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cg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价值目标的要求,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的教育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生全面发展和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关键,我们要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把家国情怀这一素养落到实处。
   【关键词】  家国情怀 历史情境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21-083-01
  0
  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价值目标的要求,在2017版历史课程标准中将家国情怀定义为: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与社会责任。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价值关怀,要充满人文情怀并关注现实问题,以服务于国家强盛、民族自强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为使命。家国情怀为什么如此重要?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笔者有一些思考和尝试:
  一、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必要性
  (一)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课程标准的要求
  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历史学科担负着重要的育人功能。2003年的历史课程标准在情感态度价值观部分提出“通过历史学习,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2018年最新版的课程标准更是明确指出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课程目标中明确陈述了对中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虽然在提法和内容上略有不同,但在历史教学中对中学生德育的培养目标都直接或间接地体现了家国情怀,家国情怀是学生理解历史、认识历史后的情感升华,是历史教学所要实现的重要课程目标。
  (二)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高考在德育、智育领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几年的高考加强了对德育的考查和引导,包括对中国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个自信”、生态文明等的考查,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教育是智育的需要。
  从中学生实际来说,高中生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历史教学中有丰富的家国情怀培养素材,借助这些课程资源,加以行之有效的引导,在认识灿若繁星的历史人物、熟悉生动有趣的历史事件和跌宕起伏的历史进程中形成自身的历史价值观和家国情怀,在认知认同的基础上转化为生活中遵循、精神上追求、行动中自觉将对健全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二、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策略
  (一)精心组织课堂,在导入和小结部分融合家国情怀
  导入是课堂的起始环节,是一堂课的关键所在,在导入部分进行家国情怀的渲染对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学习、培养正确的世界观和社会责任感有重要的意义。在历史的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素材,把这些资料搜集整理展示给学生,不仅直观而且富有感染力。视频导入、图片导入、历史故事导入、材料导入等等都会为我们创设一种历史情境,在一定的历史情境中学生会有更直观的理解和感受:講述《辛亥革命》我们可以用影片《走向共和》中的一些片段;讲述《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我们可以用电影《芳华》中的一些图片;讲述《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我们可以用英国学者李约瑟的“中国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着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让学生直接感受中国古代科技的地位……在导入部分创设情境渗透家国情怀实际上是为整个教学定好调子。
  以史为鉴,学以致用是我们学习的目的,在课时小结部分融入家国情怀能画龙点睛,提升教学内涵。学习完《从汉至元的政治制度》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中国古代的制度创新及实践,感受古代先民的智慧;学习《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可以引导学生感受近代民族工业夹缝中求生存的艰难,体会民族企业家迎难而上、艰苦创业的爱国之情……
  (二)认真备课,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家国情怀教学素材
  政治、经济、文化史三个模块中都蕴含着丰富的家国情怀教育的素材,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火眼金睛,对课文中的素材进行充分挖掘和运用。
  历史课堂对家国情怀的培养建立在学生对历史知识感悟和思考的基础上,因此教师不能满足于让学生单纯地记忆历史知识,更应提供一些史料,对知识进行迁移和拓展,深入了解教材内容,全面把握历史事件。例如在《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的教学中不仅要了解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影响,更应深入探究新文化运动的的背景,只有帮助学生认识到辛亥革命后国人在政治、经济和心理上的巨大落差,他们才会理解在国家危亡之际仁人志士挺身而出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家国情怀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加强学生对具体历史事件的了解来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家国情怀的具体表现会对学生的价值导向产生积极影响。
  (三)巧借历史人物,提升家国情怀
  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在维护国家安全与统一、挽救民族危亡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涌现出许多仁人志士:倡导“天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虎门硝烟的林则徐、视死如归的“戊戌六君子”、实业救国的张謇、淡泊名利的钱学森……
  这些人物事迹感人,事例鲜活,在教学中善加引导,发挥名人效应对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培养社会责任具有重要意义。
  家国情怀无论是对学生的高考还是对学生未来的终身发展都有及其重要的意义,家国情怀并不是一句空话,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精心备课、优化教学环节、积极探索其有效的实现方式,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
  【注:本文系广东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规划小课题“家国情怀素养下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初探”成果(课题编号:GDXKT21443)】
其他文献
【摘要】 社会的不断进步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初中生是第一次接触化学这一个科目,那么教师就应该在学生第一次接触这一个科目时,给学生打下坚固的基础,让学生对化学课程保持足够的兴趣。所以这时教师就需要采取一些措施,例如构建高效课堂。教师要想构建高效课堂,就得将自己之前的教学方式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同时还得要求学生要改变自己之前传统的学习方式,要在真正意义上去实现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  
期刊
【摘要】 伴随着互联网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之中,网络技术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因此新的挑战也出现在教学领域之中。在中小学教学领域,教师必须科学合理地运用网络技术,借助网络技术开展中小学德育教育,让学生们了解到网络不仅可以带来新鲜的事物,还存在着潜藏的危险,中小学生必须依靠德育教育,树立正确的三观,从而让网络真正为教育服务。本文介绍了德育教育的内涵、对于中小学教育的重要性、对中小学德育教育产生的影响,以及
期刊
【摘要】 在现代化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需要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引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其渗透到高中英语教学中,以满足新课程标准要求。翻转课堂主要是在实际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教师通过互联网收集相关的教学资源,有助于教师和学生进行互动和交流,在长期发展中学生会加深对英语知识的理解,为高中英语教学的有效性提供支持,文章主要针对翻转课堂引入高中英语教育教学的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翻转
期刊
【摘要】 初中教育学习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阶段,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高中学习打好基础的重要时期。所以,初中老师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情况,确保全员参与课堂教学。为了测试学生的学习程度,老师可以在课堂进行知识测试,通过布置例题,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的调整教学进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不断求学、求知。   【关键词】 初中数学 课堂小测 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33.6
期刊
【摘要】 翻转课堂的出现将传统教育的课堂教学结构进行了非常大的转变,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进行了改变。这种翻转课堂的功能能够将现代化的教育思想充分的体现,这也非常符合思政课堂教学的功能需求,这种方式可以将中职学校思政课教学中所遇到的难以解决的问题进行破解。本文将通过分析翻转课堂的优点以及其在中职学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具体方法进行解析。   【关键词】 翻转课堂 中职学校 思政课教学 实践方法
期刊
【摘要】 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我国的教育工作者们在不断的探究与实践中提出了许多具有借鉴意义的教学方法,充满信息技术特点的微课教学法就是近年来逐渐兴起的一种高效的教学模式。微课教学法具有短小精悍、使用方便、教学资源丰富等特点,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教学,对重难点的知识进行简单直观的讲解,并且还可以利用微课的手段进行课前引入与课后总结等教学活动。高中数学知识复杂,难度较大,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
期刊
【摘要】 新课改的推行使得传统教学转变为现代教学,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开始重视核心素养在学生能力培养中的重要性,初中语文教学也从师本位转变为生本位,以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及多维学习能力为基础,挖掘更多适用于当前学生学习与发展需求的教学模式,以期得到学生素养与能力的提升。但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仍存在理解与实践的偏差,教育工作者仍然需要结合教学实践,深入研究语文课堂教学趋势及优化方向,以
期刊
【摘要】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理念及教学方式发生了很多改变,如师生互动更多、课堂更加活跃等,但是仍然存在“教学效率低下”的现象。为此,本文就以九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为例,简要探究了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以供参考。   【关键词】 九年级语文 课堂教学 效率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
期刊
【摘要】 2003年推行高中课程改革以来,艺术课程的模块教学得到了广大师生的喜爱。为顺应时代的发展,2017版新修订的课程标准(简称新课标)提出发展素质教育,培养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在原有艺术课程结构上增设了“音乐与舞蹈”必修。为更好贯彻落实新课标,围绕核心素养的培养及学业质量水平的提升,将分层教学引入课堂。从概念、教学现状、学情分析、教学实施等视角对分层教学在“音乐与舞蹈”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及课堂有
期刊
【摘要】 因为社会的飞速发展,所以对于中职教育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今的学生学习需求,作为教师需要通过不断的实践去探索科学的教学方式。在最近的这几年里,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众多教学者的关注话题,翻转不仅将知识的传授顺序改变,还帮助教师与学生实现角色的转变,而且更加有效的利用了课堂时间等等。本篇文章将会围绕翻转课堂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展开讨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