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电视节目画面编辑的艺术性浅谈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jun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进行电视画面编辑的过程当中,对画面的选取,对拍摄画面的确定,对画面剪辑的规划,对画面进行拼接的特辑,对画面表达脚本的构思,对画面配音的勾画等一系列的内容都需要在对电视画面进行编辑的过程当中被使用到,这些成了对电视画面进行编辑的核心步骤所在。随着我国的电视传媒不断发展,对电视节目的画面进行剪辑的技术也随着电视传媒的发展不断提高,技术层面的问题不再是困扰电视节目画面编辑技术的重点,针对目前来说,电视节目画面编辑工作的首要挑战是,如何合理地运用已经成熟的电视画面编辑中的各项技术创造出更加艺术性的电视节目画面编辑作品,如何与时俱进地对电视节目画面编辑工作进行不断地提升,从而创造出符合信息化背景之下的电视节目作品,并在迎合信息化背景的前提下不断地提升电视节目画面的艺术性,从而为观众创造更加完美的传播效果,帮助电视媒体与新媒体进行更好地融合,推动电视传媒的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电视节目画面;画面编辑;电视节目质量;艺术性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42-0080-02
  對电视节目画面进行编辑是一项极具创造性与艺术性的工作,为了让电视节目的画面在播放时达到完美的效果,需要在电视节目画面的过程当中使用不同的技术进行不通过的流程,从而在播放时达到完美的效果,在对电视节目画面进行编辑的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各种技术上的问题。随着我国的经济水平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不断地丰富,对精神上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电视传媒作为一个受众广泛的传媒方式,更加要注意在对电视节目进行画面编辑的过程中侧重对精神上的注重与对正能量的传播,通过电视传媒的方式不断地培养提高受众的审美能力,提高信息化背景下电视节目画面的艺术性。本文针对如何在信息化的背景下对电视节目编辑的艺术性进行了探讨,并针对提高电视节目画面编辑的艺术性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希望能够帮助提升电视节目画面的艺术性,从侧面为电视传媒的不断发展进步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提升电视节目画面编辑工作的重要意义
  对电视节目的画面进行编辑这一项工作在整个电视节目的创作过程当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对电视节目画面进行编辑是一种创造的过程,需要将积累的零散的各种素材进行提炼、拼接与加工从而让零散的电视节目画面素材转变成一档可以成功播出节目的形态。对电视节目画面进行编辑的工作成功与否影响了整个电视节目的质量,由于电视节目的拍摄需要受到各种各样条件的影响,往往无法保证一档电视节目的拍摄过程是可以毫无问题顺利进行的。尤其是目前很多的电影与电视剧是使用分镜头拍摄的,在这样的环境下,一个镜头需要进行多次拍摄,如何对这些镜头进行最优效果的选取与最佳的表达形式的选取,都是对电视节目画面进行编辑的工作内容所在,一档节目得以完整而成功地进行播放,离不开电视节目画面编辑工作付出的诸多努力。
  其次,电视节目的画面编辑工作的效果可以影响到一档最终播放的电视节目的优劣与受到的反响的好坏。好的画面剪辑可以使各种电视节目素材进行完美的融合,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或进行一个完整顺畅的流程,帮助观众融入相应的场景中去,通过画面向观众讲述完整的故事,为观众带来视觉上与感官上的享受,提升观众对于电视节目的满意程度,从而促进电视媒体的持续性发展。
  二、目前的电视节目画面编辑中存在的问题
  (一)素材缺乏合理性
  随着我国的经济水平不断地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随之不断提高,我国对互联网的普及程度也越来越高,在信息化的大环境下,目前的电视节目画面编辑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急需对电视节目画面编辑做出与时俱进的提升,从而满足人们对电视传媒日间苛刻的要求。在互联网技术与网络技术大大发展的今天,电视节目应当抓住新时代给予我们的挑战并转化为机遇。然而在一些电视台的画面编辑工作进展的过程当中,依旧有大量重复素材使用现象的发生,或是存在着素材使用过多的情况,这提高了对电视节目进行画面编辑的难度,使画面编辑工作受到很大的影响,使得电视节目的画面编辑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严重影响到整个电视节目的质量,观众也对多次重复的素材感到厌烦,难以抓住观众的兴趣所在,由于电视节目画面进行编辑过程当中,使用的素材缺乏合理性,观众始终难以融入电视节目当中去,让观众觉得整个节目是“不真实的,不切实际的,不可信的”,这样会造成观众的进一步流失,因此,应当对目前存在的电视节目画面编辑的素材缺乏合理性的现象进行改善。
  (二)相关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素质
  对电视节目画面进行编辑的工作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包含了一定的艺术性,对相关人员的审美及艺术素养存在着一定的要求。就目前来说,已经播出的电视节目质量良莠不齐,有些电视节目的质量较差,观众对电视节目的形式以及播出后的评论也较差,电视台的收视率也逐渐下降,受众群体也在不断地减少。其中就有一部分的原因是因为电视节目的画面编辑人员的素质并不高,难以完成对电视节目画面进行高质量的剪辑,有些电视节目画面编辑工作人员只是在技术上比较有工作经验,能够胜任关于电视节目画面编辑工作的技术部分,然而对审美方面缺乏相关的素养,难以在电视节目进行画面编辑工作的过程中完成对电视节目艺术方面的提升,对审美的缺乏还会影响整个电视节目画面的效果,难以让观众对节目产生共鸣,难以打动观众从而获得观众对节目的认可。相关的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素养会对电视节目的效果造成巨大的影响,应当大力提倡电视节目画面编辑人员进行专业素质上的提高,对相关工作人员的审美进行提升,从而帮助电视台做出更多打动人心的电视节目。
  三、在电视编辑中提升艺术性的具体措施
  (一)借鉴影视作品中的艺术性体现   为了对电视节目画面的编辑工作进行提升,可以借鉴与电视节目相似的艺术形式,通过借鉴从影视作品中对艺术性手法的提升,完成对电视节目的艺术性提升。而影视作品中大量运用到对艺术性进行提升的手段就有一个典型的方式——蒙太奇,通过使用蒙太奇的方式完成对画面的组成与对画面的剪辑,可以大大通过叙事的角度增强影视作品的艺术性。可以通过对蒙太奇手法的运用,使用到相匹配的电视节目当中去,从而通过叙事的角度加强电视节目的艺术性。在蒙太奇的手法中,常见的运用与影视作品中的蒙太奇手法有,通过事情发展的不同顺序对镜头进行切分,从而加强对事情经过的交代,让观众留下深刻的影响。或是通过在同一时间段内发生在不同地方的事情进行同时叙事,这种叙事手法可以大大提升影视作品的叙事逻辑度,通过使用蒙太奇的手法进行叙事从而加强对观众的吸引力,让观众通过这种叙事方式融入剧情当中去。可以通過对这种手法的借鉴加强影视作品中的艺术性与吸引力,让观众对电视节目进行思考产生代入感。
  (二)合理利用节目素材
  在电视节目的拍摄过程当中,往往会积累下很多的素材,在对整个电视节目的画面进行编辑之前应当的电视节目拍摄过程中积累下的素材进行整理和筛选。对电视节目的素材进行逻辑上的排序,以观众的角度为标准,对电视节目拍摄过程当中积累的大量素材进行精简。确保叙事直接不啰嗦拖沓,也保证所有精彩的元素都包含在精简之后的素材当中,从而帮助电视节目画面编辑工作开展,从素材积累调度帮助提升整体的节目画面编辑效果,并在后期进行节目编辑过程中为节目加入更加艺术性的元素,从而提升整体节目的质量,帮助节目的艺术品位进行提升,并在侧重节目艺术艺术性的同时注意照顾到观众的兴趣与喜闻乐见的事物,从而加强节目的整体效果。
  (三)做好对背景音乐的选择与表现
  为电视节目的画面编辑过程中加入背影音乐是对电视节目进行编辑过程中的常见操作,通过背景音乐的合理选择也可以帮助电视节目有效的提升节目的整体艺术性。通过在电视节目为观众带来视觉冲击的同时,通过背景音乐为观众带来听觉上的盛宴是提升节目的艺术性的有效手段。通过与电视节目相符合的背景音乐,可以帮助观众对电视节目的内容产生联想,从而增加观众对电视节目的代入感,使观众沉浸在电视节目的内容当中。因此在电视节目的画面编辑工作进行当中应当注重对电视节目的背景音乐进行选择,选择与电视节目的主题相符的,能够对播放的内容进行情感上烘托的背景音乐,在通过电视节目的画面进一步提升整个节目的内涵,加深电视节目的感染力,让经过优良背景音乐加持的电视节目为观众带来美的感受,艺术的感受,为观众留下深刻的映像。
  (四)加强字幕的制作水平
  字幕也是一档电视节目的组成部分,虽然字幕所占的屏幕区域比较小,依然可以通过对字母的完善向观众传达出艺术性。在保证字幕的可读性的基础上可以加强字幕的画面协调性,为不同的电视节目创造不同的字母形式,从而通过细节追求让电视节目为观众带来的完美体验。字幕的颜色也应当与画面保持风格与格调上的统一,让字幕成为增强节目艺术性的元素之一。
  四、结语
  在电视节目制作的过程当中,其中最主要的任务是完成对电视节目画面编辑工作,而电视节目画面编辑工作不仅要做到融合多项专业性的技术,更要在信息化的新时代中保障对电视节目画面的艺术性,这对电视节目制作专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作人员不仅需要不断加强自身在电视节目画面编辑过程中所使用的技术性方式进行学习与提升,更需要不断地提高自身审美,加强自身对艺术对美的感知能力,才能够更好地完成加强电视节目画面艺术性的号召。从而将艺术性与技术性完美地融合到所在进行的工作当中去,推动我国的电视传媒产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晓蓉.浅谈信息化背景下电视节目画面编辑的艺术性[J].科学与信息化,2018,000(007):184-186.
  [2]高蕾.浅谈如何增强电视节目画面编辑的艺术性[J].记者摇篮,2019,580(04):91-92.
其他文献
【摘要】麦积山石窟壁画现存1300余平方米,多为北魏、西魏、北周、隋时制作,特殊壁画形式是薄肉塑(绘塑结合),本文探讨题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部分壁画,并与克孜尔石窟壁画、莫高窟壁画进行比较研究,着眼其内容题材、艺术表现与设色技法,概括其艺术价值,体会丝绸之路文化精神内髓,并加以传承。  【关键词】麦积山石窟;莫高窟壁画;西魏;线条;色彩配置  【中图分类号】J218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中国的“傩”是我国古老的巫文化的一种,常常表现为古人们通过舞蹈的形式请神驱鬼,驱疫免灾的文化现象,历史悠久,而傩舞就是来源于此。每到过年时期,人们就会举行傩舞仪式,跳起傩舞而祭祀祖先以求得祖先的庇护。傩舞是巫文化中的大型舞蹈形式,流传于全国多个地方,如安徽、湖南、江西等地。本文采用多种手法通过对傩舞的概况、傩舞的艺术特征以及傩舞文化现状的阐述,希望能够更多地保存中国传统 “傩”文化,并且了
期刊
【摘要】连环画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读物,他们能够通过连环画来对我国传统的文化进行更多的了解。连环画又被称为小人书,主要是由图片和文字共同构成,一般是由一些文学作品进行改编的,比如大家所熟知的《西游记》《封神榜》《三国演义》等,深受小朋友们的欢迎。连环画在创作的过程中不是简单地将原著照搬到连环画中,而是通过解构与重塑进行二次创作,但是不能够偏离原著太多,从而通过连环画来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本文首先
期刊
【摘要】中国传统民族音乐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艺术性和思想性也极为丰富,因而对于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思想价值探究也非常的重要。在本文的研究中,通过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在重视中国传统民族音乐文化艺术价值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了其积极的思想价值,以及在思想塑造工作中的深广意义。本文不仅肯定了传统民族音乐在思想塑造中的积极作用,同时也从彰显传统民族音乐文化内在美的品格、深化传统
期刊
【摘要】黄梅戏独特的唱腔、通俗易懂的戏词、丰富的表现力使其广为流传,向世界展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但现如今黄梅戏的情况却不容乐观,一方面戏曲自身学习难度大,另一方面新兴的影视艺术形式对黄梅戏不断发起冲击,其影响力为主要流传于安庆地区的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极具地方特色,其影响力不断减弱,已渐渐淡出大众的视野。因此,我们必须对如何发展黄梅戏做出思考。本文将尝试分析黄梅戏的文化本质及发展形势,探索戏
期刊
【摘要】线在艺术领域的运用非常广泛,在中国画中对线的研究历史更为悠久,从这些中国画发现,中国的山水画中线条运用得尤为突出。中国山水画绘画过程中的线,贯穿统一了形形色色、丰富变化的绘画技法和笔法,具有深刻的精神内涵,借助多样的造型强化表现力,使作品更具空间感与层次感。  【关键词】山水画;线条;空间;塑造作用  【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
期刊
【摘要】如何译好古典诗歌对中国文化走出去至关重要。本文从诗学、认知隐喻学和翻译学的视角,结合许渊冲版苏轼诗词翻译,分析中国诗歌意境与意象的特征和功能,指出此类翻译应遵循“文化等效+音形再现”的复合翻译标准,以此达到传播中国文化的目的。  【关键词】诗歌;意境;意象;文化等效;音形美现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42-006
期刊
【摘要】桑植民歌是我国众多民歌中的一种,其本身并不是单独一个民族的歌曲,而是如土家族、苗族等多个民族集合而来的一种民歌,是当地传唱比较多的民歌类型。相对于一般的民歌来说,桑植民歌可以说是兼容百家所长,在各个领域都有其自己独特的地方,尤其是桑植民歌的表演中,更是有着自己最独特的地方。所以,充分探究桑植民歌的内容,有利于对桑植民歌的了解,从而更好地将其传承下去,并融合在全新的歌曲之中,促进其发展。针对
期刊
【摘要】乐亭大鼓作为“冀东三枝花”之一,既感性又抽象。其唱腔设计和作品意境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唱词内容蕴涵着深厚的育人价值。本文以部分唱段为例,分析乐亭大鼓的育人价值,说明其唱腔设计和作品意境。  【关键词】乐亭大鼓;唱词;文学;育人价值  【中图分类号】J8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42-0074-02  基金项目:河北省高等职业教育创新
期刊
【摘要】河北民间舞蹈在漫长的历程中,得以传承和发展,彰显了深刻的文化魅力。珍贵的河北民间舞蹈,不仅是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而且也蕴含了深刻的文化底蕴。随着岁月的更迭和时代的不断变迁,河北民间舞蹈文化也呈现出新的特色。在此背景下,河北民间舞蹈如何紧随时代发展,进行全面系统的传承也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研究问题。因而,在本文的研究中,通过加强政府引导推进民间舞蹈文化的发展、联合多方平臺加强民间舞蹈文化的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