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医药在“诊出就治疗”时代防治艾滋病研究中的定位的思考

来源 :上海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ak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诊出就治疗”时代,对中医药在艾滋病防治研究中如何定位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通过归纳艾滋病病毒感染的疾病特征和西医药抗病毒治疗存在的问题,明确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研究的背景,厘清中医药在“诊出就治疗”时代防治艾滋病研究中的定位。目前,尽管西医药治疗艾滋病病毒感染已取得巨大进步,但也面临许多问题。中医药应审时度势,充分利用自身特点,积极投入到对艾滋病的防治工作中。我们认为,在进行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的研究中,中医药应了解西医药治疗的不足和中医药的特点,准确定位,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
其他文献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语文教学的一些内在矛盾日益凸显,诸如:淡化语文知识与重视语文素养,重视知识的传授与注重学生的自身体验,注重语言的学习与注重情感的熏陶,语文学习的
李裕锋从1988年7月起参加工作,至今已经从教二十余年。他凭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和执着追求,从一名普通教师慢慢走上领导岗位,先后担任过学校数学科组长、教导主任、副校长、
明代归有光的《项脊轩志》与清代袁枚的《祭妹文》,都以特有的文学形象和文学魅力,向人们展示了人世间人性美与人情美的极致,强烈地叩响了人们的心灵。细品两文,加以比较,不难看出
教材是实施教学、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资源。"以本为本、照本宣科"势必使教师的教为传递教材信息的过程,而学生的学则相应地变成感知、理解、记忆教材的活动,这样就丧失了培养和
“用一分严格之水,加九分感情之蜜,酿大爱之甘露,育小树之成长。”这是自治区优秀班主任、桂林市临桂县五通镇第二中学李文兰老师教坛耕耘的一贯思想,也是她教书育人的一贯言行,更
情感,属于人的非智力因素,说的是人主观上的体验。一个人对事物持肯定态度,他就体验到满意、愉快、喜悦、爱或尊敬等感受;一个人对事物持否定态度,就体验到憎恨、不满、痛苦、忧愁或恐惧等感受。如今,专家几乎一致认为,一个人的成功,EQ(情商)比IQ(智商)更显得重要。于学生来说,应知、情、意协调发展,不能偏废。  人是思想和感情的动物,记叙文又主要凭借感情去打动人。我们平时学习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感觉美不
课后训练是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开展知识学习和实践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指出:“不同类型的习题对巩固知识、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有不同的作用……编制的习
新课改以来,对话教学成为主流的教学理念,而传统的讲解则遭到了极大的冷遇。似乎成了对话的“大忌”。有人认为只要一提讲解,那就不是对话了。这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是对新课程提
有一天上课,叫一名来自内地的男同学起来朗读李白古体诗《将进酒》。没曾想,他用一口纯正的河南方言抑扬顿挫地这么一读,使得全班同学忍俊不禁,笑却又不敢放肆地大笑,怕伤了同学的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很看重对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但面对着充斥校园的形形色色的作文刊物,我却不免有些担忧。诚然,老师们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读书万卷”、“下笔有言”,但令越来越多的老师们困惑的是,学生们却对这些校园小刊物“情有独钟”。这并非是里面有多么曲折动人的情节,而在于它们的“工具性”。写一篇作文,不用费多大周折,学生总能在其中找到供其瞒天过海的“绝配”。这样一来无需费心劳神,只需大笔一挥,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