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丝绸旅游纪念品的市场调研与前景分析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hei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旅游经济的发展,苏州作为历史悠久的旅游胜地,其旅游纪念品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在苏州旅游纪念品中,尤以丝绸类纪念品最具苏州特色。苏州丝绸旅游纪念品的类型包括服装、服饰配件、装饰品等;而花卉、马具和传统纹样等是构成苏州旅游纪念品的主要题材。苏州旅游纪念品作为连接游客和苏州城市的重要纽带,其设计效果和产品质量是影响当地旅游经济增长的重要動力。有鉴于此,文章主要针对苏州丝绸旅游纪念品的类型和发展策略进行浅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苏州丝绸;旅游纪念品;艺术设计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14-095-03
  【本文著录格式】钟美花.苏州丝绸旅游纪念品的市场调研与前景分析[J].中国民族博览,2021,07(14):95-97.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作为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和旅游胜地,苏州每年都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各地游客。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经济也在迅速发展,苏州有着庞大的旅游市场。如果来苏州旅游,选择纪念品尤以苏州丝绸制品为宜。苏州丝绸同时集观赏价值和使用价值于一身,受到了广大游客的喜爱。苏州被称为“鱼米之乡”和“丝绸之府”,蚕桑丝绸文化源远流长,苏州丝绸也成为苏州独特的城市名片。本文主要以苏州丝绸旅游纪念品为话题展开,介绍苏州丝绸旅游纪念品的种类、题材、工艺以及通过调研发现市面上的一些不足,并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一、苏州丝绸旅游纪念品的类型
  (一)服装
  苏州丝绸制成的服装以旗袍为主。旗袍不仅可以很好体现女性的曲线美,更能彰显女子庄重、温婉、典雅的美好特征。以丝绸制成的旗袍在观感上亮丽柔美,触觉上丝滑舒适,作为旅游纪念品也具有苏州特色。其次,丝绸可以应用于睡衣睡裙上,丝绸睡衣的优点主要体现在质感和舒适度上,款式多样,能满足不同年龄段和不同审美的消费者。此外,苏州丝绸制成的服装还有男衬衣、女衬衣、女士裙子和马甲等品种。
  (二)服饰配件
  1.丝巾
  在苏州丝绸制成的工艺品中,丝巾有着悠久的历史。“白布长衫紫领巾,差科未动是闲人”(唐代韩愈《赛神》),“屏帐腰支出洞房,花枝窣地领巾长” (宋代张邦基《墨庄漫录·卷五》)。这些诗词表明,在唐宋时期女性就已经盛行以丝巾作为配饰。到了近现代,丝巾更是成为女性日常穿着的必要部分,是女性整体服饰中的重要点缀。
  2.领带
  领带是当下每一位男士的必备品。通过选择不同的领带和衣服进行搭配,能够很好的体现佩戴者的身份、品味、爱好和修养等。领带起源于欧洲,在清朝晚期传入中国。在领带流行的过程中,其材质和款式也在不断的发生改变。随着人们审美发生变化,原来以涤纶为主的混纱面料领带,由于质地坚硬,设计风格古板,现在已经不再被大多数年轻人所喜爱。而以丝绸制成的领带由于色彩光亮,轻质柔软,更能彰显雍容华贵的特征,从而被新一代年轻人广泛接受。其他的服饰配件还有包包、发夹、头绳等,这些一直是当代女士的最爱,其中一些图案会以刺绣的方式呈现,凸显其精致与品质。
  (三)装饰品及其他文创产品
  苏州旅游纪念品中的装饰品主要以装饰刺绣画为主,其题材大多是苏州园林景色,如亭台楼阁、湖水、植物等。装饰刺绣画融合了苏州丝绸、苏州刺绣和苏州景色,具有浓厚的苏州特色。苏州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多汇于此,给这里增添了许多风流佳话。在苏州的旅游纪念品中,以丝绸制成的扇子或绘以古诗词句,或绘以故事传说,别有一番古典韵味。当然还有其他文创产品,如书签、镜子、眼罩、枕套、筷子垫等,苏州旅游纪念品的类型日益广泛,不仅可以作为欣赏的装饰品,还覆盖了生活日用品的方方面面。
  二、苏州丝绸旅游纪念品的装饰题材
  (一)花卉
  花卉是苏州丝绸旅游纪念品中最主要的题材。从构图上分为清地构图、混色构图和满地构图。清地构图是指花卉图案占的面积较小,底色占大面积,给人简洁明快之美感。花卉以刺绣的形式只在丝巾的下方呈现,小而精美的刺绣花卉成为丝巾的点缀,提升了丝巾的品质感。混色构图是指底色和花卉图案所占面积相当,花卉布局均衡,混色构图多用于旗袍上,使之具有一定的秩序美。满地构图的花卉是指花卉的图案占了绝大多数面积,只能保留小面积的底色,这种花卉画面具有冲击力,更饱满更华丽。
  (二)马具
  马具题材在苏州丝绸旅游纪念品中也非常多,特别是在丝巾上的应用。传统马具按部件可分为鞍具、鞁具、挽具和配具等四类。丝巾上皮具、绳索,金属扣的应用非常广泛。马具体现的是一种古典的图案,但它与时代审美紧紧相扣,金属的质感显得更为精致高贵。以爱马仕品牌为例,该品牌就是从制造高级马具开始,通过贵族式的设计风格和精美的手工逐步走上行业巅峰。
  (三)苏州元素
  具有苏州特色的题材主要以苏州本土传统元素为设计灵感,如园林、太湖石、青花瓷等,通过画面的营造去讲述苏州故事。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太湖石、昆曲的五大人物和苏州特色的花格窗等,都带有浓厚的苏式味道。例如以形状各异、姿态万千的太湖石为设计元素,把不同的太湖石进行排列、组合,使得图案具有一定的秩序美。
  (四)传统纹样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传统纹样也极为丰富。设计师们把传统纹样的精髓提炼出来,进行一系列的提取、变形、组合,创造出许多受人喜爱的图案。特别是一些传统的吉祥纹样,在当今应用也较为广泛。如今在丝绸纪念品中常见的传统纹样有云纹、兽纹、鹤、龙凤、蝴蝶、牡丹等。
  (五)几何
  几何具有秩序的美感,经典图案永不褪色。“几何纹样在广义上可分为点、线、面三个类目,这些元素通过独特的处理手法和按照一定的形式美法则设计可创造极具感染力、趣味性和视觉冲击力的视觉艺术世界。”[1]如图1,丝巾上的几何纹样主要以格子、菱形、线条、圆形、波点为主呈现在图案上。几何元素通过元素之间的分割、复叠、减缺、重合等方式进行组合,使画面抽象化,呈现出与众不同的几何图案。
其他文献
【摘要】艺术概论是艺术设计类专业必修的基础理论课程之一,其教学内容广泛,概论抽象,理论性强。单纯的理论讲授和将掌握知识点作为主要教学目标,会使偏重技能学习的艺术设计类学生对课程缺乏学习热情与兴趣,难以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当前,后疫情时代和“教育新基建”背景下,新的学习方法与教育模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与思考。文章试图在艺术概论教学中,引入人才培养“新基建”对课程的要求,关注和利用教育新基建的技术红利
【摘要】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其内涵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意义不谋而合,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为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提供良好平台,二者共荣互促。文章浅要阐述了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分析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与民族传统文化的关系,并从中得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与民族传统文化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民族传统文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图分类号】G
【摘要】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兼有民族教育与高等教育于一体,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政教育更为特殊,也尤为重要。辅导员通过在自身学习上下功夫、关爱学生上下功夫、培养教育上下功夫,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以期达到更好教育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目的。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三个下功夫;“一对一”帮扶;思政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14-
如果说王铎是因为降清遭人非议的话,那么,黄道周则是以死殉国的楷模,其人乃烈士风骨,其书若飞鸿舞鹤。黄道周(1585—1646年),字幼平,号石斋,福建漳浦人,人品、书品俱佳。他一生勤于笔耕,著作宏富,后人辑成《黄漳浦先生全集》,是中华民族文化史上一份珍贵的遗产。现存著述有《易》类十三种《、尚书》类四种《、诗经》类五种《、周礼》类一种、《礼记》类九种等,共约140余万字。
“革命话语”作为曾经高度符号化的叙事话语所蕴含的明确的政治倾向性和强大的意识形态宣教功能,使其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程中发挥着难以替代的作用,并在很长一段时间成为中国革命文艺的主导话语形态。而随着新时代的到来,社会文化土壤的变化使得“革命话语”开始发生转向。在21世纪以来的中国主旋律影视作品中,“革命话语”正鲜明地转向更具普遍性和时代性表达的“国家话语”“民族话语”和“信仰话语”,通过这种转向,“革命话语”的内在精神得以在新的时代继续发挥积极影响。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当下的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艺术培养,其中,对于舞蹈的学习也愈发重视,当下,业余与专业舞蹈的推广速度极快,成为全民的爱好,不再是舞蹈专业学生的“特权”,也成了广大青少年甚至是成人的必修课和业余爱好。舞蹈教学是既适应人们爱美爱玩爱运动爱交际的需求,又是富有教育意义的一种健康高雅的艺术活动,而且能寓教于乐,寓教于美。因此深受人们的喜爱。本文就舞蹈的含义和舞蹈教学的意义,舞蹈在日
与传统技术伦理相比,人工智能伦理在研究进路、研究领域、研究层次上都有了新的进展,原有的以批判为主的研究架构已经不能完全涵盖当今的研究格局。人工智能伦理逐渐形成“外在主义”和“内在主义”两种互补的研究进路,其中,“外在主义”进路主要是对人工智能所引发的社会伦理进行批判性的反思,并制定相应的伦理规则来规约人工智能的发展,而“内在主义”进路主要关注人工智能的道德能动性以及如何在人工智能中嵌入道德原则,利用人工智能解决社会伦理问题。由此可见,“外在主义”和“内在主义”两种进路在治理手段和治理对象上实现了互换,是具
【摘要】新时代赋予高校教育更多的色彩,为了能够提高教学质量,逐渐将声乐教学作为高校重要的教学科目,需要高校在进行音乐人才培养方面能够思考时代的发展性,不断将声乐教学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并能够在突出学生主体性的教学环境中,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把握声乐乐理以及声乐学习目标。高校声乐教师在不断摒弃传统教学模式的过程中,逐渐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让声乐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更加具有方向性和策略性。教师
【摘要】目前,民间文化的数字化传承和保护是政府、民间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热点课题。云南作为一个多民族省份,民间民族民俗文化极其丰富,对民间文化的保护和数字化工作也一直是研究热点。文章首先阐述了云南民间文化的传承和保护现状,并指出存在的问题;然后阐述了数字技术的发展带给云南民间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启发;最后从加快传统数字技术在民间文化数字化中的应用,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复原保护,加快数据库和信息使用平台建设
网络课程是基于网络,按一定的教学目标和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通过多种媒体和信息技术表现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和教学全过程的教学活动.网络社会中,新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