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高一新生快速适应高中物理的学习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gon981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全国许多省份先后进行了新课程改革,新课程理念新颖,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学生的探究能力。但是对于刚刚步入高一的新生,我们应该怎样去把高中物理知识教授给他们,让他们从容面对新的挑战?
  一、做好初高中物理的衔接
  高中物理难学,难就难在初高中衔接时出现的“台阶”。这个台阶存在于教材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方法与心理特点上。初中物理教材的文字叙述通俗易懂,实验原理简单,易于操作,其规律不太复杂。高中物理学习的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比初中有了很大的增加,研究的物理现象比较复杂,分析问题时不仅要从实验出发,而且要从多方面、多层次来探究。在学习过程中抽象思维多于形象思维,动态思维多于静态思维,需要学生掌握归纳推理、类比推理和演绎推理等方法,特别要具有情景想象,空间想象和科学想象等能力。
  刚从初中升上高中的学生普遍觉得高一物理难学,部分学生失去了学习物理的兴趣,甚至打击了信心。如何搞好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如何帮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物理教学特点和学习特点,跨过“高台阶”,渡过学习物理的难关,就成为高一物理教师的首要任务。
  1.正确引导,循序渐进。
  很多学生反映高中物理一学就会,一用就错,一放就忘。这说明学生对所学知识了解不深刻,掌握不全面。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操之过急,对所学的知识不能要求学生一步到位,而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控制速度,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随着认识能力的提高而螺旋式上升。
  2.加强直观教学。
  高中物理在研究复杂的物理现象时,为了使问题简单化,经常只考虑其主要因素,而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物理模型,使物理概念抽象化。教师应尽量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多做一些实验,多举一些实例,使学生能够通过具体的物理现象来建立物理模型,掌握物理概念,设法使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
  3.克服学生初中旧学识与日常生活经验的负反馈。
  学生通过十几年的成长与生活,接触到了许多物理学的现象,他们有许多时候凭直观感受或主观想象,都能猜中正确的结论,而高中所涉及的物理问题更本质、更抽象一些,并且许多时候其生活经验或者潜意识中存在的一些比较根深蒂固的观点与实际的物理规律相矛盾。诸如此类的现象在力学中表现得最为突出。学生这些想当然的错误,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纠正与澄清,会使他们思维抵触,并使他们学习物理本来就十分脆弱的信心更是雪上加霜。
  二、加强学生的解题规范化要求
  物理规范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思想、方法的规范化,解题过程的规范化,物理语言和书写规范化。对此高考也有明确的要求,具体来说应抓好以下几点。
  1.力学中要求画完整的受力分析图,运动学中要有画运动图景的习惯。
  力学问题中必须画出完整的受力分析图。有的学生认为对于简单问题,画图无需完整甚至不画受力图。殊不知即使一时能得出正确的答案,长此以往也会养成这种不良习惯。
  运动学中画运动图景辅助解题,其作用也是不可替代的。只有确定研究对象、研究过程、受力情况与运动性质,才能提炼模型,选择合适的方法。
  2.字母、符号的规范化书写。
  一些易混的字母从一开始就应要求规范书写。如u、v、μ、ρ、p,m与M等,现实中有不少学生m与M不分,那么表达式就变味了。
  3.必要的文字说明。
  必要的文字说明是对题目完整解答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文字表述,它能使解题思路表达得清楚明了,解答有根有据,流畅完美。
  4.要有规范的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方程式是主要的解题依据,写出的方程式必须是反映所依据的物理规律的基本式,不能以变形式、结果式代替方程式。
  三、激发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浓厚的兴趣是人们刻苦钻研、勇于攻关的强大动力。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人就会充分发挥自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学生对物理感兴趣,才想学、爱学,才能学好从而用好物理。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教师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做好物理实验。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学科。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多安排一些实验,并注意提高实验效果。
  2.物理教学要联系实际,联系生活。
  通过实物演示的直观教学能使抽象的物理概念与生活实例联系起来,变抽象为形象,变枯燥为生动,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更快地适应高中物理的教学特点。
  3.通过介绍物理学家的事迹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毅力。
  如讲牛顿是怎样勤奋学习,伽利略是怎样为追求真理与教会作斗争,法拉第是怎样把人类带入电的世界,通过讨论会、辩论会等活动,渗透物理知识。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鼓励学生通过阅读科普读物、利用网络等现代工具获取信息,从而扩大他们的视野,树立学习信心,激发学习兴趣。
  四、加强学法指导,培养探究创新能力
  新的课程标准提倡合作式教学和探究式学习,通过这样一种基本形式和手段,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升科学素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有探究式教学的意识。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阅读物理课本不能一扫而过,而应潜心研读,挖掘提炼,包括课本中的图像、插图、阅读材料、注释等。更重要的是在阅读教材时,要边读边思考,对重要内容要反复推敲,对重要概念和规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记忆。
  2.指导学生听课。
  学生上课时要全神贯注听老师的讲解,听同学的发言。要边听边想,边听边忆。要注意听各知识点间的相互联系,听公式、定律的适用范围,听解题的方法和思路。自己懂的要耐心听,不懂的要仔细听,还要动手做好笔记。
  3.指导学生课后及时归纳总结。
  如果课后不及时总结,掌握的知识是零碎而不系统的,就不会形成“知识串”,且容易遗忘。总结也有多种方法,如每单元总结、纵向总结、横向总结。不论哪种方式总结都要抓住知识主线,抓庄重点、难点和关键,抓住典型问题的解答方法和思路。学生应通过总结使所学的知识点连成串、构成面、结成网,形成知识体系。
  总之,我们要充分认识高中新生在物理学习上的特点和现实困难,尊重学生的这个基本实际,多想办法,研究规律和遵循规律,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跨好初中物理到高中物理这个学习台阶。
其他文献
1.前言  进入21世纪后,随着信息技术进入校园和E-Learning的发展,在教育技术领域出现了一个新概念Blending learning(混合式教学)。国内外学者对在这个“E时代”哪种模式更适合现代的“教与学”产生了巨大的争议: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face to face(C—Learning——Classroom Learning)教学利于知识的传授,还是“以学生为中心”的E-Lea
Objective: By observing inhibiting effects of Tongyou decoction and its separated formulas(promoting blood and Qi circulation and nourishing yin and blood) on t
摘 要: 本文分析了独立学院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提出教师应该在教学内容上增加设计性实验和综合创新实验,在教学模式上采用分类教学和实验相关性教学来提高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以达到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 独立学院 本科应用型人才 物理实验教学质量    高等教育高度发达的今天,独立学院如雨后春笋般异军突起,旨在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
良好的心理品质是学生优良素质的主要体现,也是教育需要培养和注重的主要方面。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树立学生的科学理念和信念,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是社会的需要,是物理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是物理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物理教学中进行学生心理品质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1.围绕目标,整体与系统地进行。物理教学计划,既要有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计划,又要有思想道德与心里品质教育计划。怎样进行思
摘 要: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结构,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一门自然科学。在物理教学中老师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且应重视对学生终生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的培养。  关键词: 物理教学 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能力    科学探究不仅仅是一种教学理念,更是科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探究就是指在教师的指导和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的物理教材
背景与目的:由肾血管和(或)肾实质病变引起的高血压称为肾性高血压,按解剖部位可分为肾血管性和肾实质性,而肾实质性高血压是继发性高血压的首位原因。在我国目前的各类慢性肾实
摘 要: 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优化课堂教学是实施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 物理课堂教学 优化 教学设计 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主渠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关键。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关键要对课堂教学设计不断创新。教学设计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是落实课改,融合、渗透新课程理念的先行举措,是实现地
西班牙的当代杰出的哲学家、佛学家、跨文化研究的先驱雷蒙·潘尼卡先生指出:“智慧说,我并不与精明同一。智慧要求有洞见、技能和才智。” 《辞海》对“智慧”一词的解释是:对事物能认识、辨析、判断处理和发明创造的能力。而当前我们物理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一个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是他的核心素质。因此,教师应致力于在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智慧,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构建充满智慧的活力
课堂教学是学生能动学习的过程。学生要想牢固地掌握知识,就必须体验学习的过程,而获得体验的最好方法是让学生亲自参与、主动参与。虽然经过几轮的教学改革,但是在物理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课堂教学中缺少学生的自主参与、课堂教学没充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等情况。我通过自己的工作经验与调研,针对物理课堂教学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有下面几点建议。  一、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  巴尔扎克说过,问题是开启一门