施建设提供场地的潜在企业(个体)——产权方合作行为的共生演化。研究表明,在没有政府参与下,双方倾向于不合作,这符合我国充电设施建设初期的状况;在政府参与下,双方均能从合作中
摘要:特色产业与生态协调发展是推动区域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引擎,以甘肃省定西市为研究对象,结合实际情况构建中药材产业系统、区域经济系统、生态环境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与AHP法相结合确定综合权重,通过协调度模型判别三系统协调状态,并用障碍度模型探究影响定西市三系统发展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2013—2019年定西市三个系统总体发展趋势向好,其中中药材产业发展指数最高,生态环境发展指数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