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合作学习中学生角色的误区与对策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eman9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新课程改革的数学课堂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这说明很多教师已经有意识地把这种先进的教学形式引入到数学课堂。但如果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大多数小组合作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即教师抛出一个问题(或者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后,在教师的授意下,学生立即三五成群围成一组,教室里顿时响起一片嗡嗡声,学生七嘴八舌,让人感觉小组内每个人都在发言。两三分钟后,教师喊一声“停”,学生们立即各就各位,由小组代表(往往是固定的)站起来发言,学生一张口就是:“我觉得应该…--”,“我认为应该……”。很明显这种合作学习进入了难以自拔的“误区”。
  关键词 数学;学习;误区;对策
  
  首先,这种经过三两分钟的讨论,便由教师喊停,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而是对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漠然忽视。合作学习是需要花费时间的,这也是合作学习成功的最根本的保证,学生合作学习的时间,一般应大致分成两个阶段,首先小组讨论前要有一个较为充足的独立思考的时间,进行思考,而不是立刻对问题展开讨论,那样将会使所有的讨论和认识停留在肤浅的认识层面:第二阶段才是进行合作研讨,小组成员交流各自的思考成果,共同解决问题,形成初步的小组共识。
  在很多课堂合作学习中,会出现学生讨论的气氛热烈、兴致很浓,而教师却频频看表,生怕耽误了时间,几分钟后,教师不管学生讨论完否,就匆忙喊“停”,学生悻悻而归。这是明显对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主体地位的剥夺,所以在合作学习中,要求教师既要指导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交流讨论,又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所以要解决传统意义上的这一对矛盾,做到两不误,教师应多从合作学习的组织结构和实施细则上多下工夫,以求高效能的合作学习,来解决这一时间矛盾。
  其次,在合作学习时,学生角色分工不明确,合作讨论变成无序的辩论会。在接到教师提出的问题后,学生没有对问题进行任何思考,而是直接进行讨论,所以大多数学生提出的见解都是较为肤浅、不成熟的意见,这种貌视成功的小组合作学习,实则是一种低效能、高耗时的课堂教学行为,对完成教学任务起不到较好的辅助作用。
  所以要得到高效、有序的合作学习,小组成员必须要有明确的职责分工。每一位学生都要被指定担任一种或几种特定的角色。如组织者、书记员、检查员、首席发言人、第二发言人等。如下:
  组织者:1、任务:(1)引导本组成员活动,确保各项任务按时完成(2)确保小组成员都参与活动(确保没人垄断讨论和没人被忽略)2、范例:(1)我们先考虑一下这个问题然后再发表自己的见解。(2)估计还有X分钟,请大家发表对第N个问题的看法?(3)某某,你对这个问题还有什么不同的看法?
  书记员:1、任务:(1)记录小组讨论成果(2)汇总小组讨论观点。2、范例:这是我们小组对这个问题的所有看法,大家同意它代表本组的讨论结果吗?
  首席发言人第二发言人:1、任务:代表本小组提交小组讨论结果。2、范例:我们小组所有成员一致认为这个问题应
  检查员:1、任务:检查小组每个成员对问题的解决和掌握程度。2、范例:让我们花点时间单独在纸上写出选择的理由,然后在比较答案。
  当然,这些角色应轮流担任,实现小组角色的互换,使每个成员都从不同的位置上得到体验、锻炼和提高。倘若小组人数超过4人或少于4人,也可以将这几种角色合并或再增加一些新的角色,如“资料员”等,甚至是专门提反对意见的“反对人”。
  这种小组内成员明确地分工,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每一阶段每人都有相对侧重的一项责任。合作学习时,由组织者对本小组学习进程进行掌控,对合作学习的成果或疑难问题都能得到学伴的充分关注和帮助,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增大信息的交流和反馈。更重要的是拓展了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使课堂不在混乱嘈杂,不在存在被遗忘、被冷落的盲点,体现了一种高效能、低耗时的课堂学习结构。
  最后,学生在合作中“自我中心”意识严重,忽略合作技能的培养。单单从合作小组代表发言,一张口就是:“我觉得应该……”;“我认为应该……”,我们就不难看出,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对自己角色的定位存在着严重的自我意识。叶澜教授曾说过:“要在合作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这句话恰恰表明,合作学习既是学习取得成功的条件,同时其本身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功能。所以我们应当有意识地将常用的合作交流技能(如请求发言、求助他人、称赞他人、澄清观点、支持反馈、互相检查、表示疑义、提出建议等)对学生进行训练。
  有了较好的合作技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讨论交流中的混乱争论现象,使交流讨论的问题得以快速有序地解决。尽量地减少了学生在合作、释疑、得出结论中不必要的一些时间“内耗”。如在讨论时出现了不同的观点,合作交流的技能就显得特别重要了。“太好了,你的观点确是有独到的想法,你看如果再考虑这几点,你的见解会更精彩……”。所以想要别人接受你的观点,你要首先尊重别人的观点,才有可能体现团结合作的集体力量。
  应该看到,影响合作学习效果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但学生角色的认定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教师对合作学习中学生角色的认定,学生在小组学习时职责的明确分工和学生心理角色的自我认定。都是需要我们深入研究的,以求尽快认清其产生的根源及运行规律。以求对课堂教学提供参考,提高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效性。
其他文献
语感问题,老一辈语文教育家有许多精辟的见解。叶圣陶老先生在《文艺作品的鉴赏》中对语感作了描述:“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查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这是我国关于语感的最早解释。夏丐尊先生较早提出“对于文字应有灵敏的感觉。姑且名这感觉为‘语感”’。当代一些
本文分析了知识产权壁垒的内涵及我国进出口贸易应对知识产权壁垒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众所周之,教学过程的优化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那么,如何优化教学过程?笔者认为重点在于教师对课堂氛围的调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 鼓励发现问题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学贵有疑,疑而出新”。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思考,才会有所发展、有所创造。而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被束缚在教师的教案和课堂的圈子中,其创造性受到压抑和扼制。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大
同学们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会发现古汉语中的一些词语在现代汉语中其意思已经发生了改变,这就是古今异义词。那么,古今异义词是怎样形成的?如何辨析古今异义词呢?  大家知道。现代汉语是由古代汉语发展而来的,现代汉语对古代汉语既有继承,又有发展,既有同,又有异,如“山”、“水”、“牛”、“羊”、“日”、“月”这些词,古今意义基本未变;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认识的发展,绝大多数词的意义都发生了程度不同
安全管理在供电企业基层班组的重要性人人皆知,是建设和谐稳定企业的前提和基础。要想做好班组安全生产工作,只有以人为本,尊重员工的主人翁地位,发挥其主力军作用,才能调动
介绍了图书馆科学管理,论述了图书馆统计学在图书馆科学管理中的作用,探讨了图书馆统计学的方法。
为解决高速公路收费分配问题,提出了一个用于高速公路多路径费用拆分方法.利用组成路径的各个路段中车辆的速度分布,结合各路段长度分析出路径中车辆行驶时间的概率分布;利用车辆
[摘要]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因此越来越多的教师在课堂上开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感兴趣的情况之下开展自主学习活动。这一理念的提出对改变过去课堂上“教师独角戏,学生一言堂”的局面找到了“脱身之术”,但是由于很多教师对新理念的解读还存在一定误区,因此学生的真正“自主”并没有被落到实处,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看到了一些现象,并做了浅显的剖析希望能引起思考。  [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