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育梧桐 迎来凤满枝

来源 :教育创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4224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培明现任十堰市第十三中学校长,在职研究生,中学高级教师深钻教材、教法,课堂教学深受学生欢迎。在国家级、省市级刊物上发表论文一百多篇,如《重心定理的推广》发表于北京《中小学数学》等国内知名刊物。多次被评为十堰市优秀教师,2002年当选为十堰市劳动模范。2003年被《现代教育报》推荐为“湖北省百名优秀校长。”
  他坚定地走在教改前沿,大刀阔斧,锐意进取,把一个危机重重的普通高中办成享誉市内外的市级示范高中;他率领2300余名师生在拼搏中尽情挥洒汗水与希望,努力实现理想和壮志,将一位又一位学困生送进了重点大学。
  从昔日的风华正茂到如今的天命之年,他已扎根张湾教育二十多个春秋,他就是张湾区人大代表、十堰市明星校长李培明。
  一、树立坚定的办学目标
  从调任十三中校长至今,李培明兢兢业业耕耘了七载,一路风雨一路歌。市十三中是张湾区唯一的一所完全中学,周围名校林立,学校发展举步维艰。到2004年,学校已经连续四年只有6人左右考上一中,并且令区学校工作目标考核倒数第一。如何在夹缝中求生存求发展?严峻的现实给身为校长的他出了一道难题。尽管如此,他大胆尝试,对症下药,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因为他相信,长风破浪会有时。他为学校量身定做办学目标“办精初中,办特高中”。
  (一)改革管理机制,实现正轨运营。
  那一年,他提出了“注重文化引领、创新管理机制”的措施,找准学校走出低谷、重新振兴的切入点。引进竞争机制,搭建成长平台。通过精简机构,实行中层干部竞聘上岗,班主任演讲选聘,教职工双向选择等新举措,市十三中竞争机制逐渐建立,师资力量逐渐增强;订目标责任制,明主攻方向,通过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岗位责任,在制订中长期发展规划中,一年一个创建,一步一步夯实主题,学校逐渐走上快速发展的轨道,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
  (二)打破教学旧制,打造精品课堂。
  2008年9月,为了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浸润心灵,提升师生品位,李培明大胆创新,在全市率先开设国学课。2009年9月,他又主动请缨,在初中尝试生本教育实验,让师生品味教学的快乐;在高中实行课程改革,构建课改立交桥,强化校长课改领导力。他大胆倡导用生本教育方式推进课程改革。抓培训,派七批共130余名教师参加广州、沈阳、山东等地生本教育培训;重实践,生本实验班由4个扩展到23个;乐交流,举行生本研讨课、示范课、公开课,动态关注生本实验足迹,编印两期《生本伴我行》,将师生参加生本的感悟集中展示出来。近两年的实验,出现了教学相长、师生双赢的局面。学生陈鹏感慨道:“生本课堂热闹非凡,探讨合作勇往直前。预习复习一点不烦,共创未来成就永远。课堂积极举手发言,誓为小组把我才现。同学之间相互切磋,一起进步笑语声喧。”
  (三)创新培养模式,深挖学生潜质。
  创办美术班、传媒班、健美操班、体育舞蹈班、艺术体操班,培养各类艺术专业人才,为全国知名美院、体院提供优质生源,用特长教育铺就学生通往高校的快车道。社会好评如潮,业内有口皆碑。近年来,学校艺术生高考合格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
  二、打造诗样天地的文化校园
  “有老师说,她是一首诗,隽永、清新是她的風格;学子寒窗苦读,酷暑习练,投入生本,铺设升腾流转的韵脚;老师披星戴月,灯下漫笔,献身教改,击响抑扬顿挫的节奏;领导仁德为怀,精诚为校,展现幽深渺远的内涵。学生个性成长,教师专业进步,学校特色发展,尽现学海教坛独领风骚的意蕴……”教师论坛里,一篇《我心中的十三中》的诗歌中,浓浓诗意涓涓流淌。
  每周一个教育研讨专题,每双周一次《论语》讲座,教师们在学术交流、经验分享的阵地上展示自我,共同进步。这是李培明在建设校园精神文化中的又一创举,从教师队伍中成长起来的他,深谙“提升一所学校,首先要提升其校园精神;提升教师,首先要提升他的价值追求;提升学生,首先要提升他的人生目标”之理,所以提出“将先进当作一个目标,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的口号,引导师生在教育百花园中争芬芳、树榜样。
  为了强化文化引领,李培明还坚持在学校每月开展明星教师、明星学生的“双星”评比活动。在这场活动中,涌现出了一批批杰出的明星模范。张道清、郭清林、田发群等明星教师均受到区级以上表彰,杨秀丽、陶萍、龚晗阳等明星学生被评为市级“只好”学生。“一花引来百花香”,“双星”的事迹,十三中人耳熟能详,激励着全校师生奋发向上。教师王金鹏计算机课在全省说课比赛中获得一等奖,他参与的国家级课题《基于学科的农远资源应用分析与归类整理》已顺利结题。此外,孟碧君、杨新平、胡卫平、蔺涛等老师在全市学科大赛中脱颖而出,进军省赛,成绩喜人。
  诗社学报在他的积极推动下,萌芽壮大。校云帆诗社的成立,为全校学生诗歌爱好者开辟了翱翔的空间。自成立至今,近200名诗社社员经常参加学校组织的讲座采风活动,诗歌作品达到2000多首,并结集出版。同时,《云帆诗集》还被评为“全国百佳优秀校刊”。《市十二中校报》则成为老师们交流教学经验的阵地,同学们的情感家园,被中央教科所评为“全国最佳校报”一等奖。
  三、高雅的“沙龙”引入校园
  如今,走进市十二中,花团锦簇,整洁雅致,学生彬彬有礼,教师斗志昂扬。为促进学校飞跃发展,他注重开源引水。
  他还将高雅的“沙龙”引入校园。有体操沙龙,半小时的师生跑操课里,老师带队,学生呼号,声声呼号喊出了气势,喊出了十三中全体师生的满怀激情!有研讨沙龙,今年4月份,学校开展沙龙研讨,以生本教育研讨和国学教育初探为话题的沙龙活动与时俱进,赢得喝彩!
  “头上有青天,脚下有大地,我们要对一得起每一位家长的信任,把每一位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来教育培养,才能对得起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李培明这样要求自己,也这样要求全校的老师。着眼于解决区内学生上高中难的问题,李培明探讨并制定实施《张湾区内初中保送生制度》,确保区内70%以上的学生初中毕业后能顺利进人市级示范高中就读,也为市十三中高中的招生提供了较为稳定的生源保障。同时,他又多次向区委、区政府申请,在市十三中开设“阳光班”,得到许可并争取到民政部门每年4万元经费的支持。为确保辖区内的优秀女生能完成高中教育,他兴办“春蕾高中班”,争取区妇联资助该班每生每年800元生活补贴;除了争取各级组织援助外,他每学期还自己掏钱资助两三名贫困生。据统计,学校连续五年超额完成市教育局下达的高考指标。
  “千淘万滤虽辛苦,吹尽黄沙始见金”,精心育梧桐,迎来凤满枝。七年打拼,市十不中不断发展壮大。学校师生由原来的1000余名猛增到2300余名,获得了社会高度的赞誉。市十三中在发展中先后获得“十堰市最佳文明单位”、“湖北省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全国书香校园”等荣誉称号。
其他文献
(普兰店市特殊教育学校辽宁普兰店116200)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我从本地区、本校、本班实际出发,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坚持识字教学生活化原则,通过创设生活情境整合识字与学词学句同步进行,克服学词识字的枯燥无味;在生活实践中学习积累语言、发展语言,克服语言与生活相脱离的状况;以生活体验为基础 ,促进聋生语言个性化发展 ,从而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与交际能力。  【关键词】聋校课程;生活情境;生活体
期刊
人物档案:  欧阳华钦,汉族,1962年出生,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九江县第一中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九江县第十三、四届人大常委会委员,九江市第十二、十三届人大代表,九江市中学语文学会副理事长,江西省考试学会理事,江西省中学语文学会理事,江西省特级教师学会理事,第三——八届"新世纪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专家评审委员会委员,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江西省中小学优秀校长,中国西部地区教育顾问。
期刊
(共和县第二完全小学青海共和813000)  【摘要】如何指引学生去正确面对纷坛品繁杂而又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博览群书,开阔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不断提升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从而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成长,潜能得以充分地发掘,以渊博的知识去适应和面对未来社会的需要和挑战。对此,我们都又诸多感慨。本文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进行论述。  【关键词】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教给方法;指导阅读  How k
期刊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从1976年走上小学教育工作岗位,至今我已在教育战线上执著奋斗了35个春秋。多年来,我用生命去参悟教育的真谛,用青春去谱写教育的乐章,始终默默奉献、艰苦奋斗、勤于学习,注重调查研究,用实践检验教育理念。我不唯书本,崇尚“人本”思想,倾洒工作激情,兢兢业业,不遗余力,力求做一名不辱使命的教育工作者!  一、做教师勤于奉献,对学生负责、让家长放心。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1
期刊
(如皋市江安中学江苏如皋226541)  【摘要】英语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怎样来优化英语课堂教学,利用课堂四十五分钟时间,大面积提高学生学习和运用外语的能力,成为了摆在每个英语教师面前需要探讨的课题。新教材注重培养学生交际运用英语的能力,通过语言意识的交际活动,把语法教学融于技能训练之中。 在英语教学中有目的地设计提问,不仅有助于教学效果和质量的提高,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教学内容,而且
期刊
作为一名校长,我把学校当成我的生命的一部分,在我的心中,老师和学生就如同我的家人。我的办学宗旨只有一个:为了每个师生的成功与幸福。  一、师德建设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一名校长,我认为,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队伍是关键,师德是保障。学校把教师放在第一位,教师才能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学校师德建设的第一步是让教师们感受到学校对他们的尊重和重视,第二步才是用制度和管理来要求和规范。  “以人为本,以德
期刊
(连云港市解放路小学江苏连云港222000)  【摘要】信息交流的实效性,提高交流的效果,扩大交流的信息量,引导学生内化所要介绍的材料,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  【关键词】课前指导;课内互动;课外延伸  Exaltation information exchanges of real results  Gu hai-yan  【Abstract】Information exchanges of
期刊
一、“多维式情境”教学模式发展的理论依据  多维式情境教学是一种通过对学生进行情感的陶冶,激发学生情绪从而愉快地进行学习的教学模式。将保加利亚心理学家洛扎诺夫的暗示教学理论与我国教学实践经验相结合的产物。我校在原有情境教學理论框架下提出的“多维式情境”教学模式,加入现代教学设备:电子白板系统,多层次多角度的画面、声音、实物展示教学手段,结合当下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尊重学生的独立存在,培养学生独立
期刊
在这个知识经济爆炸的时代,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动力,创新是人才素质的核心。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就成为现代化教育的主题。小学美术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提高教学质量,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下面是我对小学美术课堂课改革和完善教学模式创新教育的几点认识。  一、挖掘现有美术教材内容,提供想象素材。 
期刊
多年来,我校以“发挥个人的才智,依托集体的力量,实现师生共同成长”为理念,采取 “以老带新、以新促老、新老互助、共同提高” 的策略,以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能力和水平稳步提升,学生学业水平始终处于良好态势,在丰台区历年教学质量抽测中我校总成绩始终名列前茅,受到了学生家长、上级领导的一致认可。  一、营造良好教风和学风  我校地处河西地区,校舍小,专业教师少,活动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