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朗读技巧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m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都是在《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探究,对学生的阅读训练同样也是一样。随着新的教育理念的不断推广,随着讨论式、谈话式的教学方法的提倡,随着“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的呼吁,教师们开始追求学生个性化朗读,主张让学生自由读,有个性地读,读出自己的理解,甚至学生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在研讨时,老师认为“教给学生朗读技巧”是让学生被动接受,不能体现学生是主体,不符合新课标精神。
  关键词:朗读能力;朗读技巧
  一、学生的阅读困境
  1.随意训练,忽略学生实际
  现在大部分小学生读书的实际情况是:添加字词、遗漏、用其它生字词代替、音色单调、声音过高或过低、唱读或不知读到何处、用手指著读、更有甚者,想怎么读就怎么读等等。针对这些现象,老师们是如何开展训练的呢?课堂上经常看到老师让学生多种形式地读:自由读、指名读、分组读、分角色读等,甚至让学生评价。老师问:“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生:“好(不好)”。师:“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论文格式。生:“读出了语气,字音读得准,没拖音。(不好在没有读出语气,哪个字的读音没有读出来,翘舌音或后鼻音)。”这样读了几次,也评价几次了,学生的阅读还是没有提高。究其原因,训练随意,没有层次,也没有什么指导。
  2.盲目训练,忽略教材实际
  阅读课文,应该要表达课文的意思,也就是说要读得正确,把作者写话的意思表述出来,这是阅读的最基本的要求。但是,教师们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却忽视了这一点,还说你是有个性的朗读。
  朗读应注意教材的特点,以教材为基础正确地表达文章的思想感情,然而,大家的一些做法却不是这样,不管什么样的文章,总想夸张、大肆地喧染、总想过分地声情并茂,殊不知反而不能正确地表达文章原有的感情和意思。论文格式。如《十里长街送总理》全文应是离别依依、悲哀的语调;又如《两只狮子》中一句话:“狮子妈妈生下了两只小狮子”,只要读得正确自然就可以了,用不着夸张,也无需感情。
  3.无效训练,忽视技能指导
  在课堂中,经常听到老师问学生:“你能读出亲切语气吗?”“你觉得哪里读得无感情”等等。“什么叫亲切”,“什么叫有感情”,“什么叫悲哀”,学生不知道,老师也不知道怎么说。有时老师指名许多学生读,可总是读得不满意。学生读来读去,教师指在指哪,就是不做具体的指导,教师也不范读,折腾了一圈儿,学生仍然没有读好,朗读水平也未提高,甚至头晕脑涨,丧失了朗读的信心,最后只好草草收兵。为什么会这样呢?究其原因,是学生没有掌握朗读技能,或者说是教师没有教会学生朗读的技能。
  二、初探
  以上三个方面,暴露了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困境。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在哪儿呢?我想从以下三个方面肤浅谈谈自己的观点:
  1.少评价,多练读
  朗读是一门艺术,它需营造一个以语言媒介的场所,从而感染学生。让学生评价学生朗读,不大符合实际。实际说,学生也评不出什么,白白浪费了时间,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只有在老师的具体指导下,让学生大面积,有层次的训练,朗读水平才会得到提高。
  怎么训读呢?让学生有层次地反复朗读,反复练习。即读准字音,读得自然,读得有感情。学生读不好,老师范读,学生跟着读,放录音,让学生体会感情。
  学生的模仿能力非常强,如果老师读得好,经常范读,让学生跟读,学生就会从听读,跟读中纠正自己的发音、语气、停顿等方面的错误,掌握技能与方法,提高朗读能力。
  2.解文章,读正确
  教材中每一篇阅读课文,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一定的,但是,学生的朗读由于受时间、空间、学历的限制,也就无法完全达到跟作者的意图一致,但是,一定要利用声音的停连、高低、轻重、快慢、语调变化、儿化等各种技巧,使听者感到“声声入耳,心心相印”。当然,读正确,一方面指读音的准确,也是基础,另一方面是语意的正确表达。所以,学生读得不正确的地方,语意表达不清楚的地方,老师要及时指出来,给予纠正,形成对比,有难度的地方,教师要范读,教师范读有难度的地方,可以借用录音代替读。总之要让学生跟读。
  3.讲技巧,作指导
  读好一篇课文,一要深入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掌握语言特点,二是要用有效的语言表达,达到声情并茂,当然,前者是关键的基础,后者是朗读的目的。要教会学生怎么朗读的技巧。
  首先,要努力学习,掌握一定的朗读技巧和方法。主要包括停连、重音、语气、节奏四个方面。教师要善于学习,多读一些有关朗读的书籍,丰富自己的知识,同时,要不断练习,提高自身的水平,多听录音教学,多看光喋,尽可能得心应手。
  其次,要交给学生方法。方法的运用有两个阶段:①学习阶段②熟练阶段。也许,老师们会质疑,指导学生阅读,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不符合新课标精神。如果是这样理解就错了,虽然新课标倡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并不是摒弃讲授式的教学,该讲的时候还是要讲,该授的地方还是要授。也许会有老师担心,指导学生朗读,学生会枯燥无味。没错,这就要求我们要因材施教。对于一、二年级,要跟读范读为主,个别指导时要明确一些。如:“笑着读”,“读慢一点点”,“声音再轻些”。到了中高年级,再渗透一些技巧。
  阅读指导是一门艺术,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不是轻而易举的事,需要我们一线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找出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全面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其他文献
摘 要:大家知道,高中数学和初中数学相比,高中数学内容多,抽象、理论性强,难度大.因而有不少学生进入高中之后不适应,这就使相当部分学生学习数学感到困难,从而产生畏惧感,动摇了学好数学的信心,甚至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如何学好高中數学是值得我们探讨和深思的问题.下面我们就这个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寻原因,找对策。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习;策略;方法  和初中数学相
回世强是和平区第十三、十四届人大代表,区供热办公室主任、热力公司经理兼党支部书记.“责任”这个朴素而又神圣的字眼,赋予回世强崭新的追求.无论是在供热办主任的岗位上,
甲醇作为基础化工原料在整个经济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甲醇价格的波动对甲醇产业有重要的影响.研究甲醇的基本面有利于用甲醇期货来规避价格风险,最终为甲醇行业的健康发
摘 要:物理学是人类不断探索真理的结晶,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学习物理的过程也应是培养探索真理能力,提高自身智慧的过程。现代教育理论更强调生本教育,教学要注重学生自身的发展。职高教育的宗旨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这些都决定了职高物理教学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不能只考虑物理学科的特点,单纯地传授知识,而忽视学生就业的需要。要培养学生的能力,最基本的经验是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真理,而不是教师告诉学
苏轼是宋代杰出的散文家、诗人、词人、书法家和画家.其诗题材广阔、色彩斑斓;其词气势磅礴、格调豪壮;散文如流水行云、清新活泼;议论文说理透彻、雄辨有力.苏轼的巨大文学
摘 要:所有人都知道智力因素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有重要的影响,其实非智力因素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的影响也同样重要。而且,非智力因素对于学生在什么样的情绪中学,是不是高效的学,是不是能够同时形成学习能力影响更大。如果能够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就可以促进语文教学的顺利进行,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和谐;课堂氛围;促进;语文教学  小学生情感充沛、外露,他们的所有活动中,更需
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个不可忽视的艰巨任务,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客观要求。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效应告诉我们:对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
摘 要: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各种学习能力的基础,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各种学习能力已经有了初步的养成,但是作为高中教师来说,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依然要放在教育教学活动目标的首位。其中,自主学习能力,是各种学习能力的重中之重。通过对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总结,不难发现能够自主学习是学生学好高中英语的关键。  關键词:自主学习;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高中学生大部分即将进入高等学府,还有不少的一部分会进入社
摘 要: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决定着一个人的做事原则,做事方式,习惯的培养对于一个人来说能影响他一生。小学阶段是一个人习惯形成的最初阶段,也是形成最快的阶段。人们常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其实就是在说小时候形成的习惯会伴随着一个人的一生,很难再改变。所以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注意学生的习惯养成,使其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能够获益。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学生;学习习惯;培养  小学阶段的学生各种行为习惯还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