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兼爱”思想研究

来源 :锦绣·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dgyh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墨子是墨家学派创始人及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主张的“兼相爱、交相利” 等思想在当时以及现代都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墨子“兼爱”思想是从社会公众 的利益出发,主张建立一种无差别的全人类的爱,这在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墨子; 兼爱; 重要意义
  墨子是先秦时期杰出的哲学家,其著作《墨子》是他哲学思想的主要体现。墨学是战国时期一大显学。墨子的“兼爱”思想是墨学思想体系之核心,是冲破 等级贵贱和血缘亲疏的普遍的无等差的爱,也是追求实际利益、追求天下大利的爱。
  一、墨子“兼爱”思想的理论渊源
  墨子“兼爱”思想是在借鉴儒家“仁爱”思想的基础上,在与早期儒家、道家学说的相互学习和辩驳中建构起来的。第一,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认为,社会 动乱局面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人们价值体系的崩溃,所以,如何重建人们的精神信 仰就成了至关重要的问题。为此,儒家提出了“仁爱”的思想,并以此为核心产 生了“仁者爱人”“克己复礼”等诸多思想主张,从整体上构建起了新的社会价 值体系。第二,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精神,但他并未完全否定现实社会,只是他的救世主张跟孔子积极入世的态度存在极大 的不同。
  二、墨子“兼爱”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天下之人皆相爱”
  “天下之人皆相爱”是“兼爱”的基本内容。“兼爱”是面向所有人的爱“兼 爱”以“天志”为理论基础和信仰支撑。在墨子看来,“兼爱”是天的意志,也 是天道的法则。墨子将“兼爱”上升到天的高度,认为“兼爱”是“天之所志”, 是由天率先实行的。天以阳光雨露滋养万物,体现了平等爱人的兼爱精神。墨子 以为,天是兼爱天下,兼利万民的,所以天也希望人与人之间相爱相利而不是相 恶相贼。“兼爱”的实施主体也是天下所有的人。一方面,墨子把天和古者圣王 作为“兼爱”的主体进行宣扬,其目的是为了让天下所有的人都向古者圣王学习, 遵循天的意志而实行“兼爱”,也就是形成天下所有人都实行“兼爱”的社会现 象。另一方面,墨子对“兼爱”的论述并没有明确指出某个特定的主体,而是对 所有人而言的,比如“爱人若爱其身”,“爱众世与爱寡世相若”,这些主张是 对所有人的要求。这也表明墨子“兼爱”所倡导的是所有人爱所有人,而不是某 个人或者某个群体爱所有人。“兼爱”是没有区别、没有偏见的爱,不能对爱的 对象进行有意的选择。值得注意的是,“兼爱”虽然讲“爱无等差”,但那是指 不分男女老幼,不分地位高低等,是在不违反社会道义的范围之内的所有的人。 对于危害和破坏社会道德秩序的坏人,不能用“兼爱”的恻隐之心为其隐瞒包庇, 要揭露出他们的罪行和错误,给予严厉惩罚,并以善劝恶,使他们弃恶从善,这 样才能体现“兼爱”的价值和意义。这说明“兼爱”是有原则的。所以,“兼爱” 是在符合社会道义的原则下倡导天下之人皆相爱。
  (二)“兼相爱,交相利”
  在墨子的整个思想体系中,内心的“爱”与“利”是人们行为的出发点,实际表现出的“爱”与“利”是由内心外化而得的结果。“义,利;不义,害。志 功为辩。”[2]墨子指出:义,就是利;不义,就是害。义与不义,都由志向和事 功来判断。在墨子看来,施爱人不能仅限于言语,而是要通过实际行动来体现, 还要根据出发点和具体效果来判断。“兼相爱,交相利”即是人们理想行为方式 的出发点,又是人们理想行为方式追求的目标。“兼爱”从个体角度看,是要求 个体爱一切人,能够主动施爱;而从群体间互动性而言,是要求天下人均相爱互 爱。人的根本属性是社会性,个体是社会关系总和中的个体,也必然对其他社会 成员的行为有所反馈,对人施爱,也会获得别人的爱,这是一种对等互报的关系。 “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3]墨子描述了人际交往 中的相互性,施爱则会收到别人的爱。这种爱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在社会交 往中,每个个体都应爱他人从而达到人人互爱的境界。可见,墨子倡导的“兼相 爱”是人与人、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相互的爱。这其中包含两层含义:其 一是表明人与人之间的爱是互动的,在逻辑起点上,应先自觉地给予人温暖的,若要获得别人的爱,则需同样地爱人;其二是呼吁天下人互爱互助,形成“天下 兼相爱”的美好局面。
  (三)“兼以易别”
  “兼以易别”是实行“兼爱”思想的具体表现。“兼”是墨子倡导的人与人 之间交往的道德原则,与其相对的是违背社会道义的“别”。墨子把“别”看作 是“兼”的对立面,并指出了“别”所产生的危害。在墨子看来,天下恶人所产 生的本源在于以“别”待人,从而导致祸乱怨恨的产生,这与以“兼”之法而达 到爱人利人的效果形成了鲜明的优劣对比。人与人兼相爱,天下就会大治,人与 人交相别,天下就会大乱。所以,墨子提出“天下兼相爱”[4]。“兼”是天下利 益的根本,是公正的、平等的;“别”是制造天下祸乱的根源,是不公正的、不 平等的。因此,墨子为了解决当时混乱的社会局面,使国家之间、人与人之间能 够和谐相处,提出了用“兼爱”代替“别爱”的想法。[5]他认为人们之间应该是 平等的、不分远近、亲疏,以此来实现“兼爱”的社会局面。这有利于维护国家 百姓之利,实现社会大义。总的来说,“兼以易别”是“兼爱”思想的重要内容, 也是实现“兼爱”思想的重要手段,不僅否定了以血缘为核心的宗法式伦理关系, 而且把“爱”的范围和程度扩大加深,使“兼爱”成为一种贯穿各种社会关系的 精神价值取向。
  四、墨子“兼爱”思想的时代价值
  和谐社会中基本要素就是人与人的和谐。墨家理论提倡视人若己、先己爱人、爱无等差的先进思想,可见,墨子是将以人为本作为指导思想来处理人际关系的, 而这也是社会和谐存在的逻辑起点和最终归宿。以“兼爱”为准绳,关怀爱护别人,即可以在身心上获得愉悦,也可以在今后获得实际利益上的回报埋下伏笔。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63,123
  [2]司马迁撰、韩兆琦评注.史记[M].长沙:岳麓书社2012:1773
  [3]方勇译.墨子·兼爱(中)[M].北京:中华书局,2015:127 [4]方勇译.墨子·兼爱(上)[M].北京:中华书局,2015:122
  [4]张耀文. 社会关系视域下的墨子“兼爱”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9. [6]辛志凤,蒋玉斌.墨子译注[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150,342
  作者简介:许真真,出生日期:1995.04,性别:女籍贯:河南平顶山市,民族:汉,学历:硕士研究生,专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现时代
其他文献
摘要:地铁站是人流巨大的城市公共空间,已成为展示城市人文关怀和管理水平的重要窗口。时代呼唤文化,文化凝聚力量,在新时期城市建设从规模到质量的转型期,地铁公共艺术承担着文化形象的传承和展示,其作用愈加明显。  关键词:地铁;公共艺术;城市  地铁是一个城市中包容性最强、最公平的、最快节奏的公共空间,地铁空间中的公共艺术是城市文化最自然的传达渠道。地铁公共艺术可总括为:与地铁内部空间结合,具有公共性的
期刊
摘要:在国画工笔创作中除了尝试也出现各种困惑。第一主要是我的国画创作和技法分析。第二主要是创作过程中从起稿开始如何体现新颖和尝试,更能体现现代化。从创作中出现的困惑得出创作过程中要探索、虚心听取老师同学的建议、意见及时修改。  关键词:困惑;探索;尝试  在我的国画创作中,主要是以我四年以来对南宁的情感来创作这幅作品。而创作中的艺术情感的表现更复杂,所以必须得很有吸引力,才能吸引观众产生共鸣,而这
期刊
摘要:随着舞蹈艺术的发展,技术技巧在舞蹈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作为舞蹈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段之一,技术技巧具有较大的艺术影响力,在民族民间舞蹈中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本文围绕分析各民族民间舞蹈的技术技巧,提出民族民间舞蹈技术技巧的特点等方面进行阐述,为民间舞者能够合理实践运用技术技巧开启思路,并能提升民族民族民间舞蹈的观赏性。  关键词:民族民间舞蹈 、技术技巧 、特点、作用  舞蹈中的技术技巧对一个舞
期刊
摘要:汉字是以信息传递为目的的,而图形化的汉字在保留汉字信息传达特性的前提下,会产生强大的艺术感染力,使其功能与美学并存。其视觉效果,远远胜过单纯的文字和颜色的传达。本文中,笔者试阐述汉字在招贴中的图形化设计研究,为汉字图形化视觉艺术传达提供借鉴依据。从而更好的服务于平面设计领域。  关键词:文字图形化;汉字图形化设计;招贴  招贴中对于文字图形化的设计应用早已成为设计师们的一个常用手段。图形化的
期刊
摘要:民族团结进步活动“进乡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延展,关系到国家和基层的稳定、团结与发展前进。能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改善村容村貌,能进一步的解放村民的思想、转变村民的观念,进而使民族关系更加和谐,推动了社会的稳定,增强了民族认同。  关键词:民族团结;示范村研究;综述  一、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的意义  从宏观层面上看,自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在《關于建设民族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的意见
期刊
基本情况:  受经济社会急剧转型的影响,在新文化产生的同时,旧的文化传统也在逐渐消解。而非物质文化遗产若能融入现代生活,不仅有利于保护文化的多样性,也有利于满足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了了解大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曲艺类非遗的认知水平,我们以长沙弹词为例进行了调查。  在本次的被调查人群中,16-30岁年龄段群体占34.6%,31-45岁年龄段占28.4%,46-60岁年龄段占23.1%,60岁
期刊
摘要:《边城》与《雪国》分别是沈从文和川端康成的代表作。两部作品篇幅相当、主题相近且凝聚了众多的审美特征,具有可比性。本文对两部作品字里行间展现的生命美学进行对比分析,分别从性灵之美、自然之美、女性之美、悲剧之美的角度来比较阅读其中的生命内涵,并结合自己的阅读做简单探讨。  关键词:《边城》;《雪国》;生命美学  童庆炳教授曾提出:文学的对象和内容必须具有审美价值,或是在描写之后具有审美价值。1作
期刊
摘要:文化馆是服务群众文化需求的重要机构,也是辅导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同时,也是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重要机构。文化馆对于提升基层群众文化素养,提高审美能力,充实群众文化生活,贯彻党的群文方针都有着重要贡献。笔者认为群文美术是群文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馆要充分发挥好群文美术辅导者、带动者和组织者的作用。  关键词:文化馆;群众文化;美术活动  文化馆是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机
期刊
摘要:教育一直是我国发展中的重要内容,成功的学校教育离不开科学的学校管理,在当前教育发展背景下,中小学学校管理还需要不断的加强,尤其是民族地区学校。由于受到地域、文化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各民族地区间学校管理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了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促进中小学教育的发展,需要学校领导进行深入的探索,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立足于学生和学校的长远发展,因地制宜,制定科学的民族地区学校管理措施。因此,本文主要探
期刊
摘要:叶舒宪的《高唐神女与维纳斯》一书从神话中的女神形象入手,去对比分析中西文化对爱与美这一主题的不同理解,并试图寻找被遮蔽的中国“维纳斯”,以及中国性爱女神隐没无闻的原因。叶先生基于文化通观视野,对神话原型理论进行阐释与重构,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将神话原型的范畴从文学扩展到了文化层面,其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值得学习和分析。本文从《高唐神女与维纳斯》一书的上篇入手,通过溯源性考察、语源学角度以及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