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弘扬革命理想精神 更好构建民族文化价值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la07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革命理想精神是革命斗争实践中孕育和形成的重要精神资源。革命理想精神极大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也是建设文化强国的精神支撑。理想是奋斗的方向,精神是奋斗的支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路途中需要积极弘扬革命理想精神,更好构建民族文化价值。革命理想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实践的结晶,也是民族文化在革命斗争中的集中体现,更是中国共产党的独特精神价值。革命理想精神实际上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更好地记忆革命历史,弘扬革命理想和沉淀革命精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不忘初心,坚守使命,保持理想精神,传递民族文化价值。
  【关键词】弘扬;革命理想精神;构建;民族文化价值
  【中图分类号】G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14-109-03
  【本文著录格式】石亚琼.积极弘扬革命理想精神 更好构建民族文化价值[J].中国民族博览,2021,07(14):109-111.
  项目基金:山西革命文化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课题编号:2019zsszsx052)。
  一、弘扬革命理想精神的重要意义
  (一)革命理想精神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840年的鸦片战争,使得中国历史进入了中国近代史,从林则徐到魏源、从太平天国到洋务运动、从戊戌变法到义和团、从辛亥革命到新文化运动,无数的仁人志士为了国家和民族进行了积极的抗争,留下了血汗和献出了生命,他们的献血和生命也不断的唤醒国人。五四运动使得工人阶级登上了中国历史的舞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更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最终战胜了日本侵略者,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推翻了三座大山,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在28年的革命斗争中孕育的革命理想精神和革命文化实际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革命理想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宝贵文化财富。在革命斗争时期革命文化是主流文化,革命理想精神也是最重要的民族精神,在中华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革命理想精神有着鲜明的特质,它是不屈的革命斗争和共产主义理想的重要体现,更是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国各族人民群众取得胜利的精神力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路途中,必须充分的发挥革命理想精神的支撑作用,更好地构建民族文化价值。
  (二)革命理想精神是建设文化强国的精神支撑
  革命理想精神是革命斗争实践中孕育和形成的重要精神资源。革命理想精神极大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也是建设文化强国的精神支撑。革命理想精神是革命斗争实践中孕育和形成的精神资源,是革命文化重要组成部分,革命文化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共同撑起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革命理想精神是革命战争时期的主流精神,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源头。今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回首来日,多少革命先烈为了民族解放、国家独立和人民幸福付出自己的献血和生命。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同志,为了共产党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但是被军阀杀害。中国共产党的另外一个重要创始人陈独秀的儿子陈延年、陈松年在花样年华里胸藏革命理想精神,为了革命也最终献出了宝贵生命。他们的革命理想精神激励着一代一代的仁人志士,他们的革命理想精神值得我们永远学习和发扬。革命文化和革命理想精神为文化强国的实现打下了深厚的基础。革命理想精神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和物质文化资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展红色教育,培育爱国主义情怀和共产主义情怀的重要载体。革命理想精神能够凝聚起全体人民的力量,能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智力支持和道德滋养。当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的攻坚期和关键期,很多人迷茫徘徊甚至是丧失了信心,怀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希望走老路,希望改旗易帜,因而,有必要加强革命理想精神教育。有必要增强人们的理想信念、牺牲精神和忠诚意识,更好地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升全社会文明程度,更好地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总之,革命理想精神是建设文化强国的精神支撑,要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融入到民族文化建设中。
  (三)革命理想精神是当代政治文化运行的源头
  革命理想精神是在无数仁人志士和革命烈士的鲜血与生命中铸就的。我们在《潜伏》《悬崖》中看到了共产党人为了革命理想深入虎穴,无惧无畏,与敌人斗智斗勇。我们在《长征》《延安颂》《解放》中看到了革命家群体为战胜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反动派做出的巨大牺牲和努力。在革命战争时期,涌现了方志敏、赵一曼、左权、杨靖宇等革命英雄,他们不怕严刑拷打,他们不怕飞机大炮,他们忍饥受冻,他们破衣烂衫,但是他们有最纯洁和最高尚的革命理想,他们的革命理想精神激励着战争年代为新中国努力奋斗的仁人志士,他们的革命理想精神同样激励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全体人民。从这个意义上讲,革命文化和革命理想精神是当代政治文化的重要源头。革命理想精神在当代政治文化尤其是当代政治文化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是民族文化构建的重要基础。革命理想精神就是对理想信念的坚守,当前很多党员干部队伍中依然存在着违法犯罪、贪污腐败的现象和案例,说到底这些人的理想信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动摇,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关键时期,必需继承和发扬革命理想精神,傳播红色基因和建设民族文化。要遵守党的纪律。严明的纪律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传统,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善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是革命战争年代留下的宝贵优良传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政治文化的运行也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革命理想精神也是艰苦奋斗的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是一场伟大的革命,需要继续保持和发扬革命理想精神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二、更好构建民族文化价值
  (一)更好加强制度建设,构建民族文化价值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未中断的文明。中华民族在长达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中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和东方思维方式。这种民族文化和思维方式激励着一代一代的中华儿女为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复兴和人民的幸福而不懈奋斗。文化软实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文化自信是四个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中国实现文化强国的重要标准。革命理想精神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革命理想精神的发扬和传递能够更好地构建民族文化价值。构建民族文化价值,就需要加强制度建设。构建民族文化价值实际也是文化自信的集中体现,这种价值的追求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对理想信念的追求。革命理想精神能够更好地传递文化价值和文化自信,因此,要充分的发挥法律和制度的保护作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将歪曲党史、国史、丑化国家形象等行为纳入处分内容。2018 年全国人大又通过了《英雄烈士保护法》,用国家法律的形式保护国家英雄。国家将每年的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这些都尊重了为国家和民族付出的英雄,也让人们更好地铭记革命历史,更好地发扬爱国主义的文化传统和历史价值。革命理想精神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和物质文化资源。要加强对革命文化和革命理想精神的保护与传承,让革命理想精神更好地注入到民族文化建设中,利用新时代发展的文化产业、文化形态和文化事业,促进中华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实现文化强国战略。
  (二)践行革命理想精神,传递民族文化价值
  革命理想精神是革命斗争实践中孕育和形成的重要精神资源。革命理想精神极大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也是建设文化强国的精神支撑。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传承和发扬革命理想精神,高度重视传递和创新民族文化价值,革命理想文化精神已经被提到政治文明建设、民族文化传承和治国理政的高度。我们要继承革命文化和民族文化,践行革命理想精神,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先进文化,不忘初心,铭记历史,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凝聚中国理想,传递民族文化价值,为人民提供强大的精神指导和思想源泉。深刻把握革命文化和革命理想精神的根本特质和时代价值。革命文化和革命理想精神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革命文化和革命理想精神在战争年代起着不可估量的历史作用,在当今依然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从某种程度上讲,革命文化和革命理想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风范最独特和最重要的表现形式,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人民最为宝贵的财富,要真正践行革命理想精神,更好传递文化价值,需要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要学习历史尤其是近代史,要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和中华民族的抗争史结合起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推动革命理想文化与传递民族文化价值需要相结合,解读革命理想精神的时代价值和文化价值,培育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实践,使革命理想精神真正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成为民族文化价值的重要载体。
  (三)在创新发展中构建民族文化价值
  对革命文化和革命理想精神进行创新发展。让革命文化和革命理想精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发挥更重要的作用。革命文化和革命理想精神的创新发展,不是简单的另辟蹊径,也不是直接抛弃历史,而是在传承历史文化和汲取外来精华的创新。我们要坚守革命文化和革命理想精神的本色。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给我们带来的是文化的全球化,各种文化的相互交流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当然也出现了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和矛盾。我们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尤其是民族文化的自信,要对五千年来形成的中华文化高度认同、坚守民族文化和革命文化的本色。革命理想精神是经过千锤百炼才形成的,它本身就具有民族文化基因,比如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意志坚定,充满着强大的活力與生命力,创新和发展革命文化与革命理想精神就是在传承这些优秀基因的基础上,让更多人民群众对革命文化和革命理想精神有正确认知。其次,充实革命文化和革命理想精神的内涵。中国革命大都发生在 20 世纪,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持续了近30年,革命文化和革命理想精神更是那个时期的产物,但是我们不能对革命文化和革命理想精神的认知停留在 20 世纪,新时代对革命文化和革命理想精神的学习应当以客观条件的变化为转移,要结合时代发展的要求,结合民族文化的方向,不断丰富革命理想精神的内涵。要将革命理想精神与生活相连,与现实接轨,汲取优秀的文化因子,创新性地充实革命理想精神的时代内涵,革命理想精神将通过民族文化的传递,来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三、结束语
  革命文化和革命理想精神是在探索中国道路与中国制度的过程中形成的,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断形成的,革命文化和革命理想精神在战争年代起着不可估量的历史作用,在当今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依然有丰富的内涵和重要的价值。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需要深刻把握革命理想精神的精髓,坚定革命文化的自信,通过践行革命理想精神,更好地传递民族文化的价值。要通过更好加强制度建设,践行革命理想精神,在创新发展中构建民族文化价值。
  参考文献:
  [1]刘相军,孙九霞.民族旅游社区居民生计方式转型与传统文化适应:基于个人建构理论视角[J]. 旅游学刊.2019(2).
  [2]张朝枝.文化与旅游何以融合:基于身份认同的视角[J]. 南京社会科学.2018(12).
  [3]张春香.基于钻石模型的区域文化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J].管理学报.2018(12).
  [4]李文琪.旅游发展中的主体性缺失探究——以河西哈尼族双胞文化旅游为例[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2).
  [5]王砚红,宗玉田.学习李大钊的爱国主义精神 争做新时代的爱国奋斗先锋[J]. 党史博采(下).2021(1).
  [6]李涛,刘洋洋.“五四”时期甘肃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研究[J]. 陇东学院学报.2019(6).
  [7]陈桂枝,吴懿卓.爱国主义精神指引新时代青年责任担当[J].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2020(3).
  [8]姚志军,王青青.弘扬党的革命精神 创造我们这代人的历史功绩[J]. 共产党员 (河北).2020(15).
  [9]丁文科.弘扬革命精神 实现伟大理想——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重要论述[J].前进,2020(8).
  [10]康桂萍,唐何芳.让工业强国的理想萌生在中学历史课堂——基于三次工业革命的历史教学[J].求学,2020(28).
  作者简介:石亚琼(1989-)女,山西大同,助教,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政教育。
其他文献
【摘要】目前,民间文化的数字化传承和保护是政府、民间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热点课题。云南作为一个多民族省份,民间民族民俗文化极其丰富,对民间文化的保护和数字化工作也一直是研究热点。文章首先阐述了云南民间文化的传承和保护现状,并指出存在的问题;然后阐述了数字技术的发展带给云南民间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启发;最后从加快传统数字技术在民间文化数字化中的应用,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复原保护,加快数据库和信息使用平台建设
网络课程是基于网络,按一定的教学目标和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通过多种媒体和信息技术表现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和教学全过程的教学活动.网络社会中,新型
【摘要】随着我国旅游经济的发展,苏州作为历史悠久的旅游胜地,其旅游纪念品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在苏州旅游纪念品中,尤以丝绸类纪念品最具苏州特色。苏州丝绸旅游纪念品的类型包括服装、服饰配件、装饰品等;而花卉、马具和传统纹样等是构成苏州旅游纪念品的主要题材。苏州旅游纪念品作为连接游客和苏州城市的重要纽带,其设计效果和产品质量是影响当地旅游经济增长的重要動力。有鉴于此,文章主要针对苏州丝绸旅游纪念品的类型
【摘要】古筝作为极富民族特色的乐器,向来深得世人喜爱。古筝音乐在各种形式的文学、影视作品当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古筝演奏在我国已历经多年的发展与演变,不同阶段,不同地域,古筝演奏的特色也完全不同。时代发展促使古筝技法不断创新,其表现的效果也呈现出极大的变化。文章首先探讨分析传统古筝演奏技法的具体特征,然后研究当代古筝演奏如何在传承的基础之上,进行创新与突破,从而帮助更多学习者掌握古筝演奏的方法,促进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的教育理念也由之前的应试教育逐步向素质教育转变,学校更多地开始关注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方位发展。在我国高校素质教育中美育教育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做好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工作也是中华民族意识的重要体现。文章立足于目前高校音乐教学现状,重点研究高校音乐教育中的美育价值,旨在更好地帮助高校开展音乐教学实践活动。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学;美育价值;优化措施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源自远古时期的水族铜鼓舞在传承的同时无可避免的发生着变化。这些变化具体表现在铜鼓舞的表演形式、音乐伴奏、服饰打扮、社会功能、活动主体、表演场所等方面。笔者认为,这些变化主要是由社会进步的外因和铜鼓舞自身发展需求的内因造成。目前,水族铜鼓舞的传承与发展还未达到最佳,我们有义务以分群体、分层次,由浅至深的,由面及点的方式进一步传承与发展铜鼓舞,使其成为优质的水族文化
【摘要】声乐是人类音乐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声唱法拥有完善的训练体系,其发展历史也较为悠久。歌唱核心在于运用科学的呼吸方式,美声唱法亦需要遵循此规律。通过美声唱法能够使音色婉转细腻,有助于作品演唱中高音的发声。呼吸对美声唱法至关重要。呼吸是演唱者基础练习的重要课程。演唱者们在不断进行的呼吸训练中,要能够做到将声区进行自然转换,使其气息能够更加流畅。同时在训练过程中能够做到呼气与吸气连贯,有助于
在文化多元化的当今社会,人们欣赏国外音乐的需求与日俱增.在多种音乐类型中,英文流行音乐受众最广泛,因此英文流行歌曲歌词的汉译就成了中国大众欣赏外国音乐时的关键.然而
【摘要】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人民在中华大地上创造了丰富而又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与民间舞蹈。中国民间舞蹈自产生至今仍广泛流传于民间,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一直延续至今,其生命力之持久与旺盛令人赞叹,这在于其蕴含着丰富深邃的生命意蕴。文章通过论述原始民间舞是生命意识最灿烂的表现,以及在中国民间舞生命意识的当代演绎中,探索当今民族民间舞创作中生命意识的价值导向和意义。  【关键词】原始;民间舞蹈;生命意
文章试图从“网红”的定义出发,讨论近年来艺术博物馆中大众口中涵盖的“网红展览”的界定、类型与特征.“网红展览”由于其社会性特征难以被界定,可以大致划分为馆方自主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