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串”串出初中数学新课堂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q5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问题是启发智慧之门的钥匙,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问题,设置问题串,以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构建出新时期高效数学新课堂。
  关键词: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问题串 创设情境 启发思维
  在中学教育中,数学教育工作者一直在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实践证明,问题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效果尤为显著。它是一种通过问题引导,使学生沿着“设疑—质疑—解疑”的课堂主线,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积极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并通过讨论、研究等形式进行自我验证的教学方法。问题串的应用对培养学生探究意识、挖掘创新潜能、提高实践能力等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它也是帮助学生从数学走向生活、从数学深入社会的“助推器”。
  一、“问题串”的理论基础及构建意义
  所谓问题串,是指教师将问题贯穿课堂教学始终,或将一个单独的课题知识转化为一串问题呈现出来,使学生带着疑问学习,在解疑中获取知识,并在解疑中掌握学习方法的一种教学策略[1]。古语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存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是为问题导入策略的理论基础。在教学实践中,问题串的应用方式极似“任务驱动教学法”,然而将两者对比,后者在应用中更需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个性差异,且需教师制定周密而又完善的应用策略;而前者则体现在了随时随地,从课堂到课外,从学校到家庭,只要问题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投其所好,就能够收到一定的启发和激励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应用问题串的意义体现在多个方面。以课堂教学为观照,首先,问题的导入能够创设教学情境,有利于学生的思维顺应教学进度和知识拓展的需要;其次,问题导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调动学生的表象思维,加强学生对知识和自我认知水平的认识;再次,问题的导入有利于构建有效课堂,有些一线教师能够巧妙运用问题,将问题贯穿课堂始终,使学生在问题语境下用心领会新知识,并通过表象重温旧知识,进而温故而知新,增强学习效果;最后,问题导入的主旨在为学生构建一个问题平台,提供参与契机,使学生能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成长,最终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二、用“问题串”串出初中数学新课堂
  在课堂教学中,问题串的应用方式多种多样,笔者现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两种应用方法,以供同行参考。
  1.用问题串创设生活情境
  对于中学生来说,知识过于书本化会影响他们对知识的认识,只有理论联系实践,突出知识在生活中的形态,才能让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用问题串创设生活情境。
  例如,“对顶角”一课,在教学中笔者向学生提出了以下五个问题:
  ①想象一下,将两根小木片的中间部位用钉子钉在一起,反向转动两根木片,使其成为“十”字,那么我们会看到几个角?各个角的大小能自由改变吗?
  ②从6楼阳台俯瞰楼下的十字路口,我们能看到哪些几何形象?同学们能否作出它的平面图形?
  ③假如将十字路口东南方的角用∠1表示,将西北方的角用∠2表示,那么,∠1和∠2的位置存在哪些关系?它们的大小又有哪些关系?(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十字路口图片)
  ④向学生展示两根中间钉在一起的小木片,一根不动,将另一根向任意方向转动,并提出问题:仔细观察,∠1和∠2的位置大小有什么变化?想一想,它们具有什么特征?
  ⑤大家能试着找出几个生活中对顶角的例子吗?
  分析:在这一课中,传统的教学方法仅从对顶角的性质、概念入手,将知识用板书的形式呈现出来,学生所学到的仅是课本中的知识。通过上述所示方法,首先教师通过问题为学生模拟了生活情景,这就容易引起学生对该课的关注了;而其次教师通过实验演示和最后的问题引导,则直接促使学生的思维飞跃于课堂之外,使学生将对顶角的知识牢牢与“生活”联系起来,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对顶角的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2.用问题串启发学生思维
  思维的创造来源于兴趣,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不可能对一件自己毫不感兴趣的事情去动用“脑力资源”开展思维活动,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善于运用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和认识数学知识的特征及数学规律的变化,并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快乐、激发兴趣、活跃思维。如在讲授“确定与不确定”时,可以通过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想一想在生活实际中有哪些事情是你可以完全确定的?哪些是不能够确定的?然后给出一系列事件让学生判断哪些事件是随机的?哪些事件是必然的?A.抛硬币,使字面朝上;B.打开电视时正在播放综艺节目;C.某人中双色球3000元;D.明天是阴天;E.2 4>3;F.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G.只要x,y是有理数,那么xy=yx。这些具有典型生活特点的问题,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产生一种数学与现实的亲近感,能够自发地进入到问题探索的思维活动中,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主动思维的能动性。
  综上,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是一项系统工作。问题是开启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只有善于利用问题,善于创设问题情境,课堂教学才能发挥最大效用[2]。因此,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为学生构建问题平台,提供参与契机,充分利用问题的引导作用,开创新时期数学教育的新局面,为我国的基础教育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出志雄.浅谈初中数学课堂“问题串”设计的实践与思考[J].学周刊:C,2012,(12):102.
  [2]冷文跃.浅析初中数学课堂中的“问题串”设计[J].中国农村教育,2011,(7):63-64.
其他文献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任何一节好的数学课都应该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每一个教学活动的设置都应围绕教学目标逐步展开。通过学生的思考、讨论,然后对这个问题的回答,立即就能判断学生是否了解或理解某个知识点,是否掌握某种数学方法,是否真正领悟其中的数学思想。因此合理选择合作学习的内容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条件之一
目的:分析老年抑郁症门诊心理治疗的实施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门诊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6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作为此次分析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方法将所有患者进行分
目的:分析凶险型前置胎盘与产妇妊娠结局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抽选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9例凶险型前置胎盘产妇、9例非凶险型前置胎盘产妇,分别设为研究组、对照组.
绵羊脱毛症通常具有一种或多种病因.通过对某羊场羊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以及临床症状初步诊断,发现有22只羊疑似发生脱毛症,再随机选择患有脱毛症的羊只共计10只,对血清中19种
一、树立自信  自信是发奋的心理品质,是成功的奠基石,是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动力基础。现代课堂教学要求:教师的教学设计应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以培养学生思维为主线,以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为原则。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过程应是一个主动地、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提高学习能力,不能把学生当做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  1.进行理想教育  教师在传授学生文化知识过程中,应结合当前社会
随着媒体融合向纵深推进,媒体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经过分析,笔者认为融合传播呈现以下几方面的发展趋势:传统媒体不再是传播主渠道,但长时间还会是信息的主出口;经过新技术
期刊
摘 要: 本文探讨了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激发学生的质疑思维。文章以对中学生的心理剖析为基点,为点燃学生“质疑”的欲望之火提出了可行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质疑思维 前提保障 欲望之火  在当代教育中,教与学是双向性的,是相互影响并相互交融的。只有全面开发教育资源,并全力落实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才能让教育成果取得更大的突破。然而,历年来我国的传统教育却始终是以“教”为主导的
摘 要: 数学课堂的“过程教学”是为实现“数学过程”而实施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促进学生数学知识能力的生成,形成良好数学素质的有效教学组织活动.教师应在课堂上多实施过程教学,让学生在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的活动中学习、操作.并在操作中观察、猜想、探索出结论,发现数学的特性,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探究问题、发现问题的求知欲望.  关键词: 数学课堂 过程教学 理论探索 实践探索  数学过程为真正地理
哈佛大学的一个研究所曾经研究得出一个结论:学生能否成才,关键在于是否得到赏识,而且只要赏识得法,每个学生都是天才,都有可能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  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心理学家曾做了实验:在一所小学里,他们声称要评估学生未来的发展前景,并且把一份最有发展前途的学生名单交给了老师,还要求老师严格保密。在8个月之后,那些被列在名单上的学生果然都有了极大的进步,性格也变得更开朗活泼。  然而当老师赞叹
目的:通过研究安胃二号方对慢性胃炎合并癌前病变患者的疗效及其与TFF2表达的关系,探讨该方治疗慢性胃炎合并癌前病变的有效性及作用机理。  方法:本试验采用完全随机非盲法,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