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礼仪教育对当代青少年礼仪教育的启示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bx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国以来,在青少年的礼仪教育方面,我国的教育体制忽视了中国优秀的传统礼仪文化对青少年人格修养、道德品行、行为举止的正面影响。本文基于传统的“五礼”内容,分别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层面分析了推行传统礼仪教育的重要性,为目前中国在传统礼仪教育的推行上提供了良好的示范和借鉴。
  【关键词】礼仪教育;人格修养;道德品行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42-0086-02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是指在五四运动前,生活于中国传统社会的民众普遍遵守的各种礼仪思想、规范等,以及与礼仪相关的各种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称。中国传统的礼仪文化对传统社会贡献巨大,主要是运用家庭、学校、社会全方位、多层次的礼仪教育方式来推动礼仪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力,用以培养青少年良好的道德品行、文明的行为举止、健康人格的养成。这是当今社会应该学习的重点,在对待传统礼仪文化时,要用严谨的思维看待问题,坚持有扬弃的继承,将中国传统的礼仪教育与现代教育结合在一起,在保持青年人才培养目标“德才兼备”一致的基础上,全面实现传统礼仪的创新性发展。
  一、在家庭中推行传统礼仪教育,涵养青少年知礼明礼的健康人格
  礼仪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基础,是决定青少年人格形成的关键。在家庭礼仪教育中,家长的行为举止影响着孩子对外部世界的认知,是孩子健康人格养成的引路人。从思想上意识到家庭礼仪教育对孩子教育的重要性,家长才能以身作则将家庭礼仪教育摆到重要位置上加以实施。
  (一)家庭传统礼仪教育要从幼教开始。家庭礼仪教育对一个人的影响自年幼之时便已开始,最早可以追溯到婴儿尚在母親腹中之时,“及其有身,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恶声,口不出恶言,以胎教也。”(《礼记·内则》),通常人在还未出生前,在母亲体内便接收到了非礼勿视,非礼勿听的熏陶。出生后的孩提时期,家庭是儿童成长的主要空间,家庭教育是儿童唯一接触的教育方式,而学前儿童在家庭中所接受的教育内容主要是以生活礼仪为主,教授的主要方式除了父母的谆谆教诲外,再者就是通过家庭成员以身作则的行为方式来影响儿童。“坐必安,执尔颜。长者不及,毋儳言。正尔容,听必恭。”《礼记·曲礼》。目前,大多数的家庭已经将这些行为细节抛之脑后,忽视了端正的言行举止对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影响。在日常生活中,家中长辈应从不起眼的小事着手,注重家长行为示范和随时纠正青少年不当的言行举止,这是青少年礼仪教育的基础和健康成长的必备条件。
  (二)家庭传统礼仪教育要保持持续性,要寓于优秀家风的传承之中。家庭礼仪教育的持续性,指的是不间断的礼仪教育过程。家庭礼仪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终身制学习过程,人从出生开始到生命结束其一生都在直接或间接的接受家庭成员的影响和教育,在中国传统社会尤为明显。中国传统社会的家庭在礼仪教育方面涉及的层面非常广泛,且礼节繁复,不仅对日常饮食起居有着严格的礼仪,另外传统社会的男女在接受家庭礼仪教育的内容上又有着明显的区别,“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女俞。男鞶革,女鞶丝。六年教之数与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礼记·内则》)每个年龄阶段都有要学习的知识或技巧,而这些无不是以礼为基础,封建社会的中国社会阶层等级森严,人们知礼明礼是踏入社会较高阶层的必备素质。同时,在家庭严格的礼仪教育氛围下,能够推动优良家风的形成,这是传承于后代的宝贵精神财富,直接影响家庭成员的价值观及其职业选择。
  二、在学校加强传统礼仪教育,培养青少年崇礼敬礼的德行规范
  学校礼仪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青少年的道德素质,完善青少年的人格修养。德是内在修养,而礼是外化体现方式,为一种行为标准。当青少年的行为举止合乎群体标准时,这就体现了礼对青少年形成了道德约束力。这种约束力是一种不具备法律效应的,得到社会成员认可的约束力,是一种柔性化的社会调节方式,在道德约束方面起到了比法律更好的功效。
  (一)学校礼仪教育要注重实践养成,从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入手。在青少年入学时,用庄重的入学典礼使青少年树立对知识的敬畏精神和对传道授业的老师的尊重,这是一种重要的学校启蒙教育,这在我国传统社会学校教育体系中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在现代社会教育体系中该环节基本已被简化。传统社会在青少年入学时举行的入学仪式有释奠礼、释菜礼等。“凡学,春官释奠于其先师,秋冬亦如之。凡始立学者,必释奠于先圣先师。及行事必以币。凡释奠者,必有合也。”(《礼记·文王世子》)释奠礼是一种规格很高的开学典礼,一般情况下都伴有音乐、舞蹈,后发展为儒学代表人物先师孔子的祭祀礼中礼制最高的礼仪活动。“春入学,舍采合舞。”(《周礼·春官·大胥》)这里的“舍采”即为释菜礼。释菜礼最初是以菜蔬为祭品祭奠先师,后发展为学生入学时携菜蔬赠予老师,以表敬意。这两种入学礼的最终目的都在于用仪式的庄重感来影响学生,同时为青少年树立尊师重教的典范。
  当今社会为了更好地将尊师重教的精神传承下去,学校和媒体也尝试做出各种努力,比如:学校举办开学典礼,官媒制作开学第一课的节目等,通过不同形式的活动引导大家用实际行动来践行优良传统。目前采用何种方式为传统的礼仪教育注入新的生机,是未来教育探索的方向。教育部门需要根据当下条件做出合理的调整,做到既让学生们受教,又符合当今的教育环境。
  (二)学校礼仪教育要循序渐进,以完善青少年德行修养为目的。任何时期的学校教育都是分阶段进行的。根据学生年龄的大小,由简入繁、循序渐进地进行。这种教育方式一直沿用至今。“古者年8岁而出就外舍,学小艺焉,履小节焉。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大戴礼记·保傅》)。学校这种循序渐进的教育体制,其目的是完善学生的人格修养,培养学生“仁、义、礼、智、信”的综合素质。这是中国传统礼仪教育培养人才的重要准则之一,对塑造学生理想人格的详细阐述。学生在学校通过系统的学习,对礼的理解逐渐加深,对礼的运用逐渐娴熟,久而久之,礼就成了约束学生行为的规范,对学生理想人格的形成提供了精神支撑和外化形式。   学校对于青少年理想人格的培养,礼仪教育是一种很好的践行模式,中国传统的学校礼仪教育模式为现代学校提供了可学习的典范。从青少年入学起,循序渐进地进行符合中国国情的礼仪教育,借鉴传统的礼仪形式加以现代的教育理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传统的礼仪形式在现代学校教育体系下重新发挥其教育作用。
  三、在全社会倡行传统礼仪教育,养育青少年守礼践礼的文明举止
  社会礼仪教育是一种延伸式教育,是对家庭和学校礼仪教育的补充。现代社会,除了婚丧嫁娶等这一类以家庭为单位举办的礼仪活动,其他社会礼仪活动极少。人们很少得到一起参加由政府或民间自发举行的社会礼仪仪式的机会,对于传统的“五礼”,在现代社会更是难得一见。改革开放以来,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民间常见的传统礼仪也开始发生巨大变化,用传统的礼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已经成为历史。没有了礼的标准,在崇尚解放思想束缚、打破传统旧俗的原则指导下,人们逐渐连最基本的生活礼仪都弃之不顾,这对处于现代社会竞争激烈环境下的人们来说是一种精神缺失。
  (一)重视民间礼仪活动对青少年的教化作用,促进青少年人际关系的全面改善和和谐发展。在当今社会的竞争形式下,人们普遍缺乏安全感,人际关系通常带有功利性,社会信用依靠法律维系等等这些现象盛行,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人们丧失了最基本的道德约束力。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局面,使社会关系中的人自觉的披上“德”的外衣,对其进行“礼”的教育是势在必行,这正是现代社会教育的缺失,传统社会教育的长处。
  中国传统社会在民间频繁举行的礼仪活动多数属于嘉礼,嘉礼是庆典之礼,用于沟通人际关系,燕礼、射礼、乡饮酒礼等都属于社会上时常举行的礼仪活动。不同的礼仪类型起着不同的作用,人们通过参与这些礼仪活动,增进彼此了解,拉近相互之间的距离,對于人际关系的调节和社会行为规范的遵守起到了很好的调控作用。
  (二)由政府推行青少年礼仪教育活动的举办,塑造青少年文明有序的行为风尚。在现代社会中,由政府组织和举行的礼仪活动并不多见,且大多数活动都是以教育青少年道德品性,塑造良好的社会风气为目的,追根溯源都能从传统社会的“五礼”里,找到其出处。位于传统的“五礼”之首的吉礼,是祭祀之礼,在传统社会主要是指祭祀天地、祖先等活动,目的是为了教育民众尊重自然界,感谢自然界的馈赠、缅怀先祖等。吉礼发展至今除了在祭祀形式上发生了较大变革,其根本意义不仅未变,而且还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现代社会烈士陵园的公祭活动,则是对传统吉礼的全新诠释,这类由政府倡导举行的公祭活动,不仅能够培养青少年的爱国情怀、奉献精神,同时也能够让青少年珍惜目前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我国的国庆节庆典属于国家庆典,隶属于嘉礼,其中国庆阅兵活动则与传统的军礼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目的都是为了鼓舞士气,告知民众和平来之不易。
  总之,优秀的传统礼仪文化是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保障,但是目前我国对于传统的礼仪文化在继承和发扬上缺乏有效的途径。中国的传统社会在礼仪教育上,分别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层面着手推行礼仪教育,这三者之间相互补充、相互联系,一方面为传统社会的青少年接受礼仪教育打造了一个良好的受教氛围,另一方面还为当今社会推行传统礼仪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示范和借鉴。目前我们国家在礼仪教育上的不足,是因为无论是在家庭以及学校、社会,任何一个层面对礼仪教育的关注度都远远不够。将这几个层面的礼仪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关注重点,通过理论指导实践,从小培养青少年的礼仪习惯,来推动青少年礼仪教育的发展是目前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点工作。
  参考文献:
  [1]于丽萍,周向军.论中国优秀传统礼仪文化的当代价值[J].学术交流,2015,(10):215-218.
  [2]周赟.中国古代礼仪文化[M].北京:中华书局,2019.
其他文献
【摘要】桑植民歌是我国众多民歌中的一种,其本身并不是单独一个民族的歌曲,而是如土家族、苗族等多个民族集合而来的一种民歌,是当地传唱比较多的民歌类型。相对于一般的民歌来说,桑植民歌可以说是兼容百家所长,在各个领域都有其自己独特的地方,尤其是桑植民歌的表演中,更是有着自己最独特的地方。所以,充分探究桑植民歌的内容,有利于对桑植民歌的了解,从而更好地将其传承下去,并融合在全新的歌曲之中,促进其发展。针对
期刊
【摘要】乐亭大鼓作为“冀东三枝花”之一,既感性又抽象。其唱腔设计和作品意境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唱词内容蕴涵着深厚的育人价值。本文以部分唱段为例,分析乐亭大鼓的育人价值,说明其唱腔设计和作品意境。  【关键词】乐亭大鼓;唱词;文学;育人价值  【中图分类号】J8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42-0074-02  基金项目:河北省高等职业教育创新
期刊
【摘要】河北民间舞蹈在漫长的历程中,得以传承和发展,彰显了深刻的文化魅力。珍贵的河北民间舞蹈,不仅是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而且也蕴含了深刻的文化底蕴。随着岁月的更迭和时代的不断变迁,河北民间舞蹈文化也呈现出新的特色。在此背景下,河北民间舞蹈如何紧随时代发展,进行全面系统的传承也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研究问题。因而,在本文的研究中,通过加强政府引导推进民间舞蹈文化的发展、联合多方平臺加强民间舞蹈文化的推
期刊
【摘要】在进行电视画面编辑的过程当中,对画面的选取,对拍摄画面的确定,对画面剪辑的规划,对画面进行拼接的特辑,对画面表达脚本的构思,对画面配音的勾画等一系列的内容都需要在对电视画面进行编辑的过程当中被使用到,这些成了对电视画面进行编辑的核心步骤所在。随着我国的电视传媒不断发展,对电视节目的画面进行剪辑的技术也随着电视传媒的发展不断提高,技术层面的问题不再是困扰电视节目画面编辑技术的重点,针对目前来
期刊
【摘要】伴随着全球文化发展,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时代已经到来,但中国文学在走出去的同时也面临着本土文学翻译作品寥寥无几,译者翻译水平参差不齐等诸多问题。基于此,本文拟以当代作家刘震云的小说《一地鸡毛》的文化负载词英译小说为考察对象,探讨“中国形象”的书写以及中国文学“走出去”的方法与问题,以期为后续译者翻译中国文学提供些许借鉴。  【关键词】刘震云;《一地鸡毛》;文化负载词;中国文化走出去  【中图
期刊
【摘要】叙事作品中不是运用单一视角完成创作的,实际上,为了达到某种艺术效果,作者会交叉使用聚焦类型,有些作家在创作中能够甚至刻意安排多种聚焦类型。本文从经典叙事学的视角出发,以热拉尔·热奈特的叙事视角为理论基础,通过对比名利场原文和曹明伦的译本,研究译者受互文语境的影响,如何实现不同聚焦视角的转换,给读者带来虚实相生的阅读体验。  【关键词】名利场;叙事视角;曹明伦  【中图分类号】H315
期刊
【摘要】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我国传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备受瞩目,这是我国人民智慧的结晶。传统文化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内涵丰富,经久不衰,可进一步推动社会发展,因此,要重视对传统文化的创新。群众文化是一种典型的社会文化,主要是以群众为主体,并坚持在群众中传播的文化。本文主要探讨群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途径,旨在确保优秀的文化得到进一步传承,促进社会繁荣昌盛。  【关键词】群众文化;传统文化;
期刊
【摘要】希罗多德著作《历史》,在世界范围内有广泛的传播,当前尤以译本为最主要的形式。我国自1959年首次出版该书译本以来,有多种版本存在,以王译本和徐译本最具代表性。通过比较发现,尽管因各种原因,几个译本在结构内容上存在较大差异,但都对《历史》的推广和普及起到了积极作用。这正是中国对西方史学认同与接受的一个显著表现,也反映了近代以来中国学者逐步构建中国学术话语权的趋势。  【关键词】希罗多德;《历
期刊
【摘要】随着当今景观庭院设计的不断成长,以及园林设计实现生态主流化,院落的景观设计开始被人们所认识到它的重要性,而设计成亲近和回归自然的新的景观庭院的氛围,这也是现代庭院景观设计的价值目标。江南地区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和人文历史有着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特点,江南地区庭院的植物景观设计与平时所熟知的普通园林绿地植物景观设计也有着不同的地方,本文就小庭院的景观植物空间营造的独特性和规律性进行研究探
期刊
【摘要】 人生本就是苦难与幸福的结合体,生命的整个过程也是一部苦乐交织的复杂旅程。在余华《活着》这部文本中,虽然是因为一些不可预料的因素造成了整个文本的一种苦难意味,但能从这种有苦难的意味中沉淀出人生的存在意义。本文将以余华的长篇小说《活着》中的苦难元素进行探讨,深入剖析解读漫漫生活路程中的生死纠葛问题。通过分析这部作品对于人性的解读,期望能够发掘中国作家对于人性苦难不同人生经历,以及對于生命价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