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受挫、上当成为孩子的教科书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k1234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月25日《珠江晚报》报道,打打球、吃吃饭就能搞掂学生?我市中小学生防范意识有待加强。晚报上《绑架杀害高中生案告破》引起了学生家长和老师的关注,一位中学生家长非常忧心:“我们的孩子在坏人面前没有任何免疫力,学校防范意识教育也欠缺,这些孩子以后怎么办呢?”
  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捆绑中,孩子独立接受社会的机会日益缺乏,除了课本、学校和学生,社会领域非常单调,绝大多数孩子就是“社会呆子”,缺乏必要的应对经验和交际保护。
  在对待各种社会负面信息,社会、媒体和教育工作者往往出于好心,设置特殊禁区,不允许孩子接触,害怕孩子沾染不良社会习惯。这种正面教育虽有积极意义,也会降低孩子对不良环境的消化、抵抗和免疫能力,一遇到“害虫”,就难以招架。不经世事,难长心智啊!
  这种现状曾受到有关专家的批评,认为生存教育的空缺会形成巨大的人格缺憾。所以,有的学校开设了相应的生存技能和防范演练,如深圳市宝安中学历时近一年研制出的首本求生教材,放学时碰到有人溺水该怎么办?与异性交往时如何防止受到性侵犯?都能从课本中找到答案。提升孩子们应对社会危机和生活危机的能力。这种教育不乏积极意义,却将生存教育浪漫化、儿戏化了。当时笔者就撰文批评:让学生根据公式去套,按现成答案去做,仅仅听过几堂课,生存本领和防范能力这种潜质就可以速成吗?受挫、上当才是更多孩子精神成长的教科书。纸上得来终须浅,要知此事须躬行,对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生存和防范技能来说,学校和家长更应该多去创造让孩子历练的机会和时间,解放成才观,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把孩子从题山课海中解放出来,从课堂上解放出来,在真枪实战中跌打滚爬,狠狠摔几跤,这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不会生存、不能防范”的教育弊端。
其他文献
数学学习过程应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造性地利用教材,给学生提供开放的、自主的、趣味性强的、参与度高的教学素材,让学生动起来,数学课堂活起来。那么如何让课堂充满活力呢?    一、 教材活起来    教材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它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关键作用。但现在的教学中,有些教师往往还不能用理性的态度来认识教材、钻研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教学既是物理知识教学的基础,也是物理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主要渠道和有效手段。大量的资料信息表明:中国基础教育最为突出的弊端之一,就是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动手能力的培养。“高分低能”正是在应试教育思想的长期熏陶下结出的苦果。加大实验教学力度,加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  实践证明,只有通过训练有素的实验教学,
美国图书馆协会认为:“具有信息素质的人能够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并拥有寻找、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信息的能力……从根本意义上说,具有信息素质的人是那些知道如何进行学习的人。他们知道如何学习,是因为他们知道知识是如何组织的,如何去寻找信息,并如何去利用信息,以致其他人可以向他们学习,他们已经为终身学习做好了准备。”作为一名大学英语教师,只有自己具备了信息素质,才能指导学生检索信息、利用信息,从而培养学生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