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英语学困生有效转化策略探究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qiangt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其在学习中需要学生大量的理解和记忆。而由于多种原因,在英语教学中学困生现象一直较为普遍。初三阶段的学生,面临着升学,而英语是中考考察的重要科目,若教师不能在接下来有限的时间内帮助学困生完成教学的突破,学困生就很难升入理想的学校,进而影响到学生的未来。
  【关键词】初三英语;学困生转化;教学研究
  【作者简介】王阳阳,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五蛟初级中学。
  英语是初中阶段的重要学科,学生英语成绩的好坏,影响着学生未来的发展。而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由于学生自身或者教学教学的影响,学困生现象较为明显,他们在学习英语时总是很难集中精神去学习。在这时,教师就要能站出来,采用合适的教学策略对学困生进行有效的帮扶,使学困生能够突破自身。
  一、结合分层教学,满足学困生需要
  分层教学是指在进行授课时将所授知识进行分层讲解的一种教学方法。由于学困生在过去的学习中没有打下坚实的基础,其在进行英语知识的学习中就很难和其他学生一样快速掌握教师所授的知识,所以若教师采用统一的方法来进行教学的话,学困生是无法追赶上教师的节奏的,进而使学困生被越落越远。基于此原因,为了达成对学困生的有效转化,实现起学习的突破,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就要能结合教学实际,以学困生的实际出发,为其设计合适的专有教学目标和问题。
  例如,在“I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delicious”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依据教学实际,开展分层教学,促进学困生的发展。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就可以根据课程的难度,将其分为几个层次来进行问题设计。在硬性目标设计上,教师可以给学困生设计一个较低难度的学习目标,让学困生在掌握单元词汇的基础下,能借助本课所学的句式进行对话。关于相应的宾语从句的讲解,则不作硬性要求,在学生成功地掌握了相应句式的对话之后,教师可以尝试着为学生进行语法内容的讲解。
  二、督促预习复习,规范学习行为
  学困生发生学困现象的原因除了其过去在课上听课不认真之外,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实践研究发现,有超过90%的英语学困生没有预习和复习的习惯。预习和复习是教学的重要环节,预习是让学生提前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系统的认知,提前找到自己不能理解的地方,以备在课上重点进行听讲。而复习则是对课上所学内容进行梳理、巩固、提升的过程,通过这两个阶段,才能让学生真正的达成对相应英语学科内容的突破。基于这一原因,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就要能对学困生的行为进行规范,使其知道预习和复习的重要性,并针对其预习复习的结果进行监督,促进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例如,在进行“I used to be afraid of the dark”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前要求学困生对这一课的词汇进行预习,让其尝试着将词汇读一读,并将相应词汇的汉语注释添加到课文中,以帮助学困生在课上的顺利听讲。在教学进行中,在讲到关键点语法内容时,教师应该要要求学困生做笔记,将相应的语法用法记录下来,以便于之后复习时使用。在本课的教学完成后,教师就可以对学困生的笔记本进行查验,确认其上课的听课情况,然后督促着学困生对上课所讲授的内容进行复习,将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和记忆。
  三、运用激励评价,激发学生自信
  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可以让学生正确地认识到自己的学习问题所在,也可以通过正面评价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对学困生来讲,其英语学习能力较差,这就使得其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常常碰壁,或许其在过去曾想过要好好学习,却在现实面前很快弯下了腰。所以为了实现学困生的有效转化,教师也要将激励评价的作用重视起来,在学困生学习的过程中,要能善于发现学困生的进步,及时给予激励,使学困生感受到教师对其学习行为的认可,激发其自信心。
  例如,在“When was it invented”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指着指南针的图片对学困生进行提问:When was it invented?若学生可以顺利地回答出来,教师要能给予其回答:Yery good,而若学生没有能顺利的回答,教师则可以先让学生尝试着用汉语进行回答。然后再慢慢引导其将汉语的回答翻译成英文。在学生完成相应的翻译回答之后,教师也要能给予其肯定,激发其学习信心。除此之外,在学困生上课没有走神,一直认真听课时,教师也要能在下课时给予学生认可,激发起自信心。
  综上所述,为了达成对初三英语学困生的有效转化,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就要能正确到学困生相比于正常学生的劣勢,并结合此特点给予学困生一定的优待。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就要能结合分层教学,设计特有的教学问题和目标给予学困生,满足其需求。教师也要能结合预习复习,帮助学困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还要能重视激励评价的作用,借助正面的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信。
  参考文献:
  [1]徐琼霞.转化初中英语学困生的有效策略[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3(05):139.
  [2]刘小荣.转化初中英语“学困生”的策略分析[J].英语教师, 2015,15(12):48-49 58.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小学英语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渗透,教师应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弱化自身的课堂主导地位,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够自发自觉地参与到课堂教学环节,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英语课堂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主观能动性。同时,教师也应通过为学生构建多元化的英语知识学习情境,让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认知英语内容。本文就此展开论述。  【关键词】互动式;英语;小学  【作者简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基于“互联网 ”的教育教学改革已经变得迫在眉睫。特别是在高职高专的课堂,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学生学习需求,翻转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当下的大趋势。而基于“互联网 ”的课程教学首先就需要课程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关键词】商务英语;数字化;教学资源  【作者简介】焉琨伟(1981.08-)
【摘要】当前,英语绘本出现在教师和学生的面前,其丰富有趣的内容、色彩斑斓的图画,无一不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充满乐趣。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融入英语绘本内容,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在本文中,笔者将从教学实践入手,探索英语绘本和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整合途径。  【关键词】课堂教学;英语绘本;整合措施  【作者简介】吴相兰,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第十一小学。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般将教材当
英语作为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在人际交往和沟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新时代高速发展的中国,更是对人们的英语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作为社会人员还是学生,英语都是人们得到更好发展的必备条件。尤其是在基础教育阶段,英语学科正是初中学生参加会考的必考科目之一,其考核的本质就是英语的听、说、读、写四大技能。听、说、读技能大多在平时的课堂上就能得到充分的锻炼,但是关于“写”这一技能,教师们大多关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对英语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而这也意味着学生学习英语的难度也更大。而我国许多学校的英语教育依旧存在许多问题,从而导致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逐渐丢失激情和兴趣。面对这种现状,本文将从初中生学习英语的特点出发,激发初中生学习英语的欲望,从而促进我国整体初中英语教育水平和英语教育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学生;学习英语;学习兴趣;培养途径  【作者简介】张帆(
【摘要】职业倦怠是由于压力长期得不到有效释放而形成的紧张状态。当前,高校教师教学和科研压力较大,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导致面临的压力呈现出增长态势,教师职业倦怠是职业倦怠问题在教育领域的具体表现,极大地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危害教育事业。为此,本文将探讨和研究高校公共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并提出相关的解决对策,旨在打造高水准的公共英语教师队伍,缓解高校公共英语教师职业倦怠问题,从而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复合型
【摘要】英语写作有利于考查初中生群体在信息整合方面的能力,以及对英语学科基础知识的有效积累。实践中,有些初中生在英语写作练习过程中常会出现词不达意、语言使用不规范等问题,部分学生在写作训练时易出现毫无头绪、缺乏写作框架的问题。为此,教师需要以目前初中学生在英语写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切入点,完善英语写作教学的技巧和方法。  【关键词】初中英語;写作教学;方法与技巧  【作者简介】彭宇,安徽省合肥市第
【摘要】职业院校在建设药学英语专业时,应将需求分析理论运用到学生专业核心能力的培育、专业课程体系模式的建构及具体的课堂实践中。以社会需求理论为依据,在满足学习者个体需求的基础之上,培养具备坚实的英语语言背书、熟练的医药职业技能以及合格的行业素养的英语“多面体”人才,满足当代医药领域英语知识的应用需求。  【关键词】需求分析理论;药学英语教学;课程体系模式  【作者简介】富争(1985.12-),女
【摘要】本文立足于高三英语日常教学的真实情况,从“丰富教学内容,巩固学生英语基础”“注重语言教学,锻炼学生口语表达”“挖掘文化知识,培养学生个人素养”“创设生活情境,提高学生英语思维”“增加写作训练,激发学生写作能力”“开展英语活动,加强学生英语实践”六个方面出发,对高考评价体系导向下的高三英语教学改革的策略进行了分析与探究,旨在有效提高我国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高三英语;教学改革
【摘要】《三字经》作为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自晚清起就被奉为典籍翻译的经典主题。通过理顺《三字经》在国内外的英译研究现状,为其英译研究理顺一条路线,并提供了一定的新的研究切入点,笔者以此为基础,对《三字经》的英译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三字经》;国内外;研究现状  【作者简介】彭南丰(1980-),汉族,湖南邵阳人,长沙医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语言教学和翻译理论研究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