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与“君子”:从女教理论看儒家思想的传播及礼俗之互动——以“女四书”为中心

来源 :民俗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luojishu08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女教主要是基于儒家五经所建构的“内/外”模式来规训女性的言行举止与生活空间,而随着女教理论的发展,儒家修身学说逐步被移植并被用以型塑女子之德性.其中,“女四书”因其作者本身为女性,鲜明体现了女性对于礼教的自觉认同与“内卷化”特征,甚至表现出“立命”与“安身”相统一的趋势.然而从唐代的《女论语》开始,在儒家的心性修养体系日渐深入女教理论的同时,作者已不满于《女诫》以来将女性圈囿于家庭之内的角色定位与伦理束缚,表达出了参与公共事务的强烈意愿与完善个人道德、安顿终极关怀的诉求.换言之,先秦乃至两汉的女教理论着意将女子型塑为“女子”,而唐代以降,女性的性别意识逐渐觉醒并致力于打破这一閫域,而力争成为“女君子”乃至“君子”,并因此产生了女性个体诉求与儒家传统礼教之间的矛盾.这一冲突在明清时期达至巅峰,从而呈现出礼俗互动的多重影像.
其他文献
三钮壶是水壶,因壶身有三个钮而名,是过去农村上坡下地用的水壶.rn壶身罐形,肩宽足窄,有口有嘴,口大嘴小.三个钮前俩后一,用绳穿起三点着力,提着出门稳妥踏实.壶身通体挂釉,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作为礼仪图像的一种类型,鲁西南地区木版套色年画《单钱灶》是一个由信俗、礼俗和审美三重维度建构起来的“精神结构体”,该类灶王图在民俗语境中承载了“九世共爨”和“天缘
学术界对于女性研究的不重视,导致了学术研究中的女性知识与女性话语的缺失,民间艺术生产中女性艺人的研究更是如此.这种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不足,源于社会性别制度对于女性的歧
对妇女问题的关注是中国现代早期民俗学研究者的一种潜在共识,但直到今天,中国现代早期民俗学中的妇女问题研究仍没有被作为一个出发点进行探讨,妇女问题研究与中国现代早期
以碧霞元君为感召而形成的泰山与妙峰山两处朝山圣地是中国现代民俗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以往学者大多采用“结构-功能”视角,从社会机制上理解朝山进香的动机,要么将女性进香理
传统在传承的过程中总是不断被发明、创新.在当下,政府意志和市场运作是保护、承袭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要力量.云南省龙潭村的仪式专家张修良作为乡村社会权力结构中的一名边缘
明代以前,景德镇并无风火仙师传说的记载.明清以来,文人士大夫为了振兴官窑的瓷业,以明万历年间童宾投火祭窑事件为蓝本,在传统冶炼人祭主题的基础上,建构了风火仙师的形象,
日照农民画在60余年的嬗变过程中,历经政治宣传画、民间艺术品和旅游购物品的叙事定位,农民画作者也先后完成了社会主义新文艺主人、农民画家、遗产传承人、文旅产业代言人的
细味此书,就体会到“好男不当兵”“秀才遇见兵”之类民间俗语的厚重.严肃的历史学著作亦能写得活色生香,该书是又一例证.rn作者关注明代军户制度,聚焦朝廷、官吏与普通民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