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浴国学经典 打造书礼文化

来源 :教育创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26026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建特色学校,是优化学校管理,丰富学校内涵,提升学校品位的重要举措。我校在区教育局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结合学校自身实际深挖学校文化内涵,找准学校发展优势,确立了“沐浴国学经典,打造书礼文化”特色办学思路。三年来,坚持“传承国学经典之精华,培育笃学厚德之人才”办学目标,学校已初显“国学教育”特色。
  现就创建特色校以来所作的一些设想,做如下介绍:
  一、明晰思想,以校为本,立为特色
  我校在特色定位上进行了两方面的思考,一是找准学校创建特色学校的优势及基础;二是挖掘“国学经典”特色内涵。
  基于以上对学校特色办校的认识与国学内涵思考,学校决定把国学经典诵读和礼仪文化教育有機地结合起来,以“书香文化”加强书香校园建设,以“礼仪文化”教育强化德育教育,双管齐下、双轨并行,两个方面互相影响、相互促进,形成强大的育人合力,打造“书礼文化”教育特色。让学生在诵读国学中体味经典,在感悟经典中学礼知礼,争做彬彬有礼的文明少年,知书达礼的谦谦君子。
  二、内化理念,形成浓郁的“书香”文化
  践行中的“沐浴国学经典打造书礼文化”特色办学经历了五个阶段:诵读经典、激发兴趣;文本理解、感悟哲理;践行经典、塑造人格;传承融合、学校文化;创设情境、熏陶渗透。
  在特色办学的这五个阶段,我们为了更好地把“书礼文化“内化于心,进行了如下几方面的管理与建构。
  (一)完善学校特色管理常规,让经典教学“有章可循”
  特色学校创建,本身就是一个在实践中逐渐完善的过程。为了实现特色办学目标,学校要求教师们根据学校总目标,结合自己的优势,制定个人发展计划。教师个人的发展与学校的办学思想相吻合,便成了大家共同的发展愿景、共同的价值追求。然后,学校选择具有示范性的低、中、高三个不同年段的班级进行“国学经典”的尝试教学。成功的教学范例作为学校全面铺开经典教学的范例,使国学教学“有章可循”。
  (二)建构“国学教育”课程体系,经典教学“循序渐进”
  一是学校将国学经典形成系列校本教材。
  我们精选《三字经》、《论语》等24个经典篇目,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形成校本教材系列读本。每个级部诵读内容不同,由简及繁,由易到难。
  二是建构“国学教育”课程体系。
  学校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和各年级国学教育的具体目标,构建国学课的授课模式。不同年段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有自己独特的国学课授课模式。一、二年级,以故事带讲,联系生活实际,熟读成诵;三、四年级,自读自悟,悟中求实,导读成诵;五、六年级,温故知新,升华内涵,情读成诵。
  三是重视学科整合,将经典诵读融入课堂。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探究挖掘教材中涉及到的经典知识点,结合上下文内容,分析经典内涵,从而达到理解的目的。如将诗词引入语文和思品社会学科:将诗词入画;将诗词配曲。
  三、挖掘经典育人功能,“礼仪文化”无处不在
  做事先做人。小学阶段,依于经典诵读,一方面可以及早让学生接受传统优良文化熏习的教育。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丰厚他们的文化底蕴:另一方面是深入发掘其中蕴含的多项德育主题元素,逐渐培养学生仁义敦厚和高尚的人格。
  一是把国学经典诵读融入养成育之中。把经典中合乎现代要求的内容,编入班规中;引导学生把国学精华与荣辱观对比,加深认识,并总结出“实验小学学生荣辱观”二是把经典诵读与感恩教育结合起来。
  四、营造“国学教育”育人环境,“书礼文化”润物无声
  在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上,学校进行了精心设计、整体规划、分块布局,处处体现国学教育特色,共分四大块。既有渲染出学校校园文化的雕展示区,又有反映学校特色办学目标的橱窗展示区、还有反映国学教育实践的展示长廊和极具赏读吸引力的阅读大厅。在设计时采用了黄色和绿色两个主色调。黄色不仅视觉人轻盈明快、温暖愉悦的效果,而且象征着一种积极向上、进步、文明念;绿色象征着一种生机盎然、清新宁静的生命力和自然力。整个校园设计,采用了暖色系与冷色系并用的方案,既明快、热烈、粗犷,又柔和、淡雅、恬静。
其他文献
人物档案:  欧阳华钦,汉族,1962年出生,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九江县第一中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九江县第十三、四届人大常委会委员,九江市第十二、十三届人大代表,九江市中学语文学会副理事长,江西省考试学会理事,江西省中学语文学会理事,江西省特级教师学会理事,第三——八届"新世纪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专家评审委员会委员,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江西省中小学优秀校长,中国西部地区教育顾问。
期刊
(共和县第二完全小学青海共和813000)  【摘要】如何指引学生去正确面对纷坛品繁杂而又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博览群书,开阔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不断提升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从而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成长,潜能得以充分地发掘,以渊博的知识去适应和面对未来社会的需要和挑战。对此,我们都又诸多感慨。本文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进行论述。  【关键词】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教给方法;指导阅读  How k
期刊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从1976年走上小学教育工作岗位,至今我已在教育战线上执著奋斗了35个春秋。多年来,我用生命去参悟教育的真谛,用青春去谱写教育的乐章,始终默默奉献、艰苦奋斗、勤于学习,注重调查研究,用实践检验教育理念。我不唯书本,崇尚“人本”思想,倾洒工作激情,兢兢业业,不遗余力,力求做一名不辱使命的教育工作者!  一、做教师勤于奉献,对学生负责、让家长放心。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1
期刊
(如皋市江安中学江苏如皋226541)  【摘要】英语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怎样来优化英语课堂教学,利用课堂四十五分钟时间,大面积提高学生学习和运用外语的能力,成为了摆在每个英语教师面前需要探讨的课题。新教材注重培养学生交际运用英语的能力,通过语言意识的交际活动,把语法教学融于技能训练之中。 在英语教学中有目的地设计提问,不仅有助于教学效果和质量的提高,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教学内容,而且
期刊
作为一名校长,我把学校当成我的生命的一部分,在我的心中,老师和学生就如同我的家人。我的办学宗旨只有一个:为了每个师生的成功与幸福。  一、师德建设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一名校长,我认为,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队伍是关键,师德是保障。学校把教师放在第一位,教师才能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学校师德建设的第一步是让教师们感受到学校对他们的尊重和重视,第二步才是用制度和管理来要求和规范。  “以人为本,以德
期刊
(连云港市解放路小学江苏连云港222000)  【摘要】信息交流的实效性,提高交流的效果,扩大交流的信息量,引导学生内化所要介绍的材料,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  【关键词】课前指导;课内互动;课外延伸  Exaltation information exchanges of real results  Gu hai-yan  【Abstract】Information exchanges of
期刊
一、“多维式情境”教学模式发展的理论依据  多维式情境教学是一种通过对学生进行情感的陶冶,激发学生情绪从而愉快地进行学习的教学模式。将保加利亚心理学家洛扎诺夫的暗示教学理论与我国教学实践经验相结合的产物。我校在原有情境教學理论框架下提出的“多维式情境”教学模式,加入现代教学设备:电子白板系统,多层次多角度的画面、声音、实物展示教学手段,结合当下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尊重学生的独立存在,培养学生独立
期刊
在这个知识经济爆炸的时代,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动力,创新是人才素质的核心。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就成为现代化教育的主题。小学美术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提高教学质量,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下面是我对小学美术课堂课改革和完善教学模式创新教育的几点认识。  一、挖掘现有美术教材内容,提供想象素材。 
期刊
多年来,我校以“发挥个人的才智,依托集体的力量,实现师生共同成长”为理念,采取 “以老带新、以新促老、新老互助、共同提高” 的策略,以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能力和水平稳步提升,学生学业水平始终处于良好态势,在丰台区历年教学质量抽测中我校总成绩始终名列前茅,受到了学生家长、上级领导的一致认可。  一、营造良好教风和学风  我校地处河西地区,校舍小,专业教师少,活动场
期刊
李培明现任十堰市第十三中学校长,在职研究生,中学高级教师深钻教材、教法,课堂教学深受学生欢迎。在国家级、省市级刊物上发表论文一百多篇,如《重心定理的推广》发表于北京《中小学数学》等国内知名刊物。多次被评为十堰市优秀教师,2002年当选为十堰市劳动模范。2003年被《现代教育报》推荐为“湖北省百名优秀校长。”  他坚定地走在教改前沿,大刀阔斧,锐意进取,把一个危机重重的普通高中办成享誉市内外的市级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